一种头端含双涂层的可解脱微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67877发布日期:2020-02-08 05:31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头端含双涂层的可解脱微导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微导管,具体地说是一种头端含双涂层的可解脱微导管,属于医用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malformation,avm)是一种先天性局部脑血管变异的疾病,颅内血管失去正常血管组织结构,动脉与静脉间缺少毛细血管床,造成动静脉分流异常,导致静脉高压,产生破裂的危险。

avm现有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放射治疗、血管内栓塞等。血管内栓塞能够封闭avm病灶,减小avm体积,阻断动脉瘤以及瘘管,提高手术以及放射治疗的安全性。其中应用新型液体栓塞剂(onyxtm、philtm等)经血管内栓塞是治疗avm的重要方法。由于在栓塞过程中需使少量栓塞剂返流封闭近端供血动脉,以使后续注胶更好的向目标位置弥散。但返流的胶可能造成多种风险,如可能进入脑组织中正常的供血动脉导致脑梗;还可能粘滞导管,使导管无法拔除,拔管力过大也易造成血管损伤破裂。但若胶返流不足,则注胶无法充分向病灶弥散,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ev3(美敦力)公司设计制造了一种头端可解脱的apollo微导管,公开于cn102186526b,已用于临床,该款微导管在导管主体与头端设置类似袖套装置的解脱点,当导管被胶粘滞时,解脱点可断开,套管能够与管状本体和末端体中的一个分离,微导管主体可撤出血管,撤管力不高于33g,显著降低了拔管困难造成的相关并发症。

上海长海医院的刘建民医生发表的两篇专利,其中,cn108434580a,一种头端设双涂层的可解脱微导管,公开了“所述微导管头端外表面涂覆有可膨胀的内层涂层,所述内层涂层上还密封压紧包覆有可变松散的外层涂层。”在微导管头端和主体间设置双层解脱涂层的解脱点,通过内层涂层膨胀可充分固定微导管头端,完成注胶后,在解脱位置离断微导管本体将更加容易,其双涂层的作用为方便微导管头端断开。cn108939257a,一种头端可解脱球囊微导管,公开了“在微导管主体外同轴设置有套管,套管两端分别连通至导管座和微导管主体上的可充盈球囊”,撤管时,通过充盈球囊,可完全阻断该血管血流,有效防止在注射栓塞过程中发生栓塞剂返流。

ev3(美敦力)公司以及刘建民医生公开的微导管,其设计的不足之处是都会在体内留下长约5cm的微导管头端,滞留在体内的导管仍可能存在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头端含双涂层的可解脱微导管及其头端双涂层的制备方法,头端解脱离型涂层能明显降低微导管的撤管力,克服了onyx胶、phil胶等在递送时存在液体胶返流包埋导致粘管的缺陷,不会在体内留下任何导管,可将完整导管撤出血管,避免对患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和危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头端含双涂层的可解脱微导管,所述微导管头端涂覆有解脱离型涂层,所述解脱离型涂层为双层结构,包括涂覆于所述微导管头端的可解脱层和涂覆于所述可解脱层上的洗脱保护层。所述洗脱保护层在微导管输送过程中保护可解脱层不溶于血液,所述可解脱层可降低液体栓塞剂固化形成的胶团对微导管的附着力,使得微导管可以很容易的从包埋的液体栓塞剂所形成的胶团内撤出,避免无法撤管或撤管力过大对血管造成损伤,有效降低了撤管风险。

较佳地,所述可解脱层材料为亲水性材料,所述洗脱保护层由可溶解于dmso但不溶解于水的聚合物或此类聚合物的混合物组成。微导管头端的洗脱保护层被液体栓塞剂中的二甲基亚砜溶解后,所述可解脱层在水中或二甲基亚砜溶剂中溶解。

较佳地,所述可解脱层的材料选自: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及衍生物,聚乙烯醇及衍生物,聚丙烯酸及衍生物,聚氧化乙烯蓖麻油衍生物,透明质酸,纤维素及其衍生物,海藻酸及其衍生物,壳多糖以及脱乙酰壳多糖,聚葡萄糖,以及这些材料的混合物或聚合物单体形成的共聚物。

较佳地,所述的表面活性剂选自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较佳地,所述的表面活性剂选自:硫酸酯盐,磺酸化物,高级脂肪酸盐,卵磷脂,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及衍生物,司盘类,吐温类,聚维酮(pvp),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泊洛沙姆),甘油脂肪酸酯,蔗糖的脂肪酸酯,以及这些材料的共聚物或混合物。吐温类,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包括吐温-20、吐温-40、吐温-60、吐温-65、吐温-80、吐温-85等。司盘类,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包括司盘-20、司盘-40、司盘-60、司盘-65、司盘-80、司盘-85等。

较佳地,所述洗脱保护层的材料选自: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乳酸,聚乙醇酸,聚己内酯,聚对二氧六环酮,以及这些聚合物的衍生物,这些聚合物单体形成的嵌段共聚物或混合物。

较佳地,所述微导管包括微导管主体(1)、应力扩展管(2)和鲁尔接头(3);所述微导管主体(1)与应力扩展管(2)的一端连接,应力扩展管(2)的另一端与鲁尔接头(3)连接;所述微导管主体(1)的头端表面涂覆有所述双涂层。

较佳地,所述解脱离型涂层长度为从微导管头端远端至近端5-10cm。

一种可解脱微导管的头端双涂层的制备方法,首先将所述可解脱层的材料以及所述洗脱保护层的材料分别溶解;其次,用浸涂或喷涂的方式依次将所述可解脱层的溶液以及所述洗脱保护层的溶液涂于微导管头端的表面,最后将溶剂挥干即得所述双涂层。

较佳地,所述溶剂挥干后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30-50℃,优选的,所述干燥温度为40-50℃。

较佳地,浸涂时,所述微短管浸渍时间为7-12s,所述微导管提升离开液面的速度为17-22mm/s。

本发明的头端含双涂层的可解脱微导管的工作原理如下:

所述微导管头端表面的洗脱保护层为不溶于水但溶于二甲基亚砜的材料,可保护头端可解脱层不溶于血液;所述可解脱层材料为亲水性聚合物,溶解后,可极大地降低液体栓塞剂形成的胶团对于微导管的附着力。

所述微导管头端输送至栓塞位置后,液体栓塞剂推入血管,所述洗脱保护层被液体栓塞剂中的二甲基亚砜溶解后,所述可解脱层在水中或二甲基亚砜溶剂中溶解,所述可解脱层溶解后可降低液体栓塞剂固化形成的胶团对微导管的附着力,使得微导管可以很容易的从包埋的液体栓塞剂所形成的胶团内撤出,且不留任何长度的管体于病人载流血管中。

而所选可解脱层的亲水材料为生物安全性能优异的化学物质,它们溶于血液,进入人体可以被肝脏代谢,对人体没有毒副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第一,本发明的头端含双涂层的可解脱微导管,所述可解脱层为亲水材料,该涂层在水中或二甲基亚砜溶剂中会溶解;所述洗脱保护层不溶于水但溶于二甲基亚砜,在微导管输送过程中保护可解脱层不溶于血液;所述微导管头端输送至栓塞位置,微导管头端的洗脱保护层被液体栓塞剂中的二甲基亚砜溶解后,可解脱层溶解;溶解后的亲水性聚合物能够降低液体栓塞剂固化形成的胶团对微导管的附着力,降低了撤管力,使得微导管可以很容易的从包埋的液体栓塞剂所形成的胶团内撤出,避免无法撤管或撤管力过大对血管造成损伤,有效降低了撤管风险。

第二,本发明的头端含双涂层的可解脱微导管,微导管易于从血管中固化的液体栓塞剂中完全撤出,不会在血管中留下任何导管,避免了血管内残留导管带来的潜在风险;同时双涂层的材料生物安全性优异,亲水材料溶解于血液中,进入人体可以被肝脏代谢,对人体没有毒副作用。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微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微导管头端双涂层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测试模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文中,由「一数值至另一数值」表示的范围,是一种避免在说明书中一一列举该范围中的所有数值的概要性表示方式。因此,某一特定数值范围的记载,涵盖该数值范围内的任意数值以及由该数值范围内的任意数值界定出的较小数值范围,如同在说明书中明文写出该任意数值和该较小数值范围一样。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该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做出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微导管,包括微导管主体1、应力扩展管2和鲁尔接头3;所述微导管主体1与应力扩展管2的一端连接,应力扩展管2的另一端与鲁尔接头3连接;所述微导管主体1表面涂覆有解脱离型双涂层。

所述微导管主体1的剖面结构从里至外依次包括内层、中间层和外层;所述内层材料为ptfe导管,中间层为编织或者绕簧结构的金属衬丝层,外层材料为pebax导管。

所述外层中的所述pebax导管由若干段不同硬度的pebax材料焊接而成;其中远端材料比近端材料柔软。

所述微导管主体1自远端至近端依次包括涂层段2-4和支撑段2-5;所述解脱离型双涂层涂覆于所述涂层段2-4表面。

实施例2

将泊洛沙姆与聚乙二醇按4:1(w/w)的比例溶于去离子水,配制成7%(w/v)的溶液,称取5gpvp加入100ml去离子水中,搅拌溶解,用该溶液对微导管进行浸涂。

将实施例1所述的微导管远端7cm,在溶液中浸渍10s,然后以20mm/s的速度向上提升离开液面,将微导管置于烘箱中,50℃干燥1h。

将聚己内酯溶于二氯甲烷,配制成5%的溶液,喷涂于微导管头端,调节压力为2psi,喷嘴与微导管距离为5cm,导管旋转速度为3r/s,加工次数为6,将微导管置于通风橱中挥干溶剂,再置于烘箱中,40℃干燥20min。

用onyx胶检测微导管的撤管力,按图3搭建测试管路,测试方法如下:

(1)将浸涂好的微导管浸于37度生理盐水中10分钟;

(2)按如图3所示搭建微导管体外检测模型;

(3)管道内水流速度为40ml/min;

(4)置入微导管至动静脉畸形模型处,并紧密接触;

(5)依照液体栓塞剂的注射流程缓慢推注液体栓塞剂进入动静脉畸形模型内;注射速度不大于0.3ml/min;

(6)使液体栓塞剂反流长度达到4-5cm;

(7)保持模型内水流1h;

(8)将力传感器与微导管的鲁尔接头连接;

(9)清零传感器读数;

(10)松开三通阀的旋钮;

(11)手持力传感器上将微导管拖拽出夹具管道;

(12)读取最大力的读数;

(13)记录该最大读数。

测得本实施例的微导管的撤管力为8±4g。

实施例3

将泊洛沙姆与聚维酮按1:1(w/w)的比例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6%的水溶液,用该溶液对微导管进行浸涂。将实施例1所述的微导管远端7cm,在该溶液中浸渍10s,然后以20mm/s的速度向上提升离开液面,将微导管置于烘箱中,50℃干燥1h。

将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溶于丙酮,配成5%的溶液,将涂有pvp涂层的微导管远端7cm在该溶液中浸渍10s,以20mm/s的速度向上提升离开液面,将微导管置于通风橱中挥干溶剂,再置于烘箱中,50℃干燥20min。

采用实施例2中所述的测试方法,测得本实施例的微导管的撤管力为12±5g。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在本发明及上述实施例的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预见到,本发明所列举或例举的各原料或其等同替换物、各加工方法或其等同替换物都能实现本发明,以及各原料和加工方法的参数上下限取值、区间值都能实现本发明,在此不一一列举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