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局部肌肉痉挛理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40149发布日期:2020-04-17 22:21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布式局部肌肉痉挛理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康复理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布式局部肌肉痉挛理疗装置。



背景技术:

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一种肌肉自发的强直性收缩。发生在腿部的肌肉痉挛最常见,腿部肌肉痉挛大多是缺钙、受凉、局部神经血管受压引起。为缓解腿部肌肉痉挛可针对腿部肌肉进行按摩,加强腿部的血液循环。传统的肌肉痉挛理疗方式是通过人工按摩,这种方式耗费人力较高。申请号为cn201821090582.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示出了一种医用缓解腿部痉挛的装置,包括底座和足抵板,底座由底板以及两个垂直固接在底板上端的竖块构成,且两个竖块呈间隔分布,两个竖块之间固接有硅胶接触垫位于底板的上方,每个竖块上均开设有灌珠通道与底座的内部连通,可从此灌珠通道向底座内灌装按摩滚珠,底板与两个竖块垂直固接后从而在底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其中第一端口采用软质硅胶将此第一端口封闭,第二端口上固设有足抵板将此第二端口封闭,足抵板底面与底板顶面之间的夹角为90°,底座上安装有振动器,患者下肢放置在硅胶接触垫上,底座内有按摩滚珠,脚底与足抵板抵紧,启动振动器带动按摩滚珠震动,为下肢活动按摩,缓解腿部痉挛。

上述装置相比人工减少了人力损耗,但是实际使用上述装置对腿部肌肉进行理疗时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理疗过程中,接受理疗的人腿部需要长时间保持相同的姿势,导致腿部僵硬麻木,产生不适感;(2)只能对肌肉进行按摩,无法实现敲打肌肉功能,理疗效果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局部肌肉痉挛理疗装置,目的在于解决采用现有的理疗装置对腿部肌肉进行理疗时存在的以下问题:(1)理疗过程中,接受理疗的人腿部需要长时间保持相同的姿势,导致腿部僵硬麻木,产生不适感;(2)只能对肌肉进行按摩,无法实现敲打肌肉功能,理疗效果不足。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布式局部肌肉痉挛理疗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座椅和角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和座椅之间安装有按摩敲打机构,角度调节机构用以带动脚掌做直线运动,从而对大腿和小腿之间的弯曲角度进行调节,按摩敲打机构用以对腿部内侧的肌肉进行按摩和敲打理疗;

按摩敲打机构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梯形架,第一梯形架铰接在座椅上相对座椅靠背的边缘上,角度调节机构上铰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梯形架,第二梯形架与第一梯形架的位置对应且二者端部铰接在一起,第一梯形架和第二梯形架上等间距转动安装有若干个u形架,u形架上转动安装有圆柱形的按摩辊,第一梯形架上的u形架两端贯穿第一梯形架且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一梯形架和第二梯形架铰接点处转动安装有第一带轮,第一齿轮和第一带轮之间通过第一传动带连接,第二梯形架上的u形架两端贯穿第二梯形架且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的轴线相互平行;

角度调节机构两侧转动配合有转轴,转轴和第二齿轮的轴线相互平行,转轴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底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与第三齿轮相互啮合的齿条,转轴外固定套设有第二带轮,第一带轮、第二齿轮和第二带轮之间通过第二传动带连接,角度调节机构做直线运动过程中,带动第三齿轮沿着齿条转动,从而带动转轴和第二带轮转动,第二带轮转动通过第二传动带带动第二齿轮和第一带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二梯形架上的u形架转动,u形架持续转动过程中,按摩辊敲击到小腿部肌肉表面,并沿着小腿肌肉进行滚动,对小腿肌肉进行持续地敲打和按摩,第一带轮转动过程中,通过第一传动带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一梯形架上的u形架转动,u形架持续转动过程中,按摩辊敲击到大腿部肌肉表面,并沿着大腿肌肉进行滚动,对大腿肌肉进行持续地敲打和按摩;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底板上表面的导向轨,导向轨与第一梯形架和第二梯形架的位置对应,导向轨上滑动配合有滑块,滑块上固定安装有与脚掌配合的脚托,转轴转动配合在脚托的两侧,通过脚掌来回运动带动脚托和滑块沿着导向轨滑动,脚托运动的同时带动转轴转动,从而带动按摩敲打机构工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向轨竖直固定安装有安装板和支撑板,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端水平固定安装有平行于导向轨的丝杠,丝杠贯穿滑块且与滑块转动配合,丝杠的端部与支撑板转动配合,通过旋转电机带动丝杠转动,滑块在导向轨的限位作用下,只能沿着导向轨滑动,从而带动脚托运动,对脚掌的位置进行改变,调节腿部的弯曲度,通过旋转电机的正反转可以带动滑块往复直线运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脚托与脚掌配合的表面粘附有一层橡胶垫,以增大脚托与脚掌之间的摩擦力,避免脚托与脚掌之间打滑;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按摩辊的外表面固定均匀分布有凸起块,凸起块的端部呈半圆球状,以增大按摩辊与腿部肌肉之间的摩擦力,通过按摩辊和腿部肌肉之间的相对运动带动按摩辊滚动,对肌肉进行按摩;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梯形架在水平状态下,u形架上按摩辊达到最大高度时顶部所在的水平面高于座椅坐垫的上表面,以使得按摩辊能与大腿内侧的肌肉得到充分的接触,提高按摩敲打理疗的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u形架包括两个与第一齿轮或第二齿轮固定连接的销轴,销轴的端部铰接侧杆的一端,侧杆的另一端铰接有螺纹套,中间杆的两端固定安装有与螺纹套相互配合的螺纹柱,侧杆和中间杆的外部各自转动配合有一个按摩辊,通过转动侧杆改变侧杆和销轴的夹角以及侧杆和中间杆之间的夹角,同时通过转动中间杆带动螺纹柱在螺纹套内转动,从而调整两个侧杆之间的距离,进而改变u形架转动过程中按摩辊形成圆周的半径。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采用本发明的分布式局部肌肉痉挛理疗装置对腿部肌肉进行理疗时,通过脚掌的往复直线运动带动大腿和小腿之间产生相对转动,避免了腿部长时间保持相同的姿势导致的腿部僵硬麻木,提高了理疗过程中腿部的舒适度。

(2)采用本发明的分布式局部肌肉痉挛理疗装置对腿部肌肉进行理疗时,通过角度调节机构带动u形架持续转动,u形架持续转动过程中,一方面u形架上的按摩辊会和腿部肌肉产生相对滚动,对腿部肌肉进行按摩;另一方面按摩辊会敲击在腿部肌肉上,对腿部肌肉起到拍打的作用,提高了理疗的效果。

(3)本发明的分布式局部肌肉痉挛理疗装置中,u形架上侧杆和中间杆的角度可以调节,从而可以改变u形架转动过程中按摩辊形成圆周的半径。半径越大按摩辊与肌肉之间的作用力越大,进而实现针对不同患者调节按摩敲打力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分布式局部肌肉痉挛理疗装置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分布式局部肌肉痉挛理疗装置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按摩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u形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座椅、3-角度调节机构、31-导向轨、32-滑块、33-脚托、34-安装板、35-支撑板、36-旋转电机、37-丝杠、4-按摩敲打机构、41-第一梯形架、42-第二梯形架、43-u形架、431-销轴、432-侧杆、433-螺纹套、434-中间杆、435-螺纹柱、44-按摩辊、45-第一齿轮、46-第一带轮、47-第一传动带、48-第二齿轮、49-转轴、410-第三齿轮、411-齿条、412-第二带轮、413-第二传动带、414-凸起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分布式局部肌肉痉挛理疗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座椅2和角度调节机构3,角度调节机构3和座椅2之间安装有按摩敲打机构4,角度调节机构3用以带动脚掌做直线运动,从而对大腿和小腿之间的弯曲角度进行调节,按摩敲打机构4用以对腿部内侧的肌肉进行按摩和敲打理疗;

按摩敲打机构4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梯形架41,第一梯形架41铰接在座椅2上相对座椅靠背的边缘上,角度调节机构3上铰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梯形架42,第二梯形架42与第一梯形架41的位置对应且二者端部铰接在一起,第一梯形架41和第二梯形架42上等间距转动安装有若干个u形架43,u形架43上转动安装有圆柱形的按摩辊44,第一梯形架41上的u形架43两端贯穿第一梯形架41且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45,第一梯形架41和第二梯形架42铰接点处转动安装有第一带轮46,第一齿轮45和第一带轮46之间通过第一传动带47连接,第二梯形架42上的u形架43两端贯穿第二梯形架42且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48,第二齿轮48与第一齿轮45的轴线相互平行;

角度调节机构3两侧转动配合有转轴49,转轴49和第二齿轮48的轴线相互平行,转轴49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410,底板1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与第三齿轮410相互啮合的齿条411,转轴49外固定套设有第二带轮412,第一带轮46、第二齿轮48和第二带轮412之间通过第二传动带413连接,角度调节机构3做直线运动过程中,带动第三齿轮410沿着齿条411转动,从而带动转轴49和第二带轮412转动,第二带轮412转动通过第二传动带413带动第二齿轮48和第一带轮46转动,第二齿轮48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二梯形架42上的u形架43转动,u形架43持续转动过程中,按摩辊44敲击到小腿部肌肉表面,并沿着小腿肌肉进行滚动,对小腿肌肉进行持续地敲打和按摩。第一带轮46转动过程中,通过第一传动带47带动第一齿轮45转动,第一齿轮45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一梯形架41上的u形架43转动,u形架43持续转动过程中,按摩辊44敲击到大腿部肌肉表面,并沿着大腿肌肉进行滚动,对大腿肌肉进行持续地敲打和按摩;

在本实施例中,角度调节机构3包括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表面的导向轨31,导向轨31与第一梯形架41和第二梯形架42的位置对应,导向轨31上滑动配合有滑块32,滑块32上固定安装有与脚掌配合的脚托33,转轴49转动配合在脚托33的两侧,通过脚掌来回运动带动脚托33和滑块32沿着导向轨31滑动,脚托33运动的同时带动转轴49转动,从而带动按摩敲打机构4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轨31竖直固定安装有安装板34和支撑板35,安装板34上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36,旋转电机36的输出端水平固定安装有平行于导向轨31的丝杠37,丝杠37贯穿滑块32且与滑块32转动配合,丝杠37的端部与支撑板35转动配合,通过旋转电机36带动丝杠37转动,滑块32在导向轨31的限位作用下,只能沿着导向轨31滑动,从而带动脚托33运动,对脚掌的位置进行改变,调节腿部的弯曲度。通过旋转电机36的正反转可以带动滑块32往复直线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脚托33与脚掌配合的表面粘附有一层橡胶垫,以增大脚托33与脚掌之间的摩擦力,避免脚托33与脚掌之间打滑;

在本实施例中,按摩辊44的外表面固定均匀分布有凸起块414,凸起块414的端部呈半圆球状,以增大按摩辊44与腿部肌肉之间的摩擦力,通过按摩辊44和腿部肌肉之间的相对运动带动按摩辊44滚动,对肌肉进行按摩;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梯形架41在水平状态下,u形架上按摩辊44达到最大高度时顶部所在的水平面高于座椅2坐垫的上表面,以使得按摩辊44能与大腿内侧的肌肉得到充分的接触,提高按摩敲打理疗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u形架43包括两个与第一齿轮45或第二齿轮48固定连接的销轴431,销轴431的端部铰接侧杆432的一端,侧杆432的另一端铰接有螺纹套433,中间杆434的两端固定安装有与螺纹套433相互配合的螺纹柱435,侧杆432和中间杆434的外部各自转动配合有一个按摩辊44,通过转动侧杆432改变侧杆432和销轴431的夹角以及侧杆432和中间杆434之间的夹角,同时通过转动中间杆434带动螺纹柱435在螺纹套433内转动,从而调整两个侧杆432之间的距离,进而改变u形架43转动过程中按摩辊44形成圆周的半径;

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接受理疗者先在座椅2上就坐,将脚掌放置到脚托33上,启动旋转电机36,通过旋转电机36带动丝杠37转动,滑块32沿着导向轨31滑动,从而带动脚托33运动,对脚掌的位置进行改变,调节腿部的弯曲度,脚托33做直线运动过程中,带动第三齿轮410沿着齿条411转动,从而带动转轴49和第二带轮412转动,第二带轮412转动通过第二传动带413带动第二齿轮48和第一带轮46转动,第二齿轮48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二梯形架42上的u形架43转动,u形架43持续转动过程中,按摩辊44敲击到小腿部肌肉表面,并沿着小腿肌肉进行滚动,对小腿肌肉进行持续地敲打和按摩,第一带轮46转动过程中,通过第一传动带47带动第一齿轮45转动,第一齿轮45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一梯形架41上的u形架43转动,u形架43持续转动过程中,按摩辊44敲击到大腿部肌肉表面,并沿着大腿肌肉进行滚动,对大腿肌肉进行持续地敲打和按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