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空间穿刺引导仪及其引导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439216发布日期:2020-04-17 22:1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三维空间穿刺引导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滑动装置、支撑装置、第一量角器(51)、第二量角器(52)、穿刺引导套件(7)和轴状连接杆(6);滑动装置固定设置在底座上,支撑装置的一端连接滑动装置,另一端同轴连接轴状连接杆(6);靠近支撑装置的轴状连接杆(6)上设置有第一量角器(51),轴状连接杆(6)的轴线垂直于第一量角器(51)的圆心;轴状连接杆(6)的端部连接有第二量角器(52),且第一量角器(51)和第二量角器(52)在空间上垂直;第二量角器(52)圆心轴上垂直固定穿刺引导套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空间穿刺引导仪,其特征在于,穿刺引导套件(7)包括红外线光源(8)和穿刺引导孔(9);红外线光源(8)设置在第二量角器(52)顶端,第二量角器(52)的底端竖向设置有两个穿刺引导孔(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空间穿刺引导仪,其特征在于,滑动装置包括滑槽(1)和滑块,滑槽(1)固定设置在底座上,底座固定于ct扫描床,滑块设置在滑槽(1)内,支撑装置垂直固定在滑块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维空间穿刺引导仪,其特征在于,支撑装置包括竖向支架(2)、弧形支架(4)和水平支架(3);竖向支架(2)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滑块上,竖向支架(2)的另一端连接弧形支架(4),弧形支架(4)连接水平支架(3),竖向支架(2)和水平支架(3)均为伸缩支架,竖向支架(2)和水平支架(3)在同一平面内且相互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维空间穿刺引导仪,其特征在于,竖向支架(2)和水平支架(3)均为两个套在一起的管,外管上设置有锁定旋钮(1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维空间穿刺引导仪,其特征在于,第一量角器(51所在的轴状连接杆(6)上设置有指针(11),指针贴于第一量角器(51)表面,且能够随轴状连接杆(6)旋转或固定;穿刺引导套件(7)垂直固定在第二量角器(52)圆心轴上,且该轴上设置指针贴于第二量角器(52)前表面,该指针与穿刺引导套件(7)轴线平行,且能够随穿刺引导套件(7)整体以第二量角器(52)圆心轴旋转或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空间穿刺引导仪,其特征在于,轴状连接杆(6)为z字型杆。

8.一种三维空间穿刺引导仪的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三维空间穿刺引导仪,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确定要穿刺某一病灶前,通过影像评估体表进针区域;

步骤2,穿刺定位前,将体表定位器置于将要穿刺体表区域,第一次进行ct扫描,在影像后处理平台根据靶灶点所处位置制定体表穿刺点、穿刺路径、深度的参数;如果靶灶点与体表定位点在同一横断面,测出穿刺路径与扫面矢状面夹角,只需调整穿刺引导套件上指针在第二量角器(52)的度数,根据扫描深度利用ct机自带红外线与体表定位器,在体表标记穿刺点;如果穿刺路径横跨多个横断面,即体表定位点与靶灶点不在同一横断面,以与扫描冠状面平行且体表欲穿刺点为圆心的线为轴线垂直于扫描矢状面旋转横断面,使体表欲穿刺点与靶灶点处于同一平面,设计穿刺路径,记录横断面旋转角度,并记录穿刺路径与矢状面夹角,根据横断面旋转角度调整轴状连接杆上指针在第一量角器的度数,根据穿刺路径与矢状面夹角调整穿刺引导套件上指针在第二量角器的度数,标记体表穿刺点;

步骤3,消毒、铺巾、局麻后,将调整好度数的穿刺架通过竖向支架固定在滑槽上,通过竖向支架(2)、水平支架(3)伸缩及竖向支架(2)在滑槽(1)上的滑动,使穿刺引导套件红外线点与穿刺点重合;将穿刺针置于穿刺引导套件的两穿刺引导孔(9),使用穿刺针进入最后穿刺阶段;整个穿刺过程中穿刺针固定沿穿刺引导套件所引导方向进行。


技术总结
一种三维空间穿刺引导仪及其引导方法,包括底座、滑动装置、支撑装置、第一量角器、第二量角器、穿刺引导套件和轴状连接杆;滑动装置固定设置在底座上,支撑装置的一端连接滑动装置,另一端同轴连接轴状连接杆;靠近支撑装置的轴状连接杆上设置有第一量角器,轴状连接杆的轴线垂直于第一量角器的圆心;轴状连接杆的端部连接有第二量角器,且第一量角器和第二量角器在空间上垂直;第二量角器圆心轴上垂直固定穿刺引导套件。该穿刺仪替代人工目测及徒手穿刺,减少人为因素,提高穿刺精准度及成功率,扩大可穿刺范围。体积小,易携带,固定于扫描床,与之空间位置关系固定,且成本在可承担范围。特别适合穿刺经验欠缺的初学者。

技术研发人员:郝登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郝登荣
技术研发日:2019.12.28
技术公布日:2020.04.1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