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超声低中频电导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01112发布日期:2020-05-01 21:39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超声低中频电导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便携式超声低中频电导治疗仪。



背景技术:

超声波是指振动频率大于20khz以上的,人在自然环境下无法听到的声波,在医学上被广泛运用于诊断学、治疗学等方面。超声波能够进入人体深层细胞组织,产生超声声动力的机械作用。可引起组织细胞内物质运动,产生细胞“内按摩”,改变和调整有问题的细胞内部结构和功能,使细胞组织恢复正常。它所独有的、由内到外的作用机理在人体组织中产生三大效应(机械效应、温热效应、理化效应)和五大作用(弥散作用、触变作用、空化作用、聚合作用与解聚作用、消炎、修复细胞和分子作用),可以软化组织,增强渗透,提高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增强酶的活力,对神经系统及全身生理辐射实现神经体液响应,增强线粒体的有氧氧化能力,改善细胞供氧,提高生物酶的活性,激活神经元细胞。而且超声波治疗时间短、见效快,能量可直达患处进行深层治疗,从而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超声波治疗仪在临床上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治疗范围涉及临床多个科室上百个病种。超声波对人体无创、无毒、无辐射、无副作用,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健康通道。

中频电、低频电和干扰电都属于物理疗法,是运用刺激电流使机体产生神经反应的治疗方法。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营养供给、激发受损细胞再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被广泛运用于临床许多科室,具有很好的疗效。

低频电和中频电是一种物理能。具有镇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锻炼骨骼肌和平滑肌、止痒、软化瘢痕和松懈粘连的作用,用于引导药物透入时,无电解作用,能降低组织电阻、增加作用深度。它的作用在治疗部位时,组织吸收了电能,引起电子和离子移动的物理基础变化,主要在神经未梢产生过极化或去极化的理化反应,进而引起感觉神经传导障碍的局部生理效应。同时,理化效应也激活脊髓突触前抑制,阻滞上行传导(闸门作用);还激活通过中枢的下行性痛觉抑制系统,出现内腓肽增加,全身痛觉阀值上升等全身生理效应。其次,物理的基础变化,产生组织离子分布改变的理化反应,进而引起细胞膜通透性增高,体液循环加速,致痛物质加速消散,肿胀压迫消减等局部生理效应。基于上述的主要效应,起到止痛的理疗作用。

中频干扰电采用两组电流通过4个电极交叉输入人体内,治疗作用较深;四个电极的两组电流在人体内部交叉干扰所形成的“内生”的低频调制中频电流可以同时发挥低频与中频的治疗作用。其镇痛作用明显和持久,在体内形成的低频干扰内生电流,可以抑制感觉神经,同时促进毛细血管和动脉扩张,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变有利于炎症渗出液,水肿的吸收,干扰电的突出特点是镇痛作用比较明显和持久,在体内形成的干扰电流可以抑制感觉神经,同时促进毛细血管与动脉扩张,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善,有利于炎症渗出液、水肿的吸收。干扰电流还能促进骨痂形成,加速骨折愈合。

然而,目前的治疗仪的功能单一,仅具有超声波或低中频治疗功能,不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另外现有的兼顾超声波或低中频的治疗仪,使用电极一般与仪器分开设置,仪器整体比较笨重,非常不便于携带,相对死板的外形结构,也不能较好的收到消费者的青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顾超声波和低中频功能,且外形结构美观,携带方便,使用方便快捷的便携式超声低中频电导治疗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便携式超声低中频电导治疗仪,包括呈球缺状的外壳,所述外壳底部为平面,所述外壳的顶部、后部、左侧、右侧均安装有提供超声波和低中频电流的电极,所述电极安装在外壳上能够使外壳保持完整的球缺状;外壳内部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四根通电线与每个电极相接,外壳内还安置有为控制器提供电力的充电电池,所述外壳前部还设置有显示电极控制情况的显示器和调整控制情况的控制按钮;所述外壳前部还设有为充电电池充电的充电口。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通过优化电导治疗仪的外部结构,使得电极能够始终与治疗仪外部保持固定,避免电极的遗失,同时兼顾了超声波治疗和中低频电流的治疗,使得治疗效果更为显著。球缺状的外壳设计,能够使外壳能部有更多容纳的空腔,而且结构设置更为合理,减少了电导治疗仪的外壳体积,使其变得更容易携带,方便人们随时进行超声波和中低频电流的治疗。另外,极大程度对该电导治疗进行美观,摆在家中不会显得很突兀,甚至可以作为装饰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避免暴露使用治疗仪的尴尬。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电极包括与外壳相契合的上盖和圆柱状的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扣合成空腔,所述下盖底面中部设置有无纺布层;所述上盖包括置于外部的插线口,上盖中部设置有导电柱,所述导电柱到下盖之间,依次设置有超声片、导电硅胶垫、防水圈,插线口将控制器提供的电流传输给导电柱。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柱侧面套设有橡胶套。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超声片和导电硅胶片之间还设置有定位圈。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上盖底部的边缘处还设置有卡块,所述外壳与电极的接触面设置有取出通电线的通孔,通孔的边沿设置有与上盖卡块匹配的卡槽。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电极的上盖外部还设有纵向的摩擦纹。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通电线一端与控制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电极上盖设置的插线口匹配的插销。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通电线长度为0.8~1.2m,且置于电极下部外壳内部的空腔内。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外部还设置有弹性保护层。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为mcu。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为液晶显示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优化电导治疗仪的外部结构,使得电极能够始终与治疗仪外部保持固定,避免电极的遗失,同时兼顾了超声波治疗和中低频电流的治疗,使得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2)本发明外壳的球缺状的外壳设计,能够使外壳能部有更多容纳的空腔,而且结构设置更为合理,减少了电导治疗仪的外壳体积,使其变得更容易携带,方便人们随时进行超声波和中低频电流的治疗

(3)本发明结构外形美观,摆在家中不会显得很突兀,甚至可以作为装饰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提升人们对治疗仪的使用欲望,同时避免暴露使用治疗仪的尴尬,适宜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为明显:

图1为本发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部分构件的爆炸图。

其中:1—外壳,2—电极,201—上盖,202—导电柱,203—橡胶套,204—超声片,205—定位圈,206—导电硅胶垫,207—防水圈,208—下盖,209—插线口,210—卡块,3—通电线,4—控制器,5—充电电池,6—显示屏,7—控制按钮,8—充电口,9—弹性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主要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呈球缺状的外壳1,所述外壳1底部为平面,所述外壳的顶部、后部、左侧、右侧均安装有提供超声波和低中频电流的电极2,所述电极2安装在外壳1上能够使外壳1保持完整的球缺状;外壳1内部安装有控制器4,所述控制器4通过四根通电线3与每个电极2相接,外壳1内还安置有为控制器4提供电力的充电电池5,所述外壳1前部还设置有显示电极2控制情况的显示器6和调整控制情况的控制按钮7;所述外壳5前部还设有为充电电池5充电的充电口8。

具体实施方式为,在需要使用该电导治疗仪时,将外壳1下部放置于平整的位置,可从外壳1将四个电极2取下,将电极2置于需要治疗的部位固定,然后通过控制按钮7使充电电池5为控制器4供电,即电导治疗仪开始作业,通过控制按钮7,对电极2输出的超声波和中低频电流进行控制,从而实现人体的治疗过程。

治疗完成后,通过控制按钮7控制控制器4,切断充电电池5的供电,将电极2重新安装在外壳1上,使外壳1重新形成完整的球缺外形。在充电电池6没电时,可以通过外壳1外部设置的充电口,为充电电池6充电。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电极2包括与外壳1相契合的上盖201和圆柱状的下盖208,所述上盖201和下盖208扣合成空腔,所述下盖208底面中部设置有无纺布层;所述上盖201包括置于外部的插线口209,上盖201中部设置有导电柱202,所述导电柱202到下盖208之间,依次设置有超声片204、导电硅胶垫205、防水圈207,插线口209将控制器4提供的电流传输给导电柱202。

电极2正常使用时,通过插线口209连通通电线3,在控制器4的控制下,导电柱202通电,此时导电柱202将电流导向超声片204,超声片发出治疗用的超声波,同时超声片将电流传递给导电硅胶垫205,导电硅胶垫将中低频电流通过下盖208中部的无纺布导向人体。无纺布和防水圈207的设置,是为了避免有汗液或者其他液体进入电极2内部,影响电极的正常工作。本实施例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柱202侧面套设有橡胶套203。在导电柱202套设橡胶套203,避免导电柱202侧边漏电,对电导治疗仪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本实施例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超声片204和导电硅胶片206之间还设置有定位圈205。由于超声片204和导电硅胶片206之间没有定位结构,因此在电极2使用过程中,两者容易发生相对移动,影响中低频电流的导入,因此特别增设定位圈205,固定超声片204和导电硅胶片206位置,使中低频电流能够正常导入。本实施例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上盖201底部的边缘处还设置有卡块210,所述外壳1与电极2的接触面设置有取出通电线3的通孔,通孔的边沿设置有与上盖201卡块210匹配的卡槽。电极2下部的下盖208会像外壳1内部延伸,因此外壳1与电极2的接触面设置有供电极2下部下盖208延伸的通孔,该通孔同时可以用于取出外壳1内部的通电线3,方便电极2更好的使用。卡槽和卡块201的设计,是为了在不使用该电导治疗仪的情况下,使得电极2能够稳定固定在外壳1上,使外壳1表面形成完整的球缺,同时也方便下次使用该电导治疗仪。本实施例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电极2的上盖201外部还设有纵向的摩擦纹。由于电极2的上盖201与外壳1是卡块和卡槽的活动连接方式,因此,需要转动电极2的,才能够将电极2固定在外壳1内,为了方便电极2的转动,特别增设纵行的摩擦纹。本实施例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通电线3一端与控制器4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电极2上盖201设置的插线口209匹配的插销。本实施例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8: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通电线3长度为0.8~1.2m,且置于电极2下部外壳1内部的空腔内。由于电极2可能贴附在人体的任何部位,因此需要的通电线长度一定要足够长,根据实际使用研究,通电线长度0.8~1.2m,便能够满足人们全身的治疗需求。本实施例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9: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外壳1的外部还设置有弹性保护层9。在外壳1增设弹性保护层9能够起到保护作用,在该电导治疗仪不小心落地时,对外壳1内部的结构进行保护,避免其损坏的风险。本实施例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治疗仪结构,例充电电池5和控制器4等部件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都是现有技术,且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这里就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