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耳道清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59734发布日期:2019-12-10 19:50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耳道清洁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道清理工具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耳道清洁器。



背景技术:

耵聍是外耳道皮肤上的耵聍腺所产生的物质,每个人都有,耵聍如果在外耳道堆积过多,将通道完全封闭后医学称为耵聍栓塞,民间俗称耳结、耳垢、耳屎。

耳垢常滋生于中耳道,外部介质进入耳道后,因耳道为曲状通道外部介质不易外出,这些介质遇到潮湿的空气就容易结成固体并浮着与耳道侧壁,尤其是洗澡、洗头时。

目前广泛使用的耳道清洁工具一般为挖耳勺,其功能与结构都比较单一,只是在细长的柄的一端具有扁平状的小勺用来清除成块的耳屎,不能对耳道中的细小碎屑进行清理,且只能进行挖取动作,对于一些耳道内部的瘙痒部位在进行止痒的过程中,容易对耳道内壁产生伤害,实用性差,无法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新型耳道清洁器,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耳道清洁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结构与功能单一,只能进行耳垢挖取清洁,不能对耳道中细小的耳屑进行清理,且对瘙痒部位进止痒时,容易对耳道内壁产生伤害,实用性差,无法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耳道清洁器,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新型耳道清洁器,包括:清洁头、连接柄、手柄、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刮板、握持部;所述清洁头呈β形状设置,且清洁头的外周通过粘贴方式设置有半圆形的刮板;所述清洁头一侧设置有半圆形的第一凸起部与第二凸起部,且第一凸起部设置在第二凸起部的左侧;所述清洁头的底端设置有圆锥形的连接柄,且连接柄与清洁头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连接柄的底端设置有手柄圆锥状的手柄,且手柄与连接柄热熔方式相连接;所述手柄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扁平状的握持部,且握持部与手柄为一体式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耳道清洁器所述清洁头采用不锈钢圆管弯折焊接而成,且清洁头的底端面与手柄呈5-10度的弧形过渡。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耳道清洁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高度为第二凸起部高度的三分之二。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耳道清洁器所述清洁头管状结构的外壁上设置有多处厚度为0.05-0.2mm的刮板,且刮板采用胶质材料制成。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耳道清洁器所述握持部的长度为手柄长度的二分之一,且握持部的上下两侧开设有条形状的防滑纹。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耳道清洁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耳道清洁器通过多处胶质刮板的设置,通过旋转手柄,不仅能对耳道内壁上的细小碎屑进行清理,使耳道保持高度清洁,提高了耳道清洁器的使用效果,还能对耳道内的瘙痒部位起到舒适的止痒效果,并能避免耳道内壁的损伤,增加了耳道清洁气的多功能性与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耳道清洁器通过β形状的清洁头设置,不仅能作为耳垢的挖取机构,对耳道内的耳垢进行挖取清洁,还能使清洁头在旋转清洁的过程中与耳道内的曲状通道形成过渡配合,使耳垢清洁的更加彻底干净,提高了耳道清洁器的使用效果,同时还能避免清洁头的过度深入对耳膜产生伤害,提高了耳道清洁器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结构的改进,具有与耳道的曲状通道呈过渡配合清洁机构,能对耳道内壁上的细小碎屑进行清理,使耳道保持高度清洁,能对耳道内的瘙痒部位起到舒适的止痒效果,并能避免耳道内壁的损伤,增加了耳道清洁器的多功能性与安全性,实用性强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清洁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清洁头1、连接柄2、手柄3、第一凸起部101、第二凸起部102、刮板103、握持部3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耳道清洁器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

一种新型耳道清洁器,包括:清洁头1、连接柄2、手柄3、第一凸起部101、第二凸起部102、刮板103、握持部301;清洁头1呈β形状设置,且清洁头1的外周通过粘贴方式设置有半圆形的刮板103;清洁头1一侧设置有半圆形的第一凸起部101与第二凸起部102,且第一凸起部101设置在第二凸起部102的左侧;清洁头1的底端设置有圆锥形的连接柄2,且连接柄2与清洁头1为一体式结构;连接柄2的底端设置有手柄3圆锥状的手柄3,且手柄3与连接柄2热熔方式相连接;手柄3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扁平状的握持部301,且握持部301与手柄3为一体式结构。

具体的,如图1或图2所示,清洁头1采用不锈钢圆管弯折焊接而成,使清洁头1圆润不伤耳,提高了清洁头1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且清洁头1的底端面与手柄3呈5-10度的弧形过渡,便于清洁头1在耳道内的曲状通道中进行耳垢的掏取。

具体的,如图2所示,第一凸起部101的高度为第二凸起部102高度的三分之二,第一凸起部101与第二凸起部102不仅能作为耳垢的挖取部位,对耳道内的耳垢进行挖取清洁,还能使清洁头1在旋转清洁的过程中与耳道内的曲状通道形成过渡配合,使耳垢清洁的更加彻底干净,提高了耳道清洁器的使用效果,还能避免清洁头1的过度深入对耳膜产生伤害,提高了耳道清洁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具体的,如图2所示,清洁头1管状结构的外壁上设置有多处厚度为0.05-0.2mm的刮板103,且刮板103采用胶质材料制成,通过旋转手柄,不仅能对耳道内壁上的细小碎屑进行清理,使耳道保持高度清洁,提高了耳道清洁器的使用效果,还能对耳道内的瘙痒部位起到舒适的止痒效果,并能避免耳道内壁的损伤,增加了耳道清洁器的多功能性与安全性。

具体的,如图1或图3所示,握持部301的长度为手柄3长度的二分之一,且握持部301的上下两侧开设有条形状的防滑纹,方便使用者拿捏,并在旋转使用时,不会出现滑脱的现象,提高了耳道清洁器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步骤:

使用该装置时,用手捏持手柄3的握持部301,将清洁头1伸进耳道的内部,清洁头1的顶端设置有半圆形的第一凸起部101与第二凸起部102,通过第一凸起部101与第二凸起部102的设置使清洁头1呈具有弧形过渡的β形状,第一凸起部101能完成耳垢的掏取动作,对大块的耳垢进行清洁,第一凸起部101与第二凸起部102与耳道内的曲状通道形成过渡配合,通过配合清洁头1外壁设置的微型刮板103能对耳道内壁上的细小碎屑进行清理,使清洁头1在旋转清洁耳垢的过程中清洁的更加彻底,同时还能对耳道内壁提供舒适的止痒效果,提高了清洁器的清洁效果与实用性。

综上所述:该一种新型耳道清洁器,通过多处胶质刮板的设置,通过旋转手柄,不仅能对耳道内壁上的细小碎屑进行清理,使耳道保持高度清洁,提高了耳道清洁器的使用效果,还能对耳道内的瘙痒部位起到舒适的止痒效果,并能避免耳道内壁的损伤,增加了耳道清洁气的多功能性与安全性,通过β形状的清洁头设置,不仅能作为耳垢的挖取机构,对耳道内的耳垢进行挖取清洁,还能使清洁头在旋转清洁的过程中与耳道内的曲状通道形成过渡配合,使耳垢清洁的更加彻底干净,提高了耳道清洁器的使用效果,同时还能避免清洁头1的过度深入对耳膜产生伤害,提高了耳道清洁器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解决了结构与功能单一,只能进行耳垢挖取清洁,不能对耳道中细小的耳屑进行清理,且对瘙痒部位进止痒时,容易对耳道内壁产生伤害,实用性差,无法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