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挡舌板的口腔支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92140发布日期:2019-10-29 20:53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挡舌板的口腔支撑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牙科用口腔辅助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08042228A,发明名称:一种多功能护舌装置,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护舌装置,包括挡舌板部位、牙咬部位和吸液接口,挡舌板部位和吸液接口分别位于牙咬部位的内外两侧,所述挡舌板部位包括挡舌板端部、挡舌板颈部、挡舌板身部和挡舌板尾部,挡舌板端部具有第一通孔,挡舌板颈部连接挡舌板端部和挡舌板身部,挡舌板尾部与牙咬部位固定连接,挡舌板颈部的两侧具有向内凹进的弧度,挡舌板身部两侧具有向外凸起的弧度,挡舌板端部、挡舌板颈部和挡舌板身部依次平滑连接,挡舌板颈部和挡舌板身部的截面呈工字型,工字型截面的两翼上设有第二通孔,工字型截面的两翼之间形成空腔。本发明同时具备挡舌板及开口器功能,而且能抽吸口腔积液或其他污渍。

公开(公告)号:CN207755413U,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拔牙用挡舌器,公开了一种拔牙用挡舌器,包括两个分别套设于上、下牙床上,且可开合的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均为相对应牙床的一半,两个所述支撑架上靠近智齿的一端铰接设置,靠近门齿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插入牙齿的开口;两个所述支撑架的中部设置有用于插入牙齿的间隙,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沿所述支撑架设置有可伸缩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通过两个固定架设置有挡舌板,两个所述固定架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挡舌板的上、下两端,所述挡舌板靠近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凹槽,两个所述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杆以及所述挡舌板围合构成容纳舌头的腔体。本实用新型拔牙时,尤其拔智齿时能够有效的保护舌头,避免损伤舌头。

公开(公告)号:CN207220901U,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口腔修复挡舌器,公开了一种口腔修复挡舌器,包括上咬合垫、下咬合垫、套筒、活动杆、限位凸台、限位杆、安装板、连接板和挡舌板,所述上咬合垫呈上端开口的中空形状,下咬合垫呈下端开口的中空形状,所述上咬合垫和下咬合垫之间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套筒,套筒的下部固定连接在下咬合垫的上部,套筒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杆;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很方便的塞入患者的口中后再将上咬合垫和下咬合垫撑起,并且医务人员操作完成后,拉动活动柄,同样也能够方便的将本实用新型取出,由于医务人员所要对患者的口腔修复的位置不同,因此需要将患者的舌头压至不同的程度,可通过松开顶紧螺栓来调节连接板和挡舌板的倾斜角度,从而满足使用需求。

公开(公告)号:CN204033302U,实用新型名称:口腔撑开固定器,公开了口腔撑开固定器,包括支撑器和挡舌板,支撑器本体为工字形弹性体结构,支撑器的顶面和底面结构相同,顶面和底面都设置左右两个插槽,支撑器的侧面设置若干凸棱,挡舌板为两个,挡舌板前端的弧形槽内侧设置若干凸棱。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器可避免患者张口所带来的疲劳感,让患者轻松享受治疗过程,使用挡舌板可完全防止在治疗过程中舌头的异动并保护舌头在治疗过程中不受到伤害,具有结构简单和使用方便的优点。

公开(公告)号:CN203970600U,实用新型名称:镜面式口腔修复挡舌板,公开了。一种镜面式口腔修复挡舌板,由开口器和挡舌板组成,在开口器长度方向两侧的端面上设有卡槽,用于卡在上下牙之间;在开口器的中央设有凹槽,该凹槽贯穿开口器的厚度,用于插入挡舌板;在挡舌板上设有镜面。开口器和挡舌板采用塑料制成,减少患者不适感;开口器可以打开患者口腔,避免患者长时间张口疲劳所产生的口腔不自觉的闭小;使得医师可以独立操作,不需要额外助手;使用时将挡舌板插入凹槽,使得左右后牙均可使用;挡舌板将舌体组织与患侧牙列分隔开,既可扩大患侧视野及操作空间,又可以防止车针误伤舌体组织;位于挡舌板上的镜面可以使得口外光线更多的进入后牙区域,并且提供更多的操作视角。

随着医疗器械的发展,在方便医生工作的同时,也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在牙科的治疗工作中,常常会因为舌体的阻挡影响医师的视线和操作。同时,小儿患者往往因长时间的张口疲劳使得口腔不自觉的晃动,使原本狭小的空腔更加不利于医师的治疗,所以口腔支撑器应运而生。

现已公开的技术中,或仅仅是口腔支撑器,没有挡住舌头的功能;或口腔支撑器的高度固定,不能根据患者的口腔大小调节高度;或能支撑口腔的同时挡住舌头,但挡舌板长度固定,不能根据患者口腔的大小调节。本发明的一种可调挡舌板的口腔支撑器,可单独作为口腔支撑器使用,也可以安装挡舌板,而且可以根据患者口腔大小调节支撑器高度和挡舌板的长度,以满足患者和医务人员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可调挡舌板的口腔支撑器,用于牙科口腔支撑,可调挡舌板的口腔支撑器包括工字形口腔支撑器和挡舌板两部分。本实用新型的口腔支撑器,能有效帮助牙科患者打开口腔,支撑器分为上下两部分,通过双向丝杆连接,通过旋转双向丝杆,调节上下两部分的相对距离,进而调节支撑高度。口腔支撑器可避免患者因长时间张嘴发生疲劳引起下颌晃动,也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好的操作空间和视野。挡舌板可以把患者的舌头压在口腔下方,挡舌板为嵌套式可伸缩结构,长度可调,通过挡舌板内部安装的V形定位弹片固定,挡舌板能避免患者因疼痛而引发的舌头乱动的问题,同时也可为医务人员提供良好的视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挡舌板的口腔支撑器,包括口腔支撑器、可调挡舌板、固定长度挡舌板,双向丝杆、挡舌板体、安全拉扯线,其中,可调挡舌板连接口腔支撑器,口腔支撑器放置在口腔的一侧,可调挡舌板通过螺杆螺旋旋入口腔支撑器下半部分连接口腔支撑器;口腔支撑器上半部分与口腔支撑器下半部分通过双向丝杆连接,双向丝杆的中间连接高度调节旋钮;定位杆固定联接在口腔支撑器上半部分的下方,定位杆插入口腔支撑器下半部分上方的定位杆圆形槽中,可调挡舌板为嵌套式可伸缩结构,挡舌板体插入挡舌板套内组成可调挡舌板;固定长度挡舌板通过挡舌板楔形固定柱过盈楔入固定长度挡舌板而实现连接口腔支撑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一种可调挡舌板的口腔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腔支撑器,包括支撑器和用于高度调节的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与高度调节旋钮是一体结构,用于调节纵向高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一种可调挡舌板的口腔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杆为圆柱形,分左右对称二个,用于保证口腔支撑器上半部分和口腔支撑器下半部分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一种可调挡舌板的口腔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调挡舌板与口腔支撑器组合使用,可调挡舌板为嵌套式伸缩结构,内部装有V形定位弹片固定挡舌板体伸出长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一种可调挡舌板的口腔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腔支撑器呈工字形,咬合部位为凹圆弧形,工字形结构使得咬合时受力更加集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可调挡舌板为嵌套式可伸缩结构,挡舌板体插入挡舌板套内组成可调挡舌板,挡舌板体插入挡舌板套的深度通过三个长度调节孔调节,在V形定位弹片上的弹珠陷入挡舌板长度调节孔中,调整并固定挡舌板体伸出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挡舌板的口腔支撑器,包括口腔支撑器、挡舌板。口腔支撑器可单独使用,口腔支撑器的上下两部分通过双向丝杆螺纹连接,通过旋转丝杆调节旋钮调节两部分相对距离,从而根据患者口腔的大小改变支撑高度,大大增加了灵活性和工作效率;咬合部位为凹的圆弧形,是受力更加集中。当口腔支撑器与挡舌板组合使用时,通过挡舌板螺杆与口腔支撑器上的螺纹孔连接,可调挡舌板为嵌套式可伸缩结构,可以调节挡舌板伸出长度,满足患者的实际情况需要。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式配带挡舌板的口腔支撑器,可以协助患者打开口腔,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因长时间打开口腔引起的疲劳,避免了患者由于疼痛或疲劳而发生下颌和舌头晃动影响治疗的情况;同时,可以为医务人员提供更好的操作空间和视野,极大的方便了治疗工作的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口腔边侧使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口腔中间使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口腔支撑器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口腔支撑器的侧视图的半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口腔支撑器侧视图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长度挡舌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长度挡舌板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长度挡舌板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长度挡舌板的结构视图。

附图中:1.可调挡舌板;2.口腔支撑器;3.固定长度挡舌板;4.高度调节旋钮;5.口腔支撑器上半部分;6.固定长度挡舌板固定孔;7.定位杆;8.双向丝杆;9.口腔支撑器下半部分;10.可调挡舌板固定螺纹孔;11.定位杆圆形槽;12.可调挡舌板固定螺杆;13.可调挡舌板长度调节孔;14.可调挡舌板套;15.V形定位弹片;16.挡舌板楔形固定柱;17.挡舌板体;18.安全拉扯线;19. 安全拉扯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挡舌板的口腔支撑器,如附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其中包括:可调挡舌板1,口腔支撑器2,固定长度挡舌板3,高度调节旋钮4,口腔支撑器上半部分5,固定长度挡舌板固定孔6,定位杆7,双向丝杆8,口腔支撑器下半部分9,可调挡舌板固定螺纹孔10,定位杆圆形槽11,可调挡舌板固定螺杆12,挡舌板长度调节孔13,挡舌板套14,V形定位弹片15,挡舌板楔形固定柱16,挡舌板体17,安全拉扯线18,安全拉扯环19。

装配关系

可调挡舌板的口腔支撑器,包括口腔支撑器2、可调挡舌板1、固定长度挡舌板3,口腔支撑器2的口腔支撑器上半部分5的下方有右旋丝杆螺纹孔、口腔支撑器下半部分9的上方有左旋丝杆螺纹孔,双向丝杆8的中间连接高度调节旋钮4,双向丝杆8与高度调节旋钮4是一体结构,双向丝杆8二端分别为左旋或右旋丝杆,双向丝杆8旋入口腔支撑器上半部分5右旋螺纹孔、口腔支撑器下半部分9左旋螺纹孔。

口腔支撑器下半部分9有可调挡舌板固定螺纹孔10,可调挡舌板1通过挡舌板固定螺杆12螺旋旋入可调挡舌板固定螺纹孔10连接口腔支撑器下半部分9,所述可调挡舌板1为嵌套式可伸缩结构,内部安装V形定位弹片15,挡舌板套14是可调挡舌板1的外部保护套板,挡舌板套14上开有三个长度调节孔13,挡舌板体17插入挡舌板套14的深度超过三个长度调节孔13的位置,挡舌板伸缩时V形定位弹片15上的弹珠陷入挡舌板长度调节孔13中,固定挡舌板体17伸出长度。

定位杆7为圆柱形,分左右对称二个,所述定位杆7固定联接在口腔支撑器上半部分5的下方,所述定位杆7插入口腔支撑器下半部分9上方的定位杆圆形槽11中,用于保证口腔支撑器上半部分5和口腔支撑器下半部分9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固定长度挡舌板3通过楔体连接口腔支撑器2,固定长度挡舌板3的挡舌板楔形固定柱16过盈楔入固定长度挡舌板固定孔6连接固定在口腔支撑器2上。

安全拉扯线18的外端连接安全拉扯环19,安全拉扯线18的内端是套形,安全拉扯线18的内端套在定位杆7上。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如下:

口腔支撑器体呈工字形,口腔支撑器体的上、下面皆是凹的圆弧形,所述的弧形面结构有利于口腔支撑器体与牙齿咬合时的定位与稳定,口腔支撑器上半部分5和口腔支撑器下半部分9通过双向丝杆8连接,双向丝杆8与高度调节旋钮4是一体结构,双向丝杆8二端分别为左旋或右旋丝杆,通过旋转高度调节旋钮4带动双向丝杆旋转,调节口腔支撑器上半部分5和口腔支撑器下半部分9的相对距离,实现根据患者口腔的大小调整支撑高度的作用,患者既可以在口腔一侧咬住口腔支撑器,也可以在口腔中间用门牙咬住口腔支撑器,咬合部分为凹的圆弧形,使咬紧时受力更加集中、定位与稳定,起到协助患者支撑口腔的作用。

口腔支撑器上半部分5下方固定联接定位杆7,定位杆7是对称的二根,定位杆7可在口腔支撑器下半部分9上方的定位杆圆形槽11中滑动,用于保证口腔支撑器上半部分5和口腔支撑器下半部分9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可调挡舌板1为嵌套式可伸缩结构,内部安装V形定位弹片15,挡舌板体17插入挡舌板套14的深度超过三个长度调节孔13的位置,挡舌板体17伸缩时V形定位弹片15上的弹珠陷入挡舌板长度调节孔13中,固定挡舌板体17的伸出长度,从而针对患者口腔的大小不一而调整挡舌板体17的长度。

患者在口腔中间用门牙咬住口腔支撑器时,口腔支撑器2与固定长度挡舌板3连接,不需要加装可调挡舌板1,由于口腔支撑器被中间牙齿咬合,固定长度挡板就可以挡住舌头,儿童的舌头运动就不影响对边侧牙齿的治疗工作;通过固定长度挡舌板3背面的挡舌板楔形固定柱16与固定长度挡舌板固定孔6过盈连接固定,所述过盈连接是弱过盈连接,既能起到固定连接作用,又能方便拆装。

患者在口腔一侧咬住口腔支撑器时,口腔支撑器在边侧使用,口腔支撑器和可调挡舌板组合使用,通过口腔支撑器高度的纵向变化,及可调挡舌板长度的横向变化,可以适合不同年龄大小、不同口腔大小儿童使用。

一种可调挡舌板的口腔支撑器,不但口腔支撑器的高度和挡舌板的长度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节,而且可以协助患者支撑口腔,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因长时间打开口腔引起的疲劳,避免了患者由于疼痛或疲劳而发生下颌和舌头晃动影响治疗的情况;同时,可以为医务人员提供更好的操作空间和视野,极大的方便了治疗工作的进行。

安全拉扯环19固定在外物上或用手拉着,起到安全保护作用,以免支撑器体滑入口腔内或掉落。

以上所述乃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若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做的改变,其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附图所涵盖的精神,均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