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理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4445发布日期:2019-11-12 22:30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分体式理疗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理疗保健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体式理疗仪。



背景技术:

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和保养。理疗仪因能够将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使病灶产生好转,得到广泛应用。最常用的是热疗仪器,热疗可使使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强化各组织之间的新陈代谢,增强组织的再生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从而起到医疗保健的作用。最常见的热疗仪器是短波和超短波、微波和红外线理疗仪。

现有的理疗仪内置有电热组件和电池,通过穿带设备穿戴于人体。通过电池供电使电热组件发热而进行理疗。由于现有的理疗仪大多为一体式结构,电池和发热组件为一个整体,在对电池充电时,需将理疗仪整体取下进行充电;操作不方便,不便于穿戴;另一方面,当内部元件(电池或发热组件)损坏时,理疗仪整体报废,增加了使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卸的分体式理疗仪,便于充电,降低使用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体式理疗仪,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组件和下壳组件,所述上壳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体以及设置于第一支撑体上的电池、控制板、用于对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接口和用于电池放电的放电接口,所述下壳组件包括第二支撑体以及设置于第二支撑体上的发热片和与发热片电连接的供电接口,所述供电接口与所述放电接口对应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上壳组件作为充放电单元,下壳组件作为发热单元;上壳组件和下壳组件为分离式结构便于使用,且上壳组件拆卸后拿取方便,充电方便快捷;当上壳组件和下壳组件其中之一损坏时,只需更换对应的部件,而不用整体更换,降低使用成本。

可选地,所述上壳组件与下壳组件卡接、磁性连接或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体包括相连接的下盖和上盖,所述电池和控制板安装于上盖和下盖围成的空间内,所述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位于下盖上或穿出所述下盖;所述第一支撑体包括相连接的下盖和上盖,所述电池和控制板安装于上盖和下盖围成的空间内,所述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位于下盖上或穿出所述下盖;所述充电接口、放电接口和电池分别与控制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上壳组件还包括按钮结构、用于按钮复位的复位元件、导光结构和带指示灯的按键板;所述按钮结构位于第一支撑体顶部或侧面;所述按键板集成于控制板上或与控制板电连接,所述导光结构与指示灯相对应,该导光结构伸出第一支撑体的顶部或侧面。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体朝向人体的一侧设置有保护垫圈;所述保护垫圈仅设置在第二支撑体上;或者所述保护垫圈向上壳组件延伸,并包覆在第一支撑体外侧。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体上对应于发热片朝向人体的一侧开设有与发热片对应的窗口。

可选地,所述发热片至少部分透明,所述第二支撑体具有贯穿第二支撑体的穿透通道,所述发热片与所述穿透通道对应。

可选地,所述发热片为透明或半透明的石墨烯发热膜,所述第二支撑体包括底壳和压圈,所述石墨烯发热膜安装在压圈与底壳之间,所述底壳上对应于石墨烯发热膜朝向人体的一侧设置有镂空的防护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体上设置有第一磁吸结构,第二支撑体上设置有与第一磁吸结构对应的第二磁吸结构,所述上壳组件与下壳组件通过第一磁吸结构和第二磁吸结构磁性连接;所述供电接口与第二磁吸结构布置在同一位置或错开;所述充电接口、放电接口与第一磁吸结构布置在同一位置或错开。

可选地,所述第一磁吸结构和第二磁吸结构至少分别为两个,其中两个所述第一磁吸结构与控制板电连接,并作为充电接口和/或放电接口,其中两个所述第二磁吸结构内设置有连接器,该连接器与发热片电连接,并作为供电接口;或者,其中两个所述第一磁吸结构内设置有连接器,该连接器与控制板电连接,并作为充电接口和/或放电接口,其中两个所述第二磁吸结构与发热片电连接,并作为供电接口。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体上设置有用于与穿戴设备连接的连接部。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上壳组件作为充放电单元,下壳组件作为发热单元;上壳组件和下壳组件为分离式结构便于使用,且上壳组件拆卸后拿取方便,充电方便快捷;当上壳组件和下壳组件其中之一损坏时,只需更换对应的部件,而不用整体更换,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爆炸视图(按钮结构和导光结构位于顶部);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A-A视图;

图4和图5为图1对应的立体图;

图6为图1中上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下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爆炸视图(按钮结构和导光结构位于侧面);

图9为图8的主视图;

图10为图9中B-B视图;

图11和图12为图8对应的立体图。

零件标号说明:

100-上壳组件;101-按钮结构;102-顶盖;103-复位元件;104-螺钉;105-上盖;106-导光环;107-控制板;108-电池;109-下盖;110-第一磁吸结构;111-按键板;200-下壳组件;201-压圈;202-发热片;203-底壳;204-保护垫圈;205-第二磁吸结构;206-连接器;207-连接部;208-防护结构;209-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体式理疗仪,包括用于充放电的上壳组件100和用于发热的下壳组件200,其中上壳组件100和下壳组件200为相互独立的分体结构,并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所述上壳组件100包括第一支撑体以及设置于第一支撑体上的电池107、控制板107(或称主板)、用于对电池107进行充电的充电接口和用于电池107放电的放电接口,其中,充电接口、放电接口和电池107分别与控制板107连接,所述下壳组件200包括第二支撑体以及设置于第二支撑体上的发热片202和与发热片202电连接的供电接口,当上壳组件100与下壳组件200连接时,供电接口与放电接口对应连接。

上壳组件100作为充放电单元,下壳组件200作为发热单元;上壳组件100和下壳组件200为分离式结构便于使用,且上壳组件100拆卸后拿取方便,充电方便快捷;当上壳组件100和下壳组件200其中之一损坏时,只需更换对应的部件,而不用整体更换,降低使用成本。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壳组件100与下壳组件200通过卡接结构卡接;具体可以为第一支撑体与第二支撑体卡接;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壳组件100与下壳组件200磁性连接,例如在第一支撑体上设置磁铁,第二支撑体上设置于磁铁相吸的元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体与第二支撑体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连接。通过上述连接方式,上壳组件100和下壳组件200连接和拆卸更方便,快速。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壳组件100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支撑体上的按钮结构101和用于按钮复位的复位元件103;通过按钮结构101控制理疗仪的通断电及档位调节等,其中,按钮结构101可设置于第一支撑体顶部或侧面。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可不设置按钮结构101,而通过遥控的方式控制通断电即档位调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壳组件100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支撑体上的导光环106和带LED指示灯的按键板111,所述按键板111集成于控制板107上,或按键板111为独立结构,并与控制板107电连接,所述导光环106与指示灯的位置相对应,该导光环106伸出第一支撑体的顶部或侧面,导光环106位于按钮结构101外围;LED灯光通过导光环106导出,便于观察档位及通断电情况。其中,导光环106的材料可以为PC(聚碳酸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及其它透明能导光材料。

其中,控制板107通常为集成有控制电路的PCB板,具体的电路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要实现的功能而设计。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撑体朝向人体的一侧设置有保护垫圈204;其中,第二支撑体第一侧与第一支撑体连接,第二侧为朝向人体的一侧,在该侧设置保护垫圈204,一方面可保证发热片202与人体有一定距离,保证安全;另一方面增加与人体接触的舒适性;其中保护垫圈204可选用硅胶等弹性的软质材料制成,与皮肤接触更加柔软舒适。

其中,保护垫圈204可仅设置在第二支撑体上;或者所述保护垫圈204向上壳组件100延伸,并包覆在第一支撑体外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撑体上开设有与发热片202对应的窗口209,该窗口209位于发热片202朝向人体的一侧;通过设置该窗口209,使发热片202与人体之间无遮挡,使发热片202的能量可以大面积作用于皮肤,增强使用效果;例如,使发热片202的远红外光无遮挡地作用于皮肤,提高疗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热片202至少部分透明,第二支撑体具有贯穿第二支撑体的穿透通道,发热片202与穿透通道对应。即相当于在第二支撑体上开设一贯通孔,发热片202的位置与贯通孔相对应。定义发热片202朝向人一侧为内侧,背离人体一侧为外侧,由于发热片202部分地透明,因此,当将下壳组件200贴在人体上时,可从外侧观察发热片202对应于人体的哪个位置;从而准确地调整理疗部位。可选地,发热片202为透明或半透明的石墨烯发热膜。

为进一步保证安全性,在第二支撑体上设置有镂空的防护结构208,该防护结构208挡在发热片202朝向人体的一侧,防止其与人体直接接触而造成伤害。

其中分体式理疗仪可单个手持使用,也可以多个串联使用;为便于分体式理疗仪在人体上的穿戴,所述第二支撑体上设置有用于与穿戴设备连接的连接部207;穿戴设备可以是绑带等;连接部207为设置于第二支撑体两侧的连接扣或连接孔等;连接扣与第二支撑体可拆卸连接或为一体结构。当多个分体式理疗仪使用时,通过多段绑带串联。

如图3和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体包括相连接的下盖109和上盖105,电池107、控制板107、按键板111安装于上盖105和下盖109围成的空间内,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位于下盖109上或穿出所述下盖109。

如图4和图7所示,所述第二支撑体包括底壳203和压圈201,发热片202安装在压圈201与底壳203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锁紧,底壳203上位于发热片202朝向人体的一侧为镂空结构,压圈201为环状结构,使得发热片202内侧和外侧遮挡较少,便于上壳组件100与人体的位置对准。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体与第二支撑体之间通过磁铁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支撑体上设置有第一磁吸结构110,第二支撑体上设置有与第一磁吸结构110对应的第二磁吸结构205,上壳组件100与下壳组件200通过第一磁吸结构110和第二磁吸结构205磁性连接;第一磁吸结构110和第二磁吸结构205中,其中一个为磁铁,另一个为与磁铁相吸的元件;或者两者均为磁铁;第一磁吸结构110沿第一支撑体周向为连续结构或间隔部分;第二磁吸结构205沿第二支撑体周向为连续结构或间隔分布。本例中第一磁吸结构110嵌入下盖109中,沿下盖109周向间隔分布为至少两个;第二磁吸结构205嵌入压圈201中,沿压圈201周向间隔分布,并与第一磁吸结构110相对应。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分别与第一磁吸结构110的位置错开;供电接口与第二磁吸结构205错开;供电接口、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可以为导电触片或pogo pin连接器等。其中,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分别具有两个电极,各电极连接至控制板107;或者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共用两个电极。供电接口的两个电极与发热片202的两个电极对应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便于安装,简化结构,所述供电接口与第二磁吸结构205布置在同一位置;所述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共用两个电极,两个电极与两个第一磁吸结构110布置在同一位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其中两个所述第一磁吸结构110与控制板107电连接,并作为充电接口或放电接口,或同时作为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其中两个所述第二磁吸结构205为环状,第二磁吸结构205内设置有pogo pin连接器206,该pogo pin连接器206与发热片202的两极电连接,并作为供电接口;或者,其中两个所述第一磁吸结构110内设置有pogo pin连接器206,该pogo pin连接器206与控制板107电连接,并作为充电接口或放电接口,或同时作为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其中两个所述第二磁吸结构205与发热片202的两极电连接,并作为供电接口。即磁吸结构同时作为连接结构和导电结构。

图1至图5所示为按钮结构101和导光环106设置在第一支撑体顶部的结构示意图,且上盖105与下盖109通过螺钉连接或卡接连接,上盖105顶部敞口并设置有顶盖102,按钮结构101从顶盖102中心开设的孔穿入,并与设置在上盖105内的弹性复位元件103连接,该复位元件103为弹簧或者网状的弹性臂结构,按钮结构101下端与弹性臂通过螺钉锁紧;按钮结构101端部或弹性臂下端与控制板107上的触发位置对应,顶盖102与上盖105之间有间隙,导光环106位于控制板107上方,并与控制板107上设置的LED指示灯对应,导光环106上端从所述间隙伸出;控制板107通过螺钉安装于上盖105上或下盖109上,电池107位于控制板107下方,并安装固定在下盖109上,第一磁吸结构110设置在下盖109上。

其中,保护垫圈204设置在底壳203上,与底壳203粘接、套接或者通过凸起和凹槽配合。

图8至图12所示为按钮结构101和导光环106设置在第一支撑体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带LED指示灯的按键板111为独立结构,与控制板107电连接,电池107和控制板107并排布置在第一支撑体内,第一支撑体侧面开设过孔,按钮结构101和导光环106从该过孔伸出;按钮结构101与按键板111位置对应,导光环106与LED指示灯的位置对应,导光环106位于按钮结构101外围。本例中,保护垫圈204不仅包裹在下壳组件200外,还向上壳组件100延伸,包裹在第一支撑体的侧面。

本实用新型利用石墨烯发热膜升温快,制热均匀,发射远红外光波,促进血液循环的特点,使人体感受到红外光波的辐射,达到保健功能;本实用新型的理疗仪可单独一个使用,也可以多个通过绑带或魔术带串联使用,同时作用于多个穴位,适用范围拓宽,不仅仅是肚脐/后腰,身体上大部分穴位都可以使用,方便且作用的穴位位置更多;上壳组件100和下壳组件200分离式结构便于使用,且拆卸后充电方便快捷;磁吸结构连接,拆卸更方便;通过导光环106导出光,直观显示通断电和档位等,更简单明了;体积上更加轻薄、小巧,使用方式更加安全;保护垫圈204使用弹性软质材料,与皮肤接触更加柔软舒适;透明的发热片202结构结合穿透通道便于观察和找准穴位。

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