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囊式止血带及针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97253发布日期:2020-03-17 14:52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囊式止血带及针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针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囊式止血带及针筒。



背景技术:

气囊压迫止血带被广泛应用于四肢手术中,它能有效地控制创口出血,确保切口无渗血,达到术野清晰,手术者操作方便,缩短手术时间的特点。但气囊止血带使用不当可致各种并发症,比如由于止血带的机械性压迫比如肌肉、神经损伤,止血带休克等。

气囊止血带的使用时限是其安全使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安全时限根据患者年龄、身体情况和四肢末端的供血情况确定,一般上肢应用止血带的维持时限为1h,下肢应用止血带的维持时限为1.5h,如果需要时间长需要达到上述维持时限后,放尽气囊内气体,10min后再充气至原有压力高度。否则止血带维持时限过长,会导致肌肉和神经损伤,或者皮肤瘀斑和水泡,严重的会造成患者伤残。另外患者使用止血带时四肢末端缺血,气囊气体释放后血液再灌注,如果气体释放过快容易引起局部或全身的炎症反应,严重的会引起止血带休克,其主要原因是止血带放松速度过快,未及时补充血容量,大量的血液涌至先前绑扎的肢体,致使重要脏器血流灌注不足,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所致。而现有的针筒包括管体和活塞杆,但是活塞杆容易从管体上脱落,降低李气囊式止血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针筒,旨在解决现有的针筒的活塞和管体容易脱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针筒,包括设有中空腔体的管体及插设于管体的中空腔体内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包括推板及沿推板的中心轴位置向推板一侧延伸的推杆,所述推杆包括至少两个沿推杆的中心轴向外延伸的推杆壁,两个所述推杆壁之间设有限位板且其中一个推杆壁设有避位凹口;所述管体连接有定位柱,通过所述定位柱与限位板的配合使用以限定活塞杆在管体内的位置。

更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推杆壁之间沿推杆壁长度方向设有导向槽,所述限位板横设于所述导向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管体设有与所述定位柱配合使用的通孔,所述定位柱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管体。

更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柱采用橡胶材料。

更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柱包括插设于所述通孔的柱体及连接于柱体一端用于限定定位柱连接于管体位置的柱帽。

更进一步地,所述管体的中空腔体的底部外侧还设有针嘴。

更进一步地,所述推板远离与推杆连接的一侧设有橡胶块。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气囊式止血带,包括所述的针筒。

更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式止血带还包括与针筒连接的单向阀、一端与单向阀连接的注气管、与注气管另一端连接的压迫气囊、用于固定压迫气囊的支撑板及连接于支撑板的固定带。

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带两端设有魔术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眼保健仪,包括所述的针筒。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管体侧壁设置通孔,并在通孔内插设定位柱,同时在活塞杆上的推杆壁之间设置限位板,使用时,通过定位柱与限位板的作用,能够避免活塞杆从管体的中空腔体内脱落,同时也能使得气囊式气血带在使用时,更加稳定可靠,避免因为活塞杆的脱落而影响气囊式止血带的实用,简单便捷;此外,当需要取下活塞杆时,只需要将定位柱通过避位凹口移动到没有设有限位板的推杆壁之间,或者将定位柱从通孔内取出,即可将活塞杆从管体上取下,简单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针筒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针筒的管体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针筒的管体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针筒的活塞杆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针筒的定位柱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囊式止血带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板和定位柱,通过两者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防止活塞杆从管体上脱落,有效增加针筒和气囊式止血带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

实施例一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针筒1,包括设有中空腔体111的管体11及插设于管体11的中空腔体111内的活塞杆12,所述活塞杆12包括推板121及沿推板121的中心轴位置向推板121一侧延伸的推杆,所述推杆包括至少两个沿推杆的中心轴向外延伸的推杆壁122,两个所述推杆壁122之间设有限位板123且其中一个推杆壁122设有避位凹口124;所述管体11连接有定位柱13,通过所述定位柱13与限位板123的配合使用以限定活塞杆12在管体11内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管体11侧壁设置通孔112,并在通孔112内插设定位柱13,同时在活塞杆12上的推杆壁122之间设置限位板123,使用时,通过定位柱13与限位板123的作用,能够避免活塞杆12从管体11的中空腔体111内脱落,同时也能使得气囊式气血带在使用时,更加稳定可靠,避免因为活塞杆12的脱落而影响气囊式止血带的实用,简单便捷;此外,当需要取下活塞杆12时,只需要将定位柱13通过避位凹口124移动到没有设有限位板123的推杆壁122之间,或者将定位柱13从通孔112内取出,即可将活塞杆12从管体11上取下,简单便捷。

实施例二

两个所述推杆壁122之间沿推杆壁122长度方向设有导向槽,所述限位板123横设于所述导向槽。设置导向槽,便于管体11内气体的流通,也能为定位柱13提供运动方向和轨迹,简单便捷。

实施例三

所述管体11设有与所述定位柱13配合使用的通孔112,所述定位柱13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管体11。设置通孔112,便于定位住的可拆卸连接,使得针筒1的结构更加灵活。

实施例四

所述定位柱13采用橡胶材料。具体采用聚丙烯材料,具备弹性,便于安装和拆卸。

实施例五

所述定位柱13包括插设于所述通孔112的柱体131及连接于柱体131一端用于限定定位柱13连接于管体11位置的柱帽132。柱帽132可以有效的限定定位柱13在管体11上位置,避免定位柱13整体过于插入;而柱体131则能够有效的与限位板123配合使用。

实施例六

所述管体11的中空腔体111的底部外侧还设有针嘴14。所述推板121远离与推杆连接的一侧设有橡胶块。设置针嘴14,便于针管与其他部件连接,而橡胶块能够有效保持管体11内的气压稳定。

实施例七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气囊式止血带,包括所述的针筒1。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管体11侧壁设置通孔112,并在通孔112内插设定位柱13,同时在活塞杆12上的推杆壁122之间设置限位板123,使用时,通过定位柱13与限位板123的作用,能够避免活塞杆12从管体11的中空腔体111内脱落,同时也能使得气囊式气血带在使用时,更加稳定可靠,避免因为活塞杆12的脱落而影响气囊式止血带的实用,简单便捷;此外,当需要取下活塞杆12时,只需要将定位柱13通过避位凹口124移动到没有设有限位板123的推杆壁122之间,或者将定位柱13从通孔112内取出,即可将活塞杆12从管体11上取下,简单便捷。

实施例八

所述气囊式止血带还包括与针筒1连接的单向阀2、一端与单向阀2连接的注气管3、与注气管3另一端连接的压迫气囊4、用于固定压迫气囊4的支撑板5及连接于支撑板5的固定带6。通过针筒1向单向阀2输送气体,使得压迫气囊4鼓起,从而对患者起到止血的作用,简单便捷。

实施例九

所述固定带6两端设有魔术贴61。设置魔术贴61,便于通过魔术贴61将固定带6固定在人体上,方便带上和取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管体11侧壁设置通孔112,并在通孔112内插设定位柱13,同时在活塞杆12上的推杆壁122之间设置限位板123,使用时,通过定位柱13与限位板123的作用,能够避免活塞杆12从管体11的中空腔体111内脱落,同时也能使得气囊式气血带在使用时,更加稳定可靠,避免因为活塞杆12的脱落而影响气囊式止血带的实用,简单便捷;此外,当需要取下活塞杆12时,只需要将定位柱13通过避位凹口124移动到没有设有限位板123的推杆壁122之间,或者将定位柱13从通孔112内取出,即可将活塞杆12从管体11上取下,简单便捷。设置导向槽,便于管体11内气体的流通,也能为定位柱13提供运动方向和轨迹,简单便捷。设置针嘴14,便于针管与其他部件连接,而橡胶块能够有效保持管体11内的气压稳定。柱帽132可以有效的限定定位柱13在管体11上位置,避免定位柱13整体过于插入;而柱体131则能够有效的与限位板123配合使用。设置魔术贴61,便于通过魔术贴61将固定带6固定在人体上,方便带上和取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