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约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40417发布日期:2020-06-02 19:34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精神科约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精神科约束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医学中,精神疾病患者的行为较为不受掌控,因此在外出实现精神患者救援时,需要对患者进行束缚,目前传统的束缚方式为通过束缚衣对精神患者进行束缚,但是传统的束缚衣穿戴较为麻烦,需要多个工作人员的配合才能将其穿戴在精神患者身上,并且束缚衣在穿戴完成后会形成较为紧固的束缚,容易造成患者的血液循环不顺畅,同时也会造成患者产生抵抗心理。

中国专利(公布号为cn204521115u)公开了一种精神科护理用约束椅,扶手底面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穿设孔,手部约束带穿过穿设孔固定在扶手上;椅座的前侧固装有固定架,固定架上设有脚踏板,脚踏板可沿固定架上下滑动并可固定在固定架上,位于前侧的椅腿上固装有定位架;上身约束装置包括前襟,前襟上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上部约束带,前襟下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下部约束带,前襟的底部设有底部约束带;椅背上部、下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穿设孔;椅座、椅背和扶手上分别设有海绵垫,椅腿的底部设有可锁止的万向轮。该专利中约束带连接固定位置均可根据病人的身高、体型进行位置的选择,不仅提高病人的舒适性,还可提高约束的安全性,使用方便、安全,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但是该专利至少具有以下缺陷:该专利无法根据患者自身状态调节束缚松紧度,在患者平静时束缚过紧会造成患者痛苦,但是在患者平静时束缚程度较低的情况下,若患者突然转为狂躁状态可能会导致患者脱离束缚,具有一定的功能缺陷。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的精神科约束装置。

中国专利(公布号为203591371u)公开了一种精神科患者约束装置,包括长方形定位带,定位带的两侧对称设置有2-4组弹性连接带,两侧的弹性连接带通过连接插销和连接插座连接;定位带的外端面上端两侧对称设置有上臂约束带,上臂约束带的外端端部设置有上臂插销,位于上臂约束带外侧的定位带外端面上设置有上臂插座;定位带的外端面下端两侧对称设置有下臂约束带,下臂约束带的外端端部设置有下臂插销,位于下臂约束带外侧的定位带外端面上设置有下臂插座,下臂约束带的外侧还套接有滑动环,滑动环的下侧连接有手部弹性带,手部弹性带的下端连接有保护手套。中国专利(公布号为cn207462249u)公开了一种精神科护理用约束椅,属于精神科医疗器械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约束椅无法方便调节结构的问题。该精神科护理用约束椅,包括椅座和椅脚,位于前侧的两个椅脚之间固定有横杆,还包括槽钢,槽钢包括侧板一和侧板二,侧板一与横杆外侧面固定,还包括两个脚锁,脚锁包括圆柱形锁头和u形锁杆,锁头外壁上分别设有锁孔和铰接部,锁杆一端铰接在铰接部上,另一端插入并锁紧在锁孔内,两个锁头一端分别具有钥匙孔,另一端通过连接杆同轴固定,连接杆穿设在圆套状连接套上,连接套分别与侧板一内侧面和侧板二内侧面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精神科约束装置,至少包括座椅支架和约束带,所述座椅支架上设置有座椅底座、座椅靠背和座椅扶手,所述座椅底座与所述座椅靠背彼此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座椅底座上滑动设置有所述座椅扶手,所述座椅扶手上设置有所述约束带,其中:所述约束带至少包括具有卡扣的带体和带体锁扣,所述带体设置于所述座椅扶手上并能够按照贯穿于所述座椅底座的第一端的方式与设置于所述座椅底座的第二端的所述带体锁扣彼此之间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卡扣卡合于所述带体锁扣且所述座椅扶手按照远离所述座椅底座的方式滑动的情况下,所述约束带能够按照所述带体随所述座椅扶手运动的方式减小约束带固定区域。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座椅扶手至少包括中空的支撑杆和套设于所述支撑杆内部的连接杆,所述支撑杆固定设置于所述座椅底座上,所述连接杆固定设置有扶手架,其中:所述连接杆能够在所述支撑杆内部相对于所述支撑杆滑动。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杆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防止所述连接杆脱离所述支撑杆的限位块。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扶手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患者手臂的上肢约束装置,所述上肢约束装置至少包括上臂固定槽和前臂固定槽,所述上臂固定槽设置于所述座椅靠背与所述扶手架连接处的上端,所述前臂固定槽设置于所述扶手架上,所述上臂固定槽和所述前臂固定槽固定连接。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肢约束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上臂固定槽和所述前臂固定槽上的弧形固定块,所述前臂固定槽内设置有具有透气孔的第一透气软垫。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座椅扶手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扶手架上的手部约束装置,所述手部约束装置至少包括约束套、设置于所述约束套内壁的活动块和设置于所述约束套外壁的用于锁紧所述活动块的锁紧螺丝,在所述约束套内放置有患者手部的情况下,所述锁紧螺丝按照向所述约束套内部旋进的方式实现带动所述活动块移动。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手部约束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活动块表面的第二透气软垫和设置于所述约束套内侧且与所述第二透气软垫相对的第三透气软垫。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透气软垫、所述第二透气软垫和所述第三透气软垫均为包含微小抗菌中药凝胶的托玛琳超细纤维层,其中,所述托玛琳超细纤维层按照托玛琳超细纤维条的方式设置,相邻托玛琳超细纤维条之间形成具有防滑功能的凹陷层,所述凹陷层设置有用于通气的至少一个透气孔。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扶手架远离所述手部约束装置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所述带体。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座椅支架还包括能够放置患者足部的足台。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中的一项或多项:

(1)针对传统精神科约束装置存在的无法根据患者自身状态调节束缚松紧度,在患者平静时束缚过紧会造成患者痛苦,但是在患者平静时束缚程度较低的情况下,若患者突然转为狂躁状态可能会导致患者脱离束缚,具有一定的功能缺陷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约束带和能够伸缩的座椅扶手至少能产生如下几种技术效果:一者,通过设置座椅扶手的支撑杆和连接杆之间的滑动连接能够在患者狂躁状态下保护患者上肢因用力过猛造成上肢关节的损伤,在连接杆基于患者力量相对于支撑杆滑动的过程中起到了对患者上肢所受反作用力的缓冲作用。二者,通过约束带贯穿于座椅底座的独特设置方式和座椅扶手相配合,使得医护人员能够在患者平静状态下通过增大约束带固定区域为患者提供一个束缚程度较低的束缚环境,提高了患者的舒适程度,在患者由平静状态转换至狂躁状态的情况下,患者手臂的发力使得连接杆相对于支撑杆向上滑动从而使得位于座椅底座上方的带体部分减小进而减小约束带固定区域,实现对患者核心腰腹力量区域进行较高程度的束缚,保护了患者生命安全的同时确保了患者不会脱离束缚。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手部约束装置和上肢约束装置相配合,可有效地对患者进行束缚从而保证患者在输液时患者的上肢不会产生移动,提升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安全性。并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透气软垫保证了在对患者进行有效束缚的同时保证了患者的正常血液循环及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科约束装置的简化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座椅扶手的简化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肢约束装置的简化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手部约束装置的简化结构连接示意图;和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透气软垫的简化结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座椅支架2:约束带3:上肢约束装置

4:手部约束装置6:足台11:座椅底座

12:座椅靠背13:座椅扶手21:带体

22:带体锁扣23:卡扣31:上臂固定槽

32:前臂固定槽33:弧形固定块34:第一透气软垫

41:约束套42:活动块43:锁紧螺丝

44:第二透气软垫45:第三透气软垫51:托玛琳超细纤维条

52:凹陷层53:透气孔111:第一端

112:第二端131:支撑杆132:连接杆

133:扶手架134: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本文所用的词语“模块”描述任一种硬件、软件或软硬件组合,其能够执行与“模块”相关联的功能。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精神科约束装置,至少包括座椅支架1和约束带2,座椅支架1上设置有座椅底座11、座椅靠背12和座椅扶手13,座椅底座11与座椅靠背12彼此之间固定连接,座椅底座11上滑动设置有座椅扶手13,座椅扶手13上设置有约束带2,其中:约束带2至少包括具有卡扣23的带体21和带体锁扣22,带体21设置于座椅扶手13上并能够按照贯穿于座椅底座11的第一端111的方式与设置于座椅底座11的第二端112的带体锁扣22彼此之间可拆卸连接,在卡扣23卡合于带体锁扣22且座椅扶手13按照远离座椅底座11的方式滑动的情况下,约束带2能够按照带体21随座椅扶手13运动的方式减小约束带固定区域。优选地,约束带固定区域被定义为位于座椅底座11上方的约束带2部分与座椅底座11构成的能够对患者进行束缚的区域,能够间接的反映患者束缚程度的高低。优选地,卡扣23与带体锁扣22能够卡合连接,因约束带2的卡合方式属于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因此不再多加赘述。

优选地,在患者平静时医护人员可通过调节约束带2使得约束带固定区域增大从而使得患者的束缚程度较低,在患者由平静状态转为狂躁状态时,患者手臂的发力使得座椅扶手13一定程度上升高从而使得位于座椅底座11上方的带体21部分减小进而减小约束带固定区域,实现对患者核心腰腹力量区域进行较高程度的束缚。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约束带2和能够伸缩的座椅扶手13至少能产生如下几种技术效果:一者,通过设置座椅扶手13的支撑杆131和连接杆132之间的滑动连接能够在患者狂躁状态下保护患者上肢因用力过猛造成上肢关节的损伤,在连接杆132基于患者力量相对于支撑杆131滑动的过程中起到了对患者上肢所受反作用力的缓冲作用。二者,通过约束带2贯穿于座椅底座11的独特设置方式和座椅扶手13相配合,使得医护人员能够在患者平静状态下通过增大约束带固定区域为患者提供一个束缚程度较低的束缚环境,提高了患者的舒适程度,在患者由平静状态转换至狂躁状态的情况下,患者手臂的发力使得连接杆132相对于支撑杆131向上滑动从而使得位于座椅底座11上方的带体21部分减小进而减小约束带固定区域,实现对患者核心腰腹力量区域进行较高程度的束缚,保护了患者生命安全的同时确保了患者不会脱离束缚。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座椅扶手13至少包括中空的支撑杆131和套设于支撑杆131内部的连接杆132,支撑杆131固定设置于座椅底座11上,连接杆132固定设置有扶手架133,其中:连接杆132能够在支撑杆131内部相对于支撑杆131滑动。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支撑杆131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防止连接杆132脱离支撑杆131的限位块134。优选地,限位块134与连接杆132之间可以设置有能够起到进一步缓冲作用的弹簧。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扶手架133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患者手臂的上肢约束装置3,上肢约束装置3至少包括上臂固定槽31和前臂固定槽32,上臂固定槽设置于座椅靠背12与扶手架133连接处的上端,前臂固定槽32设置于扶手架133上,上臂固定槽31和前臂固定槽32固定连接。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上肢约束装置3还包括分别设置在上臂固定槽31和前臂固定槽32上的弧形固定块33,前臂固定槽32内设置有具有透气孔的第一透气软垫34。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座椅扶手13还包括设置于扶手架133上的手部约束装置4,手部约束装置4至少包括约束套41、设置于约束套41内壁的活动块42和设置于约束套外壁的用于锁紧活动块42的锁紧螺丝43,在约束套41内放置有患者手部的情况下,锁紧螺丝43按照向约束套41内部旋进的方式实现带动活动块42移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手部约束装置4实现了在需要的情况下对患者手部进行束缚,例如在患者需要进行手部输液时,手部约束装置4可以有效防止因患者手部移动而对患者产生生理伤害。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手部约束装置4还包括设置于活动块42表面的第二透气软垫44和设置于约束套41内侧且与第二透气软垫44相对的第三透气软垫45。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一透气软垫34、第二透气软垫44和第三透气软垫45均为包含微小抗菌中药凝胶的托玛琳超细纤维层,其中,托玛琳超细纤维层按照托玛琳超细纤维条51的方式设置,相邻托玛琳超细纤维条之间形成具有防滑功能的凹陷层52,凹陷层设置有用于通气的至少一个透气孔53。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扶手架133远离手部约束装置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带体21。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座椅支架1还包括能够放置患者足部的足台6。优选地,足台6可以设置有用于束缚狂躁程度较高的患者腿部的绑带。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