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股动脉穿刺术后下肢压迫制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61284发布日期:2019-11-29 16:59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股动脉穿刺术后下肢压迫制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用品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股动脉穿刺术后下肢压迫制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血管介入治疗术中需穿刺股动脉及应用肝素,为防止大出血发生,对术后股动脉穿刺点的有效压迫止血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手段之一,股动脉穿刺点在腹股沟韧带下方内侧,左手食指和中指触及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在股动脉穿刺术后的止血方法中,比较常规的是采用施加重物块进行压迫止血,例如将标准重量的沙袋或盐袋直接放在穿刺点上,但盐袋或沙袋容易滑落,而沙袋或盐袋一旦滑落,股动脉穿刺点会因为止血效果不好而形成血肿,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有的利用多层胶布缠绕或绷带对股动脉穿刺点进行包扎并施加重物块进行压迫止血,但是部分患者会对胶布过敏,而若绷带包扎过紧,导致患者股动脉穿刺部位出现并发症甚至出现局部皮肤坏死。另外,术侧下肢还需要根据个体差异伸直制动6-12小时,大部分患者需要医护人员或家属在床边的监督,易造成患者陪护人员的疲劳,自制力强的患者不敢移动,影响了睡眠质量,且病人晚上在睡眠中会模模糊糊进行屈膝,失去血管介入检测治疗的要求,容易引起出血,血肿,血供不足,支架移位等并发症,现在也有使用固定支架的,通过外部的器械来帮助患者保持伸直制动达到一定的时间,不过目前的这类固定支架不仅限制了患者的屈膝又完全限制了患者下肢的运动,在治疗允许范围内的小幅运动(下肢的左右转动、前后移动)也不被允许,患肢长时间制动使身体处于一种强迫体位,背部肌肉不能松弛,部分肌群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疲劳性损伤致腰背酸痛,肢体麻木。同时如果在下肢制动过程中能够提醒患者进行踝泵运动(就是通过踝关节的运动,像泵一样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对病人下肢术后功能恢复至关重要。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提供一种股动脉穿刺术后下肢压迫制动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一种股动脉穿刺术后下肢压迫制动固定装置,它包括腰带1、弹力布带2、压迫止血装置3、防屈膝安装部4与防屈膝固定板5;弹力布带2一端与腰带1可拆卸连接,弹力布带2另一端往腰带1的一侧延伸;压迫止血装置3可拆卸安装在弹力布带2上,其位置靠近腰带1一侧,使用时覆盖压迫在股动脉穿刺点上;防屈膝安装部4为口袋状,可拆卸安装在弹力布带2上远离腰带1的一端;防屈膝固定板5安装在防屈膝安装部4内部;腰带1首尾两端通过魔术贴或者腰带扣连接,腰带1的长短可调;弹力布带2具有弹性,可沿其长度方向拉伸。优选的,该股动脉穿刺术后下肢压迫制动固定装置还包括定时振动器6,其能够定时振动提醒患者进行踝泵运动。优选的,弹力布带2与压迫止血装置3、弹力布带2与防屈膝安装部4间通过魔术贴或者按扣连接安装。优选的,所述压迫止血装置3包括压迫止血装置安装底层3-1、置物袋长度调节带3-2、底层置物袋3-3与上层置物袋3-4;置物袋长度调节带3-2安装在底层置物袋3-3的两端,上层置物袋3-4通过魔术贴或者按扣以堆叠方式连接安装在底层置物袋3-3顶部,多个上层置物袋3-4间也可通过魔术贴或者按扣以堆叠方式连接安装;底层置物袋3-3可通过置物袋长度调节带3-2移动在压迫止血装置安装底层3-1上的安装位置。优选的,所述的底层置物袋3-3与上层置物袋3-4内可放置标准重量的沙袋或盐袋。优选的,在压迫止血装置安装底层3-1长度方向两端均匀设有多个置物袋位置调节扣3-1-1;在置物袋长度调节带3-2上设有母扣3-2-1与多个在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子扣3-2-2;置物袋长度调节带3-2从置物袋位置调节扣3-1-1中穿过后母扣3-2-1扣合在子扣3-2-2上。优选的,所述的防屈膝安装部4包括软布袋4-1与两组弹性固定带4-2,两组弹性固定带4-2分别连接安装在软布袋4-1左右两端;在软布袋4-1的一端设有软布袋开口4-1-1。优选的,所述的防屈膝固定板5由强力固定板5-1与弹力边5-2组成;弹力边5-2设于强力固定板5-1的两边,弹力边5-2受力时可以弯曲,可更好的贴合患者下肢体。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较好的实现了其发明目的,本股动脉穿刺术后下肢压迫制动固定装置结构简单,即可起到重物的压迫止血作用,又可以防止下肢屈膝,同时保持有一定的活动度,起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而且设计有定时振动器,可提醒患者定期做踝泵运动;使用该下肢压迫制动固定装置能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紧张、恐惧情绪,使他们精神放松,背部肌肉得到松弛,腰酸背痛、肢体麻木的不适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提高了睡眠质量。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标记压迫止血装置3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标记防屈膝安装部4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标记防屈膝固定板5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见说明书最后一页表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
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由
发明内容及附图可知,一种股动脉穿刺术后下肢压迫制动固定装置,它包括腰带1、弹力布带2、压迫止血装置3、防屈膝安装部4与防屈膝固定板5;弹力布带2一端与腰带1可拆卸连接,弹力布带2另一端往腰带1的一侧延伸;压迫止血装置3可拆卸安装在弹力布带2上,其位置靠近腰带1一侧,使用时覆盖压迫在股动脉穿刺点上;防屈膝安装部4防屈膝安装部4为口袋状,可拆卸安装在弹力布带2上远离腰带1的一端;防屈膝固定板5安装在防屈膝安装部4内部;腰带1首尾两端通过魔术贴或者腰带扣连接,腰带1的长短可调;弹力布带2具有弹性,可沿其长度方向拉伸;所述的压迫止血装置3用于对股动脉穿刺点进行压迫止血;防屈膝安装部4固定安装在患肢膝盖的上下部,便于防屈膝固定板5的安装;防屈膝固定板5为硬质材料制成,安装在防屈膝安装部4内,防止患肢屈膝。优选的,该股动脉穿刺术后下肢压迫制动固定装置还包括定时振动器6,其能够定时振动提醒患者进行踝泵运动。优选的,弹力布带2与压迫止血装置3、弹力布带2与防屈膝安装部4间通过魔术贴或者按扣连接安装。优选的,所述压迫止血装置3包括压迫止血装置安装底层3-1、置物袋长度调节带3-2、底层置物袋3-3与上层置物袋3-4;置物袋长度调节带3-2安装在底层置物袋3-3的两端,上层置物袋3-4通过魔术贴或者按扣以堆叠方式连接安装在底层置物袋3-3顶部,多个上层置物袋3-4间也可通过魔术贴或者按扣以堆叠方式连接安装;底层置物袋3-3可通过置物袋长度调节带3-2移动在压迫止血装置安装底层3-1上的安装位置。优选的,所述的底层置物袋3-3与上层置物袋3-4内可放置标准重量的沙袋或盐袋;该标准重量可以是1斤。优选的,在压迫止血装置安装底层3-1长度方向两端均匀设有多个置物袋位置调节扣3-1-1;在置物袋长度调节带3-2上设有母扣3-2-1与多个在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子扣3-2-2;置物袋长度调节带3-2从置物袋位置调节扣3-1-1中穿过后母扣3-2-1扣合在子扣3-2-2上。优选的,所述的防屈膝安装部4包括软布袋4-1与两组弹性固定带4-2,两组弹性固定带4-2分别连接安装在软布袋4-1左右两端;在软布袋4-1的一端设有软布袋开口4-1-1。优选的,所述的防屈膝固定板5由强力固定板5-1与弹力边5-2组成;弹力边5-2设于强力固定板5-1的两边,弹力边5-2受力时可以弯曲,可更好的贴合患者下肢体。本股动脉穿刺术后下肢压迫制动固定装置的使用方法:依次解开腰带1、置物袋长度调节带3-2、两组弹性固定带4-2;先将腰带1系在患者腰部,将患肢放置在弹力布带2上,调整好底层置物袋3-3在压迫止血装置安装底层3-1上的位置后扣好置物袋长度调节带3-2(此时股动脉穿刺点处于底层置物袋3-3的覆盖范围内,可对股动脉穿刺点有效压迫止血),通过拉伸弹力布带2调整患肢膝盖的位置处于防屈膝安装部4中部上侧,后将两组弹性固定带4-2分别固定扣合在患肢膝盖的两端位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腰带1是指:该股动脉穿刺术后下肢压迫制动固定装置的组成部件;其作用是将股动脉穿刺术后下肢压迫制动固定装置的一端固定在患者腰部,便于其他部件的安装与调整;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弹力布带2是指:该股动脉穿刺术后下肢压迫制动固定装置的组成部件;其作用是连接其他部件及便于其它部件的安装;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迫止血装置3是指:该股动脉穿刺术后下肢压迫制动固定装置的组成部件;它包括压迫止血装置安装底层3-1、置物袋长度调节带3-2、底层置物袋3-3与上层置物袋3-4;其作用是对股动脉穿刺点进行压迫止血;其结构如附图2所示,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迫止血装置安装底层3-1是指:压迫止血装置3的组成部件;其上设有置物袋位置调节扣3-1-1;其作用是便于压迫止血装置3与弹力布带2的安装及底层置物袋3-3的位置调整;其设计位置如附图2中标记3-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置物袋位置调节扣3-1-1是指:设于压迫止血装置安装底层3-1上的调节扣;其作用是便于底层置物袋3-3的位置调整;其设计位置如附图2中标记3-1-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置物袋长度调节带3-2是指:压迫止血装置3的组成部件;其上设有母扣3-2-1与子扣3-2-2;其作用是便于根据个体差异调整底层置物袋3-3的压迫力;其设计位置如附图2中标记3-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母扣3-2-1是指:设于置物袋长度调节带3-2上的按扣;其作用是便于调整置物袋长度调节带3-2的长短;其设计位置如附图2中标记3-2-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子扣3-2-2是指:设于置物袋长度调节带3-2上的按扣;其作用是便于调整置物袋长度调节带3-2的长短;其设计位置如附图2中标记3-2-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底层置物袋3-3是指:压迫止血装置3的组成部件;其作用是便于将标准重量的沙袋或盐袋固定放置在其内部;其设计位置如附图2中标记3-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层置物袋3-4是指:压迫止血装置3的组成部件;其作用是便于将标准重量的沙袋或盐袋固定放置在其内部;其设计位置如附图2中标记3-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屈膝安装部4是指:该股动脉穿刺术后下肢压迫制动固定装置的组成部件;它由软布袋4-1与弹性固定带4-2组成;其作用是便于放置防屈膝固定板5及将防屈膝固定板5固定在膝盖的远、近人端;其结构如附图3所示,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软布袋4-1是指:防屈膝安装部4的组成部件;其上设有软布袋开口4-1-1;其作用是便于放置防屈膝固定板5及避免下肢体与防屈膝固定板5的直接接触影响患者的舒适性;其设计位置如附图3中标记4-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软布袋开口4-1-1是指:防屈膝安装部4的组成部件;其作用是便于防屈膝固定板5放置入软布袋4-1;其设计位置如附图3中标记4-1-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弹性固定带4-2是指:防屈膝安装部4的组成部件;其作用是便于将防屈膝固定板5固定在膝盖的远、近人端;其设计位置如附图3中标记4-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屈膝固定板5是指:该股动脉穿刺术后下肢压迫制动固定装置的组成部件;它由强力固定板5-1与弹力边5-2组成;其作用是与患者下肢体贴合防止患者屈膝;其结构如附图4所示,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强力固定板5-1是指:防屈膝固定板5的组成部件;其作用是与患者下肢体贴合防止患者屈膝;其设计位置如附图4中标记5-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弹力边5-2是指:防屈膝固定板5的组成部件;其作用是受力时可以弯曲,可更好的贴合患者下肢体;其设计位置如附图4中标记5-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定时振动器6是指:该股动脉穿刺术后下肢压迫制动固定装置的组成部件;其作用是定时提醒患者进行踝泵运动;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6所示。很显然,能够对上述的股动脉穿刺术后下肢压迫制动固定装置以及相应的方法进行部件的修改和/或增加,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和范围。同样清楚的是,虽然本实用新型己对该股动脉穿刺术后下肢压迫制动固定装置进行详细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必定能够获得许多股动脉穿刺术后下肢压迫制动固定装置的其它等效形式的组件和相应的方法,该股动脉穿刺术后下肢压迫制动固定装置和相应的方法具有如权利要求书所述的特征,因此都位于由此限定的保护领域范围内。标记数字标记名称标记数字标记名称1腰带13-4上层置物袋3-42弹力布带24防屈膝安装部43压迫止血装置34-1软布袋4-13-1压迫止血装置安装底层3-14-1-1软布袋开口4-1-13-1-1置物袋位置调节扣3-1-14-2弹性固定带4-23-2置物袋长度调节带3-25防屈膝固定板53-2-1母扣3-2-15-1强力固定板5-13-2-2子扣3-2-25-2弹力边5-23-3底层置物袋3-36定时振动器6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