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肢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2787发布日期:2019-11-12 22:17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肢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牵引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下肢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牵引疗法是康复方法之一,用特制的牵弓滞和装置,对人体的某部位进行牵拉练习。目的是增大椎体间隙和椎间孔,解除神经根的压迫和椎动脉的扭曲,缓解肌肉痉挛,使凸出的椎间盘复位。常用的有治疗颈椎病的颈椎牵引、腰椎间盘突症的骨盆(腰椎)牵引以及改善和增进四肢关节功能的功能牵引。

常用的牵引装置功能较为单一,不带有康复锻炼功能,且牵引的力度很难人为调控,一般情况下,病人只能躺卧在康复锻炼装置上,来进行下肢的康复锻炼,这样的锻炼是不充分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肢牵引装置,解决上述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下肢牵引装置,包括病人安置板和重量调节装置,所述病人安置板的一端固定设有活动平板,所述活动平板的顶面与所述病人安置板的顶面持平,所述重量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活动平板一旁,所述活动平板上方设有脚套,所述脚套为一对,所述脚套之间设有松紧带,所述松紧带与所述脚套可拆卸连接,所述脚套与所述重量调节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重量调节装置底部设有固定装置,所述重量调节装置和所述固定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装置接地;

所述病人安置板包括定板、底座架、活动板、以及旋转架,所述定板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定板的底部固定设有底座架,所述定板远离所述活动平板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板铰接,所述活动板底部固定设有旋转架,所述旋转架为弧形架,所述旋转架的侧面固定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贯通孔,所述底座架靠近所述活动板的一端固定设有贯通的配合孔,所述旋转架与所述底座架螺栓连接;

所述重量调节装置包括支架、安装槽、隔板、托盒、调节块、滑槽、牵引绳、定滑轮、安装板,所述支架底部四周固定设有所述安装槽,所述固定装置插入所述安装槽,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安装槽通过螺栓实现固定,所述滑槽沿竖直方向对称地固定设于所述支架的上端,所述托盒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托盒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托盒的上方和下方各设有一个所述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隔板与所述支架通过插孔和插销来实现位置的固定,所述托盒内放置有若干所述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的数量可增减,所述安装板固定设于所述支架顶部,所述定滑轮安装在所述安装板底部,所述牵引绳一端绕过所述定滑轮后与所述脚套可拆卸连接,所述牵引绳远离所述脚套的一端穿过所述隔板后与所述托盒底部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装置带有康复锻炼功能,牵引力度可以通过增减调节块的数量来人为调整,病人通过趴伏和躺卧两种方式来进行更加充分的康复锻炼。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底部远离所述支架的一端固定设有分绳管,所述分绳管为T型结构的管道,所述分绳管下端带有一个主管口和两个分管口,所述牵引绳伸入所述主管口,所述分管口内分别设有两根连接绳,所述牵引绳同时与两根所述连接绳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绳伸出所述分管口的一端分别与不同的所述脚套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病人的情况不同,有些需要牵引左肢,有些需要牵引右肢,有些左右肢都要牵引,分绳管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调整,且病人的牵引更加舒适。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平板、所述定板以及所述活动板上都固定设有软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软胶垫来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进一步地,所述定板靠近所述活动板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握把,所述第一握把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定板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病人以躺卧的方式进行恢复锻炼时借力。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架靠近所述活动板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二握把,所述第二握把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架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病人以趴伏的方式进行恢复锻炼时借力。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架的底部固定设有防滑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病人安置板的位置大幅度偏移。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架顶部靠近所述活动板的一端固定设有限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活动板低于病人安置板的水平面,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正三轴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病人安置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重量调整装置与固定装置连接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分绳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病人安置板;11、定板;111、第一握把;12、底座架;121、第二握把;122、限位板;123、活动槽;13、活动板;14、旋转架;2、重量调节装置;21、支架;22、安装槽;23、隔板;24、托盒;25、调节块;26、滑槽;27、牵引绳;28、定滑轮;29、安装板;291、分绳管;292、主管口;293、分管口;294、连接绳;3、活动平板;4、脚套;5、松紧带;6、固定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下肢牵引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病人安置板1和重量调节装置2,所述病人安置板1的一端固定设有活动平板3,所述活动平板3的顶面与所述病人安置板1的顶面持平,所述重量调节装置2设置在所述活动平板3正前方,所述活动平板3上方设有脚套4,所述脚套4悬空,所述脚套4为一对,所述脚套4自身通过魔术贴保持封闭,所述脚套4之间设有松紧带5,所述松紧带5与所述脚套4可拆卸连接,所述脚套4与所述重量调节装置2可拆卸连接,所述重量调节装置2底部设有固定装置6,所述重量调节装置2和所述固定装置6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装置6接地;

如图2所示,所述病人安置板1包括定板11、底座架12、活动板13、以及旋转架14,所述定板11的一端与所述活动平板3固定连接,所述定板11的底部固定设有底座架12,所述定板11远离所述活动平板3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板13铰接,所述活动板13底部固定设有旋转架14,所述旋转架14为弧形架,所述旋转架14的侧面固定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贯通孔,所述底座架12靠近所述活动板13的一端固定设有沿水平方向贯通的配合孔,所述底座架12靠近活动板13的一侧设有沿竖直方向的活动槽123,所述旋转架14伸入所述活动槽123内,所述旋转架14与所述底座架12螺栓连接;所述活动平板3、所述定板11以及所述活动板13上都固定设有软胶垫,所述定板11靠近所述活动板13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握把111,所述第一握把111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定板11两侧,所述底座架12靠近所述活动板13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二握把121,所述第二握把121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架12两侧,所述底座架12的底部固定设有防滑垫,所述底座架12顶部靠近所述活动板13的一端固定设有限位板122。

如图1、3所示,所述重量调节装置2包括支架21、安装槽22、隔板23、托盒24、调节块25、滑槽26、牵引绳27、定滑轮28、安装板29,所述支架21底部四周固定设有所述安装槽22,所述固定装置6插入所述安装槽22,所述固定装置6与所述安装槽22通过螺栓实现固定,所述滑槽26沿竖直方向对称地固定设于所述支架21的上端,所述托盒24设置在支架21上,所述托盒24与所述滑槽26滑动连接,所述托盒24的上方和下方各设有一个所述隔板23,所述隔板23与所述滑槽26滑动连接,所述隔板23与所述支架21通过插孔和插销来实现位置的固定,所述托盒24内放置有若干所述调节块25,所述安装板29固定设于所述支架21顶部,所述定滑轮28安装在所述安装板29底部,所述牵引绳27一端绕过所述定滑轮28后与所述脚套4可拆卸连接,所述牵引绳27远离所述脚套4的一端穿过所述隔板23后与所述托盒24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块25为凹字型结构,所述托盒24侧面有开口,能够在不影响牵引绳27的情况下实现调节块25的自由增减;

如图1、4所示,所述安装板29底部远离所述支架21的一端固定设有分绳管291,所述分绳管291为T型结构的管道,所述分绳管291下端带有一个主管口292和两个分管口293,所述牵引绳27伸入所述主管口292,所述分管口293内分别设有两根连接绳294,所述牵引绳27同时与两根所述连接绳294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绳294伸出所述分管口293的一端分别与不同的所述脚套4可拆卸连接;

工作原理:将固定装置6插入重量调节装置2的安装槽22内并固定住,将脚套4与连接绳294、连接绳294与牵引绳27、牵引绳27与托盒24全都通过索扣连接,作为牵引装置使用时,通过调整旋转架14,将活动板13和定板11保持在一个适合的角度,病人躺卧在病人安置板1上,医护人员撕扯下脚套4的魔术贴,然后贴合病人需要牵引的下肢将魔术贴贴合,将病肢保持在需要牵引的大致高度,此时的托盒24是空的,将托盒24上方的隔板23固定住,将托盒24下方的隔板23固定在适当位置,保证托盒24底部和托盒24下方的这块隔板23之间存在有活动空间,通过增加调节块25来微调牵引的力度;

作为康复锻炼装置使用时,病人按需通过趴伏或仰卧的方式进行锻炼,病人进行仰卧锻炼时,通过调整旋转架14,将活动板13和定板11保持在一个适合的角度,病人躺卧在病人安置板1上,通过第一握把111借力;病人进行趴伏锻炼时,将活动板13抵在限位板122上即可,医护人员撕扯下脚套4的魔术贴,贴合病人双脚,通过第二握把121借力。将两块隔板23上的螺栓取下,托盒24下方的隔板23抵在滑槽26底部不动,托盒24上方的隔板23抵在托盒24顶部且随着托盒24活动,向托盒24内添加适量的调节块25,病人通过屈膝和伸直的动作,通过脚套4带动连接绳294和牵引绳27顺着定滑轮28的拖动,牵引绳27与托盒24固定连接,托盒24沿着滑槽26上下滑移,从而起到康复锻炼的效果,将松紧带5通过索扣安装到脚套4之间,病人可以在活动平板3上进行横向的康复锻炼,更加全面充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装置不仅带有牵引功能还带有康复锻炼功能;

2、装置可以实现病人以仰卧或趴伏的方式进行恢复锻炼,在横向和纵向上都能进行充分的康复训练,更加全面科学;

3、可以通过向托盒24内添加调节块25来调节牵引的力度或锻炼的强度,方便快捷。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