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SSR检测的局部皮肤温度监测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25918发布日期:2020-03-20 06:19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SSR检测的局部皮肤温度监测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ssr检测的局部皮肤温度监测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皮肤交感反应(ssr)是检测自主神经病变的一种神经电生理检查方法,它是与汗腺活动引起表皮电压变化有关的电位,常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和痛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和研究,在国内外应用广泛。在ssr检测过程中需保持室温22℃~24℃,局部皮肤温度需控制在32℃~36℃为宜,有文献报道,当局部皮肤温度低于30℃时皮肤交感反应缺失。但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室温相对容易控制,而人体皮肤温度随部位不同会有很大的差别,由于检测过程中皮肤裸露,尤其是手掌和脚掌本身处于四肢末端,即使室内温度在30℃以上,局部皮肤温度也有可能达不到30℃,容易出现因局部皮肤温度偏低而导致ssr波形缺失,影响临床疾病的诊断。另外,由于ssr检测的是两个电极间表皮电位的变化且放置在手掌和脚掌的记录电极是通过导电膏粘贴固定,并非牢固固定,因此,并不适宜通过简单的覆盖衣物来保温,因为衣物会使这些放置的纪录电极移位,导致无法观察到检测部位的实际情况,同时衣物直接接触在两个电极间的皮肤表面也会影响检测结果。此外,环境中的电磁干扰也会对记录电极记录的波形产生影响。因此,如何在不干扰记录电极的情况下使检测过程中局部皮肤温度可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减轻电磁干扰、在不干扰记录电极的情况下可调控ssr检测过程中局部皮肤温度的用于ssr检测的局部皮肤温度监测调节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ssr检测的局部皮肤温度监测调节装置,包括控温箱、可收口袖套和热敏指示环,控温箱与可收口袖套相连通,控温箱为方形箱体,方形箱体的三个箱面上分别设置有观察窗、散热孔和操作窗,可收口袖套的前端开设有袖套开口,袖套开口的外围设有控制开口大小的收口带,热敏指示环独立套设于手指或脚趾上,并可随患者从袖套开口伸入控温箱。

进一步地,所述的控温箱外壳的内侧还依次设置有保温层、相变蓄热层和金属网层,所述的控温箱外壳上设置有电源开关、温度显示器和照明灯带开关,打开电源开关,对相变蓄热层进行电加热,所述相变蓄热层通过固-液相变存储热能,所述温度显示器实时显示箱内温度,在ssr检测过程中,所述相变蓄热层断电进行液-固相变释放热能,对控温箱内患者保温,保温层进一步控温,金属网层可减少控温箱内的电磁干扰,所述的照明灯带开关控制照明灯带的开关,所述的照明灯带绕设于观察窗外围的控温箱上,打开照明灯带开关,照明灯带的灯光照射入箱体内,以便清楚地观察箱内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的照明灯带通过锂电池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的控温箱底面的金属网层上层还设置有棉质内衬层,所述的棉质内衬层与金属网层通过魔术贴固定,患者直接接触棉质内衬层可提高使用舒适度,分离魔术贴的纤维层和刺毛层,棉质内衬层可拆下清洗。

进一步地,所述的观察窗设置于控温箱的前箱面,所述观察窗为透明材料制作,透过观察窗可观察到伸入控温箱内部的患者手或脚部所带热敏指示环的颜色,所述透明材料的内侧设置有金属镀膜玻璃层,可透光,所述金属镀膜玻璃层与控温箱前箱面的金属网层固定连接,在ssr检测过程中可减少箱体内的电磁干扰。

进一步地,所述的热敏指示环中设置有热敏变色纤维,所述的热敏变色纤维可随温度变化而变色。

进一步地,所述的散热孔为长条孔,所述的长条孔间断地分布于控温箱的上箱面,所述散热孔上设置有孔盖,所述的孔盖为推拉盖,所述的推拉盖上设置有凸钮,拉动所述凸钮,可带动孔盖沿散热孔左右滑动,其中,向左拉动孔盖,可打开散热孔,向右拉动孔盖,可关闭散热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操作窗设置于控温箱的右箱面,与袖套开口相对,所述操作窗上设置有窗盖,所述窗盖的上端与控温箱通过转动轴连接,所述窗盖的下端与控温箱卡扣连接,所述窗盖通过卡扣和转动轴上翻开启或下放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的操作窗左下角的箱体上开设有穿线孔,所述的穿线孔用于ssr检查中所用的记录电极线穿出。

进一步地,所述的可收口袖套为柔性材料制作,且柔性材料的内侧面依次覆盖有相变蓄热层、金属网层和棉质内衬层,所述的金属网层与控温箱左箱面的金属网层固定连接,在ssr检测过程中可减少箱体内的电磁干扰,所述的棉质内衬层可提高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控温箱的相变蓄热层的液-固相变释放热能,对人体进行保温,无需覆盖衣服,且记录电极线通过穿线孔引出,均可避免纪录电极移位;通过散热孔进行温度调控,温度显示器可实时显示箱内温度,控温箱内侧的金属网层在ssr检测过程中可减少箱体内的电磁干扰,可减轻环境中的电磁波对记录电极记录的波形的影响,提高检测结果准确度;热敏指示环通过热敏变色纤维可随温度变化而变色,可监测患者局部皮肤温度,在显示处于目标颜色范围内时,即可提醒对患者进行ssr检测,从而在不干扰记录电极的情况下使ssr检测过程中局部皮肤温度可控和可监测,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控温箱底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控温箱1、保温层1-1、相变蓄热层1-2、金属网层1-3、棉质内衬层1-4、可收口袖套2、袖套开口2-1、收口带2-2、热敏指示环3、观察窗4、散热孔5、操作窗6、电源开关7、温度显示器8、照明灯带开关9、照明灯带10、孔盖11、窗盖12、穿线孔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ssr检测的局部皮肤温度监测调节装置,包括控温箱1、可收口袖套2和热敏指示环3,控温箱1与可收口袖套2相连通,控温箱1为方形箱体,方形箱体的三个箱面上分别设置有观察窗4、散热孔5和操作窗6,可收口袖套2的前端开设有袖套开口2-1,袖套开口2-1的外围设有控制开口大小的收口带2-2,热敏指示环3独立套设于手指或脚趾上,并可随患者从袖套开口2-1伸入控温箱1。

如图2所示,控温箱1外壳的内侧还依次设置有保温层1-1、相变蓄热层1-2和金属网层1-3,控温箱1外壳上设置有电源开关7、温度显示器8和照明灯带开关9,打开电源开关7,对相变蓄热层1-2进行电加热,相变蓄热层1-2通过固-液相变存储热能,温度显示器8实时显示箱内温度,在ssr检测过程中,相变蓄热层1-2断电进行液-固相变释放热能,对控温箱1内患者保温,保温层1-1进一步控温,金属网层1-3可减少控温箱1内的电磁干扰,照明灯带开关9控制照明灯带10的开关,照明灯带10绕设于观察窗4外围的控温箱1上,打开照明灯带开关9,照明灯带10的灯光照射入箱体内,以便清楚地观察箱内情况。

实施例中,照明灯带10通过锂电池供电。

进一步地,控温箱1底面的金属网层1-3上层还设置有棉质内衬层1-4,棉质内衬层1-4与金属网层1-3通过魔术贴固定,患者直接接触棉质内衬层1-4可提高使用舒适度,分离魔术贴的纤维层和刺毛层,棉质内衬层1-4可拆下清洗。

如图1所示,观察窗4设置于控温箱1的前箱面,观察窗4为透明材料制作,透过观察窗4可观察到伸入控温箱1内部的患者手或脚部所带热敏指示环3的颜色,透明材料的内侧设置有金属镀膜玻璃层,可透光,金属镀膜玻璃层与控温箱1前箱面的金属网层1-3固定连接,在ssr检测过程中可减少箱体内的电磁干扰。

实施例中,热敏指示环3中设置有热敏变色纤维,热敏变色纤维可随温度变化而变色。

如图1所示,散热孔5为长条孔,长条孔间断地分布于控温箱1的上箱面,散热孔5上设置有孔盖11,孔盖11为推拉盖,推拉盖上设置有凸钮,拉动凸钮,可带动孔盖11沿散热孔5左右滑动,其中,向左拉动孔盖11,可打开散热孔5,向右拉动孔盖11,可关闭散热孔5。

如图1所示,操作窗6设置于控温箱1的右箱面,与袖套开口2-1相对,操作窗6上设置有窗盖12,窗盖12的上端与控温箱1通过转动轴连接,窗盖12的下端与控温箱1卡扣连接,窗盖12通过卡扣和转动轴上翻开启或下放关闭。

如图1所示,操作窗6左下角的箱体上开设有穿线孔13,穿线孔13用于ssr检查中所用的记录电极线穿出。

实施例中,可收口袖套2为柔性材料制作,且柔性材料的内侧面依次覆盖有相变蓄热层1-2、金属网层1-3和棉质内衬层1-4,金属网层1-3与控温箱1左箱面的金属网层1-3固定连接,在ssr检测过程中可减少箱体内的电磁干扰,棉质内衬层1-4可提高舒适度。

工作原理:向右拉动凸钮使孔盖11关闭散热孔5,打开电源开关7,对控温箱1内层的相变蓄热层1-2进行电加热,同时对锂电池进行充电,相变蓄热层1-2通过固-液相变存储热能,温度显示器8实时显示箱内温度,待温度升至所需温度范围时,关闭电源开关7,打开照明灯带开关9,照明灯带10的灯光照射入箱体内,患者的手指或脚趾套上热敏指示环3,松开收口带2-2,以打开袖套开口2-1,患者自打开的袖套开口2-1躺在可收口袖套2和控温箱1的棉质内衬层1-4上,医务人员透过观察窗4指挥患者挪动身体,使手或脚完全移入控温箱1内部,控温箱1内的相变蓄热层1-2在断电后自动进行液-固相变释放热能,保温层1-1进一步保温,金属网层1-3减少控温箱1内的电磁干扰,医务人员透过观察窗4可实时观察患者手指或脚趾上套的热敏指示环3颜色,当观察到热敏指示环3颜色处于目标颜色范围内,说明患者局部皮肤温度在ssr检测所需控制的温度范围内,若温度超过目标范围,通过向左拉动凸钮来打开散热孔5可对控温箱1散热,待温度下降至目标范围后再检测,通过卡扣上翻窗盖12以开启操作窗6,松开收口带2-2,医务人员双手分别从袖套开口2-1和操作窗6伸入箱体内,放置ssr检测用记录电极于控温箱1中,将刺激电极置于正中神经,将接地线置于腕横纹处,记录电极线从穿线孔13引出,然后通过收口带2-2收紧袖套开口2-1,并通过卡扣下放窗盖12以关闭操作窗6,即可开始对患者进行ssr检测。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