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约束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61291发布日期:2019-11-29 16:59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约束手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约束手套。



背景技术:

约束手套是一种将惠者的手部伸入手套内,然后将手套的端口扎紧并固定在病床、躺椅等固定物上,把手与治疗管线隔离开,使病人无法拔握管线的医疗器械。

专利申请公布号cn207084217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用约束手套,包括类手掌形的手心板,手心板由硬质材料制成,手心板上对应拇指和另外四指处均对应设置有指套,手心板上对应手腕处设置有腕套。

现有的约束手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对患者手部的束缚作用,但都存在明显缺点,若手套的质地较软无法对手部起到明显的约束效果,而若手套质地较硬,则佩戴起来舒适度较差,有甚者会造成患者手部皮肤的擦伤。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约束手套,通过手指放置槽的设置可保证手指在其内部的小幅度活动,避免长时间单一放置状态造成手部供血不足带来的不适感,变形气垫的设置可防止手部直接与第二套体接触造成的擦伤,且降温液和散气孔可对手指放置到手指放置槽内部产生的热量进行降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约束手套,包括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所述第一套体与第二套体之间设有固定带,所述第一套体的手掌部与手指部之间设有锻炼球,所述锻炼球内部设有球芯,所述球芯与锻炼球内壁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锻炼球外壁设有通气孔,所述第二套体外壁设有防护凸条,所述第二套体内部设有手指放置槽,所述手指放置槽内部设有变形气垫,所述变形气垫内腔设有降温液,所述第二套体与手指放置槽之间设有散气孔。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带一端与第一套体之间通过车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带另一端与第二套体之间设有固定魔术贴,所述第一套体与第二套体连接处设有开口,所述开口通过固定带和固定魔术贴进行固定。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套体由棉质纤维材料编织而成,所述第二套体由petg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套体手指端设置为弯曲状,所述第二套体弯曲端与第一套体之间距离小于锻炼球外径。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指放置槽的数量设置为五个,五个所述手指放置槽与手指分布位置相适配,且相连的手指放置槽不相连。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散气孔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散气孔均贯穿第二套体与手指放置槽相连。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锻炼球、球芯和变形气垫均由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变形气垫与手指放置槽相适配,所述通气孔贯穿锻炼球与锻炼球内腔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防护凸条和手指放置槽,患者的手掌放置到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之间,手指放置槽的设置可保证手指在其内部的小幅度活动,避免长时间单一放置状态造成手部供血不足带来的不适感,变形气垫的设置可防止手部直接与第二套体接触造成的擦伤,且降温液和散气孔可对手指放置到手指放置槽内部产生的热量进行降温,提高该手套的佩戴舒适度和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锻炼球,患者可通过手指的在手指放置槽内部活动,对锻炼球进行压缩,经由锻炼球内腔空气由通气孔排出带动对应位置的复位弹簧收缩,在复位弹簧回弹力作用下可带动锻炼球的外形复原,带动手指恢复手指放置槽内的原始位置,可起到对患者手部的锻炼效果,预防长时间手势单一造成的肌肉萎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套体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锻炼球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第一套体、2第二套体、3固定带、4锻炼球、5球芯、6复位弹簧、7通气孔、8防护凸条、9手指放置槽、10变形气垫、11降温液、12散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约束手套,包括第一套体1和第二套体2,所述第一套体1与第二套体2之间设有固定带3,所述第一套体1的手掌部与手指部之间设有锻炼球4,所述锻炼球4内部设有球芯5,所述球芯5与锻炼球4内壁之间设有复位弹簧6,所述锻炼球4外壁设有通气孔7,所述第二套体2外壁设有防护凸条8,所述第二套体2内部设有手指放置槽9,所述手指放置槽9内部设有变形气垫10,所述变形气垫10内腔设有降温液11,所述第二套体2与手指放置槽9之间设有散气孔12。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带3一端与第一套体1之间通过车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带3另一端与第二套体2之间设有固定魔术贴,所述第一套体1与第二套体2连接处设有开口,所述开口通过固定带3和固定魔术贴进行固定,医疗人员通过开口将患者的手掌放置到第一套体1和第二套体2之间,后通过固定带3和固定魔术贴将第一套体1与第二套体2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避免该约束手套佩戴过程中手掌从手套内脱落;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套体1由棉质纤维材料编织而成,所述第二套体2由petg材料制成,质地较硬petg材质的第二套体2可对手指位置进行约束,所述第二套体2手指端设置为弯曲状,第二套体2手指部的弯曲设置,可防止第二套体2与尖状物体接触发生的划伤,所述第二套体2弯曲端与第一套体1之间距离小于锻炼球4外径;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手指放置槽9的数量设置为五个,五个所述手指放置槽9与手指分布位置相适配,且相连的手指放置槽9不相连,患者各手指放置到对应的手指放置槽9内部,可避免指甲造成相邻手指的刮伤;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散气孔12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散气孔12均贯穿第二套体2与手指放置槽9相连降温液11和散气孔12可对手指放置到手指放置槽9内部产生的热量进行降温,提高该手套的佩戴舒适度;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锻炼球4、球芯5和变形气垫10均由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变形气垫10与手指放置槽9相适配,所述通气孔7贯穿锻炼球4与锻炼球4内腔相连,患者可通过手指的在手指放置槽9内部活动,对锻炼球4进行压缩,经由锻炼球4内腔空气由通气孔7排出带动对应位置的复位弹簧6收缩,在复位弹簧6回弹力作用下可带动锻炼球4的外形复原,带动手指恢复手指放置槽9内的原始位置,可起到对患者手部的锻炼效果。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3,医疗人员通过开口将患者的手掌放置到第一套体1和第二套体2之间,将患者各手指放置到对应的手指放置槽9内部,避免指甲造成相邻手指的刮伤,后通过固定带3和固定魔术贴将第一套体1与第二套体2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避免该约束手套佩戴过程中手掌从手套内脱落,变形气垫10的设置可防止手部直接与第二套体2接触造成的擦伤,且降温液11和散气孔12可对手指放置到手指放置槽9内部产生的热量进行降温,提高该手套的佩戴舒适度,且第二套体2手指部的弯曲设置,可防止第二套体2与尖状物体接触发生的划伤,且防护凸条8的设置可在第二套体2与易碎、易倒的物体接触时进行缓冲,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进一步的,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附图4,患者可通过手指的在手指放置槽9内部活动,对锻炼球4进行压缩,经由锻炼球4内腔空气由通气孔7排出带动对应位置的复位弹簧6收缩,在复位弹簧6回弹力作用下可带动锻炼球4的外形复原,带动手指恢复手指放置槽9内的原始位置,可起到对患者手部的锻炼效果,预防长时间手势单一造成的肌肉萎缩。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