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整开口的医用创可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3222发布日期:2019-11-27 18:00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整开口的医用创可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创口护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一种可调整开口的医用创可贴。



背景技术:

目前,皮肤伤口通常采用医用缝合线进行缝合,这不但需要较长的缝合时间,对伤口会有二次创伤,加大患者的手术风险,还有麻醉、留疤等风险。再者,现有的创可贴在伤口上为一次性粘贴,粘贴后不能再进行调整紧合度,不利于伤口的快速愈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调整开口的医用创可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

一种可调整开口的医用创可贴,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与皮肤接触的一面具有粘性,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连接有多个活动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与第一固定部或/及第二固定部的连接处设有弱粘区及强粘区,所述弱粘区或/及强粘区上覆盖粘接有第三固定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端还设有无胶区,所述无胶区、弱粘区、强粘区依次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端包括pet基层,所述无胶区、弱粘区及强粘区设于所述pet基层上。

进一步的,所述无胶区、弱粘区及强粘区均设有独立的离型纸。进一步的,所述多个活动的连接端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端的数量为3个。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及第三固定部由医用胶布制成,所述医用胶布上设有若干透气孔。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医用创可贴能够对伤口进行快速的保护处理,多个连接端上设有无胶区、弱粘区、及强粘区,通过弱粘区能够快速对连接端的连接紧合度进行预调节,预调节时,能够避免对伤口的二次创伤,通过强粘区能够最终粘接定位,进而能够方便的对伤口紧合度进行调节,利于伤口的快速愈合。

2,本实用新型的医用创可贴包括粘贴于伤口两侧的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多个连接端可调节式连接于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对伤口形成保护及定型作用,调节紧合度时,多个连接端的拉力作用于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上,在后期调整紧合度时,不会影响到伤口,操作快速方便,实用性强。

3,本实用新型的医用创可贴的多个连接端由pet材质制成,多个连接端相互独立且具有间隙,多个连接端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透气性能好,有利于伤口快速愈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一种可调整开口的医用创可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连接端11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医用创可贴的连接端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如图1所示,一种可调整开口的医用创可贴,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固定部1及第二固定部2,所述第一固定部1及第二固定部2与皮肤接触的一面具有粘性,所述第一固定部1与第二固定部2之间连接有多个活动的连接端(11、12、13),所述连接端(11、12、13)与第一固定部1或/及第二固定部2的连接处设有弱粘区(c1、c2、c3)及强粘区(d1、d2、d3),所述弱粘区(c1、c2、c3)或/及强粘区(d1、d2、d3)上覆盖粘接有第三固定部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11、12、13)还设有无胶区(e1、e2、e3),所述无胶区(e1、e2、e3)、弱粘区(c1、c2、c3)、强粘区(d1、d2、d3)依次相连。

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1及第二固定部2的面积一致,其粘接面具有独立的离型纸,所述连接端(11、12、13)的数量优选的设置为3个,当然还可以是其他2个以上的数量,3个连接端(11、12、13)同时连接于第一固定部1的一个侧边上。为了使多个连接端(11、12、13)能够在不同方向拉伸,以适应不同形状的伤口、增加伤口部位的透气性,多个连接端(11、12、13)之间具有间隙。连接端(11、12、13)上的无胶区(e1、e2、e3)、弱粘区(c1、c2、c3)、及强粘区(d1、d2、d3)同时设置于贴近皮肤的一侧,三个区域依次相连。请参考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连接端(11、12、13)的抗拉伸强度,以便使本实用新型的创可贴适应不同形状的伤口,连接端(11、12、13)还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部上的pet基层4,pet基层4底部设有粘接层5,所述无胶区e1、弱粘区c1及强粘区d1均设于所述粘接层5上,无胶区e1、弱粘区c1及强粘区d1上均设有独立的离型纸6,使用时,无胶区e1位于伤口之上,弱粘区c1及强粘区d1粘接于第二固定部2上。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过程为:所述第一固定部1、第二固定部2、第三固定部3、无胶区(e1、e2、e3)、弱粘区(c1、c2、c3)及强粘区(d1、d2、d3)均设有独立的离型纸,使用时,先在伤口两侧的皮肤上分别贴上第一固定部1及第二固定部2,然后揭去连接端的弱粘区(c1、c2、c3)的离型纸,将多个连接端(11、12、13)的弱粘区(c1、c2、c3)全部粘贴至伤口一侧的第二固定部2上,弱粘区(c1、c2、c3)贴合完成后,再通过拉伸强粘区(d1、d2、d3)来调整创可贴的贴合松紧度,从而调整伤口的紧合度,当连接端拉伸至合适的松紧度时,揭去强粘区(d1、d2、d3)的离型纸,将强粘区(d1、d2、d3)粘贴至第二固定部2,由于强粘区(d1、d2、d3)的粘性大于弱粘区(c1、c2、c3),因此,使用创可贴时,首先通过弱粘区(c1、c2、c3)对紧合度进行预调节,由于弱粘区(c1、c2、c3)靠近无胶区,而伤口正对无胶区,因此,当通过弱粘区(c1、c2、c3)对紧合度进行预调节时,作用于伤口附近皮肤上的牵拉应力小,可以进行多次校准调节,在揭开与粘贴的过程中,不会影响到伤口。当通过弱粘区(c1、c2、c3)预调节完成后,再揭去强粘区(d1、d2、d3)的离型纸,将强粘区(d1、d2、d3)粘贴于对应位置,通过强粘区(d1、d2、d3)进行固定,强粘区(d1、d2、d3)较强的粘接力使本实用新型的创可贴对伤口起到稳定的定型作用,这样设置后,在紧急情况下,便于快速对伤口进行有效处理,普通人员即可操作,方便快捷。由于伤口在愈合过程中,每个时间段的对紧合度的要求不同,强粘区(d1、d2、d3)使伤口在愈合过程中的某个阶段内保持稳定的紧合度,后期需要调整紧合度时,再揭开强粘区(d1、d2、d3),调节连接端(11、12、13)在伤口两侧的粘接间距来调节紧合度,同理,在二次操作过程中,由于强粘区(d1、d2、d3)及弱粘区(c1、c2、c3)的粘接力作用于第二固定部2上,能够避免由于粘接牵拉力造成伤口的二次创伤。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强粘区(d1、d2、d3)在第二固定部2上具有更加稳定的粘接力,防止连接端(11、12、13)松动或脱落,在粘贴了连接端(11、12、13)的第二固定部上还覆盖粘贴有第三固定部3,第三固定部3的大小与第二固定部2相同,强粘区(d1、d2、d3)稳定的粘贴于第二固定部2与第三固定部3的之间,设置了第三固定部3后,强粘区(d1、d2、d3)在上下两面均收到稳定的黏合力,避免在后期使用过程中由于粘合力变小而导致紧合度降低,同时,单个连接端的强粘区不会轻易被揭开,使每个连接端的拉力保持均衡,进而使伤口上每个部位的紧合度保持一致,避免伤口在愈合过程中产生形变,提高了伤口的愈合效果及速度。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实施例当中,连接端(11、12、13)设有两组弱粘区(c1、c2、c3)及强粘区(d1、d2、d3),两组弱粘区(c1、c2、c3)及强粘区(d1、d2、d3)分别设于连接端(11、12、13)的两端,连接端(11、12、13)的两端同时可调节粘接于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2上,这样设置后,能够根据伤口的情况,在伤口两侧对紧合度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一固定部1及第二固定部2同时设置的优点还有: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2稳定的粘贴于伤口两侧的皮肤上,对处于中间的伤口形成保护及定型作用,当调整伤口的紧合度时,连接端(11、12、13)将拉力作用于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2上,拉力不会影响到伤口,有利于伤口的愈合。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部1、第二固定部2及第三固定部3均由医用胶布制成,且均设有若干透气孔7,当粘贴与皮肤上时,能够保持良好的透气性,避免伤口感染。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