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场中识别与计量的外科敷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3219发布日期:2019-11-27 18:00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电场中识别与计量的外科敷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场中识别与计量的外科敷料,属于医疗器械生产应用与使用管理技术范畴。



背景技术:

外科敷料泛指用于吸收手术过程中体内渗出液、承托器官或组织等的一次性医疗器械材料,通常使用的有止血纱布、止血棉片、止血海绵等等。外科敷料通常为由医用脱脂棉纱布、脱脂棉与粘胶纤维混纺纱布、非织布或聚氨酯海绵等经过裁切、折叠、包装、灭菌步骤加工制成的敷料。在临床外科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外科敷料止血,手术完成后再把外科敷料从体内取出。由于使用的外科敷料数量不一,被血液沁润后在体腔内颜色识别难度大,有多起报道外科敷料留置患者体内引发恶性后果的不良事件。因此,医院临床外科手术时,必须按规定程序严格清点外科敷料的领用数量、所用数量与剩余数量。目前清点外科敷料常用的办法是将外科敷料摆放在污物桶内或地面上一一清点计数,不仅易造成手术间环境和地面污染,而且清点所花时间长,造成手术时间延长,也给手术室护士增加了工作量和心理负担。国内外均有报道采用基于rfid技术制备的外科敷料,具体做法是在每一块止血纱布上设置供rfid辨识器读出的电子标签(tag),但电子标签(tag)每一片价格0.5元左右,而一般手术每次纱布用量在几十片到上百片不等,识别成本太高,因此该技术方案不容易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电场中识别与计量的外科敷料,主要由敷料小块与金属感应薄片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敷料小块采用医用脱脂棉纱布、或脱脂棉与粘胶纤维混纺纱布、或非织布、或聚氨酯海绵等经过裁切、折叠加工制成。敷料小块根据临床需要,裁切、折叠加工制成不同的长宽尺寸,比如4*4cm、5*5cm、4*6cm、5*10cm等等规格。

所述的金属感应薄片牢固结合在敷料小块的任意一个表面上,金属感应薄片与敷料小块结合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粘贴、高频焊接、钉扣、包裹缝合。优选的方案是,金属感应薄片高频焊接在敷料小块折叠后的内层。

金属感应薄片选用生物相容性满足医疗器械产品要求的无毒金属材料,具体包括但不限于铜片、铝片、不锈钢及其他含金属复合材料制成的片材。金属感应薄片的形状和尺寸不限,可以为长方形、椭圆形、正方形或其他异形形状。为了更有利于本发明制备的外科敷料进入电场内识别和计数,特别是几块外科敷料同时进入电场内时识别和计数,优选的方案是,金属感应薄片采用t形、l形、w形、v形、y形、z形等在不同角度易于辨认的形状,金属感应薄片长度应不低于10mm,宽度应不低于3mm。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将本发明制备的外科敷料与基于电场感应识别与计数的医用垃圾收集装置配套使用。医用垃圾收集容器的外周设置有一个电场发生装置,具体做法是在口径为300mm医用垃圾收集容器的左右两侧外周相对设置两块金属板,两块金属板的长200m、宽80mm、厚0.3mm,其中一块金属板连接电源正极、另一块金属板连接电源负极,施加12v电流后,医用垃圾收集容器内形成一个稳定的交感电场。当带有金属感应薄片的外科敷料进入医用垃圾收集容器时,外科敷料中的在下落过程中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测量闭合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计算外科敷料下落的频次,医用垃圾收集装置能够有效识别外科敷料的落下并累加计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手术过程中实现外科敷料识别与计数的自动化,大大减少外科敷料清点工作量,提高手术效率,减少外科敷料管理漏洞。技术实现成成本低,易于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敷料小块(1)、金属感应薄片(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具体地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本发明的应用举例。

1、选购表面过塑(铝片表面覆pp/pvc膜)的片材,厚度0.2mm,采用定制的

“t”字形冲压刀模加工出金属感应薄片(2)。

2、脱脂纱布裁剪为长宽为100mm*200mm,对折2次,折叠成为50mm*100mm的

敷料小块(1)。

3、如图1所示,采用高频热合设备,将金属感应薄片(2)牢固结合在敷料

小块(1)的右下角,检查是否能剥离。

4、采用医用复合包装袋包装,10片为一小包装,环氧乙烷灭菌,检查无菌、环氧乙烷残留量合格,备用。

上述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