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硅凝胶敷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6072发布日期:2019-11-15 21:35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硅凝胶敷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医疗用品领域,特别是一种复合硅凝胶敷料。



背景技术:

目前硅凝胶在临床应用逐渐广泛,主要用于假体植入和疤痕放置。而硅凝胶在敷料方面的应用,主要在泡沫敷料的内层粘贴,还没有普遍应用于敷料的粘贴基材。硅凝胶常常附着于pu/pe等材质上使用起来不够方便,也不易被广大习惯了无纺布敷料的临床医生接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合硅凝胶敷料,该敷料的硅凝胶附着在无纺布上。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复合硅凝胶敷料,包括无纺布层,无纺布层的下侧设有压敏胶层,压敏胶层的下侧设有硅凝胶组层,硅凝胶组层包括位于上侧的硅凝胶附着膜、位于下侧的下硅凝胶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硅凝胶组层还包括设在硅凝胶附着膜上侧的上硅凝胶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下硅凝胶膜的下侧设有吸水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吸水垫与下硅凝胶膜可剥离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硅凝胶附着膜上设有横向贯通设置的排湿孔,吸水垫上设有若干个竖向设置的透气孔,透气孔自下而上贯通吸水垫、下硅凝胶膜并可以与排湿孔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排湿孔内还设有中空设置的排湿衬套,透气孔内还设有中空设置的透气衬套,透气衬套与排湿衬套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吸水海绵,吸水海绵的下端设在排湿孔,上端与无纺布层连接,无纺布可以开孔,接入负压吸引装置,从而实现负压治疗功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硅凝胶附着膜的材料为硅橡胶、聚乙烯或聚氨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吸水垫的材料为卫生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硅凝胶附着在无纺布上,无纺布具有无毒抗菌、吸水率低、不蓬乱而便于使用等优点,更易于被习惯无纺布敷料的临床医师所接受。也易于开发为多种功能的敷料类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如下,参照图1至图2,一种复合硅凝胶敷料,包括无纺布层1,无纺布层1的下侧设有压敏胶层2,压敏胶层2的下侧设有硅凝胶组层,硅凝胶组层包括位于上侧的硅凝胶附着膜3、位于下侧的下硅凝胶膜4。硅凝胶附着在无纺布上,无纺布具有无毒抗菌、吸水率低、不蓬乱等优点,更易于被习惯无纺布敷料的临床医师所接受。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硅凝胶组层还包括设在硅凝胶附着膜3上侧的上硅凝胶膜。硅凝胶附着层与无纺布不能很好地附着时,通过设置硅凝胶附着膜作为过渡层,能够使该敷料不易出现层间剥离的现象。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下硅凝胶膜4的下侧设有吸水垫5。伤口裂口较大时,其恢复所需的时长较长,恢复过程中伤口各个位置的状况不易,伤口局部未愈合,需要吸水垫护理,但其他地方已经进入防治疤痕的关键时期。通过在硅凝胶膜的下侧设置吸水垫,能够对该类较大伤口同时起到防治疤痕、吸水促进愈合的作用。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吸水垫5与下硅凝胶膜4可剥离连接。硅凝胶可用周期一般为14~28日,而用于使伤口愈合的吸水垫通常仅需使用数日即可,吸水垫与下硅凝胶膜可剥离连接,能够在伤口愈合使撕开吸水垫,利用同一张硅凝胶膜对该处伤口进行防疤痕治疗,更好地利用该硅凝胶敷料。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硅凝胶附着膜3上设有横向贯通设置的排湿孔31,吸水垫5上设有若干个竖向设置的透气孔51,透气孔51自下而上贯通吸水垫5、下硅凝胶膜并与排湿孔31连通。吸水垫上设置透气孔,透气孔与排湿孔连通,更有利于排湿。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排湿孔31内还设有中空设置的排湿衬套72,透气孔51内还设有中空设置的透气衬套71,透气衬套71与排湿衬套72连通。更优地,排湿衬套的长度与排湿孔的长度相同,透气衬套与透气孔的长度相同。通过设置衬套,放置人体代谢产生的成分通过透气孔与下硅凝胶膜产生反应,影响下硅凝胶层防治疤痕的效果。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吸水海绵8,吸水海绵8的下端设在排湿孔31的孔口处,上端与无纺布层1连接。设置该吸水海绵,一方面能够防止外部细菌通过排湿孔、透气孔接触伤口,更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另一方面,该吸水海绵的具有吸湿作用,加大了湿气与空气接触面积,更有利于湿气排出。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硅凝胶附着膜3的材料为硅橡胶、聚乙烯或聚氨酯。硅凝胶附着膜采用硅橡胶、聚乙烯、聚氨酯材料,与硅凝胶之间具有良好的亲和力,不易出现层间剥离的现象。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吸水垫5的材料为无纺布、聚氨酯泡沫、超吸水纤维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