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血管内科手术临床固定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3067发布日期:2019-11-27 17:58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血管内科手术临床固定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心血管内科手术临床固定组件。



背景技术:

心血管内科在对患者进行手术的时候,通常都需要对患者进行固定,防止患者在昏迷状态下活动,从而使得手术能够正常的进行。

目前,在对心血管的患者进行固定到时候,通常都是通过一根横跨病床的绑带将患者固定在病床上的,其中绑带为弹性绑带,从而提高使用舒适度;其中除了患者的身体需要固定,双手和双脚也需要固定,通常使用的方法是使用另外一根绑带绑住双腿,而双手则贴紧身体,如此通过绑身体的绑带同时将双手也进行了固定,但是由于身体的高度高于双手的高度,因此双手还是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对患者的固定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心血管内科手术临床固定组件,旨在解决固定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心血管内科手术临床固定组件,包括躺板、上肢固定结构和下肢固定结构,其中,

所述上肢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固定筒、穿过所述第一固定筒并与所述第一固定筒转动连接的第一固定杆以及两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筒的弹性定位带;

所述下肢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板以及位于所述固定板两侧的若干个弹性连接带,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弹性连接带远离所述固定板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固定筒,穿过所述第二固定筒并与所述第二固定筒转动连接设置有第二固定杆;

所述躺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所述第一固定杆和所述第二固定杆均可与所述定位孔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带以及与所述第一定位带相对设置的第二定位带,所述第一定位带上设置有连接绒体,所述第二定位带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绒体相配合的连接勾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机构在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定位机构呈两列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固定杆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一固定筒的长度,所述第一固定筒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固定杆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二固定筒的长度,所述第二固定筒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躺板的下侧设置有u字形的连接体,所述连接体的两端均与所述躺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肢固定结构在所述躺板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躺板的中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设置有与所述安装槽相配合的软质躺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对患者进行手术的时候,患者躺在躺板上,然后将患者的双手分别穿过弹性定位带与第一固定筒之间,并且通过弹性定位带的弹性作用力使得手臂被固定在第一固定筒上,然后将第一固定杆连接到位置对应的定位孔中,完成了对手臂的固定;在对双腿进行固定时,首先将双腿通过定位机构固定到固定板上,然后牵引固定板两侧的第二固定筒,转动第二固定杆使得第二固定杆连接到位置对应的定位孔中,完成了对双腿的固定,最后通过绑带将身体的位置固定,完成患者的位置固定。其中躺板既可以固定到普通的病床上进行使用,也可以单独的通过制作支撑结构后进行使用。

其中患者的身体是通过绑带进行固定的,而双手在弹性定位带、第一固定筒和第一固定杆的位置限制作用下,具有了较高的位置稳定性,使得手术能够稳定的进行;其中由于定位孔具有若干个,如此可以适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同样,由于固定板是可以活动的,因此可以适用于不同患者的腿部长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心血管内科手术临床固定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躺板;2、第一固定筒;3、第一固定杆;4、弹性定位带;5、固定板;6、弹性连接带;7、第二固定筒;8、第二固定杆;9、定位孔;10、第一定位带;11、第二定位带;12、连接体;13、软质躺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心血管内科手术临床固定组件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一种心血管内科手术临床固定组件,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躺板1、上肢固定结构和下肢固定结构,其中,

所述上肢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固定筒2、穿过所述第一固定筒2并与所述第一固定筒2转动连接的第一固定杆3以及两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筒2的弹性定位带4,所述上肢固定结构在所述躺板1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

所述下肢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板5以及位于所述固定板5两侧的若干个弹性连接带6,所述固定板5上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弹性连接带6远离所述固定板5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固定筒7,穿过所述第二固定筒7并与所述第二固定筒7转动连接设置有第二固定杆8;

所述躺板1上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9,所述第一固定杆3和所述第二固定杆8均可与所述定位孔9螺纹连接。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带10以及与所述第一定位带10相对设置的第二定位带11,所述第一定位带10上设置有连接绒体,所述第二定位带11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绒体相配合的连接勾体。所述定位机构在所述固定板5上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定位机构呈两列分布。

所述第一固定杆3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一固定筒2的长度,所述第一固定筒2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杆3的中部。所述第二固定杆8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二固定筒7的长度,所述第二固定筒7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杆8的中部。

所述躺板1的下侧设置有u字形的连接体12,所述连接体12的两端均与所述躺板1固定连接。所述躺板1的中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设置有与所述安装槽相配合的软质躺片1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心血管内科手术临床固定组件,在对患者进行手术的时候,患者躺在躺板1上,然后将患者的双手分别穿过弹性定位带4与第一固定筒2之间,并且通过弹性定位带4的弹性作用力使得手臂被固定在第一固定筒2上,然后将第一固定杆3连接到位置对应的定位孔9中,完成了对手臂的固定;在对双腿进行固定时,首先将双腿通过定位机构固定到固定板5上,然后牵引固定板5两侧的第二固定筒7,转动第二固定杆8使得第二固定杆8连接到位置对应的定位孔9中,完成了对双腿的固定,最后通过绑带将身体的位置固定,完成患者的位置固定。其中躺板1既可以固定到普通的病床上进行使用,也可以单独的通过制作支撑结构后进行使用;同时配合躺板1进行使用的其他物体,比如被子等,也可以在这些物体上开始有与定位孔9相对应的孔,用于第一固定杆3和第二固定杆8穿过。

其中患者的身体是通过绑带进行固定的,而双手在弹性定位带4、第一固定筒2和第一固定杆3的位置限制作用下,具有了较高的位置稳定性,使得手术能够稳定的进行;其中由于定位孔9具有若干个,如此可以适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同样,由于固定板5是可以活动的,因此可以适用于不同患者的腿部长度。

固定机构在固定双腿时,首先将双腿放置到相对的第一定位带10和第二定位带11之间,然后牵引第一定位带10和第二定位带11,使得第一定位带10和第二定位带11都紧贴在腿上,然后将连接勾体连接到连接绒体上即可,其中连接勾体和连接绒体为普通的魔术贴。第一定位带10和第二定位带11都是弹性带,因此可以使用在不同粗细的腿部,同时也可以提高使用舒适度。通过绑带直接将双腿固定到病床上时,由于双腿的高度和宽度都较小,如此双腿的两个外侧都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对双腿的固定效果较差;而通过第一定位带10和第二定位带11将腿部进行固定时,由于第一定位带10和第二定位带11是缠绕在腿部周缘的,因此具有较好的固定效果。

其中,弹性连接带6的长短和弹性力大小也都各异,当患者手臂较细时可以选用较短的弹性连接带6,当患者手臂较粗时可以选用较长的弹性连接带6;而且在手术时,第一固定杆3是位于患者身体与手臂之间的,因此通过第一固定杆3还可以对患者的身体起到一个限位的作用,进一步的提高了患者身体的位置稳定性。同时第一固定杆3长于第一固定筒2,第二固定杆8长于第二固定筒7,因此便于对第一固定杆3和第二固定杆8进行转动,而且第一固定杆3对身体的限位作用更好。

躺板1底部的连接体12提供了一个用于外部弹性绑带固定的点;当患者躺在躺板1上时,患者是通过软质的软质躺片13进行支撑的,提高了使用舒适度。同样在安装槽的端部还可以开设一个用于固定板5活动的槽,其中固定板5的厚度与这个槽的深度相等,但是这个槽的面积大于固定板5的面积,因此固定板5可以正常的活动,而在固定患者腿部时,可以不用提高患者的腿部。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