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神经阻滞留置管套囊式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22766发布日期:2020-02-28 07:18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续神经阻滞留置管套囊式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续神经阻滞留置管套囊式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连续神经阻滞尤其是前路如连续臂丛或股神经阻滞等,一旦输注药液大于吸收速度容易发生药液外渗,加上留置管固定不稳,轻者导致穿刺点敷贴肿胀,带来换药次数的增加,增加了医务工作量;重者留置管移位致镇痛失效、留置管脱出或穿刺点感染。

目前的前路神经阻滞留置管常用的固定方式有以下三种:

1、通过皮肤胶固定,皮肤胶只能一次性使用,其价格较贵且容易造成浪费,因此成本较高。

2、皮下隧道,通过皮肤的弹性固定导管。皮下隧道为有创操作,且固定不稳定。当渗液敷贴肿胀时,容易发生脱管或局部感染。

3、穿刺点缝线将导管固定于穿刺点皮肤处,此固定方式同样为有创操作,缝线处会牵拉皮肤造成疼痛。当发生渗液时敷贴肿胀如不及时换药会造成感染;且镇痛结束拔管时需要无菌换药并拆除缝线,过程繁琐且有一定皮肤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神经阻滞留置管套囊式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连续神经阻滞留置管套囊式固定装置,包括套管、鲁尔凸头、鲁尔凹头以及锁紧胶管,所述套管以及锁紧胶管均呈中空状,所述鲁尔凹头的一端设置有凹位,所述套管的一端嵌入至凹位内固定,所述鲁尔凹头的另一端与所述鲁尔凸头可拆卸地套接,所述鲁尔凹头与鲁尔凸头套装后在内部形成容纳腔,所述锁紧胶管装入至容纳腔内,所述套管另一端外周套装有套囊,所述套囊连接有充气装置或充水装置,所述鲁尔凹头和鲁尔凸头内均沿轴向设置有内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鲁尔凹头在连接套管的一端包裹有吸水层。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内孔的孔径、套管的内径以及锁紧胶管的内径相等,且均等于留置管的外径。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充气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充气管、单向阀以及指示气囊,所述充气管与套囊连通,所述充气管穿过鲁尔凹头的侧壁伸出。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充水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充水管、单向阀以及指示水囊,所述充水管与套囊连通,所述充水管穿过鲁尔凹头的侧壁伸出。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套管在伸出于鲁尔凹头的一端收窄形成圆头结构。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套管为塑料管或橡胶管。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锁紧胶管为硅胶管。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吸水层由吸水棉制成。

有益效果:在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留置管固定时,先将本固定装置的套管、鲁尔凹头、锁紧胶管以及鲁尔凸头依次沿留置管的后端放于穿刺点,将套管扩入皮下0.5~1.0cm,位于皮肤与皮下脂肪层之间。通过充气装置或充水装置向套囊内注入空气或水0.5~2ml,再次在超声下调整留置管深度后,旋紧鲁尔凸头,容纳腔内的锁紧胶管锁紧留置管,从而将留置管固定于穿刺点。使用该固定装置不需要额外增加皮肤创伤,操作及拔管方便,不需要拆线。并且套囊除了固定作用至外还有减少渗液以及预防穿刺点感染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种连续神经阻滞留置管套囊式固定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套囊连接有充气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连续神经阻滞留置管套囊式固定装置,该装置包括套管3、鲁尔凸头1、鲁尔凹头2、锁紧胶管6以及充气装置。其中套管3以及锁紧胶管6均呈中空状,具体地,套管3为塑料管或橡胶管,锁紧胶管6为硅胶管。套管3的直径为1.2~1.6mm,内径为0.8~1.0mm,长度为0.5~1cm,壁厚为0.2~0.3mm。鲁尔凹头2的一端设置有凹位,套管3的一端嵌入至凹位内固定安装,鲁尔凹头2的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鲁尔凸头1在相应端设置有内螺纹,鲁尔凹头2与鲁尔凸头1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成一体,鲁尔凹头2与鲁尔凸头1套装后在内部形成容纳腔,锁紧胶管6装入至容纳腔内,鲁尔凹头2和鲁尔凸头1内均沿轴向设置有内孔,以便经留置管7的末端套入,内孔的孔径、套管3的内径以及锁紧胶管6的内径相等,且均设置成等于留置管7的外径。同时,套管3另一端外周套装有套囊41,充气装置与套囊41连通,以便对套囊41进行充气。套囊41连通的也可以是一个充水装置,以便对套囊41进行充水。该套囊41的壁厚为0.05-0.1mm,容量为0.5-2ml。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留置管7固定时,先将本固定装置的套管3、鲁尔凹头2、锁紧胶管6以及鲁尔凸头1依次沿留置管7的后端放于穿刺点,将套管3扩入皮下0.5~1.0cm,位于皮肤与皮下脂肪层之间。通过充气装置或充水装置向套囊41内注入空气或水0.5~2ml,再次在超声下调整留置管7深度后,旋紧鲁尔凸头1,容纳腔内的锁紧胶管6锁紧留置管7,从而将留置管7固定于穿刺点。使用该固定装置不需要额外增加皮肤创伤,操作及拔管方便,不需要拆线。并且套囊41除了固定作用至外还有减少渗液以及预防穿刺点感染的作用。

作为优选,鲁尔凹头2在连接套管3的一端包裹有吸水层5,该吸水层5由吸水棉制成。吸水层5贴附在皮肤表面用以吸附渗液,保持穿刺点的干爽。

具体地,充气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充气管42、单向阀以及指示气囊43,充气管42与套囊41连通,充气管42穿过鲁尔凹头2的侧壁伸出。充水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充水管、单向阀以及指示水囊,充水管与套囊41连通,充水管穿过鲁尔凹头2的侧壁伸出。医务人员通过向指示气囊43内充气或指示水囊内充水,套囊41在皮肤与皮下脂肪层之间膨胀,进而实现了整个固定装置保持相对稳定。固定装置及留置管7周围再覆盖多层敷贴加以固定。

作为优选,套管3在伸出于鲁尔凹头2的一端收窄形成圆头结构,以便套管3顺畅的伸入至皮下。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