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科医用胃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45991发布日期:2020-02-07 22:35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科医用胃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科医用胃镜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医生要给病患者做胃病检查时,往往要把一胃镜通过口腔送入胃内,由于胃镜及其后边的导管相对口腔、食道较粗,送入时受检者往往感到不适,不但产生恶心感,流口水,而且口部不由自主地要闭合,舌头不舒服会有意识无意识地乱动,经常给胃镜的送入造成麻烦。

目前,申请号为cn201520076310.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胃镜撑口器,包括固定板和支撑板,固定板的一侧上下各设有一块支撑板,支撑板和固定板垂直安装,支撑板上设有牙槽,固定板的两边上开设有腰槽孔,腰槽孔内设有固定螺栓,支撑板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固定板上,位于下方的支撑板还设有压舌板。该实用新型虽然可以撑开口腔,可以调节,但是装置使用时裸露在外部,意外情况容易碰到,影响稳固性。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内科医用胃镜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科医用胃镜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受检者往往感到不适,不但产生恶心感,流口水,而且口部不由自主地要闭合,舌头不舒服会有意识无意识地乱动,经常给胃镜的送入造成麻烦,装置使用时裸露在外部,意外情况容易碰到,影响稳固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科医用胃镜装置,包括上撑环和下撑环,所述下撑环内部固定连接有一组转杆,所述上撑环和下撑环通过转杆转动连接,所述其中一个转杆侧壁固定连接有棘轮,所述上撑环内壁固定连接有伸长柱,所述伸长柱端部转动连接有拨片,所述拨片与棘轮配合,所述上撑环和下撑环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圈,所述上撑环和下撑环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牙圈,所述上撑环尾部固定连接有内伸杆,所述内伸杆之间转动连接有压舌框,所述压舌框上方卡接有填充框。

优选的,所述压舌框内部开设有阶梯框,所述阶梯框侧壁固定连接有卡和凸点。

优选的,所述填充框侧壁开设有卡孔,所述填充框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手柄,所述卡和凸点与卡孔配合。

优选的,所述上撑环内壁固定连接有弹性柱,所述弹性柱位于拨片外侧,所述弹性柱端部为圆球状。

优选的,所述填充框内填充有吸水材料,所述填充框与弧形手柄为一体件。

优选的,所述固牙圈周向设有多个,所述下撑环和固牙圈、延伸板为一体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上下牙齿放入对应的橡胶圈和固牙圈之间,然后张开嘴部带动上撑环和下撑环旋转打开,通过棘轮与拨片配合固定上撑环和下撑环的打开位置,稳固撑开口腔,不易掉落翻转,操作简单,有利于胃镜送入,位于口腔内部不影响外观和操作。通过在填充框内填充进入吸水材料,将填充框卡进阶梯框内,吸水材料及时吸走患者口腔内的唾液,避免引起干呕等不良反应,影响胃镜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角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上撑环,2-下撑环,3-转杆,4-棘轮,5-伸长柱,6-拨片,7-橡胶圈,8-延伸板,9-固牙圈,10-内伸杆,11-压舌框,12-填充框,13-阶梯框,14-卡和凸点,15-卡孔,16-弧形手柄,17-弹性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内科医用胃镜装置,包括上撑环1和下撑环2,下撑环2内部固定连接有一组转杆3,上撑环1和下撑环2通过转杆3转动连接,其中一个转杆3侧壁固定连接有棘轮4,上撑环1内壁固定连接有伸长柱5,伸长柱5端部转动连接有拨片6,拨片6与棘轮4配合,上撑环1和下撑环2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圈7,上撑环1和下撑环2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延伸板8,延伸板8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牙圈9,上撑环1尾部固定连接有内伸杆10,内伸杆10之间转动连接有压舌框11,压舌框11上方卡接有填充框12。

其中,压舌框11内部开设有阶梯框13,阶梯框13侧壁固定连接有卡和凸点14。填充框12侧壁开设有卡孔15,填充框12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手柄16,卡和凸点14与卡孔15配合。上撑环1内壁固定连接有弹性柱17,弹性柱17位于拨片6外侧,弹性柱17端部为圆球状。填充框12内填充有吸水材料,填充框12与弧形手柄16为一体件。固牙圈9周向设有多个,下撑环2和固牙圈9、延伸板8为一体件。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该装置放入口中,将上下牙齿放入对应的橡胶圈7和固牙圈9之间,通过橡胶圈7与固牙圈9之间的摩擦和挤压将上撑环1和下撑环2固定在牙齿上,然后张开嘴部带动上撑环1和下撑环2旋转打开,旋转过程中转杆3带动棘轮4与拨片6相对旋转,当张开到合适位置停下后,拨片6由于重力作用卡入棘齿间,使棘轮4不能相对旋转,从而固定上撑环1和下撑环2的打开位置,稳固撑开口腔,不易掉落翻转,操作简单,位于口腔内部不影响外观和操作。使用完毕后,可以将拨片6向外旋转至弹性柱17处,通过弹性柱17抵住拨片6使其不能掉落,从而棘轮4可以反向转动,此时可以收合上撑环1和下撑环2,取出装置。

然后在填充框12内填充进入吸水材料,将填充框12卡进阶梯框13内,通过向下按压填充框12,卡和凸点14滑入卡孔15内,实现卡接固定。吸水材料及时吸走患者口腔内的唾液,避免引起干呕等不良反应,影响胃镜操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上下牙齿放入对应的橡胶圈7和固牙圈9之间,然后张开嘴部带动上撑环1和下撑环2旋转打开,通过棘轮4与拨片6配合固定上撑环1和下撑环2的打开位置,稳固撑开口腔,不易掉落翻转,操作简单,位于口腔内部不影响外观和操作。通过在填充框12内填充进入吸水材料,将填充框12卡进阶梯框13内,吸水材料及时吸走患者口腔内的唾液,避免引起干呕等不良反应,影响胃镜操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