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钉微创接骨板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18940发布日期:2020-02-04 09:34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支架钉微创接骨板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科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如专利申请201610253693.4所公开的,现有的微创接骨板系统,接骨板体的其中一面横跨骨折线的两边,接骨板体的其中一面的每边设置至少两个支撑柱,接骨板体上设置有螺钉孔,螺钉从接骨板体的另一面插入螺钉孔并穿过支撑柱,最终进入骨皮质完成骨折固定;或者相邻两支撑柱固定连接在螺钉孔两侧的接骨板体上,螺钉从接骨板体的另一面插入螺钉孔后直接进入骨皮质完成骨折固定。此种接骨板系统,需要依赖支撑柱在螺钉的作用下,稳定地固定在骨折段骨面与接骨板间,以保证骨质固定架构的稳定,进而保证骨折段的稳定。专利200710145860.4公开了一种可实现微创接骨的接骨板系统,该系统在临床应用中,存在操作不太方便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具有接骨板固定骨折稳定可靠、又具有外固定支架不需要大范围切开即微创手术,远离骨面、骨膜,不压迫骨面、骨膜就能够实现稳定骨折固定,同时,骨折愈合后,可以避免第二次取内固定“大手术”的,操作方便的支架钉微创接骨板系统。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接骨板体、螺钉、支撑柱,其特别之处在于螺钉顶端设置有直径比螺钉钉体大的圆柱,圆柱的外侧面带有外螺纹,横跨骨折处的接骨板体的两边各设置至少两个与圆柱外螺纹相配的螺孔,支撑柱设置在螺钉钉体上且呈环状,环状支撑柱呈垫片状且与螺钉钉体一起整体加工而成;或者环状支撑柱呈垫片状且螺纹旋接在螺钉钉体上;或者环状支撑柱呈管筒状且套接在螺钉钉体上;或者环状支撑柱呈管筒状且以螺纹旋接在螺钉钉体上。

使用时,骨折复位后,维持骨折复位状态,选择适当长度的接骨板体,该接骨板体外型与骨折处的骨面或者皮肤外型相匹配;然后确定进钉点,在进钉点处皮肤开小切口,分离至骨面并测量骨面到皮肤表面的距离,放置接骨板到相应位置,确定螺孔正对皮肤进钉点小切口位置,骨钻钻入骨质并穿透骨皮质,测量被穿透对侧骨面到接骨板表面距离,根据测量长度,选择相应具有长度的带有管筒状环状支撑柱的螺钉或者带有垫片状环状支撑的螺钉,并逐个拧入螺钉固定骨折,通过位于骨折段与接骨板体间的管筒状环状支撑柱或者紧贴在骨折段骨面的垫片状环状支撑柱确保螺钉稳定地固定骨质,同时,螺钉通过螺钉钉体顶端带有外螺纹的圆柱结构固定在接骨板体螺孔上,手术即完成。在支撑柱、螺钉、接骨板的共同作用下,接骨板在远离骨面、骨膜的条件下,实现对骨折段的固定。

环状支撑柱可以是呈球面状或锥状等多种形状,以便环状支撑柱及螺杆在进入皮肤下组织层时,支撑柱能够将肌腱、血管、神经等组织推开,支撑柱与骨面紧贴接触时,不会损伤组织;环状支撑柱的底面挤压骨折断端骨面,使螺钉稳定地固定在骨折断端。

垫片状环状支撑柱、管筒状环状支撑柱采用螺纹等方式连接在螺钉(螺杆)上时,可调节垫片状环状支撑柱、管筒状环状支撑柱在螺杆上的位置来调节接骨板的位置及螺钉钉入骨折段骨质的深度。

接骨板体可位于皮肤外或者皮下层或者骨膜外。

当接骨板体位于皮肤外,采用垫片状环状支撑柱时,支撑柱位于皮肤内,采用管筒状环状支撑,管筒状环状支撑柱顶端位于皮肤外。

由于环状支撑柱可以与螺钉形成多种方式结合:环状支撑柱在生产加工时即可与螺钉成为一个整体即固定型支撑柱;或者加工成为一个组件,在使用时可以调整环状支撑在螺杆的位置或者调换环状支撑柱的规格、长度即可调节接骨板的位置;环状支撑柱的上方有带螺纹的螺钉顶端,与接骨板螺纹结合固定,环状支撑柱的下方为带螺纹的螺钉钉体部分,而支撑柱位于二者之间,限制螺钉螺杆只能进入到“预定”位置,不能“无限度”进入骨质,这种结构,使螺钉不仅能够与骨折段紧密结合,同时还能够将接骨板固定在远离骨面的预定位置即螺钉顶端螺纹的位置,发挥“支架”作用。

这里,接骨板体的形状与骨折处的骨骼或者皮肤外形相匹配,使接骨板不会压迫骨面、骨面、皮肤等组织。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螺钉与环状支撑柱结合的钉柱一体式螺钉,以及带螺纹螺孔的接骨板,当钉柱一体式螺钉被拧入对侧骨皮质,同时环状支撑柱底面与骨面紧贴,继续拧入螺钉,由于螺杆螺纹的拉力,在支撑柱底面与骨面之间,就会形成强大的作用与反作用力,在此时,螺钉顶端与螺孔紧密结合,对骨折的固定将会达到稳定、可靠;当接骨板处于皮肤外面时,骨折愈合后,能够很简单拆除骨折固定物,从而减少第二次“取出内固定接骨板”大手术,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既能够以微创的方式完成骨折手术的固定,从而降低手术风险;不压迫骨面、骨面等组织,保护了骨折段血供,有利于骨折愈合;减少关节附近组织粘连,保护关节功能;接骨板外置时,还能够避免第二次取出骨折内固定“大手术”,大量度缩短住院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如图1所示,包括接骨板体1、螺钉2,其特别之处在于螺钉2顶端设置有直径比螺钉2钉体大的圆柱3,圆柱3的外侧面带有外螺纹,圆柱3上设置有内六角孔(或其他形状固定孔,如梅花孔)4,通过螺钉旋转,横跨骨折段5的骨折a处的接骨板体1的两边设置至少两个与圆柱3外螺纹相配的螺孔6,螺钉2的中部设置有垫片状环状支撑7,垫片状环状支撑7与螺钉2的螺钉钉体一起整体加工而成,或者垫片状环状支撑7以螺纹旋接在螺钉2上。

环状支撑柱7可以为呈球面状或锥状或其它适合面。

骨折段5复位后,保持骨折段5复位状态,选择适当长度的接骨板体1,该接骨板体1外型与骨折段5处的骨面或者皮肤8外型相匹配;然后确定进钉点,在进钉点处皮肤8开小切口,分离至骨面并测量骨面到皮肤8表面的距离,放置接骨板体1到相应位置,确定螺孔6正对皮肤8进钉点小切口位置,骨钻钻入骨质并穿透对侧骨皮质,测量对侧骨面到接骨板表面距离,根据测量长度,选择相应具有规格的中部设置有垫片状环状支撑柱7的螺钉2,并逐个拧入螺钉固定骨折段端5,通过位于骨折段骨面与接骨板体1间的垫片状环状支撑7保证螺钉2稳定地连接在骨折段5上,同时,螺钉2通过带有外螺纹的圆柱3固定在接骨板体1上。

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采用设置在接骨板体1与5面间的套接在螺钉2上的管筒状环状支撑9替代垫片状环状支撑7,通过位于骨折段5与接骨板体1间的管筒状环状支撑9保证螺钉2稳定地连接在骨折段5上,管筒状环状支撑9套接在螺钉2的身部,或者管筒状环状支撑9螺纹旋接在螺钉2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