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心胸外科手术拉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38680发布日期:2020-06-02 19:29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心胸外科手术拉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多功能心胸外科手术拉钩。



背景技术:

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心胸外科手术时,由于胸骨质地硬、胸部位置深,牵拉暴露手术视野十分困难,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在进行手术过程中经常需要实用手术拉钩,使病人手术部位完全暴露出来。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3029292u)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心胸外科手术拉钩,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该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横臂,其特征是在横臂上设有伸缩臂,伸缩臂上设有定位帽,伸缩臂前端设有挂钩,横臂中段设有拉钩,横臂两端分别设有照明灯和吸管架,吸管架上设有卡夹。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心胸外科医生给病人做手术时能够充分暴露手术视野,且能够提供充足光源,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但该专利提供的多功能心胸外科手术拉钩,在实际手术使用过程中设置的照明灯的位置与横臂之间相对固定导致光源照射方向单一不利于手术的进行,此外该装置仅设置有一个拉钩,不但对手术部位的牵引效果不好,使得患者手术部位无法完全地暴露,同时当需要牵引的位置处于空间狭窄的手术部位时,在仅有的一个拉钩的牵引下不利于医护人员的进一步手术操作,该专利提供的多功能心胸外科手术拉钩的适用性差。

公开号为cn202270041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胸外科手术拉钩,其包括拉臂和固定在拉臂一端的拉钩,所述拉钩与拉臂连接处设有照明装置。进行手术时,手术视野可以充分暴露,视野内也可以得到充分的光源,降低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手术效率。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该实用新型的照明装置设置在拉钩上,在实际使用时,照明装置同样会伴随拉钩的角度变化而发生相同的角度变化。

公开号为cn209611213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胸外科手术拉钩,包括拉臂主体,所述拉臂主体左侧设置旋转拉臂,旋转拉臂通过角度定位螺钉与拉臂主体连接,所述旋转拉臂左侧设置横梁,在横梁左侧设置若干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内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拉钩,在拉臂主体内设置蓄电池,在拉臂主体上设置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一侧旁设置升降支架装置,在升降支架装置上设置无影灯,所述拉臂主体右侧内设置若干定位螺纹孔,在拉臂主体右侧外设置把手,所述拉臂主体右端设置在固定块内,在固定块上下两侧壁内分别设置辅助螺纹孔,在定位螺纹孔与辅助螺纹孔内设置辅助定位锁紧螺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心胸外科医生给病人做手术时能够充分暴露手术视野,且能够提供充足光源。该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块配合辅助螺纹孔与辅助定位锁紧螺的设置将精准定位手术拉钩牵拉手术创口后的位置,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多功能心胸外科手术拉钩,至少包括具有弹性且具有第一曲率的弯梁和保持杆,所述弯梁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上按照枢接的方式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牵引杆,所述牵引杆夹设于所述弯梁与所述保持杆之间,其中,所述弯梁能够按照至少一个所述保持杆沿第一方向移动的方式增大或减小所述第一曲率,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保持杆的长度的方向。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保持杆至少包括彼此转轴连接的第一牵引杆和第二牵引杆,所述第二牵引杆能够按照所述保持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牵引杆的端部转动连接的方式与所述保持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至少包括用于方便医护人员握持的第三牵引杆,所述保持杆上开设有贯通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导向通孔,所述第三牵引杆的一端贯穿出所述导向通孔且所述第三牵引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至所述弯梁上。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至少包括按照沿所述第一方向彼此相邻且连续布置的方式设于所述保持杆上的至少一个固定块,所述第二牵引杆能够按照其端部上设置的限位块卡合至彼此相邻的两个固定块之间的方式与所述保持杆活动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对所述保持杆施加外力作用而使其与所述第二牵引杆脱离连接关系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牵引杆能够按照其端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的方式增大或减小所述第二牵引杆与所述第一牵引杆之间的夹角,并使得所述第一曲率增大或减小。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牵引杆上设置有两端分别与所述保持杆和所述第一牵引杆相固接且用于自动复位所述保持杆的弹性组件,所述保持杆能够按照压缩所述弹性组件的方式与所述第二牵引杆脱离连接关系。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牵引杆与所述第二牵引杆之间通过转动轴销彼此转动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弯梁的内表面上按照固接的方式设置有用于连接手术拉钩的至少一个凸起块。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通过所述凸起块上设置的圆环与所述弯梁内表面活动连接的至少一个拉钩。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至少一个所述凸起块设置有用于手术照明的照明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心胸外科手术拉钩至少具有如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牵引杆与保持杆之间的配合连接关系,有利于在实际心胸外科手术过程中根据手术部位需要,确定两个保持杆之间的夹角以及弯梁的开口大小,并且根据手术部位张口大小的需要选择不同数量的手术拉钩,能够通过选择所述牵引杆与保持杆之间的位置关系逐渐调节所述弯梁的开度,并于一定的撑开角度下保持稳定,以便于进行后续手术操作。同时由于弯梁的曲率的变化也带动照明灯的照明位置变化,使得光线能够充分为手术部位提供照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心胸外科手术拉钩的简化正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牵引杆的简化正视示意图;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牵引杆的简化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弯梁2:第一牵引杆3:第二牵引杆

4:保持杆5:第三牵引杆6:导向通孔

7:固定块8:限位块9:弹性组件

10:转动轴销11:凸起块12:照明灯

13:圆环14:拉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多功能心胸外科拉钩14,至少包括具有弹性且具有第一曲率的弯梁1和保持杆4,弯梁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上按照枢接的方式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牵引杆,牵引杆夹设于弯梁1与保持杆4之间,其中,弯梁1能够按照至少一个保持杆4沿第一方向移动的方式增大或减小第一曲率,第一方向为保持杆4的长度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牵引杆与保持杆4之间的配合连接关系,有利于在实际心胸外科手术过程中根据手术部位需要,确定两个保持杆4之间的夹角以及弯梁1的开口大小,并且根据手术部位张口大小的需要选择不同数量的拉钩14,能够通过选择牵引杆与保持杆4之间的位置关系逐渐调节弯梁1的开度,并于一定的撑开角度下保持稳定,以便于进行后续手术操作。同时由于弯梁1的曲率的变化也带动照明灯12的照明位置变化,使得光线能够充分为手术部位提供照明。优选的,牵引杆和保持杆4分别可以为不锈钢材质,弯梁1可以为弹性钢条,圆环13可以为不锈钢环。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保持杆4至少包括彼此转轴连接的第一牵引杆2和第二牵引杆3,第二牵引杆3能够按照保持杆4的一端与第一牵引杆2的端部转动连接的方式与保持杆4的另一端活动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至少包括用于方便医护人员握持的第三牵引杆5,保持杆4上开设有贯通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垂直的导向通孔6,第三牵引杆5的一端贯穿出导向通孔6且第三牵引杆5的另一端活动连接至弯梁1上。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至少包括按照沿第一方向彼此相邻且连续布置的方式设于保持杆4上的至少一个固定块7,第二牵引杆3能够按照其端部上设置的限位块8卡合至彼此相邻的两个固定块7之间的方式与保持杆4活动连接。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的活动连接可以为卡合连接、沟槽连接、铰接、卡套式连接等连接方式。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对保持杆4施加外力作用而使其与第二牵引杆3脱离连接关系的情况下,第二牵引杆3能够按照其端部沿第一方向移动的方式增大或减小第二牵引杆3与第一牵引杆2之间的夹角,并使得第一曲率增大或减小。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牵引杆上设置有两端分别与保持杆4和第一牵引杆2相固接且用于自动复位保持杆4的弹性组件9,保持杆4能够按照压缩弹性组件9的方式与第二牵引杆3脱离连接关系。优选的,弹性组件9具有自动复位功能,使得保持杆4具有朝向靠近转动轴销10的方向转动的运动趋势。第二牵引杆3端部上的限位块8与固定块7之间的卡合限制了该运动趋势,并使得第一牵引杆2与第二牵引杆3之间相对固定。优选的,弹性组件9可以为双向转动自动复位弹性转轴装置或是常见的自动复位门窗连接件。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牵引杆2与第二牵引杆3之间通过转动轴销10彼此转动连接。优选的,第一牵引杆2与第二牵引杆3之间的连接关系类似于剪刀的两个剪刀片之间的连接关系。第三牵引杆5能够按照沿与转动轴销10外壁垂直的方向贯穿出转动轴销10的方式与转动轴销10活动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弯梁1的内表面上按照固接的方式设置有用于连接拉钩14的至少一个凸起块11。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通过凸起块11上设置的圆环13与弯梁1内表面活动连接的至少一个拉钩14。优选的,拉钩14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手术部位开度大小需要进行拆除或安装。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至少一个凸起块11设置有用于手术照明的照明灯12。优选的,第一牵引杆2与第二牵引杆3可以为圆柱形也可以为长方体形。

在实际手术中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时,医护人员能够根据手术部位深浅开度需求,安装适当数量的拉钩14在弯梁1的内表面上,利用拉钩14将患者手术部位拉开,暴露出手术部位深处,然后向外拉动保持杆4,同时不断移动第二牵引杆3来调节牵引杆与保持杆4之间的位置关系,即逐渐调节弯梁1的开度,并在选择了牵引杆与保持杆4之间的位置关系后,松开保持杆4,通过限位块8卡合在固定块7之间的方式,使得保持杆4与第二牵引杆3重新活动连接,并使得第一牵引块与第二牵引块之间相对固定,弯梁1于一定的撑开角度下保持稳定。同时对于弯梁1具有一定的曲率使得拉钩14对手术部位的拉力较为分散,避免了对手术部位的过度拉张而可能造成的创伤,对于较为狭窄而手术室内其它光源难以照明的手术部位而言,第一曲率较小使得凸块上照明灯12的照明范围较为集中,有利于进行后续手术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