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内镜室用器械工具收集放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77863发布日期:2020-02-21 19:11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新型内镜室用器械工具收集放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置,尤其是一种新型内镜室用器械工具收集放置装置。



背景技术:

内镜室中有很多的器械工具,传统上如果医生需要使用什么样的器械工具,都只能在堆放一起的器械工具中查找,这种方式,不仅难以查找到需要的器械工具,而且各种器械工具混放在一起,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不仅不利于医生的查找使用,而且器械工具存在安全隐患,市面上急需一种便于器械工具存放及便于器械工具准确拿取并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方便放置、查找不同大小、不同种类的器械工具,而且不会造成各器械工具之间二次污染的新型内镜室用器械工具收集放置装置,满足了医护人员便于器械工具放置及查找并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新型内镜室用器械工具收集放置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插接有一组小抽屉及一组大抽屉,各小抽屉的上方都设置有第一按动开关,各大抽屉的上方都设置有第二按动开关,各小抽屉及各大抽屉的外端面上都固定有信息卡槽,壳体上固定有单片机控制器,壳体上安装有用于驱动小抽屉或大抽屉移动的驱动件,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小抽屉或大抽屉打开信号发出及关闭信号发出的第一限位开关及第二限位开关,单片机控制器与驱动件、第一按动开关、第二按动开关、第一限位开关、第二限位开关线路连接,各小抽屉及各大抽屉的底部均开有一组穿气孔,壳体内固定有与单片机控制器线路连接一起的臭氧发生器,壳体内安装有与单片机控制器线路连接的气体循环泵。这里一组大抽屉的作用是,用于放置大的内镜室用器械工具;这里一组小抽屉的作用是,用于放置小的内镜室用器械工具;这里信息卡槽的作用是,对应写上抽屉需放置工具的名称,并把卡片放置在信息卡槽处,便于识别认识清楚对应抽屉需要放置的东西;这里驱动件的作用是,用于驱动对应小抽屉或大抽屉移动;这里单片机控制器的作用是,与各第一按动开关、第二按动开关配合一起,从而哪个第一按动开关或哪个第二开关按动时,就会带动对应的小抽屉或者对应大抽屉移出,从而便于放置或拿取位于小抽屉或大抽屉中的工具;这里臭氧发生器的作用是,使得壳体内具有一定量浓度的臭氧,从而使得壳体内始终保持在杀菌的模式下并且臭氧也能够挤走壳体内的水汽,从而降低器械工具被腐蚀的速度,增加器械工具的使用寿命;这里气体循环泵的作用是,能够使得壳体内的气体循环起来,从而能够使臭氧在各小抽屉及各大抽屉之间循环流动;这里穿气孔的作用是,能够使臭氧能够在各小抽屉及各大抽屉之间来回流动并覆盖器械工具;这里单片机控制器为市面上现有产品,可选用飞思卡而、瑞萨电子、英飞凌、东芝等公司的产品;这里臭氧发生器为市面上现有的产品,可选用乐清市心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青岛耐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的产品;这里气体循环泵为市面上的现有产品,可选用成都气海机电制造有限公司、北京绿野创能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等公司的产品;这里第一限位开关,第二限位开关的作用是,给与单片机控制器以打开完毕信号及关合完毕信号。

进一步完善,各小抽屉及各大抽屉的侧部都设置有驱动件,驱动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壳体上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固定有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一齿轮,小抽屉的底面、大抽屉的底面分别固定有与各第一齿轮配合的第一齿条,两第一齿轮之间设有固定在第一转轴处的第一蜗轮,第一转轴的下方设有与第一转轴垂直设置并且转动连接在壳体上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端部为与第一蜗轮配合的第一蜗杆,第二转轴上设有连接件,连接件包括固定在壳体上的圆管,圆管上开有横向通孔,横向通孔的两端都开有截面大于横向通孔的盲孔,两盲孔处都安装有滚动轴承,圆管的两端都固定有用于压住滚动轴承外圈的第一档片,第二转轴分成左圆柱杆及右圆柱杆,当左圆柱杆、右圆柱杆都分别安装在各滚动轴承的内圈处时、左圆柱杆、右圆柱杆上都固定有压在滚动轴承内圈左、右两侧面上的第二档片,各左圆柱杆上都固定有同步带轮,各同步带轮之间都连接有同步带,各连接件的上方都设有传力件,传力件包括固定在壳体上的三轴气缸,三轴气缸的推板上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一对相对设置的转轮,两转轮的轮廓面上设置有第一滚花,两转轮之间固定有连接转轴,左圆柱杆及右圆柱杆的轮廓面上都设置有分别与两第一滚花配合的第二滚花,任意一个同步带轮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各三轴气缸都为带阀气缸,各三轴气缸及伺服电机与单片机控制器线路连接一起。这里选用三轴气缸的作用是,对支撑架的支撑强度高;这里连接件的作用是,能够使得左圆柱杆旋转时、不会带动右圆柱杆一同跟着旋转,只能通过传力件来传力带动,从而就可以使得一个伺服电机控制不同位置的小抽屉或者大抽屉移动;这里传力件的作用是,在所有左圆柱杆被伺服电机带动时、利用传力件上的两转轮配合在左圆柱杆及右圆柱杆的第二滚花上,从而能够使得左圆柱杆能够带动右圆柱杆,从而能够带动第一蜗杆带动第一蜗轮旋转,从而带动第一齿轮旋转,最后带动第一齿条移动,从而带动对应的小抽屉或对应的大抽屉移动;这里各驱动件的工作原理:伺服电机通过同步带及各同步带轮来带动各左圆柱杆同步旋转,由于左圆柱杆与右圆柱杆之间安装有连接件,所以,左圆柱杆不会带动右圆柱杆一同旋转,这时,按动对应小抽屉上的第一按动开关或者对应大抽屉上的第二按动开关,这时,对应传力件上的三轴气缸就会带动支撑架下移并且两转轮会压在两第二滚花处,从而利用连接转轴的传力作用,使得左圆柱杆带动右圆柱杆旋转,进而带动第一蜗轮旋转,进而带动第一齿轮旋转,从而带动第一齿条移动,最后带动对应位置的小抽屉或大抽屉移动,这种方式,只需要一大伺服电机,就能够控制不同的小抽屉或者不同的大抽屉移动,从而能够降低装置的复杂程度及大大降低成本;这里第一滚花及第二滚花的作用是,增加两转轮与左圆柱杆及右圆柱杆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避免左圆柱杆带动右圆柱杆时发生打滑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完善,各小抽屉及各大抽屉的外侧上都设有固定在壳体上并与单片机控制器线路连接的警示灯。这里警示灯的作用是,可以进一步起到哪个小抽屉或哪个大抽屉打开后的提醒作用。

进一步完善,各小抽屉及各大抽屉的外轮廓上都设置有通过自润滑材料制成的润滑层。这里润滑层的作用是,能够使得小抽屉或大抽屉启闭摩擦系数小,便于被驱动打开;这里自润滑材料为聚四氟乙烯。

进一步完善,壳体的底面四角都固定有支撑脚。这里支撑脚的作用是,对于壳体起到更稳定的支撑作用。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利用一组大抽屉,用于放置大的内镜室用器械工具,利用一组小抽屉,用于放置小的内镜室用器械工具,利用信息卡槽,用于对应写上抽屉需放置工具的名称,并把卡片放置在信息卡槽处,便于识别认识清楚对应抽屉需要放置的东西,利用驱动件,用于驱动对应小抽屉或大抽屉移动,利用单片机控制器,用于与各第一按动开关、第二按动开关配合一起,从而哪个第一按动开关或哪个第二开关按动时,就会带动对应的小抽屉或者对应大抽屉移出,从而便于放置或拿取位于小抽屉或大抽屉中的工具,利用臭氧发生器,使得壳体内具有一定量浓度的臭氧,从而使得壳体内始终保持在杀菌的模式下并且臭氧也能够挤走壳体内的水汽,从而降低器械工具被腐蚀的速度,增加器械工具的使用寿命,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面图;

图4为图2的b-b剖面图;

图5为图3的c-c剖面图;

图6为图3的d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壳体1,小抽屉2,大抽屉3,第一按动开关4,第二按动开关5,信息卡槽6,单片机控制器7,驱动件8,第一转轴8-1,第一齿轮8-2,第一蜗轮8-3,第二转轴8-4,左圆柱杆8-4a,右圆柱杆8-4b,第一蜗杆8-4c,连接件8-5,圆管8-5a,横向通孔8a-5a,盲孔8b-5a,滚动轴承8-5b,第一档片8-5c,第二档片8-5d,同步带轮8-6,同步带8-7,传力件8-8,三轴气缸8-8a,推板8a-8a,支撑架8-8b,转轮8-8c,第一滚花8a-8c,连接转轴8-8d,第二滚花8-9,伺服电机8-10,第一齿条8-11,第一限位开关9,第二限位开关10,穿气孔11,臭氧发生器12,气体循环泵13,警示灯14,润滑层15,支撑脚16,工具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这种新型内镜室用器械工具收集放置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上插接有一组小抽屉2及一组大抽屉3,各小抽屉2的上方都设置有第一按动开关4,各大抽屉3的上方都设置有第二按动开关5,各小抽屉2及各大抽屉3的外端面上都固定有信息卡槽6,壳体1上固定有单片机控制器7,壳体1上安装有用于驱动小抽屉2及大抽屉3移动的驱动件8,壳体1内设置有用于小抽屉2及大抽屉打开信号发出及关闭信号发出的第一限位开关9及第二限位开关10,单片机控制器7与驱动件8、第一按动开关4、第二按动开关5、第一限位开关9、第二限位开关10线路连接,各小抽屉2及各大抽屉3的底部均开有一组穿气孔11,壳体1内固定有与单片机控制器7线路连接一起的臭氧发生器12,壳体1内安装有与单片机控制器7线路连接一起的气体循环泵13。

各小抽屉2及各大抽屉3的侧部都设置有驱动件8,驱动件8包括转动连接在壳体1上的第一转轴8-1,第一转轴8-1上固定有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一齿轮8-2,小抽屉2的底面、所述大抽屉3的底面分别固定有与各第一齿轮8-2配合的第一齿条8-11,两第一齿轮8-2之间设有固定在第一转轴8-1处的第一蜗轮8-3,第一转轴8-1的下方设有与第一转轴8-1垂直设置并且转动连接在壳体1上的第二转轴8-4,第二转轴8-4的端部为与第一蜗轮8-3配合的第一蜗杆8-4c,第二转轴8-4上设有连接件8-5,连接件8-5包括固定在壳体1上的圆管8-5a,圆管8-5a上开有横向通孔8a-5a,横向通孔8a-5a的两端都开有截面大于横向通孔8a-5a的盲孔8b-5a,两盲孔8b-5a处都安装有滚动轴承8-5b,圆管8-5a的两端都固定有用于压住滚动轴承8-5b外圈的第一档片8-5c,第二转轴8-4分成左圆柱杆8-4a及右圆柱杆8-4b,当左圆柱杆8-4a、右圆柱杆8-4b都分别安装在各滚动轴承8-5b的内圈处时、左圆柱杆8-4a、右圆柱杆8-4b上都固定有压在滚动轴承8-5b内圈左、右两侧面上的第二档片8-5d,各左圆柱杆8-4a上都固定有同步带轮8-6,各同步带轮8-6之间都连接有同步带8-7,各连接件8-5的上方都设有传力件8-8,传力件8-8包括固定在壳体1上的三轴气缸8-8a,三轴气缸8-8a的推板8a-8a上固定有支撑架8-8b,支撑架8-8b上转动连接有一对相对设置的转轮8-8c,两转轮8-8c的轮廓面上设置有第一滚花8a-8c,两转轮8-8c之间固定有连接转轴8-8d,左圆柱杆8-4a及右圆柱杆8-4b的轮廓面上都设置有分别与两第一滚花8a-8c配合的第二滚花8-9,任意一个同步带轮8-6通过伺服电机8-10驱动,各三轴气缸8-8a都为带阀气缸,各三轴气缸8-8a及伺服电机8-10与单片机控制器7连接一起。

各小抽屉2及各大抽屉3的外侧上都设有固定在壳体1上并与单片机控制器7线路连接的警示灯14。

各小抽屉2及各大抽屉3的外轮廓上都设置有通过自润滑材料制成的润滑层15。

壳体1的底面四角都固定有支撑脚1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果需要把对应的工具17从小抽屉2或者从大抽屉3处拿出或放置时,只需要按动对应抽屉上方的按钮,这时,伺服电机8-10就会启动并通过各同步带8-7带动各左圆柱杆8-4同时旋转,按动按钮侧的小抽屉2或者大抽屉3处的传力件8-8就会启动,从而利用三轴气缸8-8a带动支撑架8-8b下移,从而带动两转轮8-8c压在左圆柱杆8-4a及右圆柱杆8-4b上,通过第一滚花8a-8c及第二滚花8-9的摩擦力作用及连接转轴8-8d的传力作用,从而使得左圆柱杆8-4a带动右圆柱杆8-4d旋转,进而带动第一蜗杆8-4c的旋转,第一蜗杆8-4c再带动第一蜗轮8-3旋转,从而带动两第一齿轮8-2旋转,从而带动第一齿条8-11移动,进而带动对应的小抽屉2或者大抽屉3移出,从而拿出或者放置对应的器械工具,在工具17拿出或放置到小抽屉2或者大抽屉3时、这时臭氧发生器12及气体循环泵13一直在运行状态,值得推广应用;对应的小抽屉2或者大抽屉3被移动时,对应的警示灯14也会亮起,起到提醒作用;当小抽屉2或者大抽屉3被移动打开时,小抽屉2或者大抽屉3上的挡板压住第二限位开关10时、第二限位开关10会给与单片机控制器7控制对应的三轴气缸8-8a上移的信号,从而对应的小抽屉2或者大抽屉3就会停止,当需要对应的小抽屉2或者大抽屉3移回到壳体1内时,只需要再次按动对应的第一按动开关4或者对应的第二按动开关5,单片机控制器7就会控制伺服电机8-10反向旋转,从而再次控制对应的三轴气缸8-8a下移并使得两转轮8-8c再次压在左圆柱杆8-4a及右圆柱杆8-4b上,从而再次带动对应的小抽屉2或者对应的大抽屉3复位移回到壳体1内,当对应的小抽屉2或者对应的大抽屉3移回触碰到第一限位开关9后,对应的三轴气缸8-8a再次上移,从而使得对应的抽屉2或者对应的大抽屉3停止,这种驱动件8只需要一个伺服电机8-10就能够控制各小抽屉2或各大抽屉3的启闭,不仅结构紧凑,而且功耗小,成本低。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