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牙支持式下颌骨残端定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27717发布日期:2020-04-10 16:20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牙支持式下颌骨残端定位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颌面外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牙支持式下颌骨残端定位器。



背景技术:

目前,数字化外科技术发展迅速并广泛应用于外科临床中。其中,能将术前设计精确转化为术中操作的技术有手术导航和导板。手术导航需要通过大型的、价格高昂的导航仪将术前或术中的ct、mri等信息在术中与患者实体进行配准注册,不仅操作复杂,也有导航失败的可能。而外科导板技术已经在骨科、整形外科、颌面外科有一定的应用,所使用的数据多是来源于ct或三维扫描,对设备要求较高,设计导板的过程也很复杂,需要专门的工程技术人员。

在实际手术操作中,当下颌骨截骨完成的时候,下颌骨残端会成为游离的骨块,很难保持在原始位置上,因此,需要把下颌骨残端复位到原始位置来保证颞下颌关节的正常。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当下颌骨截骨完成时,下颌骨残端会成为游离的骨块,很难保持在原始位置上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牙支持式下颌骨残端定位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牙支持式下颌骨残端定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弧形结构的咬合板,所述咬合板的上下表面均设有形状与颌骨体部牙列外形相一致的定位槽,所述咬合板的弧形端部一体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固定孔且通过所述固定孔穿设固位钉与颞下颌关节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定位板位于所述咬合板任意一侧的弧形端部。

可选地,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三个固定孔,三个所述固定孔呈三角形的分布方式设置。

可选地,每个所述固定孔均为直径是2mm的钉孔。

可选地,所述咬合板和所述定位板为3d打印的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牙支持式下颌骨残端定位器,当下颌骨截骨完成的时候,下颌骨残端会成为游离的骨块,很难保持在原始位置上,从而利用固位钉穿过固定孔将定位板固定在颞下颌关节,然后通过咬合板上的定位槽使之与复位后的牙列外型完全吻合,即可把下颌骨残端复位到原始位置来保证颞下颌关节的正常。

2.本实用新型的牙支持式下颌骨残端定位器,因为牙支持式定位的精度在颌面外科手术中使用导板定位的精度是最高的,所以仅在咬合板任意一侧设置定位板,即可保障其整体稳定性,并且能够缩短制作导板的时间,减少制作导板的成本,以此提高手术效率。

3.本实用新型的牙支持式下颌骨残端定位器,定位板上开设有三个固定孔,三个固定孔呈三角形的分布方式设置,从而一方面三个钉孔决定一个面,能够很精准地让下颌骨残端定位到原来位置,提高固定强度,另一方面其走向避开了手术刀的轨迹,以此准确完成重建塑型,其可靠程度得到极大的提升。

4.本实用新型的牙支持式下颌骨残端定位器,咬合板和定位板为3d打印的一体成型结构,利用3d打印技术,使手术更加精确可靠,并且通过临床经验看,以牙定位方式是最精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牙支持式下颌骨残端定位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咬合板;11、定位槽;2、定位板;21、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牙支持式下颌骨残端定位器,如图1所示,包括呈弧形结构的咬合板1,咬合板1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形状与颌骨体部牙列外形相一致的定位槽11,并且咬合板1的弧形端部一体连接有定位板2,定位板2上开设有固定孔21且通过固定孔21穿设固位钉与颞下颌关节固定连接。因此,当下颌骨截骨完成的时候,下颌骨残端会成为游离的骨块,很难保持在原始位置上,从而通过咬合板1上的定位槽11使之与复位后的牙列外型完全吻合,然后利用固位钉穿过固定孔21将定位板2固定在颞下颌关节,即可把下颌骨残端复位到原始位置来保证颞下颌关节的正常。此结构便于从口内深入,相比其他结构大的定位器械,更加小巧,创伤面小,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孔21与下颌骨重建使用的就位引导板的钉孔一致,以减少手术时间,并准确完成重建塑型。

如图1所示,定位板2位于咬合板1任意一侧的弧形端部。因为牙支持式定位的精度在颌面外科手术中使用导板定位的精度是最高的,所以仅在咬合板1任意一侧设置定位板2,即可保障其整体稳定性,并且能够缩短制作导板的时间,减少制作导板的成本,以此提高手术效率。

如图1所示,定位板2上开设有三个固定孔21,三个固定孔21呈三角形的分布方式设置,从而一方面三个钉孔决定一个面,能够很精准地让下颌骨残端定位到原来位置,提高固定强度,另一方面其走向避开了手术刀的轨迹。在实用新型此实施例中,每个固定孔21均为直径是2mm的钉孔,在手术中,通过钛钉跟固定孔21的配合,可将牙支持式下颌骨残端定位器牢牢固定到颞下颌关节,以此准确完成重建塑型,其可靠程度得到极大的提升。

如图1所示,咬合板1和定位板2为3d打印的一体成型结构,利用3d打印技术,使手术更加精确可靠。另外,在实用新型此实施例中,选用光敏树脂材质制作本牙支持式下颌骨残端定位器,其具有固化快速、成型精度高、表面效果好、具有类abs性能,机械强度高、低气味、耐储存、通用性强的特点。

本牙支持式下颌骨残端定位器的工作原理:当下颌骨截骨完成的时候,下颌骨残端会成为游离的骨块,很难保持在原始位置上,从而通过咬合板1上的定位槽11使之与复位后的牙列外型完全吻合,然后利用固位钉穿过固定孔21将定位板2固定在颞下颌关节,三个钉孔决定一个面,通过钛钉跟固定孔21的配合,可将本牙支持式下颌骨残端定位器牢牢固定到颞下颌关节。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牙支持式下颌骨残端定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弧形结构的咬合板(1),所述咬合板(1)的上下表面均设有形状与颌骨体部牙列外形相一致的定位槽(11),所述咬合板(1)的弧形端部一体连接有定位板(2),所述定位板(2)上开设有固定孔(21)且通过所述固定孔(21)穿设固位钉与颞下颌关节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牙支持式下颌骨残端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2)位于所述咬合板(1)任意一侧的弧形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牙支持式下颌骨残端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2)上开设有三个固定孔(21),三个所述固定孔(21)呈三角形的分布方式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牙支持式下颌骨残端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固定孔(21)均为直径是2mm的钉孔。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牙支持式下颌骨残端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板(1)和所述定位板(2)为3d打印的一体成型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颌面外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牙支持式下颌骨残端定位器,旨在解决当下颌骨截骨完成时,下颌骨残端会成为游离的骨块,很难保持在原始位置上的问题,其技术要点在于包括呈弧形结构的咬合板,所述咬合板的上下表面均设有形状与颌骨体部牙列外形相一致的定位槽,所述咬合板的弧形端部一体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固定孔且通过所述固定孔穿设固位钉与颞下颌关节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固位钉穿过固定孔将定位板固定在颞下颌关节,然后通过咬合板上的定位槽使之与复位后的牙列外型完全吻合,把下颌骨残端复位到原始位置来保证颞下颌关节的正常。

技术研发人员:解东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时间环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3.18
技术公布日:2020.04.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