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肢骨牵引用多用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89754发布日期:2020-01-03 10:07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肢骨牵引用多用垫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医疗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肢骨牵引用多用垫。



背景技术:

足下垂也叫尖足,是指由于胫骨前肌群肌力低,小腿三头肌痉挛足跟腱痉挛等原因而使踝关节不能背伸的症状。足下垂是昏迷、瘫痪、下肢功能障碍、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同时,若由于长期不能活动下肢,容易出现血液不畅通、四肢冰凉的症状,因此需要下肢骨牵引器矫正治疗足下垂。

目前,大多数下肢骨牵引器采用牵引针对足部进行矫正,再利用牵引垫和绷带进行矫正辅助,将牵引垫固定在下肢,再用绷带将足部垂直固定在牵引垫,从而实现对足下垂的矫正治疗,但是实现应用过程中用固定板和绷带矫正辅助还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

(1)通常采用牵引垫与绷带配合对足部进行垂直矫正,容易出现固定松动,进而矫正效果较差;

(2)通常患者躺在病床上,被褥的压迫可能会造成牵引针的移位,进而影响矫正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下肢骨牵引用多用垫,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采用牵引垫与绷带配合对足部进行垂直矫正,容易出现固定松动,进而矫正效果较差,同时被褥的压迫可能会造成牵引针的移位,进而影响矫正治疗效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肢骨牵引用多用垫,包括垫体和牵引板,所述牵引板后侧通过倾斜设置的若干组第一支撑杆与垫体后侧上端连接,所述垫体前侧滑动连接有弧形防被褥压迫板,所述牵引板左右两侧对称螺旋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圆周侧壁均焊接有两组固定盘,所述牵引板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螺纹杆均套接在连接板的中部,且两组固定盘均匀设置在连接板的两侧,所述连接板上下端均胶接有t型滑块,所述牵引板前侧开设有与t型滑块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t型滑块前侧均焊接有足部固定板,所述足部固定板侧壁均匀设置有若干组书包扣,便于通过书包扣将足部固定在两组足部固定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垫体前侧倾斜设置有下肢垫体,下肢垫体设置为抗阻尼的塑胶泡沫板,且下肢垫体两侧设置有魔术贴固定带。

优选的,所述垫体前侧且靠近牵引板一端开设有卡接足后跟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垫体前侧对称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均设置有与之配合的第二滑块,第二滑块外侧均螺旋连接有第二支撑杆,其中一组第二支撑杆顶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弧形防被褥压迫板,另外一组第二支撑杆顶端胶接有卡槽块,所述弧形防被褥压迫板另一端间隙配合在卡槽块的卡槽内。

优选的,所述牵引板前侧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组磁性按摩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根据不同患者的脚型,调节两组足部固定垫之间的距离,并通过垫体与牵引板的相互配合,保持足部与下肢处于牵引垂直曲线,不仅根据不同脚型,调节牵引的稳定性,而且避免使用绷带固定矫正所引起的固定松动,从而提高矫正治疗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弧形防被褥压迫板在垫体不同的位置,从而避免被褥的压迫造成牵引针的移动,进而提高矫正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1垫体;2牵引板;3第一支撑杆;4弧形防被褥压迫板;5螺纹杆;6固定盘;7连接板;8t型滑块;9第一滑槽;10足部固定垫;11书包扣;12下肢垫体;13凹槽;14第二滑槽;15第二滑块;16第二支撑杆;17卡槽块;18磁性按摩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具体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下肢骨牵引用多用垫,包括垫体1和牵引板2,所述牵引板2后侧通过倾斜设置的若干组第一支撑杆3与垫体1后侧上端连接,所述垫体1前侧滑动连接有弧形防被褥压迫板4,所述牵引板2左右两侧对称螺旋连接有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圆周侧壁均焊接有两组固定盘6,所述牵引板2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板7,所述螺纹杆5均套接在连接板7的中部,且两组固定盘6均匀设置在连接板7的两侧,所述连接板7上下端均胶接有t型滑块8,所述牵引板2前侧开设有与t型滑块8配合的第一滑槽9,所述t型滑块8前侧均焊接有足部固定板10,所述足部固定板10侧壁均匀设置有若干组书包扣11。

本实施例中,垫体1前侧倾斜设置有下肢垫体12,下肢垫体12设置为抗阻尼的塑胶泡沫板,且下肢垫体12两侧设置有魔术贴固定带,通过魔术贴固定带将患者下肢固定在下肢垫体12内,并由于下肢垫体12设置成后侧比前侧高,进而可抬高下肢,防止下肢血栓;垫体1前侧且靠近牵引板一端开设有卡接足后跟的凹槽13,可贴合患者足部设计,提高使用治疗的舒适感;垫体1前侧对称开设有第二滑槽14,第二滑槽14内均设置有与之配合的第二滑块15,第二滑块15外侧均螺旋连接有第二支撑杆16,其中一组第二支撑杆16顶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弧形防被褥压迫板4,另外一组第二支撑杆16顶端胶接有卡槽块17,所述弧形防被褥压迫板4另一端间隙配合在卡槽块17的卡槽内,不仅实现弧形防被褥压迫板4在垫体1前侧滑动,而且当将下肢固定于下肢垫体12时,可将弧形防被褥压迫板4从卡槽块17移出并将弧形防被褥压迫板4转动至另一侧,从而便于下肢的固定;牵引板2右侧设置有若干组磁性按摩块18,在矫正治疗的同时,磁性按摩块18可进一步对脚底的穴位进行按摩,从而提高矫正治疗的效果。

使用时,先将弧形防被褥压迫板4转动至另一侧,再通过第一支撑杆3将牵引板2垂直在垫体1后侧,之后将足部放置在牵引板2前侧,并通过螺纹杆5与t型滑块8的相互配合,旋转螺纹杆5,在固定盘9的带动下,挤压连接板7在牵引板2两侧的移动,进而带动t型滑块8在第一滑槽9内移动,从而带动足部固定垫10在牵引板2前侧面的移动,根据不同患者的脚型,调节两组足部固定垫10之间的距离,并通过书包扣11紧紧的将足部紧贴在牵引板2上,从而保证整个足部与下肢处于垂直状态,再将下肢固定在垫体1上,保证足部与下肢固定的稳定性,最后调节滑动弧形防被褥压迫板4至合适位置,并将弧形防被褥压迫板4回转,使得弧形防被褥压迫板4放置在垫体1前侧上方。

该装置结构简单,根据不同患者的脚型,通过调节两组足部固定垫10之间的距离,并通过垫体1与牵引板2的相互配合,保持足部与下肢处于牵垂直引曲线,不仅根据不同脚型,调节牵引的稳定性,而且避免使用绷带固定矫正所引起的固定松动,从而提高矫正治疗效果;通过调节弧形防被褥压迫板4在垫体1不同的位置,从而避免被褥的压迫造成牵引针的移动,进而提高矫正治疗效果。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