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部手术后血肿提示贴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83298发布日期:2020-02-11 09:06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颈部手术后血肿提示贴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甲状腺手术后颈部血肿提示贴片。



背景技术:

呼吸困难和窒息是甲状腺术后患者最危急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48小时内,其中一个能提前发现的原因是切口内出血压迫气管。现在都是依靠医护人员主观判断患者有无切口出血,并没有测量的协助判断的器械和工具,容易导致血肿较大或者患者呼吸出现困难,发绀时才被发现,严重影响患者快速康复,大大增加了医疗纠纷和医闹的风险。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综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颈部手术后血肿提示贴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没有协助判断的器械和工具、主观判断不标准,以及血肿发现较晚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颈部手术后血肿提示贴片,包括贴片,所述贴片的周圈设置为锯齿状,贴片的一面为黏胶面,贴片的另一面为标尺面,所述黏胶面上设置有保护膜,所述标尺面上设置有横坐标和纵坐标。

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横坐标的刻度点处均设置有向两端延伸的、与纵坐标平行的纵标线,所述纵坐标的刻度点处均设置有向两端延伸的、与横坐标平行的横标线。

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分度值均为0.2cm。

更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贴片为易碎贴材质,所述横坐标和纵坐标为聚乙烯材质。

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颈部手术后血肿提示贴片,结构简单,制备方便,利用黏胶面将贴片粘贴在甲状腺术后患者颈部切口上方/下方,当手术部位内出血形成血肿,皮肤隆起达到一定高度,形成一定的压力会导致贴片锯齿状边缘裂开,医护人员通过观察贴片锯齿边缘的裂开程度,客观地判断患者手术部位出现血肿情况,并能及时给予处理,有效避免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窒息等并发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颈部手术后血肿提示贴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颈部手术后血肿提示贴片的层状结构示意图。

图中:1.贴片;11.横坐标;12.纵坐标;13.横标线;14.纵标线;15.标尺面;16.黏胶面;2.保护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实用新型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图1、2所示,一种颈部手术后血肿提示贴片,包括贴片1,所述贴片1的周圈设置为锯齿状,贴片1的一面为黏胶面16,贴片1的另一面为标尺面15,所述黏胶面16上设置有保护膜2,所述标尺面15上设置有横坐标11和纵坐标12;且贴片1为易碎贴材质,横坐标11和纵坐标12为聚乙烯材质,横坐标和纵坐标可通过胶粘在贴片上。本实用新型的周圈采用与邮票边缘相似的锯齿状结构,当粘贴部位隆起达到一定压力后,锯齿边缘会裂开,医护人员可根据横坐标和纵坐标对血肿情况进行判断。

具体地,横坐标11的刻度点处均设置有向两端延伸的、与纵坐标12平行的纵标线14,所述纵坐标12的刻度点处均设置有向两端延伸的、与横坐标11平行的横标线13;横标线和纵标线用于参照计算边缘开裂长度。

更为具体的方案为,所述横坐标11和纵坐标12的分度值均为0.2cm,本实施例中横坐标长5cm,纵坐标长2.5cm,贴片整体采用蓝色,横坐标和纵坐标采用深蓝色,与皮肤颜色形成明显对比,便于观察贴片撕裂状况。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撕开贴片上的保护膜(本颈部手术后血肿提示贴片可无菌单独包装),无张力地将贴片平整粘贴在患者颈部,这里分为两种情况:

其一为甲状腺常规手术方式切除术,手术时皮肤开口在颈部,贴片粘贴在颈部切口正中位上方;

其二为腔镜下行甲状腺切除术,手术时皮肤开口不在颈部,贴片直接粘贴在颈部正中位下方。

同时告知患者头颈部活动幅度避免过大,护士巡视时观察贴片锯齿边缘的完整性,发现有撕裂及时排除其他人为因素,高度警惕患者颈部手术部位出现切口内出血形成血肿,及时告知医生,根据病情快速给予处理,保证患者安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获知本实用新型中记载内容后,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其作出若干同等变换和替代,这些同等变换和替代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