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出气冷凝液收集套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01241发布日期:2020-04-07 21:15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呼出气冷凝液收集套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集呼出气冷凝液的套管,该套管主要应用于健康领域,用以收集受试者的呼出气冷凝液,进行疾病(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筛查或检查。



背景技术:

呼出气冷凝液(exhaledbreathcondensate,ebc)指通过冷却呼出气而得到的液体样本。其成分较复杂,包括水蒸气、可挥发性物质(如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挥发性有机物(如尿素、白三烯等)以及非挥发性物质(亚硝酸盐、血管活性物质、脂类代谢产物和细胞因子等)。研究报道在ebc中可以检测到数千种物质,且不断有新的物质被检测到,通过对ebc中的这些生化分子或ph值等指标进行检测,可反映气道氧化应激、炎症损伤等状态,具有简便、易行、重复性好等优点,适用于病情严重患者和儿童,包括婴儿在内,为监测肺部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提供新途径。

如何对ebc进行快速收集,并保证样本不受唾液污染是首要解决的问题。目前,现有商品化的ebc收集器有ecoscreenⅰ、ecoscreenⅱ、rtube、anacon、turbodeccs等。这些收集器价格都比较昂贵,并且每种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相应的缺点,如turbodeccs呼出气冷凝液收集系统一次只能收集一个受试者的样本,不适用于大批量受试者同时受检;而rtube虽然能同时收集多个受试者的样本,但外层冷凝筒收集一位受试者后需要放回-20℃重新等待冷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高国内呼出气冷凝液收集装置的普适性和易操作性,提供一种简便、价廉、效高的呼出气冷凝液收集套管。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呼出气冷凝液收集套管。

一种呼出气冷凝液收集套管由上管体、下管体、第一单向阀、第一螺口盖、一次性吹嘴、第二螺口盖、第二单向阀组成。

所述上管体为一个中空透明塑料管体,上管体的主体为一根双层中空透明管,在双层中空透明管的上侧壁有一个螺纹开口,双层中空透明管的正中间连有一根倒圆锥形管,双层中空透明管和倒圆锥形管用两根中空小管连接;所述螺纹开口、倒圆锥形管、双层中空透明管构成一个联通的中空容器,可以从螺纹开口装入去离子水。

所述下管体整体为一个下底面封闭,上端敞口的管状结构;所述下管体的上部连接有一个倒圆锥漏斗;所述下管体的下端有一圆柱形中空凸起的吹嘴口,所述吹嘴口的正对方有环形开口;所述吹嘴口的上沿内壁处有向上的环形凸起,该环形凸起与下管体的内壁呈45度角,环形凸起用于接侧壁流下来的呼出气冷凝液;所述环形凸起上突出一个凹槽,凹槽长度超过倒圆锥漏斗的圆心,凹槽可以接住从倒圆锥漏斗流下的呼出气冷凝液;所述环形凸起与下管体的内壁接口处有一个第二螺纹开口,第二螺纹开口可以与1.5ml离心管管口配套连接。

所述下管体可以从下面插入上管体,所述下管体的倒圆锥漏斗与上管体的倒圆锥形管吻合;所述上管体的上端安装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是一个带流量计的单向阀,空气只能从上管体内部向外流出,而不能从外部流进上管体;所述上管体的螺纹开口处安装有第一螺口盖。

所述下管体的吹嘴口连接一次性吹嘴,下管体的环形开口处连接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为只进不出的塑料盖,即空气可从外部进入到下管体内部,而不能从下管体内部流出外部;所述下管体的第二螺纹开口处连接第二螺口盖。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具体方法如下:

1)使用前将所有零部件用蒸馏水清洗三遍,高压消毒后烘干备用;

2)使用时,将装有去离子水的上管体从冰箱中取出,将所有零部件装配好,第二螺纹开口接上1.5ml离心管,放于桌上;

3)请受试者用蒸馏水漱口3次;

4)静坐后双手握好把手,口含一次性吹嘴,用鼻夹夹住鼻子,经口、平静呼吸;

5)采集过程中若发生咳嗽或嗳气立即脱开接口;

6)收集时间15分钟,采集量1ml以上;

7)收集完毕后,取出上管体1,摘除上管体顶部的第一单向阀,将收集管稍微倾斜,使冷凝液全部流入离心管中;

8)第一单向阀中的流量计的可以记录吹出气体的总体积;

9)将所有零部件拆分,清洗干净,常温存放。

本实用新型构思科学,价格低廉,可操作性高,普适性强。在呼出气冷凝液收集过程中具有非常好的应用价值,在临床、公共卫生与环境健康实际工作的推广中有切实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管体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管体剖视图。

附图标记

1、上管体;2、下管体;3、第一单向阀;

4、第一螺口盖;5、一次性吹嘴;6、第二螺口盖;

7、第二单向阀;

1-1、螺纹开口;1-2、倒圆锥形管;1-3、双层中空透明管;

2-1、吹嘴口;2-2、环形开口;2-3、倒圆锥漏斗;

2-4、第二螺纹开口;2-5、环形凸起;2-6、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呼出气冷凝液收集套管由上管体1、下管体2、第一单向阀3、第一螺口盖4、一次性吹嘴5、第二螺口盖6、第二单向阀7组成。

如图3所示,所述上管体1为一个中空透明塑料管体,上管体1的主体为一根长25cm、外径4cm、内径3cm的双层中空透明管1-3,在双层中空透明管1-3的上侧壁有一个直径0.9cm的螺纹开口1-1,双层中空透明管1-3的正中间连有一根10cm高,底径2cm的倒圆锥形管1-2,双层中空透明管1-3和倒圆锥形管1-2用两根直径0.25cm,长1cm的中空小管连接;所述螺纹开口1-1、倒圆锥形管1-2、双层中空透明管1-3构成一个联通的中空容器,可以从螺纹开口1-1装入去离子水。

如图4所示,所述下管体2整体为一个下底面封闭,上端敞口的管状结构;所述下管体2的上部连接有一个倒圆锥漏斗2-3;所述下管体2的下端距离底面3cm处有一直径2cm,长3cm的圆柱形中空凸起的吹嘴口2-1,所述吹嘴口2-1的正对方有直径2cm大小的环形开口2-2;所述吹嘴口2-1的上沿内壁处有1cm宽的向上的环形凸起2-5,该环形凸起2-5与下管体2的内壁呈45度角,环形凸起2-5用于接侧壁流下来的呼出气冷凝液;所述环形凸起2-5上突出一个长2cm,宽0.5cm的凹槽2-6,凹槽2-6长度超过倒圆锥漏斗2-3的圆心,凹槽2-6可以接住从倒圆锥漏斗2-3流下的呼出气冷凝液;所述环形凸起2-5与下管体2的内壁接口处有一个直径0.9cm的第二螺纹开口2-4,第二螺纹开口2-4可以与1.5ml离心管管口配套。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下管体2可以从下面插入上管体1,所述下管体2的倒圆锥漏斗2-3与上管体1的倒圆锥形管1-2吻合;所述上管体1的上端安装第一单向阀3,所述第一单向阀3是一个带流量计的单向阀,空气只能从上管体1内部向外流出,而不能从外部流进上管体1;所述上管体1的螺纹开口1-1处安装有第一螺口盖4。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下管体2的吹嘴口2-1连接一次性吹嘴5,下管体2的环形开口2-2处连接第二单向阀7;所述第二单向阀7为只进不出的塑料盖,即空气可从外部进入到下管体2内部,而不能从下管体2内部流出外部;所述下管体2的第二螺纹开口2-4处连接第二螺口盖6。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具体方法如下:

1)使用前将所有零部件用蒸馏水清洗三遍,高压消毒后烘干备用;

2)使用时,将装有去离子水的上管体1从冰箱中取出,将所有零部件装配好,第二螺纹开口2-4接上1.5ml离心管,放于桌上;

3)请受试者用蒸馏水漱口3次;

4)静坐后双手握好把手,口含一次性吹嘴7,用鼻夹夹住鼻子,经口、平静呼吸;

5)采集过程中若发生咳嗽或嗳气立即脱开接口;

6)收集时间15分钟,采集量1ml以上;

7)收集完毕后,取出上管体1,摘除上管体1顶部的第一单向阀3,将收集管稍微倾斜,使冷凝液全部流入离心管中;

8)第一单向阀3中的流量计的可以记录吹出气体的总体积;

9)将所有零部件拆分,清洗干净,常温存放。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