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01183发布日期:2020-04-07 21:14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导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在b超监测下置入子宫腔内的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导管。



背景技术:

为了解宫腔形态和输卵管是否通畅以及阻塞部位,确定有无子宫畸形及类型,目前临床上通常有以下两种检查方法:

(1)子宫输卵管造影

需在放射科医生的配合下完成,且患者及操作医生对自身接受放射线有恐惧感;据统计,76%的泛影葡胺水剂造影剂检查者有过敏现象,需做过敏试验;子宫输卵管边缘部分显影欠佳,细微病变不易观察,检查准确率仅达80%;部分患者在注药时有刺激性疼痛;注射造影剂后需在10~20分钟或24小时后第二次摄片;检查时,宫颈导管与宫颈外口必须紧贴,以防造影剂流入阴道内;如宫颈导管插入过深,易于损伤子宫。

(2)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

采用超声造影在生殖医学中心超声室即可完成,且b超创伤小,在一个周期内可重复检查。但检查时需要插入双腔子宫输卵管造影导管,检查中不能看到宫腔全貌及输卵管内部状况,宫颈导管与宫颈外口若接触不紧密,造影剂易于外流,虽然可以在腹部或阴道b超下动态观测造影剂的流出情况,但操作中不能准确掌握宫颈导管的插入方向及深度,导管顶端质地较硬,易于引起子宫穿孔。检查中宫颈导管注入生理盐水1.5~2ml,占据宫腔部分空间,干扰宫腔完整显影且掩盖病变位置,宫颈导管插入困难或插入过程中易引发迷走神经反射,易引发患者出现痉挛性疼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子宫、输卵管检查超声造影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既能满足不同子宫形态特点和宫腔深度,又能在超声监测下对子宫腔内完整空间和左右侧输卵管同时显影的造影导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导管,其特征在于,该超声造影导管包括导管头部、导管体部、导管尾部和套芯,导管头部顶端设置有出造影剂孔,导管头部管壁上设置有激光打标部位,导管尾部设置有手持部,尾端设置有造影剂注射器接口,套芯套装在导管上。在导管体圆弧处的位置,安装有避免宫腔内造影剂外溢的滑动软活塞。

下面分述超声造影导管各部件及部位功能:

(1)导管头部:为一圆锥形装置,顶端设置成圆钝平滑状,近端在其内部加入超细的中空金属支撑套芯,适合不同子宫形态和宫颈特点,减少了导管进入宫颈管内的难度和患者的不适感。

出造影剂孔:在头部顶端中心设有一个出造影剂孔,距其1cm处,顶端对称两侧等腰三角形样排列两个出造影剂孔,这两个孔分别对应左右侧子宫角处,该设计可以保证造影剂推注的均匀速度,而且也可同时均匀进入左右侧输卵管内显影观测。

激光打标部位:该装置靠近出造影剂孔处,长度1cm,可以增强b超显示的回声效果,提供导管顶端在子宫腔内的最佳位置。

(2)导管体部:为直径2mm的导管,管壁上设有置入子宫腔内深度刻度、滑动软活塞。

深度刻度:在导管体部以1cm为单位,设有6个刻度,共6cm,宫腔深度一般为6~8cm,易于掌握导管进入子宫腔的深度。

滑动软活塞:该部件主要的作用是导管进入宫腔预定深度后,推移活动的圆锥形软活塞封闭宫颈外口且固定在宫颈口处,避免造影剂外溢。

导管体圆弧处:根据宫颈管内解剖学特征设计该导管处逐渐塑形变粗变硬,以保证在此处推移软活塞对宫颈外口的良好封闭功能和推注造影剂时操作的稳定性作用。

(3)导管尾部:设计有符合把握稳固的平面手持部,平面方面标示导管顶部“一”字形出药孔的水平方向,面向左右侧输卵管开口方向,手持部外口是注射器接口。

(4)套芯:单独提供的金属套芯在造影导管内,方便于在插入宫颈管内前塑行,在不同宫颈管内解剖结构条件下易于进入宫腔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导管头部及导管体部均采用软质聚氯乙烯材料,舒适、安全、为一圆弧形装置,导管远端部分超软,近端在其内部加入超细的中空金属支撑套芯,易于插入,适合不同子宫形态特点和宫颈形状,减少了插入过程中的难度和不适感。

(2)本实用新型顶端设置成圆钝的平滑状,且设出造影剂孔,等腰三角形样排列三个出造影剂孔,顶端两侧的两个孔分别对应左右侧宫角的输卵管开口,该设计不仅可以保证造影剂匀速出管,不会阻塞,而且易于控制推注造影剂的速度和均匀进入两侧的输卵管内显影评估。

(3)导管头部管壁上设置有间距1cm的6个引导标示刻度,易于掌握导管插入子宫腔的深度。

(4)在头部管壁上设置有激光打标部位,可以增强b超下导管顶端在子宫腔内位置的超声显示功能。

(5)在导管体部距顶端7cm圆弧处,根据人体解剖学特征设计有逐渐变粗变硬的硬质聚氯乙烯材料,以保证推移软活塞良好的封闭性以及操作的稳定性,避免宫腔内造影剂外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管头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管头部;2-导管体部;3-导管尾部;4-出造影剂孔;5-激光打标部位;6-刻度位置;7-滑动软活塞;8-手持部;9-注射器接口;10-导管体圆弧处;11-套芯;12-顶端出造影剂孔;13-侧端出造影剂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加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导管,其特征在于,该超声造影导管包括导管头部1、导管体部2、导管尾部3和套芯11,导管头部顶端设置有出造影剂孔4,导管头部管壁上设置有激光打标部位5,导管尾部3设置有手持部8,尾端设置有造影剂注射器接口9,套芯11套装在导管上。

第一步组装:

按照图1,在导管体部1内插入套芯11,石蜡油润滑导管,然后在导管体部外壁上套上深度滑动软活塞7。

第二步使用:

常规插入扩阴器后,根据超声造影导管尾部标识正确插入导管,通过阴道、宫颈进入宫腔,超声检测激光打标部位5以及周围组织,监测超声造影导管进入深度,到达预定部位后,固定超声造影导管。抽出套芯11,导管尾部注射器接口9接上注入造影剂的注射器,推注造影剂,超声监测宫腔和输卵管显示情况以及造影剂的流动速度。完成检测后,移去超声造影导管。

上述实施方式仅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等同替换,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导管,其特征在于,该超声造影导管包括导管头部(1)、导管体部(2)、导管尾部(3)和套芯(11),导管头部顶端设置有出造影剂孔(4),导管头部管壁上设置有激光打标部位(5),导管尾部(3)设置有手持部(8),尾端设置有造影剂注射器接口(9),套芯(11)套装在导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头部顶端设置有出造影剂孔(4),出造影剂孔有3个,等腰三角形样排列,一个位于头部顶端中心处,两个位于顶端对称的两侧,3个出造影剂孔相距1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导管,其特征在于,在导管体圆弧处(10)的位置,安装有避免宫腔内造影剂外溢的滑动软活塞(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导管,其特征在于,在导管头部(1)的中后段位置标有导管插入深度的刻度(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导管,其特征在于,所标注的刻度(6)间距1cm,共标出6个引导标示刻度。


技术总结
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导管,其特征在于,该超声造影导管包括导管头部、导管体部、导管尾部和套芯,导管头部顶端设置有出造影剂孔,导管头部管壁上设置有激光打标部位,导管尾部设置有手持部,尾端设置有造影剂注射器接口,套芯套装在导管上。在导管体圆弧处的位置,安装有避免宫腔内造影剂外溢的滑动软活塞。本实用新型导管头部及导管体部均采用软质聚氯乙烯材料,舒适、安全,体部根据宫颈管内解剖学特征设计为逐渐塑形变粗变硬的圆弧形装置,导管远端部分超软,近端在其内部加入超细的中空金属支撑套芯,易于插入,适合不同子宫形态特点和宫颈形状,减少了插入过程中的难度和不适感。

技术研发人员:徐仙;马丽丽;陈耀平;马小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5.21
技术公布日:2020.04.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