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椎弓根钉固定装置及固定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20373发布日期:2020-04-17 17:55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颈椎椎弓根钉固定装置及固定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颈椎椎弓根钉固定装置及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颈椎退行性疾病等相关疾病在临床较为常见,大多病情相对简单的患者均可采用颈椎前路或脊柱内镜手术治疗,但仍有部分患者因退变节段已出现失稳现象,单纯颈椎前路或内镜手术尚不能完全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通常这类情况的患者,大多采用前后路联合或单纯后路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但由于颈椎后路相关肌肉及韧带结构复杂,且传统后路手术肌肉及筋膜等软组织剥离范围广,大量患者因术后肌肉及韧带广泛剥离,出现顽固性的颈椎疼痛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目前大量学者已充分认识该点,并通过采用尽量保存肌肉韧带起止点或损伤后再修复等方式,对传统手术方式进行了改进,但其效果仍然欠佳。因此开发一种能够通过经皮微创的方式,置入颈椎椎弓根钉棒系统的手术技术以及相关内置物成为发展趋势。

目前颈椎经皮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其在理论上的可行性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公认,但其仍存在置钉难度大,风险高等技术性问题。因此研发一种颈椎椎弓根钉固定装置十分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椎椎弓根钉固定装置,该颈椎椎弓根钉固定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具有置钉难度小,风险低的特点。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颈椎椎弓根钉固定装置,包括:连接部、固定部和连接杆;

连接部,包括本体、固定组件和锁紧件;所述本体设置有连杆槽,所述本体底部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均沿轴向贯通所述本体,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锁紧件与所述连杆槽连接,用于固定所述连接杆;

固定部,包括螺钉和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所述螺钉的头端连接,所述连接头设置在所述固定组件内,所述螺钉内设置有沿轴向贯穿所述螺钉及所述连接头的导针孔,所述导针孔与所述容纳槽贯通;

连接杆,用于穿装在所述连接部的连杆槽内,并通过所述锁紧件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设置为u形,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片状的长臂,所述长臂之间形成所述连杆槽。

进一步的,所述长臂上设置用以连接所述锁紧件的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长臂的外侧设置有折断口。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件为柱形螺帽,其内部设置有沿轴向贯通的导针孔。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件一端设置有多边形的凹槽,以配合螺帽锁定装置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槽设置为球窝。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头设置为直径小于球窝的球形头。

进一步的,所述球形头远离所述螺钉的端面设置为平面,所述平面设置有多边形的凹槽,以配合螺帽锁定装置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加压卡环和限位卡环;

所述加压卡环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靠近上方位置;所述限位卡环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靠近下方位置,所述连接头被限位在所述加压卡环和限位卡环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加压卡环用于接触所述连接头的内壁设置为球形面,并在所述球形面上设置有等间距的多个细横纹。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卡环设置为u形结构,其形成有装配开口,所述限位卡环用于接触所述连接头的内壁设置为球形面。

进一步的,所述加压卡环和限位卡环采用金属钛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螺钉靠近所述连接头的一端的外壁设置有第一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螺钉远离所述连接头的一端的外壁设置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二螺纹的螺纹间距大于所述第一螺纹的螺纹间距。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螺纹和第一螺纹的位置进行酸蚀喷砂处理,以形成局部微孔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螺钉的尖端设置有至少一个尖锐齿突结构。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颈椎椎弓根钉固定系统,包括空心穿刺定位器、置钉导针、扩孔器以及根据上述的颈椎椎弓根钉固定装置;

所述空心穿刺定位器为空心圆柱形结构,其头端外壁设置为斜面尖锐刨削结构;所述空心穿刺定位器内部中空,用以通过所述置钉导针;

所述扩孔器为t形结构,其头端为丝锥结构,所述扩孔器内部中空,用以通过所述置钉导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颈椎椎弓根钉固定装置的技术效果有:

本实用新型提供颈椎椎弓根钉固定装置,填补了目前颈椎后路经皮方式下椎弓根螺钉置钉的空白。具有置钉难度小,风险低的特点,大幅减少了后路内固定手术对颈后肌肉及韧带的损伤,减少了颈椎后路内固定患者术后出现顽固性疼痛的几率,同时降低了手术费用及患者的手术创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颈椎椎弓根钉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颈椎椎弓根钉固定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连接部的侧面剖视图;

图5为图3的俯视图;

图6为图3的仰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压卡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限位卡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固定部的剖视图;

图11为连接部和固定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2为锁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连接部;110-本体;111-连杆槽;112-容纳槽;113-长臂;114-折断口;120-固定组件;121-加压卡环;122-限位卡环;130-锁紧件;200-固定部;210-螺钉;131、211-导针孔;212-第一螺纹;213-第二螺纹;214-尖锐齿突结构;220-连接头;300-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颈椎椎弓根钉固定装置,用于穿装在置钉导针上,包括:连接部100、固定部200和连接杆300;连接部100与固定部200相连接,固定部200用于固定在患病部位,连接杆300用以连接多个连接部100,可实现颈椎后路经皮置钉,同时也可实现微创下取出上述固定装置,减少患者再次手术创伤,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

具体的:

如图3至图6所示,连接部100包括本体110、固定组件120和锁紧件130;本体110设置有连杆槽111;

本体110底部设置有容纳槽112,固定组件120设置在容纳槽112内,固定组件120起到连接固定部200的作用,并且,容纳槽112沿轴向贯通本体110,从而方便穿过置钉导针;锁紧件130与连杆槽111连接,用于固定放置于连杆槽111内的连接杆300;

固定部200包括螺钉210和连接头220;连接头220与螺钉210的头端连接,连接头220设置在固定组件120内,螺钉210内设置有沿轴向贯穿螺钉210及连接头220的导针孔211,导针孔211与容纳槽112贯通,导针孔211和容纳槽112均用于穿过置钉导针;

连接杆300用于穿装在连接部100的连杆槽111内,并通过锁紧件130固定。

采用上述的颈椎椎弓根钉固定装置,填补了目前颈椎后路经皮方式下椎弓根螺钉置钉的空白。具有置钉难度小,风险低的特点,大幅减少了后路内固定手术对颈后肌肉及韧带的损伤,减少了颈椎后路内固定患者术后出现顽固性疼痛的几率,同时降低了手术费用及患者的手术创伤。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本体110设置为u形,本体110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片状的长臂113,长臂113之间形成连杆槽111,以容纳连接杆300。另外,本体110优选采用钛合金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两个长臂113上分别设置用以连接锁紧件130的螺纹,优选地,如图12所示,锁紧件130为柱形螺帽,其内部设置有沿轴向贯通的导针孔131,锁紧件130通过螺纹连接在两个长臂113之间,具有调节方便的特点,用于对连接杆300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两个长臂113的外侧设置分别设置有折断口114,易于在术中对两个长臂113进行折断。

此外,在锁紧件130一端(图示为上端)设置有多边形的凹槽,凹槽的作用是配合螺帽锁定装置使用,从而方便对锁紧件130位置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容纳槽112设置为球窝,其上下两端开口均较球形窝直径大,方便装配固定组件120。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连接头220设置为直径小于球窝的球形头,球形头与球窝配合使用,在手术时,方便调整连接部100相对于固定部200的角度,以适应不同固定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球形头远离螺钉210的端面设置为平面,同时,平面上设置有多边形的凹槽,以配合螺帽锁定装置使用,方便对连接头220进行调节。

如图4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固定组件120包括加压卡环121和限位卡环122;

加压卡环121设置在容纳槽112内靠近上方位置;限位卡环122设置在容纳槽112内靠近下方位置,连接头220被限位在加压卡环121和限位卡环122之间。

具体的,加压卡环121用于接触连接头220的内壁设置为球形面,并在球形面上设置有等间距的多个细横纹,用以增加螺钉210加压过程中的稳定性。

限位卡环122设置为u形结构,其形成有装配开口,限位卡环122用于接触连接头220的内壁设置为球形面。

如图11所示,该实施方式中,利用加压卡环121对连接头220上端部位进行限位,防止连接头220及螺钉210向容纳槽112的上方脱出,利用限位卡环122对连接头220下端部位进行限位,用于防止连接头220及螺钉210向容纳槽112下方脱出;同时,由于加压卡环121和限位卡环122分别与连接头220(球形头)的接触面设置为球形面,与连接头220的形状适配,应用时,可使球形头角度进行调节。

优选地,加压卡环121和限位卡环122均采用金属钛制成。纯钛材质的加压卡环121和限位卡环122硬度较低,产生变形后可增加螺钉210和连接头220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螺钉210靠近连接头220的一端的外壁设置有第一螺纹212,第一螺纹212的螺纹间距较小,便于增加与皮质骨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9和图10所示,螺钉210远离连接头220的一端的外壁设置有第二螺纹213,第二螺纹213的螺纹间距大于第一螺纹212的螺纹间距,便于增加与松质骨连接的稳定性。

另外,第二螺纹213和第一螺纹212的位置进行酸蚀喷砂处理,以形成局部微孔结构,利于金属骨界面的整合,增加螺钉210的把持力。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螺钉210的尖端设置有至少一个尖锐齿突结构214。目的是,增加进针点周围皮质骨咬合力,避免定位过程中进针点位置产生滑动。

另外,螺钉210的直径具有(3.0mm、3.5mm、4.0mm、4.5mm、5.0mm、5.5mm、6.0mm)等多种规格,以满足使用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颈椎椎弓根钉固定装置中,各个组成部分在应用时,暴露于手术组织的各部分均采用弧面结构及边缘钝化处理,降低了对颈后软组织的骚扰,避免锐利边缘对周边肌肉造成切割,避免了患者术后的不适及并发症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颈椎椎弓根钉固定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该固定装置减少了后路内固定手术对颈后肌肉及韧带的损伤,减少了颈椎后路内固定患者术后出现顽固性疼痛的几率,同时降低了手术费用及患者的手术创伤;

(2)采用第一螺纹212及第二螺纹213的双螺纹螺钉210结构设计,同时螺钉210表面采用酸蚀喷砂处理,构建局部微孔结构,利于金属骨界面整合,大幅增加螺钉210把持力;

(3)螺钉210尖端采用尖锐齿突结构214设计,可将螺钉210固定在皮质骨表面,增加进针点周围皮质骨咬合力,避免定位过程中进针点位置滑动,同时对于部分坚硬骨质具有一定攻钻效果;

(4)采用适宜的螺钉210尾端u形臂长度,使其充分符合颈后置钉环境,同时通过配套手术器械的使用,可实现颈椎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置钉,同时也可微创下取钉,大大减少患者手术创伤,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

实施例二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颈椎椎弓根钉固定系统,该系统包括空心穿刺定位器、置钉导针、扩孔器以及上述实施例一中的颈椎椎弓根钉固定装置;

空心穿刺定位器为空心圆柱形结构,长度优选为250mm左右,便于电钻夹持,空心穿刺定位器的头端0-5cm处的外壁设置为尖锐的刨削结构;空心穿刺定位器内部中空,设置有直径为0.9mm左右的圆柱形通道,用以通过置钉导针。置钉导针为长300mm,直径为0.8mm的圆棒,与穿刺定位器主体的圆柱形通道匹配。

扩孔器为t形结构,其头端为丝锥结构,其直径设置为2.0mm左右,扩孔器的末端为木质把手,扩孔器内部中空,用以通过置钉导针。

优选地,空心穿刺定位器、置钉导针、扩孔器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由于颈椎椎弓根钉固定装置的结构在上述实施例一中已经做出了说明,具体请参考实施例一,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根据上述的实施二中颈椎椎弓根钉固定系统的固定方法,该固定方法包括,

s01,根据患者术前x线、ct、mri等相关影像数据,确定患者颈椎手术节段;

s02,常规吸入全身麻醉,常规消毒铺单;

s03,利用术中ct或三维c臂对患者手术部分进行再次扫描重建;

s04,利用术中导航系统选择合适置钉轨迹;

s05,切开置钉轨迹皮肤及肌肉组织;

s06,将空心穿刺定位器安装至电钻上,在导航系统辅助下沿置钉轨迹将空心穿刺定位器打入椎体前柱;操作中根据导航系统辅助进行实时矫正;

s07,再次术中ct透视确定空心穿刺定位器位置是否良好,确认良好后,利用电钻将置钉导针沿着空心穿刺定位器内部置入;

s08,退出空心穿刺定位器,置钉导针的位置不变;

s09,将扩孔器沿置钉导针逐渐拧入手术部位;

s10,退出扩孔器,置钉导针的位置不变;

s11,将颈椎椎弓根钉固定装置套设在置钉导针上,直至到达皮肤;

s12,沿置钉导针上下缘分别切开纵行切口,将颈椎椎弓根钉固定装置沿置钉导针穿过颈后组织,直至达到皮质骨面;

s13,轻锤螺钉210锁定装置,将颈椎椎弓根钉固定装置咬合固定在骨质表面,并逐步打入椎弓根及椎体,拆除螺钉210锁定装置;

s14,分别按步骤s01至s13置入多个颈椎椎弓根钉固定装置;

s15,选取设定长度的纵向连接杆300,将其沿皮下筋膜间隙由上至下贯通,并固定在连杆槽111内,将锁紧件130锁定加压。

s16,沿长臂113的折断口114将各长臂113多余部分折断,并将尾端修剪平整;

s17,常规逐层缝合肌肉、皮下筋膜及皮肤,无菌敷料覆盖。

利用上述的固定方法,可以将置钉难度有效降低,同时,大幅降低了手术的风险,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