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的捆扎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15620发布日期:2020-02-14 15:36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的捆扎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的捆扎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包括粗隆部前后壁、外侧壁、大粗隆尖部骨折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不稳定骨折,一直是临床上的治疗难点,其治疗目标是在复位后实现稳定内固定,使患者恢复至伤前功能水平,无疼痛或跛行。对于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尤其是内侧壁不完整时,外侧壁作为张力侧应力明显增加,容易出现髋内翻等畸形。髋部骨折患者大多是老年人,即使内侧有小粗隆的支撑,但内侧能提供有效支撑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对于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尤其是内侧壁不完整时,应积极固定粗隆部前后壁、外侧壁、大粗隆尖部的骨折,尤其是股骨粗隆部外侧壁的骨折,从而减少手术失败的风险。

在内植物的选择方面,髓内钉具有生物力学与微创优势,同时主钉也相当于金属外侧壁,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骨折外移。但在外侧壁薄弱同时伴大转子骨折时,插入主钉容易导致骨折分离,加重损伤,且髓内钉无法同时把持外侧壁的骨折块,髓内钉的抗内翻稳定性降低。单一的髓内钉治疗伴有外侧壁骨折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由于其外侧壁不完整,丧失了髓内钉螺旋刀片的固定支点,术后易引起内固定失效等缺点,因此,在使用髓内钉治疗该类型不稳定骨折时,建议重建外侧壁。

目前重建外侧壁的内固定方法一直存有争议,长螺钉或干骺端小钢板等重建方法无法利用微创髓内钉的小切口,需要对外侧壁完全的切开暴露,方可进行内固定,从而破坏了骨折的生物学环境。

为了寻求生物力学与微创优势,该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捆扎固定装置,完成包括粗隆部前后壁、外侧壁、大粗隆尖部骨折的捆扎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在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pfna、interten、gamma-3)治疗伴有包括粗隆部前后壁、外侧壁、大粗隆尖部骨折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针对包括粗隆部前后壁、外侧壁、大粗隆尖部骨折的捆扎固定装置。

一种基于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的钢丝捆扎固定装置,包括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主钉、粗隆部螺旋刀片或拉力螺钉(即头钉)、尾帽和捆扎固定装置;

捆扎固定装置由环形垫片、插入式u型袢钢板和丝线构成,环形垫片与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主钉的尾帽配套,属附加在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主钉尾端与尾帽之间的零件,该环形垫片环心处设有一圆形孔洞,可由尾帽的螺柱穿过,环形垫片环周设有数个第一圆孔,用于穿丝线;

插入式u型袢钢板与粗隆部螺旋刀片或拉力螺钉(即头钉)配套,插入式u型袢钢板由插杆、卡块和u型薄板组成,所述插杆首端能顺粗隆部螺旋刀片或拉力螺钉(即头钉)的中心孔插入,直至插入式u型袢钢板尾端卡块嵌入头钉的尾端中,根据髓内钉类型,与pfna配套的卡块为六棱柱状,与intertan配套的卡块为十字花状,与gamma-3配套的卡块为一字花状,插杆通过卡块连接u型薄板,该u型薄板构成夹口能环抱于股骨粗隆下部,u型薄板上设有数个第二圆孔,用于穿丝线。

更进一步而言,所述的环形垫片为环形钛合金薄板。

更进一步而言,所述的丝线为钢丝线或者不可吸收的缝合线。

更进一步而言,所述的环形垫片直径为2mm。

更进一步而言,所述的插杆的长度为60-70mm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过程:

以pfna治疗伴有包括粗隆部外侧壁的股骨粗隆间骨折为例,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及使用过程。

首先采用pfna完成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闭合复位髓内固定,根据外侧壁骨折类型,选择合适型号的丝线数根,每股丝线分别从插入式u型袢钢板上的第一圆孔中穿入,然后中间对折成双股,折弯处套在第一圆孔处,用一长钳引导所有双股丝线从粗隆部螺旋刀片或拉力螺钉(即头钉)配套置入的小切口穿入,从外部外侧切口即在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主钉置入的小切口穿出,再在大腿近端外侧,即粗隆部螺旋刀片或拉力螺钉(即头钉)置入切口处,将插入式u型袢钢板的插杆顺粗隆部螺旋刀片或拉力螺钉(即头钉)的中心孔插入,直至卡块嵌入粗隆部螺旋刀片或拉力螺钉(即头钉)的末端。

在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主钉置入切口处拉紧丝线,每根对折丝线的绳头编结在一起,取环形垫片,将每股丝线顺环形垫片第一圆孔穿入。

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主钉的尾帽,为一圆柱形带有外螺纹的紧固件,尾帽也为环形垫片的压帽。

尾帽从环形垫片的中心孔洞中穿入,置入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主钉尾端螺孔内,通过螺栓模式的连接,间隔之间的环形垫片被挤压固定。

将所有丝线在尾帽顶端编结,慢慢收紧,拧结成绳状,收紧的丝线如同打开式的降落伞的伞绳一样,牢牢捆扎外侧壁的骨折块,将其复位固定。

剪除多余的丝线,留下3~5毫米的残端,折弯残端,并将其贴服在尾帽的金属面。

同理,gamma-3髓内钉系统及intertan髓内钉系统也可采用类似的捆扎固定装置完成对括粗隆部前后壁、外侧壁、大粗隆尖部骨折的的复位及内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对伴有包括粗隆部前后壁、外侧壁、大粗隆尖部骨折的股骨粗隆间骨折骨折,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一期重建固定,不仅达到影像学和生物力学的稳定,而且避免了因为粗隆部前后壁、外侧壁、大粗隆尖部骨折没有固定而带来的术后疼痛。

2、捆扎牢固固定的包括粗隆部前后壁、外侧壁、大粗隆尖部骨折可以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提供有效支撑,提供抗旋转和内翻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是在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基础之上,对外侧壁的内固定提供足够强度的支持,有利于骨块之间的稳定,从而减少螺钉在股骨头内的应力;随着时间推移提供骨性支撑,从而减少了内固定失败率。

4、本实用新型给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和骨折顺利愈合提供了保障,同时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操作简单而且费用低廉,因此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pfna治疗伴有包括粗隆部前后壁、外侧壁、大粗隆尖部骨折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捆扎固定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与pfna螺旋刀片配套的插入式u型袢钢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pfna螺旋刀片末端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环形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gamma-3治疗伴有包括粗隆部前后壁、外侧壁、大粗隆尖部骨折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捆扎固定装置的的主视图。

图6为与gamma-3粗隆部拉力螺钉配套的插入式u型袢钢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gamma-3粗隆部拉力螺钉末端结构示意图。

图8为基于intertan治疗伴有包括粗隆部前后壁、外侧壁、大粗隆尖部骨折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捆扎固定装置的主视图。

图9为与intertan粗隆部拉力螺钉配套的插入式u型袢钢板结构示意图。

图10为intertan粗隆部拉力螺钉末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10所示,一种基于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的钢丝捆扎固定装置,包括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主钉1、粗隆部螺旋刀片或拉力螺钉(即头钉)2、尾帽3和捆扎固定装置4;

捆扎固定装置4由环形垫片40、插入式u型袢钢板42和丝线41构成,环形垫片40与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主钉1的尾帽3配套,属附加在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主钉1尾端与尾帽3之间的零件,该环形垫片40环心处设有一圆形孔洞,可由尾帽3的螺柱穿过,环形垫片40环周设有数个第一圆孔400,用于穿丝线41;

插入式u型袢钢板42与粗隆部螺旋刀片或拉力螺钉(即头钉)2配套,插入式u型袢钢板42由插杆420、卡块421和u型薄板422组成,所述插杆420首端能顺粗隆部螺旋刀片或拉力螺钉(即头钉)2的中心孔插入,直至插入式u型袢钢板42尾端卡块421嵌入头钉2的尾端中,根据髓内钉类型,与pfna配套的卡块421为六棱柱状,与intertan配套的卡块421为十字花状,与gamma-3配套的卡块421为一字花状,插杆420通过卡块421连接u型薄板422,该u型薄板422构成夹口能环抱于股骨粗隆下部,u型薄板422上设有数个第二圆孔423,用于穿丝线41。

更进一步而言,所述的环形垫片40为环形钛合金薄板。

更进一步而言,所述的丝线41为钢丝线或者不可吸收的缝合线。

更进一步而言,所述的环形垫片40直径为2mm。

更进一步而言,所述的插杆420的长度为60-70mm之间。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过程:

请参阅图1至图10所示,以pfna治疗伴有包括粗隆部外侧壁的股骨粗隆间骨折为例,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及使用过程。

首先采用pfna完成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闭合复位髓内固定,根据外侧壁骨折类型,选择合适型号的丝线41数根,每股丝线41分别从插入式u型袢钢板42上的第一圆孔400中穿入,然后中间对折成双股,折弯处套在第一圆孔400处,用一长钳引导所有双股丝线41从粗隆部螺旋刀片或拉力螺钉(即头钉)2配套置入的小切口穿入,从外部外侧切口即在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主钉1置入的小切口穿出,再在大腿近端外侧,即粗隆部螺旋刀片或拉力螺钉(即头钉)2置入切口处,将插入式u型袢钢板42的插杆420顺粗隆部螺旋刀片或拉力螺钉(即头钉)2的中心孔插入,直至卡块421嵌入粗隆部螺旋刀片或拉力螺钉(即头钉)2的末端。

在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主钉1置入切口处拉紧丝线41,每根对折丝线41的绳头编结在一起,取环形垫片40,将每股丝线41顺环形垫片40第一圆孔400穿入。

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主钉1的尾帽3,为一圆柱形带有外螺纹的紧固件,尾帽3也为环形垫片40的压帽。

尾帽3从环形垫片40的中心孔洞中穿入,置入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主钉1尾端螺孔内,通过螺栓模式的连接,间隔之间的环形垫片40被挤压固定。

将所有丝线41在尾帽3顶端编结,慢慢收紧,拧结成绳状,收紧的丝线41如同打开式的降落伞的伞绳一样,牢牢捆扎外侧壁的骨折块,将其复位固定。

剪除多余的丝线41,留下3~5毫米的残端,折弯残端,并将其贴服在尾帽3的金属面。

同理,gamma-3髓内钉系统及intertan髓内钉系统也可采用类似的捆扎固定装置完成对括粗隆部前后壁、外侧壁、大粗隆尖部骨折的的复位及内固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