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间接托槽粘贴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6348发布日期:2020-05-22 21:13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自适应间接托槽粘贴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托槽粘贴领域,尤其涉及了自适应间接托槽粘贴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在口腔牙齿的正畸治疗过程中,正畸托槽固定在牙面上,弓丝穿过托槽上的弓丝槽沟(又名方丝槽),并通过结扎橡胶圈或者结扎丝钢丝将弓丝直接结扎与托槽弓丝槽沟内,弓丝的矫正力通过托槽传递到牙齿,使牙齿产生预期的移动,以达到矫正牙齿的目的。所以托槽对于在牙齿上的粘贴位置具有严格要求,因为这是影响矫正效果的重要因素。传统的托槽粘贴位置的选择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根据经验在牙齿上进行标记,然后进行粘贴,粘贴的效果和受医生的技术水平影响很大。而且这种方式只能在诊所专业的医生进行,来回矫正的过程中,给患者和医生带来了不便。而且在安放托槽的过程中,由于托槽体积较小,口腔的操作空间有限,使得治疗时间大大延长,给患者的带来了极差的治疗体验,同时浪费时间。

中国专利cn201710993718.9公开了托槽粘结定位器及其制造方法及托槽定位方法,该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利用计算机进行托槽粘结定位器的模拟创建,并进行模拟配合,从而减轻了直接在患者口腔内操作的不适性,优化了患者的治疗环境,简化了整个治疗过程。模拟开设配合口从而能够有准确的设置托槽的安装位置,不必利用现场进行取牙模标记等操作。在整个托槽定位器的创建过程中,患者只需要提供口腔牙齿的三维扫描原型给医生就能完成前序的准备工作。给商业化、流水线生产提供了可能。但是在操作过程中,由于人的牙齿的形状以及位置偏差较大,所以有时需要手动调整,所以需要安装底板和托槽具有较高的自由度,从而便于调节,同时整个安装机构还要满足能够同时进行安装的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不能很好的普适疑难的牙齿,调整空间小等缺点,提供了自适应间接托槽粘贴支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自适应间接托槽粘贴支架,包括用于咬合的咬合板和用于连接咬合板与托槽的定位弹簧夹,咬合板上开设有装配槽,定位弹簧夹安装在装配槽内,定位弹簧夹可绕咬合板转动。通过设计使得定位弹簧夹和咬合板之间能够发生转动,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而且能够进行微调,能够更加准确的保证贴合位置的准确性以及保证贴合的可靠性以及操作的便捷性。

作为优选,定位弹簧夹包括转轴和用于与托槽连接的卡轴,装配槽包括与转轴连接的第一安装槽,卡轴与托槽转动连接。两端均采用活动连接方式的优势在于,能够保证定位弹簧夹的两端均能够实现转动和位置调整,便捷性以及可操作性更高。

作为优选,转轴、连接杆和卡轴依次连接构成“c”型定位弹簧夹或“工”字型定位弹簧夹。

作为优选,装配槽凸出设置在咬合板的外侧面或内侧面上,定位弹簧夹卡设在装配槽内。将装配槽凸出设置的优点在于,便于定位弹簧夹的安装,而且便于取放,调整空间更大。

作为优选,装配槽包括水平方向的第一安装槽和位于第一安装槽两侧与第一安装槽组成u型槽的侧槽,第一安装槽为水平方向设置,转轴与卡轴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连接杆设置在安装槽两侧的侧槽内。采用u型槽的优点在于,保证定位弹簧夹可调整的同时,兼顾了定位弹簧夹的不稳定性,u型槽对定位弹簧夹起到了一定的限位作用,保证在操作过程时更加可靠。

作为优选,还包括托槽和具有弹性的第一结扎圈,托槽包括结扎翼和弓丝槽沟;卡轴装配在弓丝槽沟内通过套设在结扎翼上的第一结扎圈进行限位。第一结扎圈能够对定位弹簧夹进行限位,限制定位弹簧夹出现晃动现象,而且弹性的限位圈能够为定位弹簧夹的向外调整提供了可能,以及能够倾斜调整。

作为优选,还包括弹性的第二结扎圈,第二结扎圈与咬合板连接用于限制定位弹簧夹在装配槽中的活动范围,卡轴上固定设置有轴套,轴套的个数为两个,弓丝槽沟的左端和右端限制在两个轴套之间。第二结扎圈的功能在于保证定位弹簧夹不会从咬合板掉落,以及为定位弹簧夹的上端提供倾斜的余量,同时保证限位可靠。同时第二限位圈给弹簧夹一个夹持力,给弹簧夹提供一个靠近牙面的力,保证托槽能够牢靠的贴合在牙面上。轴套能够对托槽进行限位防止其出现左右晃动。

作为优选,咬合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二结扎圈的安装柱,第二结扎圈安装在安装柱上。

作为优选,还包括弹性的第二结扎圈,第二结扎圈与咬合板连接用于防止定位弹簧夹从限位槽中脱落,咬合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二结扎圈的安装柱,第二结扎圈安装在安装柱上,安装柱设置在第一安装槽的两端。

作为优选,装配在装配槽内的定位弹簧夹预设有向牙齿粘贴面方向的预应力。

作为优选,卡轴上预设有弯折部,弯折部位于弓丝槽沟两端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上述结构能够同时将多个托槽安装在咬合板上进行粘贴,所以首先本专利具有定位、安装方便的特点。其次本实用新型采用定位弹簧夹与咬合板、托槽转动的方式进行装配,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托槽具有上下调整的空间,所以能够适应向外翘或者向内收的牙齿,同时托槽能够通过弹性的第一限位圈和弹性的第二结扎圈进行弹性限位,保证定位弹簧夹不会脱落的同时,为托槽适应倾斜牙齿提供了调整空间,方便医生在使用时调整托槽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实施例3的弹簧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6和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6定位弹簧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7定位弹簧夹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咬合板、2—定位弹簧夹、3—装配槽、4—卡轴、5—托槽、6—第一安装槽、7—侧槽、8—连接杆、9—第一结扎圈、10—结扎翼、11—弓丝槽沟、12—第二结扎圈、13—安装柱、14—弯折部、15—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个图2所示,自适应间接托槽粘贴支架,包括用于咬合的咬合板1和用于连接咬合板1与托槽5的定位弹簧夹2,咬合板1上开设有装配槽3,定位弹簧夹2安装在装配槽3内,定位弹簧夹2可绕咬合板1转动。咬合板1根据用户的牙齿进行数字取模获取,这为现有的技术本实施例就不再进行详细的描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定位弹簧夹2与咬合板1可进行绕轴转动,使定位弹簧夹2靠近或者远离牙齿粘贴面。安装在定位弹簧夹2上的托槽5能够对托槽5起到支撑作用,同时托槽5能够绕定位弹簧夹2转动,所以整个安装支架自由度高,可调整的范围大。所以定位弹簧夹2只需要能够绕咬合板1进行转动,同时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即可,对其转动的样式以及结构不需要做具体要求。

为了方便理解,下文对支架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定位弹簧夹2包括转轴15和用于与托槽5连接的卡轴4,装配槽3包括与转轴15连接的第一安装槽6,卡轴4与托槽5转动连接。为了准确描述第一安装槽6的的形状以及位置,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槽6为装配槽3,第一安装槽6凸出设置在咬合板1的外侧面上,定位弹簧夹2卡设在第一安装槽6内。具体的,咬合板1的外侧面设置有安装块,安装块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6,所以转轴15卡设在第一安装槽6内,为了方便转轴15的卡设,第一安装槽6包括位于外部沿槽轴向与槽等长的放置口,转轴15通过放置口安装在第一安装槽6内。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转轴15安装方便,同时转轴15能够有向外活动的自由度,所以开口的宽度应不小于转轴15的截面直径。

托槽5粘贴支架还包括托槽5和具有弹性的第一结扎圈9,托槽5包括结扎翼10和弓丝槽沟11;卡轴4装配在弓丝槽沟11内通过套设在结扎翼10上的第一结扎圈9进行限位。第一结扎圈9为弹性的橡皮圈,能够起到对卡轴4限位的功能,同时为托槽5提供了一定的活动量。

本实施例中,卡轴4为两根与转轴15平行的插接轴,插接轴用于插接在弓丝槽沟11内,托槽5能够绕弓丝槽沟11内的插接轴转动。连接转轴15和插接轴的部件定义为连接杆8,连接杆8的数量为两根。应当声明的是,连接杆8、转轴15、插接轴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为了保证定位弹簧夹2转轴15不会从第一安装槽6内脱落,还包括弹性的第二结扎圈12,第二结扎圈12与咬合板1连接用于防止定位弹簧夹2从限位槽中脱落。为了方便安装和稳固安装第二结扎圈12,第一安装槽6的两侧设置有安装柱13,第二结扎圈12的两端连接在安装柱13上,所以转轴15被第二结扎圈12限制在第二安装槽内,不会出现掉落现象。同时当转轴15的一端需要向外伸出时,转轴15向外挺克服第二结扎圈12的弹力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第二结扎圈压牢在定位弹簧夹2上。第二结扎圈12同时能够给定位弹簧夹2一个夹持力,给定位弹簧夹2提供一个靠近牙面的力,保证托槽5能够牢靠的贴合在牙面上。

卡轴4上固定设置有轴套41,轴套41的个数为两个,弓丝槽沟11的左端和右端限制在两个轴套41之间。轴套41通过点焊的方式固定套设在卡轴4上。卡轴4可以为一根轴,在本实施例中卡轴4为两根轴。轴套41能够对托槽5进行限位防止其出现左右晃动或者出现较大的左右位置移动。

装配在装配槽3内的定位弹簧夹2预设有向牙齿粘贴面方向的预应力,所以当将托槽5安装在牙面上时,预应力也就是弹力会自动将托槽5压在牙面上,从而保证托槽5贴合的可靠性。如果预应力足够,可以不适用第一结扎圈9。这个预应力可以由第二结扎圈12提供全部或者部分。

该支架在使用时,转轴15安装在第一安装槽6内,插接轴也就是卡轴4放置在弓丝槽沟11内,第一结扎圈9通过结扎翼10对插接轴进行限位,第二结扎圈12通过安装柱13对转轴15进行限位。其中定位弹簧夹2沿咬合板1的外侧面分布,并与矫正牙齿一一对应。在进行粘贴时,医生可以通过转定位弹簧夹2以及第一结扎圈9和第二结扎圈12实现对托槽5的多位置多角度的调整。其中第一结扎圈9压紧在轴套41上。

实施例2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自适应间接托槽粘贴支架,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的安装槽为倒置的u型槽,安装槽开设在咬合板1的外侧面上。装配槽3包括水平方向的第一安装槽6和位于第一安装槽6两侧与第一安装槽6组成u型槽的侧槽7,第一安装槽6为水平方向设置,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安装槽6是否水平需要与托槽5安装角度有关,这里的水平不是对本方案的限定,因为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为向上或向下倾斜。转轴15与卡轴4之间通过连接杆8连接,连接杆8设置在安装槽两侧的侧槽7内。定位弹簧夹2为一体成型结构。卡轴4上预设有弯折部14,弯折部14位于弓丝槽沟11两端的两侧。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自适应间接托槽粘贴支架,与实施例2的区别之处在于,卡轴4上未预设有弯折部14,卡轴4为光轴。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自适应间接托槽粘贴支架,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未使用第一结扎圈。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自适应间接托槽粘贴支架,与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未使用第一结扎圈。

实施例6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适应间接托槽粘贴支架,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定位弹簧夹8呈“工”字型。连接杆8的两端分别与转轴15和卡轴4固定连接。安装柱13设置在连接杆8的两侧,两侧的安装柱13通过第二结扎圈12连接。

实施例7

如图6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适应间接托槽粘贴支架,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连接杆8的个数为1个,整个定位弹簧夹2的形状为实施例1的一半,其整体呈l型,卡轴4贯穿整体弓丝槽沟11,安装柱13设置在连接杆8的两侧,两侧的安装柱13通过第二结扎圈12连接。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