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尘屑清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02976发布日期:2020-04-07 21:22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眼睛尘屑清理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部异物清除装置,具体为一种眼睛尘屑清理器。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偶尔会有异物进入眼睛,特别是在一些加工车间或者长期户外作业的人员,有时候会有生产中产生的微小异物、尘屑进入眼睛。多数情形下这些异物、尘屑都会随着眨眼、流泪等眼部动作掉出,但是也有些尘屑会一直粘附在眼睛内特别是眼球上,对人体健康以及工作生活造成诸多不便,需要去医院进行诊治处理。

目前医院眼科对于这类进入眼睛的尘屑、异物,采用传统的注射器针头进行处理,由于注射器针头呈尖端状,患者对于这种针头会本能的产生恐惧心里,针头一接近,眼睛就会不停的眨,使得医护人员也难以对异物、尘屑进行处理,而且这种针头状清理结构会带来较为明显的不适感;另外采用这种针状器具进行处理,稍不留神也可能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因此非常需要一种能够有效避免患者二者伤害、且能够较顺利清理眼部尘屑、异物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目前缺乏一种能够有效减小患者眼部二次伤害且能够较顺利的清理患者眼部异物、尘屑的装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眼睛尘屑清理器。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眼睛尘屑清理器,包括一个连接柄以及与连接柄相连且位于连接柄前端呈环状的清理部。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用环状的清理部对粘附在眼部的异物、尘屑进行清理,将异物、尘屑拨出或者挑出。由于将用于处理眼部尘屑、异物的部位设计成了环状,大大降低了病人对于传统用针头的恐惧;而且环状的清理部也能够大大减小对眼部特别是眼球可能造成的伤害。即便是环状的清理部触碰到眼球,也不会造成过去用针头所造成的伤害,并且大大降低了眼睛的不适感。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柄包括一个空心管以及固定在空心管下部的握持部;所述呈环状的清理部由一根细丝构成,细丝的两端自空心管的顶端穿过空心管并由空心管的末端伸出,留在空心管顶端外侧的部分就构成了环状的清理部结构;空心管上活动套设有一个能沿空心管轴向活动进而对清理部结构大小进行调节的活动套管。

通过调节活动套管的位置,就可以实现对环状清理部的大小调节,以适应不同患者、不同症状的需求。该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廉。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柄包括一个空心管以及固定在空心管下部的握持部;所述呈环状的清理部由一根细丝构成,细丝的两端自空心管的顶端穿过空心管并由空心管的末端伸出,作为清理部的调节端;留在空心管顶端外侧的部分就构成了环状的且大小能调节的清理部结构。

通过拉动或者推动穿过空心管底部的细丝的两端,可以实现对环状清理部的大小调节,这样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节清理部大小,临床应用更加广泛。握持部有助于操作者的握持以及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握持部包括空心筒状的外套筒以及套设在外套筒内部的一个沿外套筒轴线方向活动的活动杆;所述空心管固定在外套筒的顶端且与外套筒内部相连通,细丝的两端自空心管的顶端穿过空心管并且共同连接在活动杆的前端,留在空心管顶端外侧的部分就构成了环状的且大小能调节的清理部结构;所述活动杆位于外套筒内部的部分周圈设有与外套筒内壁接触的限位圈。

通过移动活动杆,使活动杆在外套筒内部移动,由于活动杆的前端与细丝的两端相连接,这样就能够方便快捷的实现对环状清理部大小的调节,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快捷。

进一步的,活动杆位于外套筒外部的末端设有直径大于外套筒内径的顶板。

活动杆的末端连接有推杆,方便对活动杆的推拉。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杆侧壁上沿活动杆走向安装有齿条;穿过外套筒的侧壁安装有转轴,转轴位于外套筒内部的一端连接有与齿条相啮合的齿轮,转轴位于外套筒外部的部分连接有手轮。

通过手轮拧动,操纵活动杆的运动,这样清理部的大小调节可以更加精准。

限位圈用于活动杆与外套筒的径向定位,活动杆运动更加平稳。

进一步的,外套筒内壁安装有用于对限位圈进行限位且防止细丝被全部拉进空心管的限位板。

限位板与限位圈配合,可以防止细丝被全部拉进空心管内。

进一步的,外套筒采用透明材质制成,外套筒的侧壁上刻有能够显示环状大小的刻度线,活动杆上设有与刻度线对应的标尺。

提前测量活动杆运动到某一位置时,环状清理部的大小,并且选定活动杆的某一点作为参照物(比如就选限位圈为参照物),然后在透明的外套筒侧壁上标注相应的环状结构的大小尺寸,这样就可以做到对环状清理部大小的精确调节。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成环状的清理部,可以在对眼部异物进行清理的同时尽量减少患者的不适感,且能有效降低患者受到二次伤害的风险。环状结构大小可以方便的进行调节,配合外套筒上面的刻度,可以做到环状结构口径大小的精确调节。限位板配合限位圈可以对活动杆进行限位,防止细丝被全部拉进空心管中,还可以防止活动杆整体从外套筒中退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操作使用十分方便,尤其适用于对眼部表面粘附异物、尘屑等杂物的患者的治疗。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调节时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6实施例4中调节清理部大小的对比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1-清理部,2-空心管,3-外套筒,4-活动杆,5-限位圈,6-顶板,7-齿条,8-转轴,9-齿轮,10-手轮,11-限位板,12-刻度线,13-活动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眼睛尘屑清理器,包括一个连接柄以及与连接柄相连且位于连接柄前端呈环状的清理部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在一个连接柄的顶端设有一个环状的清理部,用于对眼内异物的清理。

实施例2如图2、3所示,所述连接柄包括一个空心管2以及固定在空心管2下部的握持部;所述呈环状的清理部1由一根细丝构成,细丝的两端自空心管2的顶端穿过空心管并由空心管2的末端伸出,(伸出部分可以固定在空心管表面)留在空心管2顶端外侧的部分就构成了环状的清理部结构;空心管2上活动套设有一个能沿空心管2轴向活动进而对清理部结构大小进行调节的活动套管13。所述握持部采用注射器针筒,空心管2采用注射针头,活动套管13采用pvc(聚氯乙烯)材料制成。

图3中为活动套管进行调节时的示意图,活动套管向上移动,由于受到挤压,清理部结构就变小。

实施例3所述连接柄包括一个空心管2以及固定空心管2的握持部;所述呈环状的清理部1由一根细丝构成,细丝的两端自空心管2的顶端穿过空心管并由空心管2的末端伸出,作为清理部1的调节端;留在空心管2顶端外侧的部分就构成了环状的且大小能调节的清理部结构。如图4所示,空心管的下部侧壁连接有便于抓握的握持部,细丝由空心管的底部开孔伸出,可以通过推拉调节环状结构的大小。

实施例4所述握持部包括空心筒状的外套筒3以及套设在外套筒内部的一个沿外套筒轴线方向活动的活动杆4;所述空心管2固定在外套筒3的顶端且与外套筒3内部相连通,细丝的两端自空心管2的顶端穿过空心管2并且共同连接在活动杆4的前端,留在空心管2顶端外侧的部分就构成了环状的且大小能调节的清理部结构。

所述活动杆4位于外套筒3内部的部分周圈设有与外套筒3内壁接触的限位圈5;活动杆位于外套筒外部的末端设有直径大于外套筒内径的顶板6。如图5所示,外套筒的顶部呈锥形且开孔,将空心管末端穿过该孔并且固定,细丝可以穿过空心管进入外套筒内部。外套筒3内壁安装有用于对限位圈5进行限位且防止细丝被全部拉进空心管2的限位板11。

图6中是实施例4调节环状结构大小的对比图,右侧图中活动杆向外拉出,环状结构口径变小。限位板可以对限位圈进行限位,其位置经过测量,可以防止细丝被全部拉入空心管。

实施例5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结构主体与实施例4相同,只是活动杆的运动机构与实施例4不同。所述活动杆4位于外套筒3内部的部分周圈设有与外套筒3内壁接触的限位圈5;所述活动杆4侧壁上沿活动杆4走向安装有齿条7;穿过外套筒3的侧壁安装有转轴8,转轴8位于外套筒3内部的一端连接有与齿条7相啮合的齿轮9,转轴8位于外套筒3外部的部分连接有手轮10。外套筒3内壁安装有用于对限位圈5进行限位且防止细丝被全部拉进空心管2的限位板11。

外套筒3采用透明材质制成,外套筒3的侧壁上刻有能够显示环状大小的刻度线12,活动杆4上设有与刻度线12对应的标尺。

所述细丝直径为0.1mm(即10丝),细丝采用304不锈钢钢丝制成。所述的细丝材质能保证细丝的弹性及韧性,可以有效清理眼部的异物、尘屑;细丝的直径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小清理时人眼的不适感,且保证环状结构具备足够的强度,从而对异物进行有效清理。

实施例3、4、5实际上可采用现有的注射器略加改造就可以制成,外套筒就采用注射器的注射筒,活动杆就是注射器的推杆,空心管就采用注射器的针头。由于针头前端还有环状清理部,因此针头不会与患者眼部接触,不会造成不适感(尽量减小不适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