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融合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39007发布日期:2020-03-24 14:17阅读:6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融合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骨质固定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融合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颈椎后路单开门减压手术是治疗各种颈椎疾病的常用手术方案之一。手术过程中,颈椎一侧椎板切开、外翻完成对脊髓的减压后,需要对外翻的椎板进行有效固定,避免椎板骨折或开门再关闭,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现有技术中,临床上应用的固定材料(如钛板、钛缆、带线锚钉、缝线等),只是维持椎板外翻后的开门状态,不能够在椎板缺损区植骨,达不到坚强的骨性愈合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融合固定装置,用于解决对颈椎一侧椎板切开后有效固定、并能对其填充骨质固定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融合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和侧方架;侧方架设置在固定板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包括固定主板和固定端板,固定端板分别设置在固定主板的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端板采用葫芦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端板上设有两个螺孔。

进一步的,所述侧方架包括围架和下侧板,下侧板通过围架与所述的固定主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围架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围板,围板与围板之间形成用于通过填充骨质的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的围板采用弹性板。

进一步的,所述下侧板的后端设有尾板。

进一步的,所述尾板与下侧板的后端之间呈倾斜夹角。

实用新型内容中提供的效果仅仅是实施例的效果,而不是实用新型所有的全部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应在颈椎开门侧的侧块和椎板之间形成坚强的固定,维持椎板开门状态,避免门轴侧骨折压迫脊髓。

(2)固定板和侧方架形成的腹侧预留植骨区域,可以将患者的自体骨质充填其内,桥接颈椎开门椎板的缺损部分,恢复骨性连接,达到坚强的骨性愈合的远期效果,避免钛板的迟发性移位。

(3)本技术方案的结构外形设计,可避免过多的显露颈椎侧块对机体的损伤小,符合微创理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应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植骨区;2、固定主板;3、固定端板;4、围架;5、下侧板;6、尾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公知技术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2所示,一种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融合固定装置,包括采用钛合金材料的固定板和侧方架;固定板的两端分别与颈椎后路单开门侧的椎板以及侧块连接,侧方架设置在固定板的一侧;固定板与侧方架以及颈椎后路单开门侧形成植骨区1。

所述固定板包括固定主板2和固定端板3,固定端板3分别设置在固定主板2的两端,与颈椎后路单开门侧的骨头走形相匹配。固定端板3采用葫芦形结构,固定端板3上设有两个螺孔;通过螺钉分别将固定端板3分别与颈椎后路单开门侧的椎板以及侧块连接。所述侧方架包括围架4和下侧板5,下侧板5通过围架4与所述的固定主板2连接。围架4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围板,围板与围板之间形成用于通过填充骨质的间隙。所述的围板可采用弹性板,具有弹性的围板能够调节彼此之间的间隙大小,便于植入骨质时通过大小不同的骨块。所述下侧板5的后端设有尾板6,尾板6与下侧板5的后端之间呈一定倾斜角度以便于和椎板的侧面形成夹持,提高侧方架的骨质的按压作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应用钛板在颈椎开门侧的侧块和椎板之间形成坚强的固定,维持椎板开门状态,避免门轴侧骨折压迫脊髓。在固定板和侧方架形成的腹侧预留植骨区1域,可以将患者的自体骨质充填其内,桥接颈椎开门椎板的缺损部分,恢复骨性连接,达到坚强的骨性愈合的远期效果,避免钛板的迟发性移位。另外,本技术方案的结构外形设计,可避免过多的显露颈椎侧块对机体的损伤小,符合微创理念。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