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向流动的静脉输液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9032发布日期:2020-01-21 22:43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向流动的静脉输液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单向流动的静脉输液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治疗是直接通过静脉输入各种无菌溶液或药物的治疗方法,因其起效迅速、疗效确切,而成为现代临床治疗学中最基础和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现常采用一次性输液管进行输液,但在输液过程中常常由于变换体位、走动、抬手臂等原因使得输液管内压力变小,导致静脉血液回流到输液器内,血液易在管内凝结堵塞,影响输液的进行,同时也易对病人心理造成压力,产生不安等情绪,不利于病人心情的放松与病情的疏导治疗,容易造成医患纠纷等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向流动的静脉输液辅助装置,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可以有效的防止血液或药液倒流等问题的发生,使得静脉输液更加安全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单向流动的静脉输液辅助装置,包括椭圆形缓冲管,缓冲管上下两侧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进液管和出液管密闭连接,进液管部分设置在缓冲管内,进液管下沿设置有中空圆台形导流接头,导流接头内设置有相匹配的圆台形导流台,导流台中部以下侧面和底面设置有若干导液孔,导流台侧面和底面的导液孔相连通,导流台底面边沿设置有与导流接头相匹配的限位板,导流接头底部与限位板之间设置有弹性密封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静脉输液时,将本装置与输液管连接,将缓冲管设置在靠近针头一侧的输液管下部,可以更快的起到防止药液或血液回流的作用,在没有药液进入时,导流台与导流接头贴合,没有药液进入导流孔中,弹性密封带也处于放松状态,当药液正向流动时,流经到导流接头处,导流台在药液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一定距离,弹性密封带也向下拉伸处于紧绷状态,药液通过导流接头与导流台之间的间隙向下继续流动,并从导流台侧面的导流孔进入导流台,再从底部的导流孔流出进入缓冲管中,最后经出液管进行输液,当有药液或血液回流时,输液管内压力较小,在导流接头内外形成压力差,同时缓冲管内的液体也会有一定的挤压作用,使得弹性密封带恢复放松状态,导流台与导流接头重新贴合使得两者之间的间隙消失,同时堵住进液管,导流台下方的限位板也紧贴导流接头下沿,管内的药液或血液不再继续回流,从而实现药液的单向流动,防止药液或血液回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辅助装置,通过导流接头与导流台间的间隙进行输液,弹性密封带连接在导流接头底部和限位板之间,使得药液只会从导液孔流出,同时通过两者间贴合无间隙实现防止药液或血液回流的功能,简单便捷,使得静脉输液更加安全可靠,医护人员和患者可以放心使用,避免医患纠纷的产生。

进一步,导流台顶部设置有固定板,进液管内设置有与固定板相匹配的限位块。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限位块对固定板进行限位,在药液正向流动时,固定板随着导流台向下移动,脱离限位块,药液在间隙中进行流动,当发生逆流时,固定板随着导流台向上移动,导流台与导流接头贴合,此时固定板与限位板紧密贴合,限位板对固定板和导流台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其继续向上移动,对导流接头或进液管产生一定的压力。

进一步,限位块到进液管底部的距离与固定板高度相等,固定板长度与进液管直径相等。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固定板能够遮挡住进液管,且由限位块进行限位,相互之间紧密贴合,防止药液或血液继续回流。

进一步,缓冲管、进液管和出液管一体成型。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一体成型密封性较好,不会出现漏气等情况,保证其防止回流的功能性。

进一步,辅助装置材质为聚氯乙烯。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聚氯乙烯支撑的输液辅助装置,质量轻,耐酸耐碱耐腐蚀,可以适用于不同的药液,材质透明无毒性,便于观察和广泛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正向流动的示意图;

图2为逆向流动的示意图;

图3为导流接头示意图;

其中,1、缓冲管;2、进液管;3、导流接头;4、导流台;5、固定板;6、限位块;7、限位板;8、弹性密封带;9、导液孔;10、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提供了一种单向流动的静脉输液辅助装置,包括椭圆形缓冲管1,缓冲管1上下两侧设置有进液管2和出液管10,进液管2和出液管10密闭连接,进液管2部分设置在缓冲管1内,进液管2下沿设置有中空圆台形导流接头3,导流接头3内设置有相匹配的圆台形导流台4,导流台4中部以下侧面和底面设置有若干导液孔9,导流台4侧面和底面的导液孔9相连通,导流台4底面边沿设置有与导流接头3相匹配的限位板7,导流接头3底部与限位板7之间设置有弹性密封带8。在静脉输液时,将本装置与输液管连接,将缓冲管设置在靠近针头一侧的输液管下部,可以更快的起到防止药液或血液回流的作用,在没有药液进入时,导流台4与导流接头3贴合,没有药液进入导流孔中,弹性密封带8也处于放松状态,当药液正向流动时,流经到导流接头3处,导流台4在药液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一定距离,弹性密封带8也向下拉伸处于紧绷状态,药液通过导流接头3与导流台4之间的间隙向下继续流动,并从导流台4侧面的导流孔进入导流台4,再从底部的导流孔流出进入缓冲管1中,最后经出液管10进行输液,当有药液或血液回流时,输液管内压力较小,在导流接头3内外形成压力差,同时缓冲管1内的液体也会有一定的挤压作用,使得弹性密封带8恢复放松状态,导流台4与导流接头3重新贴合使得两者之间的间隙消失,同时堵住进液管2,导流台4下方的限位板7也紧贴导流接头3下沿,管内的药液或血液不再继续回流,从而实现药液的单向流动,防止药液或血液回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辅助装置,通过导流接头3与导流台4间的间隙进行输液,弹性密封带8连接在导流接头3底部和限位板7之间,使得药液只会从导液孔9流出,同时通过两者间贴合无间隙实现防止药液或血液回流的功能,简单便捷,使得静脉输液更加安全可靠,医护人员和患者可以放心使用,避免医患纠纷的产生。

导流台4顶部设置有固定板5,进液管2内设置有与固定板5相匹配的限位块6;使用限位块6对固定板5进行限位,在药液正向流动时,固定板5随着导流台4向下移动,脱离限位块6,药液在间隙中进行流动,当发生逆流时,固定板5随着导流台4向上移动,导流台4与导流接头3贴合,此时固定板5与限位板7紧密贴合,限位板7对固定板5和导流台4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其继续向上移动,对导流接头3或进液管2产生一定的压力。限位块6到进液管2底部的距离与固定板5高度相等,固定板5长度与进液管2直径相等,保证固定板5能够遮挡住进液管2,且由限位块6进行限位,相互之间紧密贴合,防止药液或血液继续回流。缓冲管1、进液管2和出液管10一体成型,一体成型密封性较好,不会出现漏气等情况,保证其防止回流的功能性。辅助装置材质为聚氯乙烯,聚氯乙烯支撑的输液辅助装置,质量轻,耐酸耐碱耐腐蚀,可以适用于不同的药液,材质透明无毒性,便于观察和广泛使用。

使用时,在没有药液进入时,导流台4与导流接头3贴合,没有药液进入导流孔中,当药液正向流动时,流经到导流接头3处,固定板5和导流台4在药液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一定距离,弹性密封带8也向下拉伸处于紧绷状态,药液通过导流接头3与导流台4之间的间隙向下继续流动,并从导流台4侧面的导流孔进入导流台4,再从底部的导流孔流出进入缓冲管1中,最后经出液管10进行输液;当有药液或血液回流时,输液管内压力较小,在导流接头3内外形成压力差,同时缓冲管1内的液体也会有一定的挤压作用,使得弹性密封带8恢复放松状态,导流台4与导流接头3重新贴合使得两者之间的间隙消失,同时堵住进液管2,导流台4下方的限位板7也紧贴导流接头3下沿,固定板5与限位块6贴合限位,药液或血液不再继续回流,从而实现药液的单向流动,防止药液或血液回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可以有效的防止血液或药液倒流等问题的发生,使得静脉输液更加安全可靠。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作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