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浸泡式拔罐消毒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90296发布日期:2020-01-03 10:12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浸泡式拔罐消毒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消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浸泡式拔罐消毒车。



背景技术:

拔罐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特定拔罐部位,产生刺激经络穴位,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一般采用竹罐、玻璃罐或抽气罐进行拔火罐,其中玻璃罐由耐热玻璃加工制成,具有罐口光滑,质地透明,便于观察拔罐部位皮肤充血、瘀血程度的优点,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罐具。拔火罐的过程中,人体在火罐的温热作用下毛孔张开,汗渍、毛发等会附着于罐体的内壁上。玻璃罐使用后必须进行全面清洗和消毒,否则可使其他使用者暴露于血源性病原体感染的风险之中,导致感染皮肤病以及艾滋病、乙肝等血源传播性疾病。

目前临床火罐的消毒多采用手工清洗后浸泡于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血罐清洗的消毒液浓度应为有效氯2000mg/l),加盖使其完全浸泡,浸泡时间>30min,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干燥保存备用。这种方法清洗效率低,加大了医务工作者的工作量,还降低了火罐的使用效率,在清洗过程中,火罐相互碰撞,容易损坏,且容易伤到操作者。在使用时,再将火罐装到篮子里,拿到床边使用。目前火罐较难达到一人一用一消的标准。天冷时玻璃拔罐温度低,患者拔罐时有极度不适感,甚至会加重病情。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所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浸泡式拔罐消毒车,方便进行火罐浸泡消毒,节省人力,消毒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浸泡式拔罐消毒车,包括箱式车体、浸泡室、置物室、传动系统、置物篮、控制器,所述箱式车体内设有竖直隔离板,将箱式车体空腔分割为浸泡室、置物室,所述竖直隔离板的一侧与箱式车体的箱壁之间设有导流搁板,导流隔板倾斜设置,导流隔板远离竖直隔板的一侧边向下倾斜,导流隔板远离竖直隔板的一侧底面安装有第一排水口,第一排水口与废液收集桶相连通,用于排出喷淋置物篮和火罐的去离子水,所述竖直隔离板远离导流隔板的一侧设有导向立板,用于安装传动系统,且为置物篮提供侧面的支撑力,防止置物篮倾斜,箱式车体内位于导向立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传动系统,所述传动系统包括传动带、主动带轮、从动带轮,传动带套装在同侧的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上,所述传动带沿导向立板的立面上下方向传动,到达导流隔板处转向位于导向隔板上方水平方向移动,两条传动带之间假设有多个横杆,置物篮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装配在横杆上。

具体地,同一套传动系统中的所述主动带轮装配在主动轴上,主动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箱式车体的侧壁上,并位于导流隔板上方,所述主动轴的一端与步进电机的输出端机械连接,所述从动带轮装配在从动轴上,并位于竖直隔板的下方,所述箱式车体的侧壁上安装有第一导向轴,第一导向轴上安装有第一导向带轮,第一导向带轮位于从动带轮的正上方,并与主动带轮在同一水平面上,传动带上环面的内侧绕在第一导向带轮上,使传动带张紧,所述箱式车体的侧壁上安装有第二导向轴,第二导向轴上安装有第二导向带轮,传动带的下环面的外侧绕在第二导向带轮上,使传动带张紧。

具体地,所述箱式车体的下方四角均安装有车轮,所述箱式车体的一侧安装有车把,所述箱式车体的顶板上设有取放口,取放口处安装有推拉盖体,所述取放口位于导流隔板的上方,箱式车体的顶盖上设有储物箱。

具体地,所述导流隔板远离竖直隔板的一侧边设有引流槽,引流槽低于导流隔板相对水平位置最低的一侧边,所述第一排水口安装在引流槽的底部。

具体地,所述置物篮置的形状是篮底和篮口皆为矩形,置物篮篮口通过铰接轴或者铰接圆环连接有篮盖,篮盖与篮口边缘通过卡扣或者挂钩可拆卸连接在一起,所述置物篮的一侧面安装有连接件、滚轮,连接件安装在靠近置物篮的篮口处,滚轮安装在靠近置物篮的篮底处,所述连接件至少设为两个,连接件关于所在平面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滚轮至少设有两个,所述篮盖采用多层铰接在一起的不锈钢片形成可伸缩盖体,所述连接件包括圆环挂钩、限位锁钩,圆环挂钩的自由端通过阻尼转轴与限位锁钩相连接,所述置物篮侧面由四个梯形围成的四棱锥台形状。

具体地,所述置物篮采用若干不锈钢丝焊接成框架,并经折弯而成的不锈钢篮子,或者所述置物篮采用不锈钢丝编织网作为侧面和底面。

具体地,还包括喷淋系统,所述喷淋系统包括上喷淋阵列、下喷淋阵列,所述上喷淋阵列包括一条上总出水管,上总出水管与上分出水管相连通,上分水管与横杆相平行,上分出水管上均匀安装有多个上喷头,上分出水管至少设有两条,位于取放口的两侧,不影响取放置物篮,其中一条上分出水管位于第一导向带轮的上方,其上喷头向主动带轮一侧倾斜,另一条上分出水管位于主动带轮的上方,其上喷头向第一导向带轮一侧倾斜,所述下喷淋阵列位于导流隔板的上方,下喷淋阵列包括下总出水管、多条下分出水管,所述下分出水管均匀排布在导流隔板的上方,下分出水管上均匀安装有多个下喷头,下喷头朝向上方设置,所述上总出水管与下总出水管分别与出水管相连通,所述出水管通过高压水泵与给水管相连通,所述上喷头、下喷头的连接处均设有电磁阀,所述下喷头的上方安装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采用网孔板或者采用多条支撑肋制成。

具体地,还包括风干系统,所述箱式车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处安装有过滤网,进风口外侧处安装有风干系统,所述风干系统包括风机、加热组件,所述风机包括壳体、驱动电机、叶轮,加热组件安装在过滤网与叶轮之间。

具体地,所述箱式车体上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上方配置有可拆卸的密封盖,进水口与浸泡室相连通,箱式车体设有第二排水口,第二排水口与浸泡室相连通。

具体地,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安装在传动带上,所述轴承座与轴承之间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通,所述横杆上固定设有限位套。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待消毒的火罐放于置物篮中,避免了火罐在清洗时相互碰撞导致破裂,将置物篮浸泡到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灭菌消毒,浸泡后自动提起,并用去离子水进行冲洗干净,冲洗后,启动风机系统,将置物篮和火罐上的水分烘干,备用,提高了火罐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置物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置物篮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原理图。

图中1箱式车体,101浸泡室,102置物室,11车把,12竖直隔离板,13导向立板,14导流隔板,15引流槽,16第一排水管,17导向板,18第二排水口,19支撑架,110水位显示窗,111取放口,112推拉盖,113储物箱,114进水口,115密封盖,2传动带,21从动带轮,22主动带轮,23第一导向带轮,231第一导向轴,24第二导向带轮,241第二导向轴,25轴承座,26横杆,27步进电机,3车轮,4给水桶,41给水管,42高压水泵,43水泵架,44总出水管,45上总出水管,46上分出水管,47上喷头,48下喷头,5废液收集桶,6置物篮,61滚轮,62盖体,63卡扣,64圆环挂钩,65限位锁扣。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6所示的一种浸泡式拔罐消毒车,包括箱式车体1、浸泡室101、置物室102、传动系统、置物篮6、控制器,所述箱式车体1内设有竖直隔离板12,将箱式车体1空腔分割为浸泡室101、置物室102,所述竖直隔离板12的一侧与箱式车体1的箱壁之间设有导流搁板14,导流隔板14倾斜设置,导流隔板14远离竖直隔板12的一侧边向下倾斜,导流隔板14远离竖直隔板的一侧底面安装有第一排水口16,第一排水口16与废液收集桶5相连通,用于排出喷淋置物篮6和火罐的去离子水,所述竖直隔离板12远离导流隔板14的一侧设有导向立板13,用于安装传动系统,且为置物篮6提供侧面的支撑力,防止置物篮6倾斜,箱式车体1内位于导向立板13的两侧分别设有传动系统,所述传动系统包括传动带2、主动带轮22、从动带轮21,传动带2套装在同侧的主动带轮22和从动带轮21上,所述传动带2沿导向立板2的立面上下方向传动,到达导流隔板14处转向位于导向隔板14上方水平方向移动,两条传动带2之间假设有多个横杆26,置物篮6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装配在横杆26上。

具体地,同一套传动系统中的所述主动带轮22装配在主动轴上,主动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箱式车体1的侧壁上,并位于导流隔板14上方,所述主动轴的一端与步进电机27的输出端机械连接,所述从动带轮21装配在从动轴上,从动轴装配在导向隔板14两侧,或者箱式车体1的侧壁上,所述从动带轮21的外径要与导向隔板14远离竖直隔板12的侧面齐平,或者突出导向隔板14远离竖直隔板12的侧面,并位于竖直隔板12的下方,所述箱式车体1的侧壁上安装有第一导向轴231,第一导向轴231上安装有第一导向带轮23,第一导向带轮231位于从动带轮21的正上方,并与主动带轮22在同一水平面上,传动带2上环面的内侧绕在第一导向带轮23上,使传动带2张紧,所述箱式车体1的侧壁上安装有第二导向轴241,第二导向轴241上安装有第二导向带轮24,传动带2的下环面的外侧绕在第二导向带轮24上,使传动带2张紧,按照规定的路径循环转动。

具体地,所述箱式车体1的下方四角均安装有车轮3,所述箱式车体1的一侧安装有车把11,所述箱式车体1的顶板上设有取放口111,取放口处安装有推拉盖体,所述取放口111位于导流隔板14的上方,箱式车体1的顶盖上设有储物箱113,储物箱113内放置有84消毒片或者其他物品。

具体地,所述导流隔板14远离竖直隔板12的一侧边设有引流槽15,引流槽15低于导流隔板14相对水平位置最低的一侧边,所述第一排水口16安装在引流槽15的底部。

具体地,所述置物篮置6的形状是篮底和篮口皆为矩形,置物篮6篮口通过铰接轴或者铰接圆环连接有篮盖62,篮盖62与篮口边缘通过卡扣63或者挂钩可拆卸连接在一起,所述置物篮6的一侧面安装有连接件、滚轮61,连接件安装在靠近置物篮的篮口处,滚轮61安装在靠近置物篮6的篮底处,所述连接件至少设为两个,连接件关于所在平面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滚轮61至少设有两个,所述篮盖62采用多层铰接在一起的不锈钢片形成可伸缩盖体62,所述连接件包括圆环挂钩64、限位锁钩65,圆环挂钩64的自由端通过阻尼转轴与限位锁钩65相连接,使用时,将限位锁钩65打开,通过圆环挂钩64挂在横杆上,将限位锁钩65扣合,使圆环挂钩64和限位锁钩65形成闭合圆环,增强安全性所述,所述置物篮6侧面由四个梯形围成的四棱锥台形状。

具体地,所述置物篮6采用若干不锈钢丝焊接成框架,并经折弯而成的不锈钢篮子,或者所述置物篮6采用不锈钢丝编织网作为侧面和底面,各侧面相交叉的位置通过弯折或者焊接而成,各侧面与底面相交叉的位置也通过弯折或者焊接方式而成,不锈钢丝之间构成的孔隙为过液孔,可以通过浸泡液,或者喷淋液,为火罐进行消毒和洗去消毒液。

具体地,还包括喷淋系统,所述喷淋系统包括上喷淋阵列、下喷淋阵列,所述上喷淋阵列包括一条上总出水管45,上总出水管45与上分出水管46相连通,上分水管46与横杆26相平行,上分出水管46上均匀安装有多个上喷头47,上分出水管46至少设有两条,位于取放口111的两侧,不影响取放置物篮6,其中一条上分出水管46位于第一导向带轮23的上方,并横跨箱式车体1,其上喷头47向主动带轮22一侧倾斜,另一条上分出水管46位于主动带轮22的上方,并横跨箱式车体,其上喷头47向第一导向带轮23一侧倾斜,上喷头47的倾斜角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约为20-30°,所述下喷淋阵列位于导流隔板14的上方,下喷淋阵列包括下总出水管、多条下分出水管,所述下分出水管均匀排布在导流隔板14的上方,下分出水管上均匀安装有多个下喷头48,下喷头48朝向上方设置,下喷头48之间喷出的界面为一整个界面,所述上总出水管与下总出水管分别与出水管44相连通,所述出水管44通过高压水泵42与给水管41相连通,所述上喷头47、下喷头48的连接处均设有电磁阀,所述下喷头48的上方安装有导向板17,所述导向板17采用网孔板或者采用多条支撑肋制成,主要是支撑置物篮6,使置物篮处于水平状态,保证置物篮位于下喷头的上方,能够为置物篮6和火罐进行冲洗,将消毒液清洗净后,备用,电磁阀分别通过电磁阀译码器与电磁阀驱动电路与控制器内的单片机相连接。

具体地,还包括风干系统,所述箱式车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8,进风口处安装有过滤网8,进风口外侧处安装有风干系统,所述风干系统包括风机7、加热组件73,所述风机7包括壳体、驱动电机71、叶轮72,加热组件73安装在过滤网8与叶轮72之间,为风机7产生的气体进行加热,利于风干置物篮6和火罐,驱动电机与控制器内的单片机相连通,所述箱式车体1内,位于导流隔板14上方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内的单片机相连通,当湿度达到要求时,停止风机转动,并控制温度在25℃-30℃,方便备用。

具体地,所述箱式车体1上设有进水口114,进水口114上方配置有可拆卸的密封盖115,进水口114与浸泡室101相连通,箱式车体1设有第二排水口18,第二排水口18与浸泡室101相连通。

具体地,所述横杆26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25安装在传动带2上,所述轴承座25与轴承之间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通,所述横杆上固定设有限位套261,防止置物篮6沿横杆26移动,能够感应到横杆26上是否有置物篮6。

使用时,储物箱113内放置有84消毒片,84消毒片投入浸泡室内,取下密封盖115,从进水口处向浸泡室内加入定量的水,稀释84消毒片到合适浓度,这个浓度大约还是2000-5000mg/l为宜,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消毒液体具体选择浓度,或者直接从加水口向浸泡室101内加入合适浓度的消毒液,消毒液的液面高度不高于竖直隔板12,将使用后的火罐放置于置物篮6中,将置物篮6挂在横杆26上,驱动步进电机27使传动带2转动,带动置物篮6朝向浸泡室101转动,将置物篮6浸泡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中,浸泡30min以上,然后步进电机27转动,使传动带带动置物篮6向上运动,然后沿导向板17水平移动到导流隔板14上方,启动高压水泵42,打开对应的上喷头47、下喷头48的电磁阀,从上方下方向置物篮6喷晒去离子水,冲洗置物篮6和火罐,将含氯的消毒液冲洗干净,高压水泵42停止工作,并关闭相应的电磁阀待置物篮和火罐的水分干净后,湿度达到要求后,控制温度在25℃,备用,或者移到干燥箱内,干燥箱的温度设为25℃,备用。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