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肢骨折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49065发布日期:2020-02-07 22:56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肢骨折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折固定用品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下肢骨折固定架。



背景技术:

目前,骨折后通常使用小夹板或石膏对骨折处进行固定,以维持骨折端的稳定。但对于下肢骨折患者而言,卧床而造成生活及活动的不方便:成年人为了完成日常生活所需,儿童更是耐不住安静的卧床,经常会在床上移动。因此现有的骨折固定方式无法避免剧烈活动时造成的移动而导致骨折端的移位,容易引起下肢骨折端的不稳定,从而需要对骨折端重新进行调整而加重患者的痛苦。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肢骨折固定架,不仅结构简单,固定的宽度便于调节,而且对骨折处有保护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下肢骨折固定架,包括呈方框形的底架、固定支架、滑动支架和螺纹杆;所述底架包括相互拼接成方形的两条平行设置的纵框架和两条平行设置的横框架,以所述底架水平放置时的方位为参考方位;所述固定支架设在其中一个纵框架的上端;滑动支架包括上下设置的辅助固定部和滑动连接部,滑动连接部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各所述横框架沿所述横框架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纵框架上,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滑动连接部并连接在另一个所述纵框架上,所述螺纹杆上还设置有两个分别处于滑动连接部两侧的螺栓。

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竖直设置的两个第一支撑杆和一个倒置的第一u型杆,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分别连接在其中一个纵框架两端的上侧,所述第一u型杆两端的支杆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支撑杆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还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止动部件。

所述辅助固定部包括竖直设置的两个第二支撑杆和一个倒置的第二u型杆,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分别连接在滑动连接部两端的上侧,所述第二u型杆两端的支杆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支撑杆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还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止动部件。

所述底架的拐角处设有倒角,各所述横框架和各所述纵框架的接合处设有倒角。

所述滑动连接部的两端的下侧分别设有一个用于阻挡所述滑动连接部从两个所述横框架上脱落的挡片,各挡片分别处在在对应的所述横框架的下侧。

其中远离固定支架一侧的所述螺栓为蝴蝶螺栓。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下肢骨折固定架由底架、连接在纵框架上侧的固定支架、与两个横框架相连接的滑动支架、螺纹杆和连接在螺纹杆上的螺栓组成,结构简单;另外滑动支架可在横框架上左右滑动,使用时将骨折处放入固定支架和滑动支架之间,滑动滑动支架将骨折处固定,再将滑动连接部两侧的螺栓旋合并抵靠在滑动连接部上,因此使用简单,可适应不同大小的肢体,对骨折处进行有效的保护。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支架的示意图。

图中:

底架-10横框架-11

纵框架-12固定支架-20

第一u型杆-21第一支撑杆-22

第一螺钉-221滑动支架-30

辅助固定部-31第二u型杆-311

第二支撑杆-312第二螺钉-313

滑动连接部-32挡片-321

l型缺口-322螺纹杆-40

螺栓-4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下肢骨折固定架,包括呈方框形的底架10、固定支架20、滑动支架30和螺纹杆40。底架10包括相互拼接成方形的两条纵框架12和两条横框架11,此两条纵框架12相对平行设置,此两条横框架11相对平行设置,固定支架20和滑动支架30竖向设置在底架10上。

以底架10水平放置时的方位为参考方位;固定支架20包括竖直设置的两个第一支撑杆22和一个倒置的第一u型杆21,两个第一支撑杆22分别连接在其中一侧的纵框架12的两端的上侧,第一u型杆21两端的支杆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支撑杆22滑动连接,使得第一u型杆21可相对对应的第一支撑杆22上下滑动,两个第一支撑杆22上还分别设有一个第一止动部件,第一止动部件为公知常见的部件,本实施例中,第一止动部件包括第一螺钉221,两个第一支撑杆22为空心杆且其侧壁上设有螺纹孔,第一u型杆21的两端的支杆分别从对应的第二支撑杆22的上方伸入第一支撑杆22内,调节固定支架20的高度,并通过第一螺钉221穿过第一支撑杆22的螺纹孔并压紧第一u型杆21,从而来紧固第一u型杆21,整个调节过程方便快捷,便于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求调节高度。

滑动支架30包括上下设置的辅助固定部31和滑动连接部32,滑动连接部3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横框架11滑动连接,本实施例中,滑动连接部32的两端的下侧分别设置有一个l型缺口322,滑动连接部32的两端的下侧分别设有一个用于阻挡滑动连接部32从横框架11上脱落的挡片321,使得挡片321与滑动连接部32两端对应的l型缺口322分别形成一个匚形缺口,两个横框架11分别嵌入两个匚形缺口中,使得推动滑动连接部32时,滑动连接部32可在两个横框架11上沿横框架11的长度方向滑动;本实施例中各挡片321通过焊接的方式分别连接在滑动连接部32两端的下侧的对应位置上,避免滑动连接部32从两个横框架11上脱落;此外各挡片321还可以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在滑动连接部32两端的下侧的对应位置上,以便于滑动支架30从两个横框架11上拆卸下来,同时避免滑动连接部32从两个横框架11上脱落。

辅助固定部31包括竖直设置的两个第二支撑杆312和一个倒置的第二u型杆311,两个第二支撑杆312分别连接在滑动连接部32两端的上侧,第二u型杆311两端的支杆分别与对应的第二支撑杆312滑动连接,使得第二u型杆311可相对对应的第二支撑杆312上下滑动,两个第二支撑杆312上还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止动部件,第二止动部件为公知常见的部件,本实施例中,第二止动部件包括第二螺钉313,两个第二支撑杆312为空心杆且其侧壁上设有螺纹孔,第二u型杆311两端的支杆分别从对应的第二支撑杆312的上方伸入第二支撑杆312内,进而调节滑动支架30的高度,并通过第二螺钉313穿过第二支撑杆312的螺纹孔压紧第二u型杆311,从而来紧固第二u型杆311,整个调节过程方便快捷,便于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求调节高度。

螺纹杆40的一端连接在其中一个纵框架12上,螺纹杆40的另另一端穿过滑动连接部32并连接在另一个纵框架12上,螺纹杆40上还设置有两个分别处于滑动连接部32两侧的螺栓41,其中远离固定支架20一侧的螺栓41为蝴蝶螺栓,本实施例中,另一侧的螺栓为常用的六角螺栓,使用时,将滑动支架30滑动至所需要的的位置,拨动六角螺栓令其抵靠滑动连接部32的一侧上,再拨动蝴蝶螺栓,令蝴蝶螺栓压紧在滑动连接部32的另一侧上,从而实现紧固滑动连接部32的目的;从而避免了使用过程中不慎拨动滑动支架30导致滑动支架30夹伤下肢的固定部位,同时使得本实用新型对下肢的骨折部位固定更加稳定可靠。

因此,通过调节滑动支架可使得下肢的骨折部位固定在滑动支架与固定支架之间,使用简单,可适应不同大小的肢体,对骨折处进行有效的保护。

优选的,底架10的拐角处设有倒角,各横框架11和各纵框架12的接合处设有倒角,避免使用者刮伤。实际应用中,为进一步避免使用者刮伤,还可以在第一u型杆21、第二u型杆311、第一支撑杆22和第二支撑杆312的棱边上设置倒角。

所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