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摩理疗康复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04358发布日期:2020-04-07 21:28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摩理疗康复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按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按摩理疗康复床。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有按摩床的按摩机构是采用固定的高度爬升轨道(塑胶件)使按摩部件以固定运动轨迹对人体进行按摩,此方式有很多弊端,采用了此种机构使得按摩强度和节奏不可调节,不论身体胖瘦,不论年龄大小,都是一种按摩强度和节奏,现有的按摩床只能针对某一部位进行按摩,无法实现全身按摩,此外,现有的按摩床由于结构复杂,导致生产成本高,普通家庭难以承担。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按摩理疗康复床,以解决现有的按摩床存在按摩强度和节奏不可调节,无法实现全身按摩,以及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按摩理疗康复床,所述按摩理疗康复床包括床架、铺设于所述床架上的床板,所述床板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镂空部;所述按摩理疗康复床还包括按摩托辊和驱动装置,所述按摩托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轴,每个所述第一转轴上套设有轴承,所述镂空部的下方设置有两根平行且沿所述镂空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轨道,两个所述轴承分别抵靠于两根所述轨道上;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按摩托辊在所述镂空部内沿所述轨道的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床架一端的固定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架上的第二转轴、第一齿轮、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所述第一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周面,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脚踏板,所述第三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轨道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通过第一链条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所述第三转轴两端的外周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第四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轨道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转轴两端的外周面上分别设置有第四齿轮,两个所述第四齿轮分别通过一根第二链条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三齿轮连接,两根所述第二链条通过连接片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转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镂空部的上方覆盖有弹性遮挡片,所述弹性遮挡片的两侧边与所述床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遮挡片的材质为橡胶或医用高分子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转轴的上方设置有与所述床板连接的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一齿轮的外周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架连接的遮挡护板。

进一步地,所述按摩托辊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环形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摩理疗康复床无需电力驱动,使用时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控制按摩的强度和频率,并针对重点部位反复按摩,提高按摩效果;由于结构简单,有效降低康复床的生产成本,便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按摩理疗康复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按摩理疗康复床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按摩托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按摩托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床架;20、床板;30、按摩托辊;40、驱动装置;21、镂空部;22、轨道;23、弹性遮挡片;24、挡板;25、遮挡护板;31、第一转轴;32、轴承;33、凹槽;34、连接片;41、固定架;42、第二转轴;43、第一齿轮;44、第三转轴;45、第四转轴;46、脚踏板;47、第二齿轮;48、第一链条;49、第三齿轮;50、第四齿轮;51、第二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2所示,该按摩理疗康复床包括床架10、床板20、按摩托辊30和驱动装置40,床架10由角钢焊接而成,角钢是市场上大规模使用的钢材,具有结构强度高和采购成本低的优点,可有效降低床架10的生产成本,当然床架10的材质并不限定于此,还可使用钢管、塑料或其它材料制成。床板20呈矩形板状结构,床板20铺设于床架10上并使用螺钉对其进行固定。床板20的中部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镂空部21,镂空部21的长度和宽度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镂空部21的下方设置有两根平行且沿镂空部2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轨道22,两根轨道22的之间稍大于按摩托辊30的长度,两根轨道22的两端分别与床架10的两端焊接连接。镂空部21的上方覆盖有弹性遮挡片23,弹性遮挡片23的两侧边与床板20通过螺钉连接,弹性遮挡片23的材质为橡胶或医用高分子材料。

如图3所示,按摩托辊30呈柱状体,按摩托辊3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轴31,第一转轴31与按摩托辊30同轴设置,优选地,第一转轴31与按摩托辊30一体成型。每个第一转轴31上套设有轴承32,两个轴承32分别抵靠于两根轨道22上,通过轴承32与轨道22配合按摩托辊30可在外力的作用下沿轨道22的长度方向运动。

驱动装置40用于驱动按摩托辊30在镂空部21内沿轨道22的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驱动装置40包括设置于床架10一端的固定架41、第二转轴42、第一齿轮43、第三转轴44和第四转轴45,固定架41由多根钢管焊接而成,具有结构简单和结构强度高的优点。第二转轴42可转动地安装于固定架41上,第一齿轮43套设于第二转轴42的外周面,第二转轴4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脚踏板46,当用脚踩踏脚踏板46时,第一齿轮43可与第二转轴42同步转动。第三转轴44的两端分别与两根轨道22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三转轴44的轴线两根轨道22垂直,第三转轴44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齿轮47,第二齿轮47与第三转轴44同轴设置,第二齿轮47通过第一链条48与第一齿轮43连接,第三转轴44两端的外周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三齿轮49。第三转轴44的上方设置有与床板20连接的挡板24,挡板24向上拱起,对上方的覆盖物进行支撑,防止覆盖物卷入第二齿轮47和第三齿轮49中。第四转轴45的两端分别与两根轨道2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四转轴45的轴线也与两根轨道22垂直,第四转轴45两端的外周面上分别设置有第四齿轮50,两个第四齿轮50分别通过一根第二链条51与其对应的第三齿轮49连接。连接片34呈条形金属片,连接片34的中部设置有通孔,使其可以套设于第一转轴31上,连接片34处于轴承32与按摩托辊30之间,连接片3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链条51连接。本实施例的康复床由于结构简单,有效降低康复床的生产成本,便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使用时,在床板20上铺设覆盖物,人平躺于覆盖物上,并确保身体处于镂空部21的正上方,用脚踩踏脚踏板46使第一齿轮43在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之间不断切换,第一齿轮43通过第一链条48带动第二齿轮47转动,第二齿轮47带动两个第三齿轮49同步转动,第三齿轮49又通过第二链条51带动第四齿轮50转动,两根第二链条51在围绕第三齿轮49和第四齿轮50转动的过程中,第二链条51可带动按摩托辊30在镂空部21内沿轨道22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由于按摩托辊30与弹性遮挡片23接触使其自身也会发生转动,按摩托辊30在运动的过程中使人从头部至骶骨都得到按摩,由于按摩理疗康复床无需电力驱动,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控制按摩的强度和频率,并针对重点部位反复按摩,提高按摩效果。通过对整个脊椎与背部穴位进行按摩,可达到舒筋、活络、理气的效果,使人的身体彻底得到放松,对于体力劳动者的腰肌劳损、椎间韧带劳损、闪腰岔气、以及脑力劳动者长时间坐姿产生的肩周炎等疾病都能起到按摩理疗的效果。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齿轮47和第一齿轮43的外周分别设置有与固定架41连接的遮挡护板25,遮挡护板25可避免在踩踏脚踏板46的过程中第一齿轮43和第二齿轮47对人的腿部造成伤害,提高康复床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按摩托辊30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环形的凹槽33,凹槽33的宽度为3cm,深度为2cm,凹槽33专为腰间盘突出和椎体突出的患者考虑,按摩时凹槽33可避免硌到间盘与椎体突出患者的骨骼。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