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质骨架肢体套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04343发布日期:2020-04-07 21:28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硬质骨架肢体套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硬质骨架肢体套筒。



背景技术:

临床上,对肢体施加周期性的压力,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组织液回流,从而缓解由肢体静脉水肿和下肢动脉缺血引起的水肿、疼痛、酸胀、肢体沉重感、间歇性跛行等症状。而现有压力肢体套筒整体结构是软质的,外层材料一般由尼龙或无纺布的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材料经过高频热合制成,然后加工成符合肢体外形的双层结构,并将内部分隔成数个腔室,该套筒连接的空气压力治疗仪能够输出的具有一定压强的空气,该空气经套筒上的气嘴进入分隔出的腔室后,腔室外形膨胀从而可以对患者肢体构成一定的均匀压力。

但软质材料制成的肢体套筒,在充气的过程中,体积会膨胀很多,这就要求充入足够多的气体,才能形成足够稳定的压力。为了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充入足够的气体,需要空气压力治疗仪内气泵的流量输出很大;且软质材料制成的肢体套筒一般通过拉链、尼龙粘扣等形式将套筒扣合形成筒状包裹在肢体外部,也有一些则直接将套筒加工成固定大小的筒状,带来穿脱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硬质骨架肢体套筒,能够限制肢体套筒的膨胀空间,使得套筒达到预计压强所需的气体量减少,从而使得空气压力治疗仪的主机可以采用流量较小的气泵,缩小产品的体积、降低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硬质骨架肢体套筒,包括第一骨架、第二骨架、气囊和电动丝杆;

所述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为硬质材料;

所述第一骨架的一侧和第二骨架的一侧通过第一铰链连接构成筒状结构;

所述气囊位于所述筒状结构内侧,用于对肢体施加压力;

所述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的连接处设有所述电动丝杆,用于使所述筒状结构张开或闭合。

可选的,所述第一骨架包括通过第二铰链连接的第三骨架和第四骨架;

所述第三骨架和第四骨架的连接处两侧设有两两相对的止动凸起,所述第三骨架和第四骨架张开时,相对的两个止动凸起的平面相抵触,用于限制所述第三骨架和第四骨架过度张开。

可选的,所述第二骨架包括通过第三铰链连接的第五骨架和第六骨架;

所述第五骨架和第六骨架的连接处两侧设有两两相对的止动凸起,所述第五骨架和第六骨架张开时,相对的两个止动凸起的平面相抵触,用于限制所述第五骨架和第六骨架过度张开。

可选的,所述气囊由弹性材料制成。

可选的,所述气囊通过尼龙粘扣或者胶粘的方式附着于所述筒状结构内侧。

可选的,还包括气囊通气口,用于为所述气囊充气或放气。

可选的,所述气囊通气口为多个。

可选的,所述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的连接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电动丝杆的电机固定于所述第一凸起上,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上有螺纹孔,所述电动丝杆穿过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螺纹孔固定于所述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硬质材料制成套筒外部的骨架,限制了肢体套筒的膨胀空间,使得套筒达到预计压强所需的气体量大为减少,从而使得空气压力治疗仪的主机可以采用流量较小的气泵,缩小产品的体积、能量消耗,降低成本;而且电动丝杆的设置,也提供了额外的有效的支撑锁紧作用,避免骨架结构在受力的情况下张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硬质骨架肢体套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硬质骨架肢体套筒张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硬质骨架肢体套筒闭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硬质骨架肢体套筒收纳形态示意图;

1-第三骨架,2-第四骨架,3-第五骨架,4-第六骨架,5-气囊,6-止动凸起,7-电动丝杆,8-气囊通气口,9-第一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硬质骨架肢体套筒,能够限制肢体套筒的膨胀空间,使得套筒达到预计压强所需的气体量减少,从而使得空气压力治疗仪的主机可以采用流量较小的气泵,缩小产品的体积、降低成本。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硬质骨架肢体套筒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硬质骨架肢体套筒,包括第一骨架、第二骨架、气囊5、电动丝杆7、气囊通气口8和第一铰链9;

其中,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为工程塑料、铝合金等硬质材料;第一骨架的一侧和第二骨架的一侧通过第一铰链9连接构成筒状结构;所述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的连接处设有一个锁紧装置,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的张开或闭合形态,所述锁紧装置可以是手动或者电动锁紧;优选的,该锁紧装置为电动丝杆7,在所述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的连接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上有螺纹孔,所述电动丝杆7的电机固定于所述第一凸起上,所述电动丝杆7穿过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螺纹孔固定于所述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上,通过控制电动丝杆向前或者向后运动,能够使所述筒状结构闭合或张开。

所述气囊通气口8为多个,与弹性材料制成的气囊5相连通,用于为所述气囊5充气或放气;所述气囊5通过尼龙粘扣或者胶粘的方式附着于所述筒状结构内侧,用于对肢体施加压力。

具体的,所述第一骨架包括通过第二铰链连接的第三骨架1和第四骨架2,所述第三骨架1和第四骨架2的连接处两侧设有两两相对的止动凸起6,所述止动凸起有6一个平面,当第三骨架1和第四骨架2张开时,相对的两个止动凸起6的平面相接触,用于限制所述第三骨架1和第四骨架2过度张开。

所述第二骨架包括通过第三铰链连接的第五骨架3和第六骨架4;

所述第五骨架3和第六骨架4的连接处两侧设有两两相对的止动凸起,所述凸起有一个平面,所述第五骨架3和第六骨架4张开时,相对的两个凸起的平面相接触,用于限制所述第五骨架和第六骨架过度张开。

所述硬质骨架肢体套筒在使用时,利用电动丝杆7使第四骨架2和第六骨架4张开,肢体套筒可以很方便地穿戴在使用者肢体上,再利用电动丝杆7将第四骨架2和第六骨架4骨架闭合,而此时第三骨架和1和第五骨架3由于止动凸起的限位作用也不会过度张开,这时气囊5包裹在使用者肢体外,空气压力治疗仪可以通过气囊通气口8向内部气囊5充气或放气达到预定的治疗效果,其中所述硬质骨架肢体套筒的张开和闭合状态如图2和图3所示。

所述硬质骨架肢体套筒使用结束后,还可以将整个硬质骨架肢体套筒折叠收纳,减少套筒的储藏空间,收纳形态示意图如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硬质工程塑料、铝合金等材料制成肢体套筒外部的骨架,限制了肢体套筒的膨胀空间,使得套筒达到预计压强所需的气体量大为减少,从而使得空气压力治疗仪的主机可以采用流量较小的气泵,缩小产品的体积、能量消耗,降低成本。

2、本实用新型采用硬质骨架制成的套筒外部的骨架,限制了肢体套筒的膨胀空间,等同于减小了套筒的内部受力,减小了套筒本身对材料、热合工艺的要求。

3、本实用新型采用硬质骨架,直接固定了套筒的形状,使得套筒不再需要使用拉链、尼龙粘扣等形式使之成为闭合的形态,节省了工艺流程。

4、本实用新型能够张开和闭合,在张开的情况下,可以轻松的套入患者的肢体,而在闭合的情况下,又能实现要求的对患者肢体包裹的状态,而电动丝杆这一锁紧装置,则提供了额外的有效的支撑作用,避免张开和闭合的结构在受力的情况下张开。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