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解的微种植体支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26301发布日期:2020-03-20 06:22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降解的微种植体支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牙齿矫正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降解的微种植体支抗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颜面美观和咀嚼功能的要求也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患者乐于接受正畸治疗。正畸治疗主要是通过牙齿在牙槽骨中的移动来纠正牙列畸形或代偿骨骼畸形。治疗过程中,抵抗移动目标牙齿所产生外力的牙齿或装置就称为支抗牙或支抗装置。因此,针对整体的矫治设计选择合适的支抗种类来准确控制牙齿移动是正畸治疗成功的关键。与传统支抗系统(如口外弓、头帽等)的支抗丢失、需要患者配合、操作复杂等缺点相比,近年来出现的微种植体支抗装置操作简单,可以在无须患者配合的前提下提供绝对支抗。

由纯钛、钛合金或不锈钢等材料制作而成的微种植体支抗装置存在应力遮挡作用、发生移位、产生长期的刺激作用、腐蚀作用、感染、过敏反应和影响影像学检查结果等问题,而且无法降解,需要植入体内以后需要二次手术取出。于是,现有技术已开发出可降解的微种植体支抗装置,能在一定时间内自身降解。如中国专利cn204049879u公开了一种微种植体支抗装置,但是,该微种植体支抗装置仍存在植入后舒适度不足、抑制组织增生效果有待提高的缺陷。

因此,需要开发出新的可降解的微种植体支抗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舒适度不足、抑制组织增生效果有待提高的缺陷,提供一种可降解的微种植体支抗装置,提供的微种植体支抗装置植入在黏膜下之后,可以减少刺激,提升舒适感,更加适合植入在黏膜下,而且颈环能够抑制组织增生,另外,结构更加小巧,使用方便,成本较低,在保证支抗时间的条件下降解时间更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降解的微种植体支抗装置,包括由上至下呈一体结构的头部、颈环、颈部和用于钻入骨组织从而固定所述微种植体支抗装置的体部;

所述头部为边角打磨平滑的三棱柱,所述头部设有用于弹力牵引或连接正畸用弓丝的通孔结构;所述颈环和颈部为圆柱体,所述颈环和颈部表面光滑,所述头部的底面位于所述颈环的顶面内,所述颈环的直径大于所述颈部的直径;所述体部的下端尖锐且侧表面设有螺纹。

发明人偶然发现,头部采用边角打磨平滑的三棱柱时,制得的微种植体支抗装置植入在黏膜下之后,可以减少刺激,提升舒适感,明显优于正方体的头部。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种植体支抗装置更加适合植入在黏膜下。而且,在头部和颈部之间设有颈环,颈环的直径大于颈部的直径,颈环能够抑制组织增生,从而降低组织增生的风险。另外,上述微种植体支抗装置的结构更加小巧,使用方便,使用的材料更少,成本较低,在保证支抗时间的条件下降解时间更短。

优选地,所述通孔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头部顶面的两个开孔和用于将所述两个开孔连通的弯曲通道。弓丝进入一个开孔后,进入弯曲通道,然后从另一个开孔穿出,从而实现弓丝与头部连接。弓丝通过顶面的开孔进行连接,操作时更加方便;而且,头部的高度也更低,植入在黏膜下之后,进一步减少刺激,舒适感进一步提升。

优选地,所述头部为圆角三棱柱。

更优选地,所述三棱柱为直三棱柱,所述三棱柱底面的边长相等。

优选地,所述三棱柱的侧面为矩形。

优选地,所述三棱柱底面的边长为2.0~3.0mm,所述三棱柱的侧棱高度为2.0~3.5mm。

优选地,所述开孔的直径为0.25~0.30mm。

优选地,所述颈环的直径为2.30~3.44mm,所述颈环的高度为1.0~1.5mm。

优选地,所述颈部的直径为1.5~2.5mm,所述颈部的高度为1.0~1.5mm。

优选地,所述体部的长度为6.0~8.0mm,螺纹的外径为1.5~2.5mm,螺纹的内径为1.5~2.0mm,螺纹的间距为0.75~1.2mm。所述体部能够增强微种植体与骨组织的锁结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种植体支抗装置的头部采用边角打磨平滑的三棱柱,植入在黏膜下之后,可以减少刺激,提升舒适感,更加适合植入在黏膜下;

而且,颈环能够抑制组织增生,降低组织增生的风险;

另外,该微种植体支抗装置的结构更加小巧,使用方便,使用的材料更少,成本较低,在保证支抗时间的条件下降解时间更短。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可降解的微种植体支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可降解的微种植体支抗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1的可降解的微种植体支抗装置中通孔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此外,若有“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一种可降解的微种植体支抗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由上至下呈一体结构的头部1、颈环2、颈部3和用于钻入骨组织从而固定微种植体支抗装置的体部4。

头部1为边角打磨平滑的三棱柱,头部1设有用于弹力牵引或连接正畸用弓丝的通孔结构5。头部为圆角三棱柱。而且,三棱柱为直三棱柱,三棱柱底面的边长相等。三棱柱的侧面为矩形。通孔结构5包括设置于头部1顶面的两个开孔51和用于将两个开孔51连通的弯曲通道52。弓丝进入一个开孔后,进入弯曲通道52,然后从另一个开孔穿出,从而实现弓丝与头部1连接。

颈环2和颈部3为圆柱体,颈环2和颈部3表面光滑,头部1的底面位于颈环2的顶面内,颈环2的直径大于颈部3的直径。体部4的下端尖锐且侧表面设有螺纹41。

三棱柱底面的边长为2.0~3.0mm,三棱柱的侧棱高度为2.0~3.5mm。开孔51的直径为0.25~0.30mm。颈环2的直径为2.30~3.44mm,颈环2的高度为1.0~1.5mm。颈部3的直径为1.5~2.5mm,颈部3的高度为1.0~1.5mm。体部4的长度为6.0~8.0mm,螺纹41的外径为1.5~2.5mm,螺纹41的内径为1.5~2.0mm,螺纹41的间距为0.75~1.2mm。

关于材料的选择,可以选择与人体骨骼密度和弹性模量接近的、高比强度和比刚度的镁合金基体复合材料,且材料降解产物安全无毒。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采用mgyrezr合金为基体,其化学成分为mg余量、y:3.7~4.3%、nd:2.0~2.5%、re:1.9%、zr:0.4~1.0%、cu:0.03%、fe:0.01%、li:0.2%、mn:0.03%、ni:0.005%、(zn+ag)<0.2%、其他不超过0.01%;微弧氧化后使用plga与ha颗粒共混而成的封孔材料进行封孔处理。封孔材料中,加入的ha能够增加生物相容性,降低局部的炎性反应。本实施例中,plga的特性粘度1.5~1.8dl/g;plga由pla与pga聚合得到,原料中pla重量百分比在75%~85%之间,pga重量百分比在25%~15%之间;ha颗粒的直径为50nm~100nm,ha占plga/ha总重量的10%~15%。其中,plga是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a是指聚乳酸,pga是指聚羟基乙酸,ha是指羟基磷灰石。

本实施例提供的微种植体支抗装置的头部采用边角打磨平滑的三棱柱,植入在黏膜下之后,可以减少刺激,提升舒适感,更加适合植入在黏膜下。而且,颈环能够抑制组织增生,降低组织增生的风险。另外,该微种植体支抗装置的结构更加小巧,使用方便,使用的材料更少,成本较低,在保证支抗时间的条件下降解时间更短。

采用的镁合金具有与人体骨骼接近的密度和弹性模量、高比强度和比刚度。封孔材料原料来源广泛,降解产物安全无毒。所得微种植体支抗装置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以及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并且对于局部的骨矿化和修复具有促进作用。植入体内以后无须二次手术取出,能在一定时间内自身降解。极少引起炎症等并发症,对核磁等影像学检查也没有干扰。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