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用上肢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76584发布日期:2020-03-27 13:24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血液透析用上肢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透析系统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血液透析用上肢固定架。



背景技术:

透析过程中患者有可能会因为睡眠或不由自主活动等情况,使静脉穿刺针尖贴壁或产生脱针、刺破血管等现象,通常采用上肢固定架对患者上肢进行固定,但现在的固定架功能单一。而在血液透析时,净化后的血液通过输血管输送回人体内,输血管长度较长,血液进入体内时温度已明显下降,会让患者产生不适,尤其是气温较低的冬天更为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液透析用上肢固定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血液透析的上肢固定架功能单一,不能对血液加热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血液透析用上肢固定架,包括支架,支架上连接有手臂固定板,手臂固定板上连接有固定带,还包括传热板,传热板上设有管道固定槽,传热板与支架之间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与传热板铰接,支撑杆的另一端与传热板铰接。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手臂固定板和固定带,可以将患者的上肢固定在手臂固定板上,从而避免了手臂晃动或弯曲而造成静脉穿刺针脱针或刺破血管等现象的发生。通过设置传热板,并在传热板上设置管道固定槽,将往人体输血的输血管固定在管道固定槽内,然后将传热板贴靠在人体的腋下,并利用支撑杆对传热板进行支撑,使手臂和躯干贴靠在传热板上并对其进行加热,使传热板将热量传递给输血管,从而提高输血管的温度,减小输血管内的血液与人体之间的温差,减小患者的不适感。

进一步,所述固定槽的轮廓呈连续的s形。s形的固定槽可以在延长固定槽在传热板上的长度,从而增大了输血管在传热板上的长度,进而增大了输血管内的血液与传热板的传热时间,有利于使输血管内的血液得以被充分的加热。

进一步,所述固定槽的横截面呈面积大于半圆形的面积的弓形。从而使固定槽的开口的宽度小于固定槽的横截面所对应的圆形的直径,进而使输血管在固定槽内不易自行脱出,实现了对输血管的固定。

进一步,所述传热板上嵌设有电加热元件。通过设置电加热元件,利用电加热元件对传热板进行加热,从而利用电加热元件的热量对输血管内的血液进行加热,以弥补由于外界环境的温度较低,人体对传热板的加热不足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电加热元件为电阻丝。电阻丝结构比较简单,方便在传热板上进行设置。

进一步,所述传热板上套设有隔热套,隔热套与传热板可拆卸连接。通过对传热板设置隔热套,方便在利用电阻丝进行加热的时候对传热板进行保温,减少热量的损失。

进一步,所述固定带上朝向手臂固定板的一侧设有若干柔性的垫块,垫块与固定带滑动连接。通过设置垫块,垫块垫设在固定带与手臂之间,使固定带通过垫块来对手臂进行固定;同时,通过调整垫块的位置,使相邻垫块之间形成缝隙,于是可以使手臂上的主血管位于缝隙的位置,避免了固定带对主血管的压迫,有利于主血管内的血液流动。

进一步,所述固定带为弹性带。血液在透析的时候,由于血液内的部分离子减少,于是,血液的渗透压增大,使血液内的水分进入组织中,从而会使手臂出现水肿现象,将固定带设置成弹性带,有利于固定带在固定手臂的时候随手臂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避免了固定带对手臂造成过度的挤压而造成血流不畅的现象。

进一步,所述固定带的一端与手臂固定板粘接,另一端与手臂固定板通过魔术贴连接。通过魔术贴来连接固定带和手臂固定板,方便了固定带的拆卸。

进一步,所述手臂固定板上设有用于放置手臂的凹槽。通过设置凹槽,方便将手臂放置在手臂固定板上时进出定位,从而方便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血液透析用上肢固定架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传热板1、固定槽2、电加热元件3、支撑杆4、手臂固定板5、倾斜段51、水平段52、凹槽6、固定带7、垫块8、魔术贴9。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血液透析用上肢固定架,包括支架,支架上连接有手臂固定板5,手臂固定板5包括水平段52和倾斜段51,水平段52与倾斜段51一体成型,水平段52用于对人体手臂的小臂进行支撑,倾斜段51对人体的大臂进行支撑。手臂固定板5的上表面设置有横截面呈弓形的凹槽6,通过将人体的手臂放置在凹槽6内,方便了对手臂进行定位。手臂固定板5的水平段52上设有固定带7,固定带7设有两根并沿水平段52的长度方向分布;固定带7优选为具有弹性的硅胶胶带;固定带7的一端与手臂固定板5粘接,固定带7的另一端与手臂固定板5之间通过魔术贴9连接。固定带7上设有两块垫块8,垫块8优选为硅胶材料制成,固定带7贯穿垫块8并与垫块8滑动连接。

手臂固定板5的倾斜段51的侧部铰接有支撑杆4,支撑杆4远离手臂固定板5的一端铰接有竖向设置的传热板1,优选地,支撑杆4与传热板1之间的铰接方式为球铰接。传热板1的板面上设有用于放置管道的固定槽2,固定槽2包括平直段和圆弧段,平直段与圆弧段间隔设置并首尾相连,从而使固定槽2的轮廓呈连续的s形;固定槽2的横截面呈面积大于半圆形的面积的弓形,从而使固定槽2的槽口的宽度小于固定槽2的横截面的直径,方便在输血管卡入固定槽2内后不易脱出。传热板1上嵌设有若干电加热元件3,优选地,电加热元件3为电阻丝,电阻丝位于固定槽2相邻的平直段之间。传热板1上还套设有隔热套,隔热套与传热板1分离式设置,隔热套优选为海绵制成。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的时候,将手臂放置在手臂固定板5的凹槽6内,小臂位于手臂固定板5的水平段52上,大臂位于手臂固定板5的倾斜段51上,并利用固定带7和垫块8将小臂绑扎固定在水平段52上,通过调整垫块8的位置,使垫块8避开手臂上较大的血管,从而减少对血液流动的阻挡作用。将往人体手臂输送血液的输血管的一部分嵌设在传热板1上的固定槽2内,然后将传热板1贴靠在人体的腋窝部位,使人体的手臂与躯干对传热板1形成夹持作用,利用人体手臂和躯干的热量对传热板1进行加热,并最终将热量传递给输血管,使输血管内的血液被加热,从而减小了输血管内的血液与人体手臂血管之间的温差,减少了人体的不舒适感;同时支撑杆4对传热板1形成支撑作用,使传热板1的位置保持不变。当环境的温度较低,单纯利用人体的热量不足以加热传热板1上的输血管内的血液时,通过将电阻丝与外接电源连通,利用电流流过电阻丝时产生的热量对传热板1进行加热,从而使传热板1上的输血管内的血液被加热,从而弥补了人体热量不足的问题。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