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疾病的药膏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9558发布日期:2020-05-22 21:28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疾病的药膏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膏药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疾病的药膏贴。



背景技术:

膏药贴主要用来治疗疮疖、消肿痛等,由于膏药用于肌表薄贴,所以膏药中取气味具厚的药物,并加以引药率领群药,开结行滞直达病所。因此可透入皮肤产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益气养血、通经走络、强筋健骨,舒筋活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贴于体表的膏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

申请号为cn201220689498.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微孔透气膏药贴,本实用新型包括:膏药贴片、第一离型纸和第二离型纸,所述膏药贴片上粘贴有第一离型纸和第二离型纸,膏药贴片和第一离型纸上、膏药贴片和第二离型纸上均用激光打有通透的微孔。本实用新型将离型纸分成两块,粘贴在膏药贴片上,由于离型纸比膏药贴片质硬,使用时只要把两块离型纸折成90度左右,离型纸自然与膏药贴片分离,很容易地将离型纸揭开撕下。

上述专利在使用时,由于第二离型纸上打有微孔,膏药贴片的药性透过微孔也会散发到外部空气中,造成大量药性的流失,而且膏药贴热敷效果更好,现有的产品使用前大多都是直接贴上或者烘烤后贴上,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动加热提高治疗效果的药膏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治疗疾病的药膏贴,包括固定贴、离型膜,所述固定贴外表面边缘设置有外胶粘层,所述固定贴内表面边缘涂覆有一圈内胶粘层,所述内胶粘层外部粘贴有所述离型膜,所述离型膜边缘成型有易撕条,所述固定贴包括吸汗层、自发热层、外防水膜和通风透气层,所述吸汗层中央成型有药贴放置槽,所述药贴放置槽内放置有膏药贴,所述吸汗层一侧胶粘有所述自发热层,所述自发热层一侧胶粘有所述通风透气层,所述通风透气层外侧胶粘有所述外防水膜。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贴的形状为方形或圆形,所述离型膜的形状与所述固定贴的形状相同,所述吸汗层采用棉纤维和碳纤维混纺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易撕条共有偶数个,所有的所述易撕条对称分布在所述离型膜边缘。

进一步的,所述外胶粘层的数量和位置与所述易撕条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所述易撕条边缘粘贴在所述外胶粘层上。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透气层采用无纺布制成,所述通风透气层内部镶嵌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数量为所述易撕条数量的一半,所述通风管的两端端口朝向所述易撕条。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管为开口朝向所述自发热层的半圆弧结构,多根所述通风管的交叉处连通在一起,所述通风管的管口为外大内小的喇叭型结构。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利用自发热材料可以达到热敷效果,热敷可以使得膏药贴的药性快速进入人体,减少药性流失,提高治疗效果,通风透气层内设置有通风管,方便空气流通,既可以使得自发热材料与空气接触,又可以进行通风、散热、除湿,提高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离型膜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通风透气层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固定贴;2、外胶粘层;3、内胶粘层;4、离型膜;5、易撕条;6、吸汗层;7、自发热层;8、通风管;9、外防水膜;10、通风透气层;11、膏药贴;12、药贴放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5所示,一种治疗疾病的药膏贴,包括固定贴1、离型膜4,固定贴1外表面边缘设置有外胶粘层2,固定贴1内表面边缘涂覆有一圈内胶粘层3,内胶粘层3外部粘贴有离型膜4,离型膜4边缘成型有易撕条5,固定贴1包括吸汗层6、自发热层7、外防水膜9和通风透气层10,吸汗层6中央成型有药贴放置槽12,药贴放置槽12内放置有膏药贴11,吸汗层6一侧胶粘有自发热层7,自发热层7一侧胶粘有通风透气层10,通风透气层10外侧胶粘有外防水膜9。

本实施例中,固定贴1的形状为方形或圆形,离型膜4的形状与固定贴1的形状相同,吸汗层6采用棉纤维和碳纤维混纺制成,吸汗层6用来吸收人体皮肤渗出的汗液,从而保持皮肤干燥。

本实施例中,易撕条5共有偶数个,所有的易撕条5对称分布在离型膜4边缘,易撕条5方便将离型膜4撕下。

本实施例中,外胶粘层2的数量和位置与易撕条5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易撕条5边缘粘贴在外胶粘层2上,易撕条5包覆在固定贴1边缘后可以直接固定在固定贴1上表面上。

本实施例中,通风透气层10采用无纺布制成,通风透气层10内部镶嵌有通风管8,通风管8的数量为易撕条5数量的一半,通风管8的两端端口朝向易撕条5,通风管8方便通风透气,易撕条5可以保证不使用时空气不会进入通风管8内。

本实施例中,通风管8为开口朝向自发热层7的半圆弧结构,多根通风管8的交叉处连通在一起,通风管8的管口为外大内小的喇叭型结构,喇叭型结构可以方便空气的进出,通风管8内空气流通时,既可以促进空气与自发热材料接触,又可以进行通风散热。

本实施例中,自发热层7内填充有聚合物凝胶固体电解质(spe)、铁粉、无机盐、活性炭和纳粉制成的聚合物,自发热层7内部的填料在接触空气和水汽后可以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量,从而加热药物达到热敷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产品采用真空包装,使用时,将需要贴膏药处的皮肤露出并用湿毛巾擦拭干净,然后撕取产品外包装,将易撕条5从外胶粘层2上揭开,从而露出通风管8的管口,捏住易撕条5后将离型膜4完全撕开,露出膏药贴11,将膏药贴11对准需要粘贴的部位,然后利用内胶粘层3粘贴在皮肤上,吸汗层6可以吸收人体皮肤散发的汗液,自发热层7内部的发热材料与汗液、空气接触后发生化学反应,从而释放热量,热量对膏药贴11进行加热,促进膏药贴11的药性快速渗入皮肤达到治疗效果,通风管8内部的通孔可以方便空气的流通,促进热量和湿气的排放,避免长时间敷膏药导致的皮肤发白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治疗疾病的药膏贴,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贴(1)、离型膜(4),所述固定贴(1)外表面边缘设置有外胶粘层(2),所述固定贴(1)内表面边缘涂覆有一圈内胶粘层(3),所述内胶粘层(3)外部粘贴有所述离型膜(4),所述离型膜(4)边缘成型有易撕条(5),所述固定贴(1)包括吸汗层(6)、自发热层(7)、外防水膜(9)和通风透气层(10),所述吸汗层(6)中央成型有药贴放置槽(12),所述药贴放置槽(12)内放置有膏药贴(11),所述吸汗层(6)一侧胶粘有所述自发热层(7),所述自发热层(7)一侧胶粘有所述通风透气层(10),所述通风透气层(10)外侧胶粘有所述外防水膜(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疾病的药膏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贴(1)的形状为方形或圆形,所述离型膜(4)的形状与所述固定贴(1)的形状相同,所述吸汗层(6)采用棉纤维和碳纤维混纺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疾病的药膏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撕条(5)共有偶数个,所有的所述易撕条(5)对称分布在所述离型膜(4)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疾病的药膏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胶粘层(2)的数量和位置与所述易撕条(5)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所述易撕条(5)边缘粘贴在所述外胶粘层(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疾病的药膏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透气层(10)采用无纺布制成,所述通风透气层(10)内部镶嵌有通风管(8),所述通风管(8)的数量为所述易撕条(5)数量的一半,所述通风管(8)的两端端口朝向所述易撕条(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疾病的药膏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8)为开口朝向所述自发热层(7)的半圆弧结构,多根所述通风管(8)的交叉处连通在一起,所述通风管(8)的管口为外大内小的喇叭型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治疗疾病的药膏贴,包括固定贴、离型膜,所述固定贴外表面边缘设置有外胶粘层,所述固定贴内表面边缘涂覆有一圈内胶粘层,所述内胶粘层外部粘贴有所述离型膜,所述离型膜边缘成型有易撕条,所述固定贴包括吸汗层、自发热层、外防水膜和通风透气层,所述吸汗层中央成型有药贴放置槽,所述药贴放置槽内放置有膏药贴,所述吸汗层一侧胶粘有所述自发热层。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自发热材料可以达到热敷效果,热敷可以使得膏药贴的药性快速进入人体,减少药性流失,提高治疗效果,通风透气层内设置有通风管,方便空气流通,既可以使得自发热材料与空气接触,又可以进行通风、散热、除湿,提高使用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支誉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支誉英
技术研发日:2019.05.09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