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携带放射粒子的植入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9547发布日期:2020-05-22 21:28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可携带放射粒子的植入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肿瘤放射治疗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可携带放射粒子的植入物。



背景技术: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属于放射治疗学的近距离放射治疗范畴。近距离治疗[brachytherapy(bt)]的名词来源于希腊字brachy,是近的意思,意思是将放射源靠近或植入肿瘤体来治疗肿瘤,与“远”也就是与外照射是相对的。近距离放射治疗技术包括:腔内近距离放疗、管内近距离放疗、组织间放疗、术中放射治疗及模治疗等。组织间放疗根据封闭放射源在体内驻留时间又可分为短暂性组织间近距离放疗和永久性组织间近距离放疗。其中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则属于永久性组织间近距离照射技术。

目前,在治疗肿瘤的现有技术中:将肿瘤切除后,医务人员会直接将放射粒子置于肿瘤切除后留下的空腔内,放射性粒子植入后,因软组织的活动性较强,存在粒子脱落、游离等风险,一旦放射性粒子出现脱落可造成局部正常组织受辐射坏死等情况发生。或者,将肿瘤切除后,医务人员在肿瘤切除后留下的空腔内设置支撑假体,然后通过体外化疗,但是这样的治疗方式同样会对患者造成较大伤害。

因此,提供一种治疗危害小的可携带放射粒子的植入物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带放射粒子的植入物,以缓解现有技术中放射粒子治疗肿瘤容易对其他正常集体组织造成损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携带放射粒子的植入物,包括假体和多个密封件;

所述假体上开设有多个储存仓,所述储存仓用于承载放射粒子,所述密封件用于封堵所述储存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假体采用多孔钛支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多孔钛支架的内部孔隙采用钻石晶状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多孔钛支架的孔径为640μ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假体呈椭圆柱;

所述储存仓开设在所述假体的侧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假体上开设有十六个所述储存仓,且所述储存仓平均分成两组设置在所述假体的两端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每组所述储存仓沿所述假体的周向均匀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每组的所述储存仓均位于同一平面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每组所述储存仓的中心点与其靠近的所述假体的端面之间的距离l为2.75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密封件采用骨蜡。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携带放射粒子的植入物,包括假体和多个密封件;假体上开设有多个储存仓,储存仓用于承载放射粒子,密封件用于封堵储存仓。在使用之前,医务人员会对患者进行切除肿瘤手术,然后医务人员将假体放置在患者被切除肿瘤的位置,并且假体上开设有多个储存仓,在使用假体时,储存仓内会存由放射粒子,并通过密封件对储存仓的敞口进行密封,在放置好假体后对患者切口处进行缝合;通过假体上开设储存仓这样的设置,能够保证放射粒子的位置不会因为放射粒子脱落或者游离而发生改变,保证放射粒子能够对肿瘤部位进行放射治疗,不会对其他正常基体组织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携带放射粒子的植入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密封件未示出);

图2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携带放射粒子的植入物的主视图(其中密封件未示出);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携带放射粒子的植入物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的a-a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携带放射粒子的植入物的钻石晶状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标:100-假体;200-储存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考图1-图6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携带放射粒子的植入物,包括假体100、多多个密封件;假体100上开设有多个储存仓200,储存仓200用于承载放射粒子,密封件用于封堵储存仓200。

在使用之前,医务人员会对患者进行切除肿瘤手术,然后医务人员将假体100放置在患者被切除肿瘤的位置,并且假体100上开设有多个储存仓200,在使用假体100时,储存仓200内会存有放射粒子,并通过密封件对储存仓200的敞口进行密封,在放置好假体100后对患者切口处进行缝合;通过假体100上开设储存仓200这样的设置,能够保证放射粒子的位置不会因为放射粒子脱落或者游离而发生改变,保证放射粒子能够对肿瘤部位进行放射治疗,不会对其他正常基体组织造成伤害。

其中,需要使用假体100时,医务人员会先将放射粒子(例如碘-125)放置在开设在假体100上的储存仓200内,然后利用密封件对储存仓200进行密封,避免放射粒子从储存仓200内脱落出来,保证放射粒子能长期稳定的对需要放射治疗的部位进行放射治疗,不会因为软组织的活动导致放射粒子脱离患者需要放射治疗的机体部位。

具体的,假体100上开设的储存仓200的尺寸为:储存仓200呈圆柱形,储存仓200的直径为1.5mm,储存仓200的长度为4mm,并且储存仓200的敞口与假体100侧壁的连接处会进行圆角处理,避免锋利的边缘对患者体内的机体组织造成损害。

其中,假体100的边缘处会进行圆角处理,避免假体100的边缘对患者体内的机体组织造成损害。

需要指出的是,放射粒子采用碘-125放射性同位素。

其中,密封件与储存仓200之间是固定连接,包括可拆卸固定连接和不可拆卸固定连接,以此保证储存仓200内的放射粒子在密封件不损坏的前提下不会从储存仓200内脱离出去,从而保证放射粒子一直位于需要被放射治疗的区域内,对患者需要放射治疗的机体组织进行放射治疗,能够有效的避免放射粒子游离至其他机体组织位置处,使得放射粒子不会对患者其他健康的机体组织造成损害。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可携带放射粒子的植入物的使用范围是: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肿瘤切除手术过程中,在医务人员将患者体内的肿瘤切除后,医务人员将本实施例提供的可携带放射粒子的植入物放置在患者体内原来肿瘤占据的位置,通过假体100内的放射粒子对原肿瘤区域进行放射治疗。通过这样的植入方式,可有效的实现放射粒子的植入,无需单独对患者进行开刀手术,从而避免穿刺方法植入放射性粒子对患者所造成的组织损伤。

而且,放射性粒子随假体100植入患者体内后,粒子在储存仓200内稳定工作,有效降低了放射粒子因患者体内软组织造成的脱落/游离等风险,植入过程中不直接将粒子放入软组织,而是合理排布在预先设定好的位置,可有效实现体内粒子的排布,降低放置难度。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假体100采用多孔钛支架。

具体的,假体100采用多孔钛支架结构,采用钛合金制作假体100能够满足假体100植入人体以后所引起的反应处于一个可被接受的水平,同时还不会引发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发生质变,而且在植入人体后钛合金材质的假体100植入物能够减小甚至避免引起人体细胞、血液和器官发生过敏、炎症及化学等不利反应的几率,患者会减小设置避免发生排斥反应的几率。同时,钛合金假体100还满足长期植入后仍具有良好的静态力学性能,即足够的强度、适宜的弹性模量、高度稳定性、良好的耐腐蚀性与持久耐用性。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多孔钛支架的内部孔隙采用钻石晶状体结构。

如图5所示,多孔钛支架由多个钻石晶状体结构堆叠形成。多孔钛支架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多孔钛支架的孔径为640μm(0.64mm)。

其中,放射粒子呈圆柱状,且其两端进行圆角处理,放射粒子的长度为3.5mm,直径为1mm,将多孔钛支架的孔径设置成640μm(0.64mm),当放射粒子装入多孔钛支架上开设的储存仓200内后,多孔钛支架的孔径小于放射粒子的直径,因此能够避免放射粒子纯过多孔钛支架的孔隙脱落出去。

具体的,多孔钛支架由3d打印制作,并且多孔钛支架的基体结构采用钻石晶状体结构。

其中,假体100采用多孔钛支架,方便放射粒子穿过假体100对患者进行放射治疗。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可携带放射粒子的植入物用于骨肿瘤的治疗,当医务人员对患者的骨肿瘤进行切除时,会将患者体内的骨头切除,此时通过假体100代替原骨头,减小对患者骨骼的正常工作的影响,并且假体100采用多孔结构能够有助于假体100的弹性模量更接近人体骨骼的弹性模量(使假体100的弹性模量与人体骨骼的弹性模量相当,减小甚至避免产生应力遮挡的几率,减小甚至避免人体骨组织的萎缩,提高假体100植入成功的几率,减少甚至避免对患者造成严重的损害),而且多孔结构的假体100有助于人体组织的生长,使得假体100的固定更加牢固(人体组织的生长能够进一步固定假体100)。需要指出的是,假体100可以采用钛合金(ti6al4v)金属进行打印。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假体100呈椭圆柱;储存仓200开设在假体100的侧壁。假体100的上下底面为长径40mm、短径30mm的椭圆形,假体100高度为50mm。

还需要指出的是,假体100的形状不仅限于椭圆柱,根据肿瘤生产区域和生长骨骼类型,医务人员能够自行对假体100的形状进行调整以适应实际使用需求。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假体100上开设有十六个储存仓200,多个储存仓200平均分成两组设置在假体100的两端部。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每组储存仓200沿假体100的周向均匀设置。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每组的储存仓200均位于同一平面内。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每组储存仓200的中心点与其靠近的假体100的端面之间的距离l为2.75mm。

其中,储存仓200的内部侧壁上开设有微孔,微孔的尺寸与假体100孔径的尺寸相同,均为640μm。

具体的,假体100的侧壁上开设有十六个储存仓200;十六个储存仓200均分成两组设置在假体100的两端,且每组储存仓200与假体100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为2.75mm,能够对患者切除骨肿瘤后的两端(骨肿瘤切除后,切除掉骨骼的两端与其他机体组织连接,在后续治疗时,需要对这两端进行放射治疗)进行放射治疗。

需要指出的是,储存仓200沿假体100周向均匀设置,使得放射粒子的放射量均匀,避免放射粒子集中放射,对患者局部的机体组织造成损害。

还需要指出的是,每组8个储存仓200以45°等角开设在假体100外壁,并且沿假体100轴向观察,存在储存仓200的轴线与椭圆柱形假体100的长径重合的储存仓200,同时,也存在储存仓200的轴线与椭圆柱形假体100的短径重合的储存仓200。

其中每个面上保证4个植入腔分别位于长轴和短轴两端。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密封件采用骨蜡。

具体的,骨蜡由70%的蜂蜡和30%凡士林混合组成,减小甚至避免对人体造成损害。在现有技术中,骨蜡常用堵住骨髓部毛细血管渗血,也可用于各种急救病人骨渗血时止血。而且,骨蜡可以用于各个不同年龄,不同部位,不同原因而产生的骨骼断裂,颅骨钻孔或碎裂时引起的骨髓部毛细血管的渗血时,作止血用。因此采用骨蜡作为密封储存仓200的敞口位置,减小甚至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综上,通过将放射粒子与3d打印钛合金多孔假体100结构进行结合,实现了临床金属材质的假体100的功能化,而且能够极大的增加放射治疗在患者体内局部位置的作用时间及有效性。能够极大的减缓肿瘤病人切除肿瘤手术后局部肿瘤的复发情况,而且无需外部放射治疗,避免了全身放疗造成的副反应及对肝肾功能的不良影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