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出扣式电池生产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9557发布日期:2020-05-22 21:28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出扣式电池生产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扣式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出扣式电池生产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发展的日益加速,扣式电池因其轻便、小巧,故在各种微型电子产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各类电子产品的后备电源,如电脑主板,电子表、电子词典、电子秤、记忆卡、遥控器、cpc卡及电子显示屏等,而人们对扣式电池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目前在锂锰扣式电池行业,大部分企业在生产电池时,采用的是“单出”生产线,单出生产线指的是单个零部件进入产线后,每次只能完成单只电池的组装,这样的生产线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出扣式电池生产线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出扣式电池生产线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正极壳振盘、双正极壳上料、双工位分度盘、正极环振盘、双正极环上料、双正极上料、双盖组合机构、电池组合输送带、负极盖振盘、正极输送带、封口模具、四筒正极上料部分及电池出料输送带;其中,所述正极壳振盘通过振盘轨道与所述双正极壳上料连接,用于将正极壳送到所述双正极壳上料,所述双工位分度盘位于所述双正极壳上料的下方,所述双工位分度盘的预留孔用于接收所述正极壳,所述双正极壳上料用于将两个所述正极壳推到所述双工位分度盘的所述预留孔;所述正极环振盘通过所述振盘轨道与所述双正极环上料连接,用于将正极环送到所述双正极环上料,所述双工位分度盘位于所述双正极环上料的下方,所述双工位分度盘的预留孔用于接收所述正极环,所述双正极环上料用于将两个所述正极环推到所述双工位分度盘的所述预留孔;所述四桶正极上料部分通过所述正极输送带与所述双正极上料连接,用于将正极片传输至所述双正极上料,所述双工位分度盘位于所述双正极上料的下方,所述双工位分度盘的预留孔用于接收所述正极片,所述双正极上料用于将两个所述正极片推到所述双工位分度盘的所述预留孔;所述负极盖振盘通过所述振盘轨道与所述双盖组合机构连接,所述双盖组合机构用于将两个负极盖分别盖到两个装有所述正极和所述聚能环的所述正极壳上;所述双盖组合机构通过所述电池组合输送带与所述封口模具连接,所述封口模具用于一次封装两颗所述电池;所述电池出料输送带与所述封口模具连接,用于传输封装完毕后的所述电池。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负极盖储料仓、正极壳储料仓以及正极环储料仓;其中,所述负极盖储料仓与所述负极盖振盘连接,用于储存负极盖,所述正极壳储料仓与所述正极壳振盘连接,用于储存正极壳;所述正极环储料仓与所述正极环振盘连接,用于储存正极环。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双工位分度盘连接的精密分割器,所述精密分割器用于控制所述双工位分度盘等角度旋转。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双工位分度盘上的检测工位,所述检测工位用于检测正极片入到所述正极壳体中的位置。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分别与所述电池组合输送带、所述正极输送带以及所述电池出料输送带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出扣式电池生产线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正极壳振盘、双正极壳上料、双工位分度盘、正极环振盘、双正极环上料、双正极上料、双盖组合机构、电池组合输送带、负极盖振盘、正极输送带、封口模具、四筒正极上料部分及电池出料输送带;其中,所述正极壳振盘通过振盘轨道与所述双正极壳上料连接,用于将正极壳送到所述双正极壳上料,所述双工位分度盘位于所述双正极壳上料的下方,所述双工位分度盘的预留孔用于接收所述正极壳,所述双正极壳上料用于将两个所述正极壳推到所述双工位分度盘的所述预留孔;所述正极环振盘通过所述振盘轨道与所述双正极环上料连接,用于将正极环送到所述双正极环上料,所述双工位分度盘位于所述双正极环上料的下方,所述双工位分度盘的预留孔用于接收所述正极环,所述双正极环上料用于将两个所述正极环推到所述双工位分度盘的所述预留孔;所述四桶正极上料部分通过所述正极输送带与所述双正极上料连接,用于将正极片传输至所述双正极上料,所述双工位分度盘位于所述双正极上料的下方,所述双工位分度盘的预留孔用于接收所述正极片,所述双正极上料用于将两个所述正极片推到所述双工位分度盘的所述预留孔;所述负极盖振盘通过所述振盘轨道与所述双盖组合机构连接,所述双盖组合机构用于将两个负极盖分别盖到两个装有所述正极和所述聚能环的所述正极壳上;所述双盖组合机构通过所述电池组合输送带与所述封口模具连接,所述封口模具用于一次封装两颗所述电池;所述电池出料输送带与所述封口模具连接,用于传输封装完毕后的所述电池。该双出扣式电池生产线装置,通过双正极上料、双正极环上料及双正极壳上料分别将正极环、正极片和正极壳送入双工位分度盘的预留孔,进一步通过双盖组合机构将两个负极盖盖到两个装有所述正极和所述聚能环的所述正极壳上,最后通过封口模具一次封装两颗扣式电池,相比每次封装单颗扣式电池相比,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双出扣式电池生产线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双出扣式电池生产线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负极盖振盘1,负极盖储料仓2,正极壳振盘3,双正极壳上料4,正极壳储料仓5,正极环储料仓6,正极环振盘7,双正极环上料8,精密分割器9,双工位分度盘10,双正极上料11,双盖组合机构12,电池组合输送带13,检测工位14,正极输送带15,封口模具16,四桶正极上料部分17,电池出料输送带18,伺服电机19,注液泵2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出扣式电池生产线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正极壳振盘3、双正极壳上料、双工位分度盘10、正极环振盘7、双正极环上料、双正极上料、双盖组合机构12、电池组合输送带13、负极盖振盘1、正极输送带15、封口模具16、四筒正极上料部分及电池出料输送带18;其中,

所述正极壳振盘3通过振盘轨道与所述双正极壳上料4连接,用于将正极壳送到所述双正极壳上料4,所述双工位分度盘10位于所述双正极壳上料的下方,所述双工位分度盘10的预留孔用于接收所述正极壳,所述双正极壳上料用于将两个所述正极壳推到所述双工位分度盘10的所述预留孔。

这里,电池组合输送带13、正极输送带15以及电池出料输送带18都通过伺服电机19连接驱动。

这里,正极壳振盘3,辨别正极壳的朝向,让正极壳的开口始终向下,送到出料口。

这里,双正极壳上料,将振盘轨道上的两个正极壳分别推到转盘的装配预留孔中,每次两个。

所述正极环振盘7通过所述振盘轨道与所述双正极环上料连接,用于将正极环送到所述双正极环上料,所述双工位分度盘10位于所述双正极环上料的下方,所述双工位分度盘10的预留孔用于接收所述正极环,所述双正极环上料用于将两个所述正极环推到所述双工位分度盘10的所述预留孔。

这里,正极环振盘7,辨别正极环的朝向,让正极环的底部始终向下,送到出料口。

这里,双正极环上料,将振盘轨道上的两个正极环,分别推到已停留在转盘中的正极壳中,每次两个。

所述四桶正极上料部分17通过所述正极输送带15与所述双正极上料连接,用于将正极片传输至所述双正极上料11,所述双工位分度盘10位于所述双正极上料的下方,所述双工位分度盘10的预留孔用于接收所述正极片,所述双正极上料用于将两个所述正极片推到所述双工位分度盘10的所述预留孔;

这里,正极输送带15,将料筒中的正极片输送到双正极上料11;这里,四筒正极上料部分,正极起摞上料的位置,手工添加正极片到料筒。

这里,双正极上料,将正极输送带15上的两个正极片,分别推到已停留在转盘中的装有正极环的正极壳中,每次两个。

所述负极盖振盘1通过所述振盘轨道与所述双盖组合机构12连接,所述双盖组合机构12用于将两个负极盖分别盖到两个装有所述正极和所述聚能环的所述正极壳上。

这里,负极盖振盘1,用于辨别负极盖的朝向,让负极盖的开口始终向下,送到出料口。

所述双盖组合机构12通过所述电池组合输送带13与所述封口模具16连接,所述封口模具16用于一次封装两颗所述电池。

这里,双盖组合机构12,将振盘轨道上的两个负极盖分别盖到两个装有正极和聚能环的壳体上,是封口扣式电池前的最后一步。

所述电池出料输送带18与所述封口模具16连接,用于传输封装完毕后的所述电池。这里,电池组合输送带13,将待封口的电池送入封口模具16;这里,电池出料输送带18:将封口好的电池送入下一个工序。

这里,封口模具16为双进出封口模具16,是封装电池的模具,每次封装两个电池。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负极盖储料仓2、正极壳储料仓5以及正极环储料仓6;其中,所述负极盖储料仓2与所述负极盖振盘1连接,用于储存负极盖,所述正极壳储料仓5与所述正极壳振盘3连接,用于储存正极壳;所述正极环储料仓6与所述正极环振盘7连接,用于储存正极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双工位分度盘10连接的精密分割器9,所述精密分割器9用于控制所述双工位分度盘10等角度旋转。

这里,精密分割器9,一种感应器,用来分割转盘用的,将转盘分割成若干等分,让转盘每次旋转相同的角度。

这里,双工位分度盘10,与精密分割器9配合使用,类似转盘,每次会按照相同的角度去旋转,分别完成电池的“壳进转盘”、“环入壳”、“正极入壳”工序,是组装线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双工位分度盘10上的检测工位14,所述检测工位14用于检测正极片入到所述正极壳体中的位置。

这里,检测工位14,检测正极入到壳体中有无居中、偏移、歪斜的现象。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例描述双出扣式电池生产线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

正极壳通过由正极壳储料仓5经正极壳振盘3,通过振盘轨道送到双正极壳上料4,随后落到由精密分割器9控制的双工位分度盘10的预留孔上;同时正极环通过由正极环储料仓6经正极环振盘7,通过振盘轨道送到双正极环上料8,最后落到装有正极壳的双工位分度盘10上,并第一次向壳体中注液;这里,注液通过注液泵20,所述注液泵20连接注液管并连接注液工位,实现注液。同时正极片通过四桶正极上料部分17,经正极输送带15传送到双正极上料11,然后正极片落入到装有正极环和正极壳的双工位分度盘10上,并第二次向壳体中注液,随后随着双工位分度盘一起转动到检测工位14;同时负极盖通过由负极盖储料仓2经负极盖振盘1,通过振盘轨道送到双盖组合机构12,并将负极盖盖到已经准好正极片和正极环的壳体中,最后转移到电池组合输送带13上,通过带将待封口电池运输到双进出封口模具16完成封口,封口后的电池进入电池出料输送带18上,完成整个电池组装。

本公开的双出扣式电池生产线装置,通过双正极上料8、双正极环上料8及双正极壳上料4分别将正极环、正极片和正极壳送入双工位分度盘的预留孔,进一步通过双盖组合机构12将两个负极盖盖到两个装有所述正极和所述正极环的所述正极壳上,最后通过封口模具一次封装两颗扣式电池,相比每次封装单颗扣式电池相比,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