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叠片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9549发布日期:2020-05-22 21:28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叠片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叠片系统。



背景技术:

热电池,贮存时电解质为不导电的固体,使用时用电发火头或撞针机构引燃其内部的加热药剂,使电解质熔融成为离子导体而被激活的一种储备电池。

现有地,热电池生产过程常采用热工装填的方式,也就是说,人工将不同的极片叠装至一起组成热电池,人工实施叠装,可见的叠装效率较低,叠装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一些极片造成损伤,增大了企业的成本投入,操作人员工作强度大,同时,不可预见地出现叠装顺序出现错误,导致废品的出现,无疑扩大了企业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叠片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系统实现整体流水作业,大大地提高了热电池叠装效率,同时,本系统布局合理,占地面积小,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一种自动叠片系统,包括:

旋转装置,用于多个热电池套筒组件的转动以及定位;

叠片单机,数量至少为一个,设于旋转装置周侧,当旋转装置所定位的热电池套筒组件转动到位后,以使极片相互叠加地置于热电池套筒组件内;

顶升装置,数量至少为一个,设于叠片单机,用于极片的储放以及极片被叠片单机转移时的顶升。

进一步地,旋转装置包括:

旋转装置支撑板若干,旋转装置支撑板安装有旋转装置支撑体,旋转装置支撑体上端设有安装有旋转装置上板,旋转装置上板设有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设有下旋转盘,下旋转盘上端设有上固定盘,下旋转盘呈圆周阵列地设有定位件,上固定盘呈圆周阵列地设有顶压气缸,顶压气缸活动端设有顶压件,旋转装置支撑体内部设有气缸驱动模组,气缸驱动模组连接于各个顶压气缸;

旋转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下旋转盘的转动;

顶压气缸用于驱动顶压件向定位件侧运动;

顶压件与定位件相互配合用于热电池套筒组件的定位;

旋转驱动机构包括安装于旋转装置上板的旋转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电机输出轴安装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安装于旋转装置上板,旋转驱动电机输出轴安装有齿轮轴,齿轮轴啮合有齿轮,齿轮中心位置处装配有固定连接件,固定连接件中心位置处穿有转筒,转筒上端安装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位于齿轮的上方,齿轮外侧设有扣盖,转筒下端安装于旋转装置上板,转筒上端安装于上固定盘,下旋转盘固定于第一轴承外圈,固定连接件上端安装于第一轴承内圈;

顶压件另一端设有梯形顶压槽;

定位件向上延伸地设有凹形定位件,凹形定位件开口端朝向下旋转盘圆心。

进一步地,叠片单机包括:

叠片单机支撑体,叠片单机支撑体下端设有叠片单机底板,叠片单机支撑体上端安装有放置板,放置板两侧均安装有安装组件,其中一个安装组件上端安装有转移机构,安装组件外侧壁均安装有束线组件,转移机构用于极片的转移;

转移机构包括安装于安装组件的直线丝杠,直线丝杠装配有转移活动块,转移活动块安装有转移气缸固定件,转移气缸固定件安装有转移气缸,转移气缸活动端安装有转移升降板,转移升降板两端向上延伸地安装有转移升降导杆,转移升降导杆均穿于转移气缸固定件,转移升降板下端安装有转移前延板,转移前延板另一端安装有转移吸嘴;

转移吸嘴用于吸取顶升装置内的极片;

放置板贯穿地成形有放置穿孔若干,放置穿孔周侧均设有定位孔若干;

顶升装置,置于放置穿孔内,并通过定位孔定位;

安装组件包括下端安装于放置板的l形板,l形板弯折处设有角支撑板若干;

束线组件用于连接线以及连接气管的固定,束线组件包括固定于l形板外壁的外固定件,外固定件安装有柔性束线盒,柔性束线盒另一端设有弯折连接件,弯折连接件固定于转移活动块和翻转运动块。

进一步地,顶升装置包括:顶升装置下板,顶升装置下板一端安装有顶升驱动电机,顶升驱动电机输出轴设有驱动轮,顶升装置下板另一端安装有顶升机构,顶升机构上端设有极片储放组件,顶升装置下板一端安装有第一传感器固定件,第一传感器固定件另一端设有第一传感器,顶升机构安装有第二传感器,极片储放组件上端设有第三传感器。

进一步地,顶升机构包括从动轮,从动轮通过皮带与驱动轮连接,从动轮中心位置处装配有转动衔接件,转动衔接件中心位置处装配有内螺纹筒,内螺纹筒穿有底盖,底盖安装于顶升装置下板,底盖上端安装有下支撑外壳,下支撑外壳内装配有第三轴承若干,第三轴承内圈装配于内螺纹筒,内螺纹筒上端延伸出于下支撑外壳,下支撑外壳上端安装有上支撑壳,上支撑壳上端安装有上扣盖,上支撑壳外侧设有外壳;

内螺纹筒内装配有升降块,升降块上端装配有升降杆,升降杆外壁贯穿地成形有导向槽,导向槽内装配有升降限位件,升降限位件安装于上支撑壳,升降杆上端延伸出于上扣盖,升降杆上延伸端设有垫片,第二传感器安装于外壳,且内侧端位于上支撑壳处;

内螺纹筒与升降块用于驱动升降杆运动;

限位件用于限制升降杆的运动方向,以使升降杆沿着内螺纹筒的轴向进行直线运动;

垫片在升降杆的推动下,用于极片储放组件内的极片运动;

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并限制升降块运动的下限位;

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并限制升降块运动的上限位。

进一步地,极片储放组件设于外壳内,极片储放组件包括下底盘,下底盘位于上扣盖上方,下底盘向上延伸地设有储放件,储放件呈弧形结构,储放件上端安装有上安装盘,上安装盘中心位置处贯穿地成形有运动孔,上安装盘安装有第三传感器固定座,第三传感器安装于第三传感器固定座,上安装盘向下延伸地穿有限位杆,限位杆下端插于下底盘,限位杆位于储放件的另一侧,上安装盘向下延伸地设有定位销若干,定位销穿于定位孔内,垫片设于储放件内;

储放件用于极片的储放;

限位杆用于限制置于储放件内极片的位置,以使极片在垫片的推动下沿着储放件的轴向运动;

第三传感器,用于检测上安装盘运动孔处是否存在极片。

进一步地,叠片单机还包括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包括安装于另外一个安装组件上端的翻转直线丝杠,翻转直线丝杠装配有翻转运动块,翻转运动块安装有翻转气缸安装座,翻转气缸安装座安装有翻转升降气缸,翻转升降气缸活动端安装有翻转升降板,翻转升降板两侧向上延伸地安装有翻转升降导杆,翻转升降导杆均穿于翻转气缸安装座,翻转升降板下端安装有转动气缸安装座,转动气缸安装座安装有转动气缸,转动气缸转动端安装有翻转板,翻转板设有翻转吸嘴;翻转直线丝杠,用于驱动翻转吸嘴沿着放置板的长度方向运动;

翻转升降气缸,用于驱动翻转吸嘴进行升降运动;

转动气缸用于驱动翻转吸嘴翻转;

翻转吸嘴通过吸力使极片稳定地粘连在翻转吸嘴的吸盘处。

进一步地,叠片单机还包括检测机构,

放置板一端贯穿地成形有检测孔;

检测机构包括安装于叠片单机底板的检测机构安装盘,检测机构安装盘向上延伸地安装有检测机构固定杆,检测机构固定杆下端安装有相机固定件,相机固定件安装有镜头朝上的相机,检测机构固定杆上端安装有环形照灯固定件,环形照灯固定件安装有环形照灯,环形照灯上端安装有透明防护罩,环形照灯中心位置处设有相机穿孔;

转移前延板的转移吸嘴安装端为u形结构;

极片检测时,环形照灯穿于检测孔处,相机镜头朝上地穿于相机穿孔处,且相机的镜头位于透明防护罩下方;

极片检测时,转移前延板为相机拍照衬底,环形照灯为相机的拍照提供亮度;

放置板一端设有废料盒;

废料盒,位于检测孔的一端,用于收集存在缺陷的极片。

进一步地,还包括套筒组件储放装置,

套筒组件储放装置包括下箱体,下箱体下端设有下支脚,下箱体上端安装有储放固定板,储放固定板成对地安装有支撑杆若干,每对支撑杆上端均安装有储放板,储放板贯穿地成形有储放孔若干,热电池套筒组件均置于储放孔内;

储放固定板一端安装有人机交互面板,人机交互面板内设有处理模组,人机交互面板安装有显示器,显示器一侧设有控制按钮若干,显示器以及控制按钮均与处理模组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检测装置,

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支撑体,检测装置支撑体下端安装有检测装置支撑板,检测装置支撑体上端安装有检测装置顶板,检测装置顶板置有重量检测器,重量检测器称量处设有放置支架;

重量检测器两个相邻侧面设有固定螺杆若干,固定螺杆下端安装于检测装置顶板,重量检测器另外两个相邻的侧面设有顶紧件若干,顶紧件旋于检测装置顶板两侧,且一端与重量检测器接触;

放置支架包括置于重量检测器称量处的下支板,下支板成对向上延伸地安装有上延杆若干,每对上延杆上端均安装有放置支板,放置支板贯穿地成形有放置孔,叠片完成的热电池套筒组件置于放置孔中。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套筒组件储放装置方便空置的热电池套筒组件的放置,方便六轴机械臂将其转移至旋转装置上,六轴机械臂为套筒组件储放装置、旋转装置以及检测装置连接桥梁,方便进行空置的热电池套筒组件的放置转移,又能够转移叠装完成的热电池套筒组件,提高了整个系统循环的效率,旋转装置通过其旋转以及夹持定位的特点,实现热电池的叠装,叠装单机能够进行单个极片的转移、翻转以及检测,提高了热电池组叠装后的合格率,以及适应不同极片的叠装操作,提高热电池组叠装的效率,顶升装置,能够自动且可控地完成极片的推出,从而方便了叠片单机的叠装效率,同时方便将极片置于顶升装置内,本系统实现整体流水作业,大大地提高了热电池叠装效率,同时,本系统布局合理,占地面积小,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多组热电池单体以及热电池单体构成示意图。

图2示出了热电池叠装流程。

图3示出了整体立体结构图。

图4示出了检测装置立体结构图。

图5示出了套筒组件储放装置立体结构图。

图6示出了旋转装置立体结构图。

图7示出了旋转装置局部剖面图。

图8示出了叠片单机立体结构图一。

图9示出了叠片单机立体结构图二。

图10示出了顶升装置立体结构图一。

图11示出了顶升装置剖面图。

图12示出了顶升装置立体结构图二。

图13示出了顶升装置立体结构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术语“平行”、“垂直”等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平行或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平行”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垂直”而言更加平行,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平行,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此外,“大致”、“基本”等用语旨在说明相关内容并不是要求绝对的精确,而是可以有一定的偏差。例如:“大致等于”并不仅仅表示绝对的等于,由于实际生产、操作过程中,难以做到绝对的“相等”,一般都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除了绝对相等之外,“大致等于”还包括上述的存在一定偏差的情况。以此为例,其他情况下,除非有特别说明,“大致”、“基本”等用语均为与上述类似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为具体实施方式中预加工的热电池叠装顺序,热电池单体从下至上依次的叠放有端部组件、集流片、负极片、隔膜片、正极片以及加热片,多组热电池单体除包括上述的热电池单体部件以外,还在热电池单体上端设置了堵头,其中,集流片由不锈钢制成,负极片由lib合金制成,隔膜片由锂系卤素盐+mgo制成,正极片由fes2制成,加热片由fe+kclo4制成,其中,由于隔膜片是由锂系卤素盐+mgo制成,在制备过程中常出现周边缺损的现象。

如图2所示,为热电池叠放操作总体流程,其操作流程如下所述:

一、将热电池套筒组件9放置在储放装置6上;

二、通过六轴机械臂5将储放在储放装置6上的热电池套筒组件9逐个地转移至旋转装置2上;

三、旋转装置2将转移至其上的各个热电池套筒组件9定位;

四、按照如图1所示的热电池单体叠放顺序通过设置在旋转装置2周侧的叠片单机3逐个地叠放至热电池套筒组件9内,在极片叠放过程中,采用检测机构38检测对应的极片;

五、热电池叠放完毕后,通过六轴机械臂5将叠放完成的热电池套筒组件9转移至检测装置7上,对各个叠放完成的热电池套筒组件9均进行检测;

六、检测完成后,收取空的热电池套筒组件9,直至该批次全部完成叠放为止。

根据上述极片叠放时的要求及流程,针对性地采用如下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自动叠片系统,如图3-图11所示,包括:工作平台1,工作平台1上设有旋转装置2,旋转装置2用于六个热电池套筒组件9的转动以及定位。叠片单机3,数量为五个,设于旋转装置2周侧,当旋转装置2所定位的热电池套筒组件9转动到位后,以使极片相互叠加地置于热电池套筒组件9内。顶升装置4,数量至少为六个,设于叠片单机3,用于极片的储放以及极片被叠片单机3转移时的顶升。工作平台1,用于旋转装置2、叠片单机3以及顶升装置4的支撑。六轴机械臂5用于叠装完成的热电池组或者空置的热电池套筒组件9的转移。

旋转装置2包括旋转装置支撑板21若干,旋转装置支撑板21安装有旋转装置支撑体20,旋转装置支撑体20上端设有安装有旋转装置上板22,旋转装置上板22设有旋转驱动机构28,旋转驱动机构28设有下旋转盘23,下旋转盘23上端设有上固定盘29,下旋转盘23呈圆周阵列地设有定位件24,上固定盘29呈圆周阵列地设有顶压气缸25,顶压气缸25活动端设有顶压件26,旋转装置支撑体20内部设有气缸驱动模组27,气缸驱动模组27连接于各个顶压气缸25。旋转驱动机构28用于驱动下旋转盘23的转动。顶压气缸25用于驱动顶压件26向定位件24侧运动。顶压件26与定位件24相互配合用于热电池套筒组件9的定位。

旋转装置2,用于多个热电池套筒组件9的转动以及定位。为了方便实施热电池套筒组件9设置了旋转驱动机构28,通过旋转驱动机构28的驱动,下旋转盘23转动,而下旋转盘23的转动带动其上设置的顶压件26转动,当顶压件26转动到相应位置后,顶压25驱动顶压件26,对热电池套筒组件9进行定位,定位完成后实施极片的叠装操作,而设置在下旋转盘23上方的上固定盘29固定不转动。

叠片单机3包括叠片单机支撑体30,叠片单机支撑体30下端设有叠片单机底板31,叠片单机支撑体30上端安装有放置板32,放置板32两侧均安装有安装组件33,其中一个安装组件33上端安装有转移机构34,安装组件33外侧壁均安装有束线组件36,转移机构34用于极片的转移。

叠片单机3,用于各个极片的转移,并按照上述顺序将其叠装在热电池套筒组件9内,叠片单机3通过其上设置的放置板32,放置板32上设置的放置穿孔321用于放置顶升装置4,而设置在放置穿孔321周侧的定位孔322用于顶升装置4上端的定位作业,设置在放置板32两侧的安装组件33用于转移机构34的支撑和固定,为了提高转移机构34支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在l形板330的弯折处设置了相应的角支撑板331,束线组件36用于转移机构34的连接线以及转移吸嘴348的连接管的束紧,防止转移机构34在来回运动过程中出现磨损或者折断的现象,提高了叠片单机3的可靠性。

转移机构34包括安装于安装组件33的直线丝杠340,直线丝杠340装配有转移活动块341,转移活动块341安装有转移气缸固定件342,转移气缸固定件342安装有转移气缸343,转移气缸343活动端安装有转移升降板345,转移升降板345两端向上延伸地安装有转移升降导杆346,转移升降导杆346均穿于转移气缸固定件342,转移升降板345下端安装有转移前延板347,转移前延板347另一端安装有转移吸嘴348,转移吸嘴348用于吸取顶升装置4内的极片,放置板32贯穿地成形有放置穿孔321若干,放置穿孔321周侧均设有定位孔322若干,顶升装置4,置于放置穿孔321内,并通过定位孔322定位。转移机构34,将极片从顶升装置4中转移至摆放在旋转装置2上的热电池套筒组件9内,其中,转移机构34通过转移吸嘴348将极片从顶升装置4中吸取出来,在吸取的过程中,通过转移气缸343使转移吸嘴348下端的吸盘与位于顶升装置4内的极片接触,而后,启动直线丝杠340,在直线丝杠340的带动下转移吸嘴348将携带的极片从顶升装置4的一端运动至热电池套筒组件9上方,当运动至相关位置时,启动转移气缸343,使转移吸嘴348带动极片下降,直至下降至一定位置后,转移吸嘴348取消对极片的吸力,极片自然放置于热电池套筒组件9内,至此完成其中一片极片放置完成,如此往复直至所有的极片放置完成为止。

安装组件33包括下端安装于放置板32的l形板330,l形板330弯折处设有角支撑板331若干。

束线组件36用于连接线以及连接气管的固定,束线组件36包括固定于l形板330外壁的外固定件362,外固定件362安装有柔性束线盒361,柔性束线盒361另一端设有弯折连接件360,弯折连接件360固定于转移活动块341和翻转运动块351。

顶升装置4包括顶升装置下板40,顶升装置下板40一端安装有顶升驱动电机49,顶升驱动电机49输出轴设有驱动轮43,顶升装置下板40另一端安装有顶升机构44,顶升机构44上端设有极片储放组件48。

顶升装置4,用于极片的叠放前的储放,以及方便叠片单机3实现极片的转移,其中极片储放组件48用于多个极片的储放,顶升机构44能够将极片储放组件48内的极片一片一片地推至极片储放组件48的上端,方便叠片单机3的转移、翻转以及检测操作,其中,为了方便及时在极片储放组件48内装入足够量的极片,因此,极片储放组件48为可脱离的放置于顶升机构44内,而顶升机构44通过顶升驱动电机49的带动下,将极片从极片极片储放组件48内顶出。通过以上的顶升装置4的构成部件,方便极片的储放,与叠片单机3配合能够高效地完成叠片,同时,通过相应的部件提高了顶升装置4的可控性。

具体实施方式如下所述:

首先,人工根据需要生产的产品型号以及对应型号的极片加入顶升装置4中,同时,人工将热电池套筒组件9放置在准备区;

接着,六轴机械臂5从准备区拾取一个热电池套筒组件9,将其放置在旋转装置2的定位件24处,放置完成后,通过顶压件26对该热电池套筒组件9进行夹紧,完成热电池套筒组件9的定位;

然后,下旋转盘23转动60°,将之前完成定位的热电池套筒组件9转移至第一个工作位,此时,六轴机械臂5放置下一个热电池套筒组件9。6次放置及旋转后,6个工位均有热电池套筒组件9;

接着,当热电池套筒组件9被旋转装置2的下旋转盘23移动至叠装工作区时,叠片单机3将一张极片从顶升装置4内转运到热电池套筒组件9内;

重复上述的旋转装置2旋转,以及叠片单机3叠装动作,直至完成指定循环次数;

完成指定循环次数后,热电池套筒组件9内叠放了目标数量的极片。然后通过六轴机械臂5将装片完成的热电池套筒组件9取下,并放置新的空置热电池套筒组件9至旋转装置2上。6次置换及旋转后,6个满片热电池套筒组件9被回收,并在6个工位均换为需填片的热电池套筒组件9,继续旋转及放置极片动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主要针对旋转驱动机构28。

如图6-7所示,旋转驱动机构28包括安装于旋转装置上板22的旋转驱动电机280,旋转驱动电机280输出轴安装有第二轴承284,第二轴承284安装于旋转装置上板22,旋转驱动电机280输出轴安装有齿轮轴281,齿轮轴281啮合有齿轮282,齿轮282中心位置处装配有固定连接件287,固定连接件287中心位置处穿有转筒285,转筒285上端安装有第一轴承283,第一轴承283位于齿轮282的上方,齿轮282外侧设有扣盖286,转筒285下端安装于旋转装置上板22,转筒285上端安装于上固定盘29,下旋转盘23固定于第一轴承283外圈,固定连接件287上端安装于第一轴承283外圈,顶压件26另一端设有梯形顶压槽260,定位件24向上延伸地设有凹形定位件240,凹形定位件240开口端朝向下旋转盘23圆心。

具体实施方式如下所述:

旋转驱动机28驱动下旋转盘23转动的流程为:启动旋转驱动电机280,旋转驱动电机280带动齿轮轴281转动,齿轮轴281的转动,带动齿轮282的转动,齿轮282的转动使第一轴承283外圈转动,第一轴承283外圈的转动,将带动固定在第一轴承283外圈的下旋转盘23转动,其中为了提高热电池套筒组件9定位效果,因此在顶压件26的另一端设置了梯形顶压槽260,梯形顶压槽260又能够适应不动尺寸大小的热电池套筒组件9的定位,同时为了提高热电池套筒组件9定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在定位件24向上延伸地安装设置了凹形定位件240,同时凹形定位件240的开口端朝向下旋转盘23的圆心,上述的旋转驱动机构28能够平稳地完成热电池套筒组件9的转移,同时通过特定结构的顶压件26和定位件24完成热电池套筒组件9定位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主要针对顶升装置4。

如图10-13所示,顶升机构44包括从动轮440,从动轮440通过皮带与驱动轮43连接,从动轮440中心位置处装配有转动衔接件441,转动衔接件441中心位置处装配有内螺纹筒442,内螺纹筒442穿有底盖460,底盖460安装于顶升装置下板40,底盖460上端安装有下支撑外壳461,下支撑外壳461内装配有第三轴承444若干,第三轴承444内圈装配于内螺纹筒442,内螺纹筒442上端延伸出于下支撑外壳461,下支撑外壳461上端安装有上支撑壳463,上支撑壳463上端安装有上扣盖464,上支撑壳463外侧设有外壳462,内螺纹筒442内装配有升降块445,升降块445上端装配有升降杆446,升降杆446外壁贯穿地成形有导向槽447,导向槽447内装配有升降限位件448,升降限位件448安装于上支撑壳463,升降杆446上端延伸出于上扣盖464,升降杆446上延伸端设有垫片465,内螺纹筒442与升降块445用于驱动升降杆446运动,限位件448用于限制升降杆446的运动方向,以使升降杆446沿着内螺纹筒442的轴向进行直线运动,垫片465在升降杆446的推动下,用于极片储放组件48内的极片运动。

极片储放组件48设于外壳462内,极片储放组件48包括下底盘480,下底盘480位于上扣盖464上方,下底盘480向上延伸地设有储放件481,储放件481呈弧形结构,储放件481上端安装有上安装盘483,上安装盘483中心位置处贯穿地成形有运动孔486,上安装盘483安装有第三传感器固定座484,第三传感器安装于第三传感器固定座484,上安装盘483向下延伸地穿有限位杆482,限位杆482下端插于下底盘480,限位杆482位于储放件481的另一侧,上安装盘483向下延伸地设有定位销485若干,定位销485穿于定位孔322内,垫片465设于储放件481内,储放件481用于极片的储放,限位杆482用于限制置于储放件481内极片的位置,以使极片在垫片465的推动下沿着储放件481的轴向运动,顶升装置下板40一端安装有第一传感器固定件41,第一传感器固定件41另一端设有第一传感器42,顶升机构44安装有第二传感器47,极片储放组件48上端设有第三传感器,第二传感器47安装于外壳462,且内侧端位于上支撑壳463处,第一传感器42,用于检测并限制升降块445运动的下限位。第二传感器47,用于检测并限制升降块445运动的上限位。第三传感器,用于检测上安装盘483运动孔486处是否存在极片。

具体实施方式如下所述:

顶升机构44,其主要原理是在顶升驱动电机49的带动下,从动轮440发生转动,而从动轮440的转动,又使得内螺纹筒442发生转动,而内螺纹筒442的转动,将使得装配于内螺纹筒442内的升降块445进行转动,而升降块445的转动将使得其上装配的顶升杆446的转动,而升降杆446在升降限位件448的限位下不能发生转动,因此升降杆446只能沿着升降杆446的轴向运动,当升降杆446沿着轴向运动的过程中,其端部将作用于位于极片储放组件48内的垫片465,垫片465由于受到了升降杆446的作用力,其将挤推极片储放组件48内极片向外侧运动,直至被叠片单机3转移走为止。

极片储放组件48,用于叠片时极片的暂时储放,极片储放组件48主要由储放件481、限位杆482以及上安装盘483构成,其中为了方便将极片放置在极片储放组件48内,因此将储放件481设置成为弧形结构,为了不使储放件481内的极片在顶升机构44的作用下发生倾斜,因此,设置了限位杆482,其中限位杆482能够随意的插入和拔出,在极片置于储放件481内时,则将限位杆482拔出,当极片储放组件48置于外壳462时,则将限位杆482插入,提高了极片向上运动的稳定性,防止极片由于倾斜而使叠片电机3吸取不稳定而掉落。

为了对升降块445的位置进行检测以及方便控制,因此设置了第一传感器42,为了检测运动孔486处是否存在极片,设置了第三传感器,通过以上传感器,方便顶升机构44的运动控制,方便实时检测极片储放组件48中的极片,提高了叠片时的智能性、可靠性和准确性。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主要针对叠片单机3。

如图8-9所示,叠片单机3还包括翻转机构35,翻转机构35包括安装于另外一个安装组件33上端的翻转直线丝杠350,翻转直线丝杠350装配有翻转运动块351,翻转运动块351安装有翻转气缸安装座352,翻转气缸安装座352安装有翻转升降气缸353,翻转升降气缸353活动端安装有翻转升降板354,翻转升降板354两侧向上延伸地安装有翻转升降导杆359,翻转升降导杆359均穿于翻转气缸安装座352,翻转升降板354下端安装有转动气缸安装座355,转动气缸安装座355安装有转动气缸356,转动气缸356转动端安装有翻转板357,翻转板357设有翻转吸嘴358。翻转直线丝杠350,用于驱动翻转吸嘴358沿着放置板32的长度方向运动。翻转升降气缸353,用于驱动翻转吸嘴358进行升降运动。转动气缸356用于驱动翻转吸嘴358翻转。翻转吸嘴358通过吸力使极片稳定地粘连在翻转吸嘴358的吸盘处。

具体实施方式如下所述:

为了方便实现某些极片转移时的翻转,因此设置了翻转机构35,翻转机构35设置于安装组件33,同时,其一侧也设置有束线组件36,翻转机构35,能够从顶升装置4中的极片通过翻转吸嘴358将待翻转的极片吸住,待翻转吸嘴358将极片吸住后,启动翻转升降气缸353,使翻转吸嘴358带动极片向上运动,当运动至一定高度后,启动转动气缸356,转动气缸356驱动翻转吸嘴358转动,直至待翻转的极片原来朝下的面朝上后为止,而后启动翻转直线丝杠350,在翻转直线丝杠350的带动下向旋转装置2侧运动,当运动至一定位置后,启动转移机构34,转移机构34的转移吸嘴348将反面后的极片吸住,接着转移机构34将该极片转移至热电池套筒组件9内。

实施例5

如图8-9所示,叠片单机3还包括检测机构38,放置板32一端贯穿地成形有检测孔320;检测机构38包括安装于叠片单机底板31的检测机构安装盘380,检测机构安装盘380向上延伸地安装有检测机构固定杆385,检测机构固定杆385下端安装有相机固定件381,相机固定件381安装有镜头朝上的相机382,检测机构固定杆385上端安装有环形照灯固定件383,环形照灯固定件383安装有环形照灯384,环形照灯384上端安装有透明防护罩,环形照灯384中心位置处设有相机穿孔386;转移前延板347的转移吸嘴348安装端为u形结构。极片检测时,环形照灯384穿于检测孔320处,相机382镜头朝上地穿于相机穿孔386处,且相机382的镜头位于透明防护罩下方;极片检测时,转移前延板347为相机382拍照衬底,环形照灯384为相机382的拍照提供光源,放置板32一端设有废料盒37,废料盒37,位于检测孔320的一端,用于收集存在缺陷的极片。

具体实施方式如下所述:

为了能够检测隔膜片是否存在缺损,因而在叠片单机3上设置了相应的检测机构38,检测机构38,安装在放置板32的检测孔320处,在极片检测过程中,检测机构38上设置的环形照灯384向检测用的相机382提供光源,转移机构34上的u形结构转移前延板347作为检测拍摄时的衬底,其中为了防止极片上掉落的极片残渣影响检测结构,因此在环形照灯384的上端设置了透明防护罩,而相机382位于透明防护罩的下方,位于转移机构34上的极片被相机382拍照后,通过分析软件分析后,得出该极片是否缺损,若缺损则将该极片置于废料盒37内,若该极片完整无缺则被转移机构34转移至热电池套筒组件9内。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主要针对套筒组件储放装置6。

如图5所示,套筒组件储放装置6包括下箱体60,下箱体60下端设有下支脚61,下箱体60上端安装有储放固定板62,储放固定板62成对地安装有支撑杆63若干,每对支撑杆63上端均安装有储放板64,储放板64贯穿地成形有储放孔65若干,热电池套筒组件9均置于储放孔65内,储放固定板62一端安装有人机交互面板66,人机交互面板66内设有处理模组,人机交互面板66安装有显示器67,显示器67一侧设有控制按钮68若干,显示器67以及控制按钮68均与处理模组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如下所述:

套筒组件储放装置6,用于空置的热电池套筒组件9的放置,方便六轴机械臂5将其转移至旋转装置2上,同时地,在套筒组件储放装置6设置了相应的人机交互面板66,通过人机交互面板66上的控制按钮68方便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设置在人机交互面板66上的显示器67用于检测整个系统运行状况,提高了可视化操作,其中,为了方便六轴机械臂5对空置的热电池套筒组件9的转移,因此将长度呈阶梯形增长的支撑杆63设置在储放固定板62,六轴机械臂5在转移过程中,不会对下层的空置的热电池套筒组件9产生影响,提高了可靠性。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主要针对用于检测热电池组的检测装置7。

如图6所示,检测装置7,检测装置7包括检测装置支撑体70,检测装置支撑体70下端安装有检测装置支撑板71,检测装置支撑体70上端安装有检测装置顶板72,检测装置顶板72置有重量检测器75,重量检测器75称量处设有放置支架76,重量检测器75两个相邻侧面设有固定螺杆73若干,固定螺杆73下端安装于检测装置顶板72,重量检测器75另外两个相邻的侧面设有顶紧件74若干,顶紧件74旋于检测装置顶板72两侧,且一端与重量检测器75接触,放置支架76包括置于重量检测器75称量处的下支板760,下支板760成对向上延伸地安装有上延杆761若干,每对上延杆761上端均安装有放置支板762,放置支板762贯穿地成形有放置孔763,叠片完成的热电池套筒组件9置于放置孔763中。

具体实施方式如下所述:

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叠装完成后的热电池组的重量,从而通过重量判断该热电池组是否合格,其中,重量检测器75采用常规的分析天平,同时,为了方便将叠装完成的热电池组件进行固定因此设置了相应的放置支架76,其中,为了提高检测效率,因此具体地在放置支架76的放置支板762上设置了六个放置孔763,也就是说,当该批次进行重量检测时,逐个地置于放置支板762上,被重量检测器75以累积的方式进行称量,并每累积一次均记录一次数值,当某一个增长数值明显大于或者小于其他增长数值时,则判定该热电池组为不合格,当增长数值在可变范围内波动,则表示该热电池组为合格。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