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匣钵自动叠钵分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9508发布日期:2020-05-22 21:28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匣钵自动叠钵分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正极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匣钵自动叠钵分钵设备。



背景技术:

锂电池具有重量轻,无毒,不吸潮,热稳定性好,循环性能好,安全性能突出、及对环境无污染的特点,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锂电池正极材料在锂电池的总成本中占据40%以上的比例,并且正极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了锂电池的各项性能指标。锂电池正极材料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经过锻烧干燥后,通过振动给料机将锂电池正极材料分离后,进行装料打包。

公告号为cn20560966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烧结匣钵自动化叠钵分钵成套设备,包括:控制模块、位于传输线下方的叠加气缸组,以及位于传输线上方的夹钵机构;其中所述控制模块适于控制叠加气缸组分别两次顶升相应钵体,并与夹钵机构配合,以完成叠钵或分钵动作;本实用新型的叠钵分钵成套设备能够实现两个钵体的快速叠加(层叠)或者快速分钵,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员值守的优点,可以广泛用于锂电池等粉末材料的烧结工序输入、输出方,便于提高烧结效率。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当匣钵进入到叠钵分钵设备内部后,由于传送装置的晃动,定位不够精准,容易造成匣钵叠加或分钵时的稳定性较差,造成匣钵打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匣钵自动叠钵分钵设备,具有精准定位,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匣钵自动叠钵分钵设备,包括机壳、传送结构、顶升结构、提升夹钵结构和plc控制器,所述顶升结构、提升夹钵结构和plc控制器均位于所述机壳内部,所述传送结构贯穿所述机壳,所述顶升结构位于所述传送结构的上方,所述提升夹钵结构位于所述传送结构的上方,所述plc控制器位于所述机壳的一侧,所述机壳的内部设置有还设置有校正结构,所述校正结构包括限位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安装在所述传送结构的中部,所述调节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传送结构的两侧,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一组相对设置的第一气缸和校正支架,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安装在传送结构的两侧,所述第一气缸朝向所述传送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校正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二气缸和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传送结构的中部,所述限位板的下方与所述第二气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远离所述限位板的一侧与所述机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匣钵进入到设备中,触碰到限位板停止传送结构的移动,然后在第二气缸的带动下,限位板移动到传送组件的下方,然后在第一气缸的带动下校正支架向匣钵方向移动,对匣钵的位置进行调整和校准,便于后面的叠钵和分钵的进行,提高设备的精准度,避免在叠钵和分钵的过程中两个匣钵之间出现错位导致打翻的现象出现。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朝向所述传送结构的进料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垫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垫板能够避免匣钵与限位板之间的冲击力较大,导致位于匣钵内部的正极材料粉末从匣钵中溅出。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垫板远离所述限位板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凹槽,所述固定凹槽内部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力传感器能够在匣钵传送到位置后,及时反馈到plc控制器处,然后进行校正的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传送结构的夹角呈45°,所述校正支架远离所述第一气缸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滚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呈45°夹角的第一气缸和传送结构能够对匣钵进行及时的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顶升结构包括第三气缸、支撑板和支撑柱,所述第三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壳底部的上方,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方沿传送结构的宽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组支撑柱,所述第三气缸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气缸带动支撑板上下运动,位于支撑板的上方的支撑柱将匣钵上下移动,便于叠钵和分钵的操作,调整匣钵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提升夹钵结构包括第四气缸、调节支架和夹板,所述第四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壳的上方,所述第四气缸贯穿所述机壳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呈冂字形,所述调节支架的底部相对安装所述夹板,所述夹板朝向所述调节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五气缸,所述夹板远离所述调节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紧固垫片,所述第四气缸与第五气缸均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四气缸带动底部设置有夹板的调节支架上下移动,便于将匣钵上下移动,夹板与调节之间滑动连接,在第五气缸的带动下,夹板水平移动,起到夹持匣钵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机壳在传送结构的进入口处均设置有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电传感器能够检测匣钵传送的进度,从而通过plc控制器控制传送结构的移动和停止。

进一步的,所述机壳内部在所述传送结构的两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滚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滚轴在匣钵的传送过程中保持沿传送机构的长度方向设置,不会发生偏移,起到辅助支撑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了具有限位组件和调节组件的校正机构的技术方案,从而能够产生对匣钵的位置进行调整和校准,便于后面的叠钵和分钵的进行的效果;

2.采用了表面设置压力传感器的限位板的技术方案,从而能够产生提高校正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机壳;11、光电传感器;12、第二滚轴;2、传送结构;21、传送电机;22、传送辊;3、顶升结构;31、第三气缸;32、支撑板;33、支撑柱;4、提升夹钵结构;41、第四气缸;42、调节支架;43、夹板;431、紧固垫片;44、第五气缸;5、plc控制器;6、校正结构;61、限位组件;611、第二气缸;612、限位板;6121、缓冲垫板;6122、压力传感器;62、调节组件;621、第一气缸;622、校正支架;6221、第一滚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参照图1,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匣钵自动叠钵分钵设备,包括机壳1、传送结构2、顶升结构3、校正结构6、提升夹钵结构4和plc控制器5,plc控制器5位于机壳1的一侧,本实施例中plc控制器5型号为s7-200。机壳1内部沿长度方向贯穿设置所述传送结构2,提升夹钵结构4位于传送结构2的上方,顶升结构3位于传送结构2的下方,校正结构6位于机壳1的内部。

参照图1,传送结构2包括沿机壳1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传送辊22以及位于传送辊22一侧的传送电机21,传送电机21与plc控制器5电连接,机壳1在传送结构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和出料口的侧壁上均相对设置有光电传感器11,光电传感器11到传送辊22的垂直距离小于匣钵的高度,便于光电传感器11检测匣钵的位置。机壳1的内壁沿传送结构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第二滚轴12,第二滚轴12水平设置并位于传送机构的上方。

参照图1,提升夹钵结构4包括第四气缸41、调节支架42、夹板43和第五气缸44。第四气缸41位于机壳1的上方,其输出端穿过机壳1上方并与调节支架42固定连接。调节支架42呈冂字形,其底部焊接有第五气缸44,第五气缸44的输出端通过紧固螺栓与夹板43固定连接,夹板43相对设置,夹板43远离第五气缸44的一端贴合有紧固垫片431,紧固垫片431由防滑橡胶材质制成。

参照图2,提升夹钵结构4的正下方为顶升结构3,顶升结构3包括第三气缸31、支撑板32和支撑柱33。第三气缸31有两个,均竖直安装在机壳1的底部,其输出端分别连接支撑板32底部的两侧,支撑板32的上方沿机壳1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三排支撑柱33,支撑柱33均位于相邻的两个传送辊22之间。顶升组件在叠钵分钵时,能够将匣钵从传送辊22的表面推起,起到保护传送辊22的效果。

参照图2,提升夹钵结构4的正下方为顶升结构3,顶升结构3包括第三气缸31、支撑板32和支撑柱33。第三气缸31有两个,均竖直安装在机壳1的底部,其输出端分别连接支撑板32底部的两侧,支撑板32的上方沿机壳1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三排支撑柱33,支撑柱33均位于相邻的两个传送辊22之间。顶升组件在叠钵分钵时,能够将匣钵从传送辊22的表面推起,起到保护传送辊22的效果。

参照图2和图3,校正结构6包括限位组件61和调节组件62。限位组件61位于传送结构2的两侧,调节组件62位于传送结构2的中部并位于顶升结构3的远离进料口的一侧。调节组件62与传送结构2之间的夹角呈45°,便于对匣钵进行校正。调节组件62包括一组相对设置的第一气缸621、校正支架622和第一滚轴6221,第一气缸621固定安装在机壳1的内部,校正支架622呈l型,其拐角处与第一气缸6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校正支架62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第一滚轴6221,第一滚轴6221避免校正支架622直接与匣钵接触,提高匣钵的使用寿命。

限位组件61包括第二气缸611和限位板612,第二气缸611固定安装在机壳1的底部,与第三气缸31并排放置,第二气缸611的输出端与限位板612固定连接,限位板612位于两个相邻的传送辊22之间,限位板612朝向进料口的一端设置有缓冲垫片,缓冲垫片采用橡胶材质,缓冲垫片的中部镶嵌有压力传感器6122,便于设备启动叠钵和分钵的动作。

光电传感器11、第三气缸31、第四气缸41、第五气缸44、第二气缸611、压力传感器6122传送电机21和第一气缸621均与plc控制器5电连接,便于工作人员控制设备的正常工作。

具体实施过程:

叠钵时,传送电机21带动传送辊22转动,将匣钵长进料口处向前输送,位于进料口处的光电传感器11检测到匣钵后,在第二气缸611的带动下,将限位板612升起,匣钵向前运动接触到限位板612时,触碰到位于缓冲垫片上的压力传感器6122,在第一气缸621的带动下,校正支架622对匣钵的对角线进行校正,第一气缸621复位后,第三气缸31带动支撑板32向上运动,支撑柱33将匣钵从传送辊22的表面顶起。接着第四气缸41带动调节支架42向下运动,然后第五气缸44带动夹板43向内运动,夹紧匣钵后向上运动。接着当下一个匣钵进入到进料口处,再次将限位板612挡在匣钵的前进方向上,然后进行校正,校正结束后,第四气缸41将匣钵放下,然后第五气缸44复位松开匣钵,完成叠钵。

分钵时,将叠加好的匣钵沿着传送辊22输送至限位板612后,第一气缸621带动校正支架622进行校正,然后第三气缸31带动支撑板32将匣钵从传送辊22的表面顶起后,第四气缸41带动调节支架42向下运动,第五气缸44带动夹板43将位于上方的匣钵夹住,然后第四气缸41提起,支撑柱33和限位板612复位后,打开输送电机,将位于下方的匣钵输送出去,当位于出料口处的光电传感器11检测中断时,将位于上方的匣钵放下,然后完成校正后,再次输出,实现分钵。

该装置不仅能够自动完成叠钵和分钵的动作,而且通过校正结构6和光电传感器11调节匣钵的速度,提高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