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留置尿管患者改良款尿袋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18392发布日期:2020-02-14 15:57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留置尿管患者改良款尿袋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留置尿管患者改良款尿袋收纳装置,属于尿袋携带领域。



背景技术:

泌尿外科患者术后遵循快速康复理念,需尽早都下床活动。但是患者身上一般都会留置尿管,给活动带来不便。

对于自主神经及控制膀胱功能受损的患者,需要留置尿管达3~6个月,甚至更长,患者活动或外出时,需要带着尿袋,患者不仅自己会觉得难堪、自尊心受到影响,同时会影响到周边人的心情或食欲等。且尿袋容易受到挤压,进而引发逆流、泄露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留置尿管患者改良款尿袋收纳装置,能对尿袋形成有效保护,避免了因挤压而引发的逆流、泄露等问题;方便携带,可斜跨、竖跨或固定在腰部;从外观上完全看不出尿袋及管路,对患者隐私形成有效保护,同时不会对周边人造成不良影响;既适于术后临时使用,也适于长期使用,便于观察,使用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留置尿管患者改良款尿袋收纳装置,包括包体、盒体、背带和腰带;盒体为顶部敞口的结构,盒体由透明硬质塑料制备,盒体底部设有第一穿出孔,盒体一侧面顶部设有u形凹槽;包括位置相对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包体的后侧面上设有出入口,出入口的两边活动连接、且出入口上留有伸入孔,盒体装设在包体内,盒体上u形凹槽与包体上的出入口相邻且相对;包体前侧面上设有观察窗,观察窗上设有遮挡帘将观察窗完全遮挡,遮挡帘的周边活动连接在包体的外侧面上,包体底部与第一穿出孔正对的位置上设有第二穿出孔,第二穿出孔底部对接有保护套,保护套为直桶状的无底结构;包体侧面的顶部设有两个位置相对的套环;背带和腰带均为长度可调结构,背带和腰带的两端均设有搭扣,背带和/或腰带两端的搭扣分别活动连接在包体的两个套环上。

本申请的前后、左右、顶部、底部等方位词,均指装置正常使用时,相对站立状态患者的相对位置。前侧面和后侧面为包体上位置相对的两个侧面,使用时,后侧面的外侧与人体直接接触,前侧面为向外的一侧,也即面向周边人的一侧。盒体上u形凹槽与包体上的出入口相邻且相对,也即盒体上设有u形凹槽的侧面与包体的后侧面相邻,且u形凹槽出入口高度相同位置相对,用于尿管穿入。

使用时,将尿袋从包体后侧面的出入口放入包体内的盒体中,然后将出入口的两边通过拉链或纽扣或子母扣等活动连接,并在出入口上流出伸入孔,尿袋上的尿管位于伸入孔内,包体的后侧面为与人体直接接触的一面,也即包体的背面,通过包体后侧面上出入口及伸入孔的设置,从包体前侧面也即正面是看不出任何尿管结构的,对患者隐私形成很好的保护;尿袋底部的出尿管同时从盒体底部的第一穿出孔和包体底部的第二穿出孔穿出,这样尿袋底部的出尿管不会受到挤压、且方便放尿;第二穿出孔底部对接有保护套、且保护套为直桶状的无底结构,这样保护套能对尿袋底部的出尿管形成很好的遮挡,且不影响放尿,既方便使用,又能对患者隐私形成很好的保护;透明盒体的设计即方便观察,又能防止尿袋因挤压而引发的逆流、泄露等问题,透明盒体的大小以完全容纳下满尿袋为准,盒体上u形凹槽的设置方便尿管引入和固定,防止挤压,这样打开观察窗上的遮挡帘即可观察到尿袋中的情况,既很好的保护了患者隐私,又方便观察和使用;背带和腰带的同时设置,方便患者选择,即可选择背带也可选择腰带,也可背带腰带同时用,使用时,只需要将背带和/或腰带两端的搭扣分别活动连接在包体的两个套环上即可。

上述搭扣可以采用现有各种背包搭扣,比如可以是登山扣等。

为了方便使用,盒体上设有u形凹槽的侧面上设有悬挂孔。这可在尿袋侧面顶部设置挂钩,挂设在挂孔上,这样能防止尿袋的堆积。

为了提高装置的使用稳定性,包体后侧面的外侧设有魔术贴勾面。将患者裤子大腿部与魔术贴勾面正对的位置上缝制或通过纽扣等活动连接魔术贴毛面,当人体活动时,将包体活动粘结在裤子上,避免了晃动,提高了使用的稳定性。

为了避免管道的拉扯,盒体或包体后侧面内侧设有管道固定装置。

为了方便使用、简化结构,管道固定装置为设在盒体上u形凹槽旁边的呈交叉设置胶带,这样既能保证固定的稳定性,又方便使用,且当胶带粘性不足时,可以随时更换。

作为另一种方案,管道固定装置为设在后侧面内侧的两条固定带,其中一条固定带上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魔术贴毛面、另一条固定带上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魔术贴勾面。这样可通过两条固定带的交叉缠绕固定管道。

为了对尿袋起到更好的防护效果,盒体顶部设有活动连接的盖体。

为了方便其他留置管路的携带,包体后侧面内侧设有隔层,隔层低于u形凹槽。

为了起到提醒作用,盒体底部设有相互连接的重量传感器和报警器。可以设定当重量达到一定数值时,警报器会发出提醒,重量传感器和报警器直接购买具体有相关功能的市售产品即可,连接方式参照现有技术。

为了能确保观察到尿袋的整体情况,观察窗为自包体前侧面的底部起的矩形长条状,观察窗的高度方向与盒体的高度方向一致,观察窗的顶部与盒体的顶部齐平。

优选,u形凹槽设在盒体侧面顶部的中央位置;第一穿出孔设在盒体底部中央位置。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盒体为矩形结构,包体包括前侧面、后侧面、厚度面(厚度方向的面,包括左侧面、右侧面和包体底部)和覆盖面(也即包体的盖体),厚度面将前侧面和后侧面的底边及侧边连为一体,覆盖面一端连接在后侧面顶部、另一端活动连接在前侧面上,第二穿出孔设在厚度面底部;前侧面的外侧面上在观察窗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储藏袋,便于外出时装设纸巾等日用品,且外观看起来更接近正常的背包。

为了进一步便于使用,厚度面外侧面上设有储物袋。

包体所用材质为皮质或帆布等不透明的材质,且耐磨,可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未提及的技术均参照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留置尿管患者改良款尿袋收纳装置,能对尿袋形成有效保护,避免了因挤压而引发的逆流、泄露等问题;方便携带,可斜跨、竖跨或固定在腰部;从外观上完全看不出尿袋及管路,对患者隐私形成有效保护,同时不会对周边人造成不良影响;便于观察;既适于术后临时使用,也适于长期使用,使用方便,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留置尿管患者改良款尿袋收纳装置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包体后侧面外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背带或腰带结构示意图;

图4为保护套结构示意图;

图5为包体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盒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包体,11为前侧面,12为后侧面,121为出入口,122为伸入孔,13为储藏袋,14为遮挡帘,15为覆盖面,16包体底部,17为第二穿出孔,18为保护套,2为盒体,21为u形凹槽,22为第一穿出孔,23为悬挂孔,3为背带或腰带,31为登山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留置尿管患者改良款尿袋收纳装置,包括包体、盒体、背带和腰带;盒体为顶部敞口的结构,盒体由透明硬质塑料制备,盒体底部设有第一穿出孔,盒体一侧面顶部设有u形凹槽;包括位置相对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包体的后侧面上设有出入口,出入口的两边活动连接、且出入口上留有伸入孔,盒体装设在包体内,盒体上u形凹槽与包体上的出入口相邻且相对;包体前侧面上设有观察窗,观察窗上设有遮挡帘将观察窗完全遮挡,遮挡帘的周边活动连接在包体的外侧面上,包体底部与第一穿出孔正对的位置上设有第二穿出孔,第二穿出孔底部对接有保护套,保护套为直桶状的无底结构;包体侧面的顶部设有两个位置相对的套环;背带和腰带均为长度可调结构,背带和腰带的两端均设有搭扣,背带和/或腰带两端的搭扣分别活动连接在包体的两个套环上,搭扣可以采用现有各种背包搭扣,比如登山扣等。

使用时,将尿袋从包体后侧面的出入口放入包体内的盒体中,然后将出入口的两边通过拉链或纽扣或子母扣等活动连接,并在出入口上流出伸入孔,尿袋上的尿管位于伸入孔内,包体的后侧面为与人体直接接触的一面,也即包体的背面,通过包体后侧面上出入口及伸入孔的设置,从包体前侧面也即正面是看不出任何尿管结构的,对患者隐私形成很好的保护;尿袋底部的出尿管同时从盒体底部的第一穿出孔和包体底部的第二穿出孔穿出,这样尿袋底部的出尿管不会受到挤压、且方便放尿;第二穿出孔底部对接有保护套、且保护套为直桶状的无底结构,这样保护套能对尿袋底部的出尿管形成很好的遮挡,且不影响放尿,既方便使用,又能对患者隐私形成很好的保护;透明盒体的设计即方便观察,又能防止尿袋因挤压而引发的逆流、泄露等问题,透明盒体的大小以完全容纳下满尿袋为准,盒体上u形凹槽的设置方便尿管引入和固定,防止挤压,这样打开观察窗即可观察到尿袋中的情况,既很好的保护了患者隐私,又方便观察和使用;背带和腰带的同时设置,方便患者选择,即可选择背带也可选择腰带,也可背带腰带同时用,使用时,只需要将背带和/或腰带两端的搭扣分别活动连接在包体的两个套环上即可。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如下改进:为了提高装置的使用稳定性,包体后侧面的外侧设有魔术贴勾面。将患者裤子大腿部与魔术贴勾面正对的位置上缝制或通过纽扣等活动连接魔术贴毛面,当人体活动时,将包体活动粘结在裤子上,避免了晃动,提高了使用的稳定性。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如下改进:为了避免管道的拉扯,盒体或包体后侧面内侧设有管道固定装置。为了方便使用、简化结构,管道固定装置为设在盒体上u形凹槽旁边的呈交叉设置胶带,这样既能保证固定的稳定性,又方便使用,且当胶带粘性不足时,可以随时更换。或者管道固定装置为设在后侧面内侧的两条固定带,其中一条固定带上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魔术贴毛面、另一条固定带上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魔术贴勾面。这样可通过两条固定带的交叉缠绕固定管道。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如下改进:为了对尿袋起到更好的防护效果,盒体顶部设有活动连接的盖体。为了方便其他留置管路的携带,包体后侧面内侧设有隔层,隔层低于u形凹槽。可将其他留置管路从包体后侧面的出入口进入放置在隔层内;隔层低于u形凹槽,这样不会对尿管尿袋等造型影响。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如下改进:为了起到提醒作用,盒体底部设有相互连接的重量传感器和报警器。可以设定当重量达到一定数值时,警报器会发出提醒,重量传感器和报警器直接购买具体有相关功能的市售产品即可,连接方式参照现有技术。

实施例6

在实施例4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如下改进:为了能确保观察到尿袋的整体情况,观察窗为自包体前侧面的底部起的矩形长条状,观察窗的高度方向与盒体的高度方向一致,观察窗的顶部与盒体的顶部齐平;形凹槽设在盒体侧面顶部的中央位置;第一穿出孔设在盒体底部中央位置。

实施例7

在实施例6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如下改进:盒体为矩形结构,包体包括前侧面、后侧面、厚度面和覆盖面,厚度面将前侧面和后侧面的底边及侧边连为一体,覆盖面一端连接在后侧面顶部、另一端活动连接在前侧面上,第二穿出孔设在厚度面底部;前侧面的外侧面上在观察窗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储藏袋,便于外出时装设纸巾等日用品,且外观看起来更接近正常的背包。为了进一步便于使用,厚度面外侧面上设有储物袋。包体所用材质为皮质或帆布等不透明的材质,且耐磨,可反复使用。

实施例8

在实施例1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如下改进:盒体上设有u形凹槽的侧面上设有悬挂孔。这可在尿袋侧面顶部设置挂钩,挂设在挂孔上,这样能防止尿袋的堆积。

上述各例的便携式尿袋储放装置,能对尿袋形成有效保护,避免了因挤压而引发的逆流、泄露等问题;方便携带,可斜跨、竖跨或固定在腰部;从外观上完全看不出尿袋及管路,对患者隐私形成有效保护,同时不会对周边人造成不良影响;便于观察;既适于术后临时使用,也适于长期使用,使用方便,稳定性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