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限压式外用食管压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20090发布日期:2020-04-17 17:54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限压式外用食管压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限压式外用食管压制器。



背景技术:

对患者进行手术时,诱导期胃内容物经食管返流误吸比较多见,这些反流物在患者咽喉反射减弱的情况下,可以进入气管发生肺误吸,从而可以造成患者的急性呼吸道梗阻、缺氧、高碳酸血症、mendelson综合征、发绀、心动过速、支气管痉挛和呼吸困难、吸入性肺不张和吸入性肺炎等危害。

目前只能通过术前禁食禁饮来预防,但是对于饱胃、胃潴留以及食道癌术后患者来说就比较棘手,现有方法主要包括诱导助手手法压迫、清醒期插入胃管使胃排空和带套囊胃管的使用,但是诱导助手手法压迫的力度不易掌握且消耗人力,清醒期插入胃管使胃排空法的排空不彻底,带套囊胃管的使用法在置入胃管的不适感无法避免而且必须清醒时插入。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限压式外用食管压制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限压式外用食管压制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限压式外用食管压制器,包括上板组件以及位于上板组件的底端的下板组件,所述上板组件的一端卡接有上板卡接杆组件,且上板组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上板连接杆组件,所述下板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下板第一连接杆组件,且上板组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下板第二连接杆组件,所述上板组件与下板组件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纱布,所述上板卡接杆组件与下板第一连接杆组件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转动接头组件,且上板卡接杆组件与下板第一连接杆组件的外侧的上下端共同设置有第一气囊组件,所述上板连接杆组件与下板第二连接杆组件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转动接头组件,且上板连接杆组件与下板第二连接杆组件的外侧的上下端共同设置有第二气囊组件,所述第一气囊组件和第二气囊组件的一端共同连接有充气组件,所述上板连接杆组件、下板第一连接杆组件与下板第二连接杆组件的结构均相同,所述第一气囊组件与第二气囊组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转动接头组件与第二转动接头组件的结构相同;

所述上板组件包括上弧形板,所述上弧形板的内侧的顶端开设有凸起槽,且上弧形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上平板,所述上弧形板的顶端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上平板的顶端的中部嵌入设置有显示面板,且上平板的顶端靠近显示面板的后侧设置有电池槽,所述上平板的外侧的一端均设置有一组上耳轴,所述电池槽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显示面板的内部设置有单片机,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显示面板均与电池槽电性连接;

所述下板组件包括下弧形板,所述下弧形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下平板,所述下平板外侧的一端均设置有一组下耳轴;

所述上板卡接杆组件包括第一卡接杆以及位于第一卡接杆后侧的第二卡接杆,所述第一卡接杆和第二卡接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卡钩,且第一卡接杆和第二卡接杆的连接处贯穿设置有第一螺杆;

所述下板第一连接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以及位于第一连接杆后侧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均开设有转动孔,且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连接处贯穿设置有第二螺杆;

所述第一气囊组件包括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软管,所述第一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软管接头,所述软管接头的一端靠近第一软管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软管,所述第二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粘钩带;

所述充气组件包括充气球,所述充气球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双接头,且气管的内侧靠近充气球的一端设置有止逆阀,所述气管的内侧靠近止逆阀的一端设置有泄压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转动接头组件包括接头壳体,所述接头壳体的前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旋转外六角螺帽,且接头壳体的后侧套接有固定外六角螺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外六角螺帽的后端通过螺纹与第二螺杆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外六角螺帽的前端通过螺纹与第一螺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双接头的一端同时与第一气囊组件的软管接头和第二气囊组件的软管接头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板卡接杆组件与下板第一连接杆组件交叉连接,所述第一气囊通过相对应的粘钩带固定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顶端,所述第二气囊通过相对应的粘钩带固定在第一卡接杆和第二卡接杆的底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钩卡接在上耳轴的内侧,所述转动孔套接在下耳轴的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弧形板的宽度为4~5厘米,且上弧形板的长度为7~8厘米,所述上弧形板的形状与人类的甲状软骨的形状相吻合,所述凸起槽的形状与人类的气管的形状相吻合,所述下弧形板的形状与人类的项部的形状相吻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下板组件固定患者的颈部的下方,通过上板组件固定患者的颈部的上方,通过充气组件同时对第一气囊组件和第二气囊组件充气,使上板卡接杆组件与下板第一连接杆组件之间以及上板连接杆组件与下板第二连接杆组件之间发生转动,从而带动下板组件与上板组件相向运动,进而对患者的食道进行压制,避免了患者胃内的容物经食管返流误吸,造成患者的呼吸道阻塞,提高了手术时的安全性。

2、通过压力传感器可以检测上板组件对患者甲状软骨的压力,通过泄压阀可以排出第一气囊组件和第二气囊组件内的部分气体,从而可以精确控制上板组件对患者甲状软骨的压力,并可随时进行充放气,进而保证了患者的食道处于最佳压制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限压式外用食管压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限压式外用食管压制器中上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限压式外用食管压制器中下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限压式外用食管压制器中上板卡接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限压式外用食管压制器中下板第一连接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限压式外用食管压制器中第一转动接头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一种限压式外用食管压制器中第一气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种限压式外用食管压制器中充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板组件;11、上弧形板;12、凸起槽;15、显示面板;16、电池槽;17、上耳轴;18、压力传感器;19、上平板;2、上板卡接杆组件;21、第一卡接杆;22、第二卡接杆;23、卡钩;24、第一螺杆;3、第一气囊组件;31、第一气囊;32、第一软管;33、软管接头;34、第二软管;35、第二气囊;36、粘钩带;4、第一转动接头组件;41、接头壳体;42、旋转外六角螺帽;43、固定外六角螺帽;5、下板第一连接杆组件;51、第一连接杆;52、第二连接杆;53、转动孔;54、第二螺杆;6、可拆卸纱布;7、下板组件;71、下弧形板;72、下平板;73、下耳轴;8、下板第二连接杆组件;9、第二气囊组件;10、第二转动接头组件;13、上板连接杆组件;14、充气组件;141、充气球;142、止逆阀;143、泄压阀;144、气管;145、双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限压式外用食管压制器,包括上板组件1以及位于上板组件1的底端的下板组件7,上板组件1的一端卡接有上板卡接杆组件2,上板组件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上板连接杆组件13,下板组件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下板第一连接杆组件5,上板组件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下板第二连接杆组件8,上板组件1与下板组件7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纱布6,上板卡接杆组件2与下板第一连接杆组件5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转动接头组件4,上板卡接杆组件2与下板第一连接杆组件5的外侧的上下端共同设置有第一气囊组件3,上板连接杆组件13与下板第二连接杆组件8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转动接头组件10,上板连接杆组件13与下板第二连接杆组件8的外侧的上下端共同设置有第二气囊组件9,第一气囊组件3和第二气囊组件9的一端共同连接有充气组件14,上板连接杆组件13、下板第一连接杆组件5与下板第二连接杆组件8的结构均相同,第一气囊组件3与第二气囊组件9的结构相同,第一转动接头组件4与第二转动接头组件10的结构相同;

上板组件1包括上弧形板11,上弧形板11的内侧的顶端开设有凸起槽12,上弧形板1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上平板19,上弧形板11的顶端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8,压力传感器18的型号可以为hx711型,上平板19的顶端的中部嵌入设置有显示面板15,上平板19的顶端靠近显示面板15的后侧设置有电池槽16,上平板19的外侧的一端均设置有一组上耳轴17,电池槽16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显示面板15的内部设置有单片机,单片机的型号可以为stm32f103型,压力传感器18和显示面板15均与电池槽16电性连接;

下板组件7包括下弧形板71,下弧形板7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下平板72,下平板72外侧的一端均设置有一组下耳轴73;

上板卡接杆组件2包括第一卡接杆21以及位于第一卡接杆21后侧的第二卡接杆22,第一卡接杆21和第二卡接杆2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卡钩23,第一卡接杆21和第二卡接杆22的连接处贯穿设置有第一螺杆24;

下板第一连接杆组件5包括第一连接杆51以及位于第一连接杆51后侧的第二连接杆52,第一连接杆51和第二连接杆52的一端均开设有转动孔53,第一连接杆51和第二连接杆52的连接处贯穿设置有第二螺杆54;

第一气囊组件3包括第一气囊31,第一气囊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软管32,第一软管3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软管接头33,软管接头33的一端靠近第一软管32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软管34,第二软管3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气囊35,第一气囊31与第二气囊35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粘钩带36;

充气组件14包括充气球141,充气球1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管144,气管14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双接头145,气管144的内侧靠近充气球141的一端设置有止逆阀142,气管144的内侧靠近止逆阀142的一端设置有泄压阀143。

在图6中:第一转动接头组件4包括接头壳体41,接头壳体41的前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旋转外六角螺帽42,接头壳体41的后侧套接有固定外六角螺帽43,从而可以使上板卡接杆组件2与下板第一连接杆组件5相互转动。

在图4~6中:固定外六角螺帽43的后端通过螺纹与第二螺杆54固定连接,旋转外六角螺帽42的前端通过螺纹与第一螺杆24固定连接,从而可以使上板卡接杆组件2与下板第一连接杆组件5连接在一起。

在图7和图8中:双接头145的一端同时与第一气囊组件3的软管接头33和第二气囊组件9的软管接头固定连接,从而可以通过充气组件14同时对第一气囊组件3和第二气囊组件9进行充气,保证第一气囊组件3和第二气囊组件9内的压力相同。

在图4、图5和图7中:上板卡接杆组件2与下板第一连接杆组件5交叉连接,第一气囊31通过相对应的粘钩带36固定在第一连接杆51和第二连接杆52的顶端,第二气囊35通过相对应的粘钩带36固定在第一卡接杆21和第二卡接杆22的底端,从而可以把第一气囊31和第二气囊35分别固定在下板第一连接杆组件5与上板卡接杆组件2上。

在图2~5中:卡钩23卡接在上耳轴17的内侧,转动孔53套接在下耳轴73的外侧,从而方便从上耳轴17上拿出卡钩23,便于为患者佩戴。

在图2中:上弧形板11的宽度为4~5厘米,上弧形板11的长度为7~8厘米,上弧形板11的形状与人类的甲状软骨的形状相吻合,凸起槽12的形状与人类的气管的形状相吻合,下弧形板71的形状与人类的项部的形状相吻合,从而在对患者的食道进行压制时,不影响患者的气管,保证患者正常呼吸,上弧形板11的宽度和长度也可以根据儿童的体格,进行适当的改小,使之适应于儿童佩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首先,通过可拆卸纱布6包裹住患者的颈部,然后,把下板组件7放置在患者的颈部的下方,把上板组件1放置在患者的颈部的上方,其中,下弧形板71放置在患者的项部位置,上弧形板11放置在患者的甲状软骨,凸起槽12放置在患者的气管位置,然后,把上板卡接杆组件2的卡钩23卡在上耳轴17上,使下板组件7与上板组件1形成一个整体,接着,用手连续按压充气球141,对第一气囊组件3和第二气囊组件9进行充气,第一气囊组件3的第一气囊31和第二气囊35分别挤压下板第一连接杆组件5和上板卡接杆组件2的一端,从而通过下板第一连接杆组件5和上板卡接杆组件2发生转动,同理,第二气囊组件9带动下板第二连接杆组件8与上板连接杆组件发生转动,进而带动下板组件7与上板组件1相向运动,对患者的食道进行压制,通过压力传感器18可以检测上板组件1对患者甲状软骨的压力,并通过显示面板15显示出来,通过泄压阀143可以排出第一气囊组件3和第二气囊组件9内的部分气体,从而可以精确控制上板组件1对患者甲状软骨的压力,并可随时进行充放气,进而保证了患者的食道处于最佳压制状态,避免了患者胃内的容物经食管返流误吸,造成患者的呼吸道阻塞。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