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层门底坑解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20089发布日期:2020-04-17 17:54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电梯层门底坑解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层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梯层门底坑解锁机构。



背景技术:

新国标7588.1送审稿《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规定:如果没有进入底坑通道的门,而是通过层门,则应设置底坑爬梯,底坑爬梯可以设置在层门两侧,且在高度1.80m范围内和最大水平距离0.80m范围内应能安全地触及门锁,或者底坑内的人员通过永久设置的装置能打开层门。

目前,电梯市场上层门系统底坑解锁机构普遍使用的是如图1所示的结构,底坑解锁绳96下端与层门底部折弯边用螺栓锁附,底坑解锁绳96上端、三角锁解锁绳93下端及三角锁锁片95通过螺栓锁附,三角锁解锁绳93上端与锁钩本体91通过螺栓锁附。其工作原理是:电梯安装人员或检修人员站在底坑通过底坑爬梯触及底坑解锁绳96,底坑解锁绳96通过连接的三角锁解锁绳93拉动锁钩本体91转动,锁钩本体91与支架脱离,从而实现打开层门门锁。这种底坑解锁方式,限制了底坑爬梯在底坑的位置布置,而且此底坑解锁绳机构的爬梯需设置在出入口层门地坎正下方的墙面,才能保证安装或维保人员用手安全地触及到底坑解锁绳96,底坑爬梯的位置不符合新国标7588.1送审稿《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法规项目中的爬梯布置规定。若爬梯设置在出入口两侧,又不利于地坑解锁,打开层门,甚至操作不当,可能造成操作人员受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梯层门底坑解锁机构,可同时适用于层门左侧和右侧设置底坑爬梯,并且结构简单,便于在底坑解锁电梯层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层门底坑解锁机构,其包括支架1、滑动轴承2、顶板3、底坑解锁绳11;

电梯层门门头本体8为向前弯折的“┏”型弯折面;

锁钩本体81通过锁钩转轴枢转固定在门头本体8的竖直弯折面;

当锁钩本体81头部下压使锁钩本体81绕锁钩转轴转动时,能打开层门门锁;

所述支架1为“[”型;

所述支架1的下水平面固定到门头本体8的水平弯折面上,并且支架1开口侧向前;

所述支架1的下水平面、上水平面及门头本体8的水平弯折面对应于同一竖线位置分别开设有导向孔;

所述顶板3穿过所述支架1的下水平面、上水平面及门头本体8的水平弯折面的导向孔,并能沿所述导向孔上下运动;

所述顶板3在其上下行程中,顶板3上端高于支架1上水平面,顶板3下端低于门头本体8的水平弯折面;

一支撑轴20垂直固定在所述支架1的竖直面;

所述滑动轴承2套设在所述支撑轴20上,滑动轴承2位于顶板3同支架1竖直面之间并能绕所述支撑轴20转动;

一传动杆12固定在所述顶板3,该传动杆12位于滑动轴承2同所述支架1的上水平面之间;

所述底坑解锁绳11一端固定在所述传动杆12,绕过滑动轴承2闭门侧后沿着门头本体8水平弯折面上方朝滑动轴承2开门侧走线;

所述顶板3在自然状态下,顶板3下端与锁钩本体81头部有间隙;

当所述顶板3受底坑解锁绳11牵引向下运动超过设定距离后,所述顶板3下端会下压锁钩本体81头部使锁钩本体81绕锁钩转轴转动打开层门门锁。

较佳的,所述顶板3开设有上下方向的限位腰型孔;

所述支撑轴20前端探入到所述限位腰型孔。

较佳的,所述支架1同顶板3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7;

所述顶板3在自然状态下,所述复位弹簧7使顶板3下端与锁钩本体81头部有间隙;

当所述顶板3受底坑解锁绳11向下牵引,所述顶板3会向下运动并使所述复位弹簧7形变。

较佳的,所述复位弹簧7为螺旋弹簧;

复位弹簧7上端固定在所述支架1的上水平面,下端固定在所述顶板3上;

顶板3向下运动时使复位弹簧7拉长形变。

较佳的,所述复位弹簧7与所述滑动轴承2位于所述顶板3的相反侧。

较佳的,所述复位弹簧7下端通过螺栓或螺钉固定在所述顶板3上。

较佳的,所述复位弹簧7上端抵靠在同顶板3固定在一起的上端复位部件,下端抵靠在同支架1固定在一起的下端复位部件;

所述顶板3向下运动时使复位弹簧7压缩形变。

较佳的,所述下端复位部件固定在支架1竖直面。

较佳的,所述支架1上水平面作为下端复位部件。

较佳的,门头本体8的滑动轴承2开门侧端固定设置有导向滑轮;

所述底坑解锁绳11沿着门头本体8水平弯折面上方朝滑动轴承2开门侧走线后,绕过导向滑轮,另一端固定在井道墙面或地坎上。

较佳的,滑动轴承2开门侧的门头本体8的水平弯折面上固定有线夹;

所述底坑解锁绳11沿着门头本体8水平弯折面上方朝滑动轴承2开门侧走线并穿过所述线夹,然后绕过导向滑轮。

较佳的,所述滑动轴承2的轴向长度比顶板3同支架1竖直面间距短0.2mm到2mm;

所述滑动轴承2的轴向长度大于1cm。

较佳的,所述锁钩本体81头部有圆弧面;

所述顶板3在自然状态下,顶板3下端与锁钩本体81头部圆弧面有1mm到2mm间隙。

较佳的,所述传动杆12为十字槽盘头螺钉;

所述支架1的下水平面通过螺栓固定到门头本体8的水平弯折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电梯层门底坑解锁机构,独立装配在电梯层门门头本体8上,底坑爬梯设置在左侧时,底坑解锁绳11绕过滑动轴承右侧向左绕线,底坑爬梯设置在右侧时,底坑解锁绳11绕过滑动轴承左侧向右绕线,操作人员拉动底坑解锁绳11,便能简单可靠地实现电梯层门锁解锁动作,可同时适用于新国标中法规规定的层门左侧和右侧设置底坑爬梯,并且结构简单,便于在底坑解锁电梯层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常见的底坑解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梯层门底坑解锁机构一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虚线圆处立体放大图;

图4是图2的虚线圆处正面放大图;

图5是图2的虚线圆处左侧放大图;

图6是电梯层门底坑解锁机构采用压缩形变复位弹簧一实施例正面图;

图7是电梯层门底坑解锁机构采用压缩形变复位弹簧一实施例左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架;2滑动轴承;3顶板;11底坑解锁绳;8门头本体;81锁钩本体;20支撑轴;12传动杆;7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电梯层门底坑解锁机构包括支架1、滑动轴承2、顶板3、底坑解锁绳11;

电梯层门门头本体8为向前弯折的“┏”型弯折面;

锁钩本体81通过锁钩转轴枢转固定在门头本体8的竖直弯折面;

当锁钩本体81头部下压使锁钩本体81绕锁钩转轴转动时,能打开层门门锁;

所述支架1为“[”型;

所述支架1的下水平面固定到门头本体8的水平弯折面上,并且支架1开口侧向前;

所述支架1的下水平面、上水平面及门头本体8的水平弯折面对应于同一竖线位置分别开设有导向孔;

所述顶板3穿过所述支架1的下水平面、上水平面及门头本体8的水平弯折面的导向孔,并能沿所述导向孔上下运动;

所述顶板3在其上下行程中,顶板3上端高于支架1上水平面,顶板3下端低于门头本体8的水平弯折面;

一支撑轴20垂直固定在所述支架1的竖直面;

所述滑动轴承2套设在所述支撑轴20上,滑动轴承2位于顶板3同支架1竖直面之间并能绕所述支撑轴20转动;

一传动杆12固定在所述顶板3,该传动杆12位于滑动轴承2同所述支架1的上水平面之间;

所述底坑解锁绳11一端固定在所述传动杆12,绕过滑动轴承2闭门侧后沿着门头本体8水平弯折面上方朝滑动轴承2开门侧走线;

所述顶板3在自然状态下,顶板3下端与锁钩本体81头部有间隙;

当所述顶板3受底坑解锁绳11牵引向下运动超过设定距离后,所述顶板3下端会下压锁钩本体81头部使锁钩本体81绕锁钩转轴转动打开层门门锁。

实施例一的电梯层门底坑解锁机构,独立装配在电梯层门门头本体8上,底坑爬梯设置在左侧时,底坑解锁绳11绕过滑动轴承右侧向左绕线,底坑爬梯设置在右侧时,底坑解锁绳11绕过滑动轴承左侧向右绕线,操作人员拉动底坑解锁绳11,便能安全可靠地实现电梯层门锁解锁动作,可同时适用于新国标中法规规定的层门左侧和右侧设置底坑爬梯,并且结构简单,便于在底坑解锁电梯层门,使工作人员安全离开底坑。

实施例二

基于实施例一的电梯层门底坑解锁机构,所述顶板3开设有上下方向的限位腰型孔;

所述支撑轴20前端探入到所述限位腰型孔。

实施例二的电梯层门底坑解锁机构,支撑轴20前端探入到顶板3的限位腰型孔,限位腰型孔的长度限定了顶板3的上下运动行程,并能防止滑动轴承2脱离支撑轴20。

实施例三

基于实施例一的电梯层门底坑解锁机构,所述支架1同顶板3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7;

所述顶板3在自然状态下,所述复位弹簧7使顶板3下端与锁钩本体81头部有间隙;

当所述顶板3受底坑解锁绳11向下牵引,所述顶板3会向下运动并使所述复位弹簧7形变。

实施例四

基于实施例三的电梯层门底坑解锁机构,如图3、图4、图5所示,所述复位弹簧7为螺旋弹簧;

复位弹簧7上端固定在所述支架1的上水平面,下端固定在所述顶板3上;

顶板3向下运动时使复位弹簧7拉长形变。

较佳的,所述复位弹簧7与所述滑动轴承2位于所述顶板3的相反侧。

较佳的,所述复位弹簧7下端通过螺栓或螺钉固定在所述顶板3上。

实施例四的电梯层门底坑解锁机构,当电梯安装或维保人员准备从底坑离开井道,在底坑爬梯左侧或右侧,拉动底坑解锁绳11带动顶板3向下运动实现电梯层门锁解锁,同时使复位弹簧7拉长形变;松开底坑解锁绳11后,复位弹簧7收缩带动顶板3复位。

实施例五

基于实施例三的电梯层门底坑解锁机构,如图6、图7所示,所述复位弹簧7上端抵靠在同顶板3固定在一起的上端复位部件,下端抵靠在同支架1固定在一起的下端复位部件;

所述顶板3向下运动时使复位弹簧7压缩形变。

较佳的,如图6、图7所示,所述下端复位部件固定在支架1竖直面。

较佳的,所述支架1上水平面作为下端复位部件。

实施例五的电梯层门底坑解锁机构,当电梯安装或维保人员准备从底坑离开井道,在底坑爬梯左侧或右侧,拉动底坑解锁绳11带动顶板3向下运动实现电梯层门锁解锁,同时使复位弹簧7压缩形变;松开底坑解锁绳11后,复位弹簧7回弹带动顶板3复位。

实施例六

基于实施例二的电梯层门底坑解锁机构,门头本体8的滑动轴承2开门侧端固定设置有导向滑轮;

所述底坑解锁绳11沿着门头本体8水平弯折面上方朝滑动轴承2开门侧走线后,绕过导向滑轮,另一端固定在井道墙面或地坎上。

较佳的,滑动轴承2开门侧的门头本体8的水平弯折面上固定有线夹;

所述底坑解锁绳11沿着门头本体8水平弯折面上方朝滑动轴承2开门侧走线并穿过所述线夹,然后绕过导向滑轮。所述线夹用于支撑引导底坑解锁绳11。

较佳的,所述滑动轴承2的轴向长度比顶板3同支架1竖直面间距短0.2mm到2mm;

所述滑动轴承2的轴向长度大于1cm。

较佳的,所述锁钩本体81头部有圆弧面;

所述顶板3在自然状态下,顶板3下端与锁钩本体81头部圆弧面有1mm到2mm间隙。

较佳的,所述传动杆12为十字槽盘头螺钉。

较佳的,所述支架1的下水平面通过螺栓固定到门头本体8的水平弯折面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