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内镜活检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27080发布日期:2020-06-16 23:50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化内镜活检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化内镜活检帽,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活检帽用于内窥镜的活检口,起密封作用。在未进行取活检操作时,通常封闭,以保持消化管腔内气压。在进行取活检操作时,活检器械通过活检帽进行操作,此时活检帽由于器械介入造成密封效果减弱,由于气压作用,消化管腔内气、液易顺着器械喷出,造成器械和环境的勿扰,并且影响医生的操作。

现在市面上常见的活检帽几乎都无法做到在取活检过程中百分百防止消化腔内气、液反流喷溢。医生操作过程中,消化腔液反流喷出问题屡见不鲜。为解决这一问题,有的对活检帽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专利申请号为201811052159.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胃镜活检帽》,通过两级挡圈和筒体结构,增强对活检器械的贴合,它只为了增强弹性环圈的密封而设置了一系列结构,取活检过程中,内镜操作和活检器械动作幅度大,且大多数活检器械为弹簧管体,表面缝隙多,所以加强密封力度不仅影响取活检操作灵活,且防喷出作用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既有密封又有疏导排液的消化内镜活检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消化内镜活检帽,包括储液袋,所述储液袋的两边开设有相对的通孔,所述通孔之间设置有帽体,所述帽体内设置有与两侧通孔对应的活检通道和所述活检通道连通的引流通道,所述帽体在储液袋外侧还卡接有封挡组件,所述封挡组件插入所述帽体内堵住所述活检通道和引流通道。

优选地,所述引流通道为设置在所述帽体侧边的贯穿孔,沿着所述帽体侧边设置多个。

优选地,所述活检通道包括安装腔和引流腔,所述安装腔用于卡固活检口,所述引流腔与安装腔连接处设置有弹性隔环,所述弹性隔环与所述封挡组件的密封芯密封卡接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封挡组件包括卡接在帽体上的封挡盖,所述封挡盖上对应所述活检通道设置有器械孔,所述器械孔在活检通道的一端设置有弹性挡流环。

优选地,所述封挡盖还通过柔性带卡固有密封芯,所述密封芯通过器械孔插入活检通道将活检通道密封。

优选地,所述密封芯包括头端的密封台阶、中部的阻挡台阶和尾部的圆垫,所述密封台阶抵触在所述活检通道中的弹性隔环上实现密封,所述阻挡台阶用于卡入柔性带的安装孔中,所述圆垫用于密封所述封挡盖上的器械孔。

优选地,所述帽体上与封挡盖卡接处设置有环形槽,所述封挡盖上设置的内凹槽卡固在所述环形槽中。

优选地,所述储液袋为硬质袋体或软质袋体,所述通孔为圆孔。

优选地,所述帽体为弹性帽体,所述封挡组件为弹性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引入“堵不如疏,疏不如引”的理念,将取活检过程中,透过弹性环隔反流喷溢的消化管腔液,加以引导收集,使其不再污染器械环境,影响操作。

并且帽体和封挡组件采用较软的弹性材料,其结构简单,都采用卡接模式进行固定,方便组装或拆卸更换,易于实现,且增加引流收集结构,使防反流喷溢不再一味封堵,减小了活检帽对活检器械的干涉,减少对于手术环境和手术器材的污染,保证了活检器械操作的灵活性,其储液袋可更换,使收集的反流液体方便处理,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帽体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封挡盖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密封芯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中标记:1-储液袋,2-帽体,3-封挡盖,4-密封芯,5-通孔,6-安装腔,7-环形槽,8-引流通道,9-引流腔,10-弹性隔环,11-器械孔,12-弹性挡流环,13-内凹槽,14-柔性带,15-安装孔,16-密封台阶,17-圆垫,18-阻挡台阶,19-活检口。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消化内镜活检帽,包括储液袋1,所述储液袋1的两边开设有相对的通孔5,所述通孔5之间设置有帽体2,所述帽体2放入储液袋1中位于两个通孔5之间,所述帽体2内设置有与两侧通孔5对应的活检通道和所述活检通道连通的引流通道8,如图2所示,所述帽体2在储液袋1外侧还卡接有封挡组件,所述封挡组件插入所述帽体2内堵住所述活检通道和引流通道8,所述封挡组件密封活检通道的位置比引流通道8更靠近活检口19,因此,密封后,液体不会进入活检通道,也就不会进入后续的引流通道8,所述封挡组件可以为锥形的密封件,也可以是伞状的密封件,或与活检通道形状相同但直径稍大的柱状的密封件,在活检的时候,如图5所示,活检器材从活检通道中穿过进入活检口19进行操作,手术时反流的液体通过活检通道流入引流通道8,从而排入储液袋1中,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一味的封堵可能导致反流液体喷溅出来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引入“堵不如疏,疏不如引”的理念,将取活检过程中,透过弹性隔环10反流喷溢的消化管腔液,加以引导入储液袋1中进行收集,使其不再污染器械环境影响操作,并且后续废液处理也更加方便。

并且帽体2和封挡组件采用较软的弹性材料,其结构简单,都采用卡接模式进行固定,方便组装或拆卸更换,易于实现,且增加引流收集结构,使防反流喷溢不再一味封堵,减小了活检帽对活检器械的干涉,减少对于手术环境和手术器材的污染,保证了活检器械操作的灵活性,其储液袋1可更换,使收集的反流液体方便处理,经济实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引流通道8为设置在所述帽体2侧边的贯穿孔,沿着所述帽体2侧边设置多个,具体数量可根据喷液的情况进行调节,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设置4个引流通道8,均匀的分布在帽体2的侧边上。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活检通道包括安装腔6和引流腔9,所述安装腔6用于卡固活检口19,卡固之后将帽体2和储液袋1一起固定在活检口19,所述引流腔9与安装腔6连接处设置有弹性隔环10,所述弹性隔环10一是可以防止喷液大量的喷出,第二所述弹性隔环10与所述封挡组件的密封芯4密封卡接在一起,在不活检的时候用于密封。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封挡组件包括卡接在帽体2上的封挡盖3,如图3所示,所述封挡盖3上对应所述活检通道设置有器械孔11,所述器械孔11在活检通道的一端设置有弹性挡流环12,封挡盖3也是卡固在帽体2上,将储液袋1的一侧袋体卡固在中间,起到固定帽体2与储液袋1的作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封挡盖3还通过柔性带14卡固有密封芯4,所述密封芯4通过器械孔11插入活检通道将活检通道密封,密封芯4主要用于不活检的时候密封活检通道。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所述密封芯4包括头端的密封台阶16、中部的阻挡台阶18和尾部的圆垫17,所述密封台阶16抵触在所述活检通道中的弹性隔环10上实现密封,所述阻挡台阶18用于卡入柔性带14的安装孔15中,柔性带14杯卡固在阻挡台阶18和圆垫17之间,可将阻挡台阶18的直径设置比安装孔15稍大一点,这样稍微用力拉拽就可将密封芯4从柔性带14中脱出,实现两者的安装和拆卸,所述圆垫17用于密封所述封挡盖3上的器械孔11。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帽体2上与封挡盖3卡接处设置有环形槽7,所述封挡盖3上设置的内凹槽13卡固在所述环形槽7中,因为帽体2和封挡盖3都采用弹性材料,所以卡固的模式更合适,但采用螺纹固定或其他可拆卸卡固方式都落入本专利保护范围。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从保证稳定性角度考虑,所述储液袋1可以采用硬质袋体,例如符合医用标准的硬质塑料,从储液袋1的体积和成本考虑,所述储液袋1可采用软质的塑料制成,这样具有弹性,容纳的液体体积更大并且成本低,一次性使用,用完可更换。所述通孔5为圆孔,也不排除采用方形孔或椭圆形孔。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帽体2为弹性帽体2,所述封挡组件为弹性件,弹性材料使帽体2和封挡组件更容易卡接。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