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分利用空间的电梯轿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27081发布日期:2020-06-16 23:50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分利用空间的电梯轿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桥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充分利用空间的电梯轿底。



背景技术:

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电梯,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

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电梯桥底不能合理利用电梯内的空间,在有住户搬家或者是在住户携带东西较多时,电梯内就只能放置很少的物品,占据空间较大。

2、市面上的电梯桥底虽然有减震,但是现在楼层越来越高,原有的减震对于高楼层电梯的快速升降产生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影响住户的乘梯感受。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分利用空间的电梯轿底,解决了现有电梯桥底不能合理利用空间和减震效果不明显影响住户乘梯感受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充分利用空间的电梯轿底,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外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外侧设置有减压杆,且滑槽的内侧设置有活动杆,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外侧设置有旋转轴,所述底板的上端设置有储物箱,所述储物箱的一侧设置有推拉门,所述推拉门的下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下端设置有导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滑槽、推拉门、凹槽与导轨均设置两组,且减压杆、活动杆与旋转轴的数量均为八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滑槽、减压杆、活动杆与旋转轴均关于底板的横向中心线对称分布,且活动杆活动连接于滑槽的内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凹槽活动连接于导轨的外侧面,且推拉门通过凹槽活动连接于底板的上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减压杆通过活动杆活动连接于底座的外侧面,且减压杆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于底板的外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储物箱固定连接于底板的上端面,且推拉门活动连接于储物箱的内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导轨固定连接于底板上端面,且底板通过减压杆活动连接于底座的内侧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分利用空间的电梯轿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充分利用空间的电梯轿底,通过设置储物箱,可以将住户携带的物品放到储物箱内部和上端,保证能充分利用空间,使电梯桥底承载更多住户。

2、该充分利用空间的电梯轿底,通过设置减压杆、活动杆和滑槽,可以将电梯桥底在高层建筑快速升降受到的压力缓解,保证住户受到的震动非常轻微,使住户的乘梯感受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充分利用空间的电梯轿底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充分利用空间的电梯轿底的推拉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充分利用空间的电梯轿底的a处放大图。

图中:1、底座;2、滑槽;3、减压杆;4、活动杆;5、底板;6、旋转轴;7、储物箱;8、推拉门;9、凹槽;10、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充分利用空间的电梯轿底,包括底座1,底座1的外侧设置有滑槽2,滑槽2的外侧设置有减压杆3,且滑槽2的内侧设置有活动杆4,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底板5,底板5的外侧设置有旋转轴6,底板5的上端设置有储物箱7,储物箱7的一侧设置有推拉门8,推拉门8的下端设置有凹槽9,凹槽9的下端设置有导轨10。

本实施方案中,设置的减压杆3由活动杆4带动在滑槽2内移动,将电梯桥底受到的冲击力缓解,使住户乘坐电梯的时候更加舒适,设置的储物箱7可以将住户携带的物品收纳起来,而且在储物箱7的上端也可以放置物品,充分利用空间,使电梯桥底能承担更多住户,设置的推拉门8可以防止储物箱7内的物品滑出,或者物品的边角划伤乘坐电梯的住户。

具体的,滑槽2、推拉门8、凹槽9与导轨10均设置两组,且减压杆3、活动杆4与旋转轴6的数量均为八组。

本实施例中,滑槽2、推拉门8、凹槽9和导轨10保证在工作时能稳定工作,减压杆3、活动杆4与旋转轴6使底板5在工作时各处受力平衡,将震动感降到最低。

具体的,滑槽2、减压杆3、活动杆4与旋转轴6均关于底板5的横向中心线对称分布,且活动杆4活动连接于滑槽2的内侧面。

本实施例中,滑槽2、减压杆3、活动杆4和旋转轴6分布在两侧能使底板5更稳定,活动杆4在滑槽2内侧移动来带动减压杆3的一端移动。

具体的,凹槽9活动连接于导轨10的外侧面,且推拉门8通过凹槽9活动连接于底板5的上端面。

本实施例中,凹槽9在导轨10的外侧面滑动,打开或者关闭推拉门8,推拉门8在底板5上移动打开时,能将物品放置到储物箱7内。

具体的,减压杆3通过活动杆4活动连接于底座1的外侧面,且减压杆3通过旋转轴6转动连接于底板5的外侧面。

本实施例中,减压杆3由活动杆4带动在底座1外侧移动,减缓电梯桥底受到的冲击力,减压杆3通过旋转轴6在底板5外侧面转动,调整减压杆3的角度。

具体的,储物箱7固定连接于底板5的上端面,且推拉门8活动连接于储物箱7的内侧面。

本实施例中,储物箱7内部和上端都能放置物品,能将小部分空间充分利用起来,推拉门8能将储物箱7的开口打开或者关闭。

具体的,导轨10固定连接于底板5上端面,且底板5通过减压杆3活动连接于底座1的内侧面。

本实施例中,导轨10为推拉门8固定移动的方向,底板5能在底座1的内部上下活动来减轻冲击力。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的时候,住户进入电梯后站到底板5上,将推拉门8通过导轨10推到一侧,将携带的行李箱或者是大件物品放到储物箱7内,然后将推拉门8推回原来位置,将储物箱7关闭,防止内部放置的行李箱滑出,或者是内部物品的边角将住户划伤如果储物箱7内已经放满,或者是空间不足时,可以将物品放置到储物箱7的上端,这样能节省很多空间,在电梯运行时,由于快速上升或下降会对电梯桥底有较大的冲击,在受到较大冲击的时候,活动杆4带动减压杆3在滑槽2内移动,减压杆3的上端会通过旋转轴6转动移动的角度,以此来缓解受到的冲击力,从而使住户乘坐电梯受到的震动更小,乘梯感受更好,电梯到达住户楼层后,住户可以打开推拉门8,在储物箱7内部取出或者在储物箱7上取下自己的行李箱或者是大件物品,取出后将推拉门8关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