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移动换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0773发布日期:2020-05-26 17:54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简易移动换位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摆渡装置,是一种简易移动换位器。



背景技术:

辅助摆渡装置是一种主要用于解决老年人及腿部残疾人行动不便,为单独照顾者提供一种方便快捷移动被照顾者的装置。目前我国已处于老龄化社会,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提出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健全养老体系。而就目前来看针对老年人的设备较少,很多企业认为老年人市场成本高,利润低,消费不强劲,不敢在设计、生产和销售方面加大投入,造成了现在老龄产品“总量小、品种少、规模小、传统产品多、科技含量少”的局面。特别是一些失能老人存在下肢瘫痪的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完成短距离移动较为困难,看护人员的工作负担较大;为此,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1610902403.4,申请公布日2017.02.01,发明名称“一种辅助病人摆渡装置”;再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1610715530.3,申请公布日2016.12.21,发明名称“一种站立康复轮椅车”。上述为用于下肢疾病患者的摆渡移动或康复移动的装置,但存在结构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或者操作较为不便,较难用于换位移动的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简易移动换位器,使其解决现有同类产品生产装配不便,生产成本较高,稳定性、安全性欠佳,使用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简易移动换位器,该移动换位器包括支撑机构、抬升机构和移动机构,移动机构的底座底部设有万向轮,万向轮通过第六螺栓固定于底座,万向轮设有刹车,底座的顶部重心处设有抬升机构;万向轮实现整个机构的移动,万向轮实现整个机构转向时的方便,面对任何障碍能轻松绕开;而刹车则在将被转移者从椅子转移至该移动换位器时,将机构的位置固定,从而保证了一人便即可完成对失能老人或下肢残疾的人的转移。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机构的脚踏板一端通过轴、第二垫片、第三垫片铰接固定于立柱的一端,脚踏板位于底座的上方,靠近立柱一侧的脚踏板通过第五螺栓与传动杆的一端连接,传动杆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螺栓、第三螺母、第二轴套、第一垫片铰接固定于连杆的一端,连杆的另一端顶部与胸支撑杆及把手固定连接,连杆的另一端底部通过第三螺栓、第二螺母、第一轴套与立柱的另一端铰接固定,连杆呈“[”字形;胸支撑杆及把手的传动杆一侧设有t型把手,胸支撑杆及把手的对称另一侧设有v型的腋下支撑架及胸部挡板,即腋下支撑架呈v字形向上翘起并对称设置于胸部挡板的两侧,胸部挡板设有软包。上述腋下支撑架及胸部挡板即为支撑在移动换位的被转移者,腋下支撑架及胸部挡板由腋下支撑架和胸部挡板两个机构组成,腋下支撑架对被转移者的大臂提供向上的力,以实现对被转移者的腋下支撑,胸部挡板则固定被转移者前胸位置。使用该移动换位器时,被转移者扶起呈坐姿状态,被转移者的双脚放入底座,被转移者通过胸支撑杆及把手的把手带动设有腋下支撑架及胸部挡板的胸支撑杆向被搬动者一侧推入,被转移者通过腋下趴在腋下支撑架上,手部握持住胸支撑杆的顶部;接着,通过把手和脚踏板的共同用力,下压胸支撑杆及把手,通过杠杆原理,随着把手与脚踏板相对位置的改变,从而实现被转移者抬升,翘起被转移者,实现被转移者的状态发生转变,从而更好地方便搬运者的用力,用最小的力来实现被转移者离开凳面或床面。上述连杆、传动杆、脚踏板构成联动结构,并固定于立杆,通过连杆带动胸支撑杆及把手和腋下支撑架及胸部挡板实现抬升操作。

所述抬升机构的脚踏板固定端设有棘轮,棘轮一侧抬升机构的立柱设有棘轮爪,棘轮爪的一端通过第十螺栓铰接固定于立柱,棘轮爪与棘轮啮合,胸支撑杆及把手的t型把手一侧设有手刹,手刹通过刹车线与棘轮爪的另一端连接,刹车线与棘轮爪的连接处设有刹车弹簧。如果该移动换位器单利用杠杆原理,由于存在转移过程中中途脱手的现象,这对于下肢不便的被转移者而言是十分危险的,加入棘轮能防止搬运者突然失力造成机构的下落,导致无法预计的风险,加入棘轮使被转移者的位置状态不发生改变;该移动换位器抬升至最高处时,棘轮固定住机构的位置,使搬运者到达目的地后放松双手;当人需要松开棘轮爪时,按下把手的手刹,相连棘轮爪的刹车线松开棘轮,以实现整个机构的下降。

所述腋下支撑架及胸部挡板的胸部挡板下方连杆另一端设有缓冲机构,连杆呈“e”字形,缓冲机构位于立柱与胸部挡板之间的立柱前方,缓冲机构的套筒一端通过第七螺栓铰接固定于连杆,套筒的另一端通过第八螺栓与液压缓冲器一端的液压杆连接,液压缓冲器另一端的壳体通过第一螺栓、第一螺母固定于立柱。从而该移动换位器加入液压缓冲器,使整个机构到达目的地后,放下被转移者的下降过程更为稳定;如果只运用杠杆原理人力来实现整个机构的抬升和下降,那么整个过程是速度必定不均衡,搬运者的突然发力会使的整个下降过程速度不一致,过快的下降会大大降低被转移者的舒适感;加入液压缓冲器则使整个下降过程匀速缓慢,提升整个机构的使用感。

所述底座的脚踏板一侧呈y型,腋下支撑架及胸部挡板的胸部挡板下方底部另一侧设有横板,横板与v形口之间的底座两侧设有搁脚板。上述底座相比于长方形的底座能更好的节约原料,降低成本,且更加具有设计感。

所述连杆上方的胸支撑杆及把手设有锁紧套,胸支撑杆及把手的管件通过锁紧套与连杆连接。从而使支撑作用的主轴壳调节,主轴进行纵向长度调节,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不同身高的被转移者对于该移动换位器的使用要求,适合的高度便于更轻松地将被转移者放入该移动换位器,以方便后期对于被转移者的搬运。

所述脚踏板的传动杆处底部设有缓冲支脚,缓冲支脚包括缓冲杆和缓冲胶套。从而通过缓冲支脚进一步限定脚踏板的行程,起到一定的缓冲和限位作用。

所述胸支撑杆及把手的顶部设有扶手,扶手呈t字形,扶手插入胸支撑杆及把手的胸支撑杆,连接处设有锁紧螺丝。从而通过扶手便于被转移者握持住胸支撑杆及把手的胸支撑杆,锁紧螺丝用于扶手使用高度的调节。

所述腋下支撑架及胸部挡板的胸部挡板设有胸部绑带,腋下支撑架及胸部挡板的下方设有腿部支撑架,腿部支撑架设有腰部绑带和腿部绑带。上述结构便于被转移者绑定于腋下支撑架及胸部挡板之后实现安全移动。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装配方便,使用操作便捷、省力、舒适,安全性好;适用作为辅助摆渡装置的简易移动换位器,及其同类产品的结构改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作了a-a剖视和b-b剖视,虚线为锁紧套和缓冲支脚。

图2是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虚线部分结构。

附图序号及名称:1、万向轮,2、底座,3、轴,4、棘轮,5、液压缓冲器,6、第一螺栓,7、第一螺母,8、套筒,9、腋下支撑架及胸部挡板,10、胸支撑杆及把手,11、第二螺栓,12、连杆,13、第三螺栓,14、第二螺母,15、第四螺栓,16、第一轴套,17、第三螺母,18、传动杆,19、第五螺栓,20、棘轮爪,21、脚踏板,22、第六螺栓,23、键,24、轴承,25、第二轴套,26、第一垫片,27、第七螺栓,28、第八螺栓,29、第四螺母,30、第九螺栓,31、第二垫片,32、第三垫片,33、第十螺栓,34、手刹,35、刹车线。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5所示,该移动换位器包括支撑机构、抬升机构和移动机构,移动机构的底座2底部设有万向轮1,万向轮通过第六螺栓22固定于底座,万向轮设有刹车,底座的顶部重心处设有抬升机构;抬升机构的脚踏板21一端通过轴3、第二垫片31、第三垫片32铰接固定于立柱的一端,脚踏板位于底座的上方,靠近立柱一侧的脚踏板通过第五螺栓19与传动杆18的一端连接,传动杆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螺栓15、第三螺母17、第二轴套25、第一垫片26铰接固定于连杆12的一端,连杆的另一端顶部与胸支撑杆及把手10固定连接,连杆的另一端底部通过第三螺栓13、第二螺母14、第一轴套16与立柱的另一端铰接固定;胸支撑杆及把手的传动杆一侧设有t型把手,胸支撑杆及把手的对称另一侧设有v型的腋下支撑架及胸部挡板9,即腋下支撑架呈v字形向上翘起并对称设置于胸部挡板的两侧,胸部挡板设有软包。连杆的立柱连接处向腋下支撑架及胸部挡板一端延伸,连杆呈“e”字形,腋下支撑架及胸部挡板的胸部挡板下方连杆另一端设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位于立柱与胸部挡板之间的立柱前方,缓冲机构的套筒8一端通过第七螺栓27铰接固定于连杆,套筒的另一端通过第八螺栓28与液压缓冲器5一端的液压杆连接,液压缓冲器另一端的壳体通过第一螺栓6、第一螺母7固定于立柱。抬升机构的脚踏板固定端设有棘轮4,棘轮一侧抬升机构的立柱设有棘轮爪20,棘轮爪的一端通过第十螺栓33铰接固定于立柱,棘轮爪与棘轮啮合,胸支撑杆及把手的t型把手一侧设有手刹34,手刹通过刹车线35与棘轮爪的另一端连接,刹车线与棘轮爪的连接处设有刹车弹簧。底座的脚踏板一侧呈y型,腋下支撑架及胸部挡板的胸部挡板下方底部另一侧设有横板,横板与v形口之间的底座两侧设有搁脚板。上述腋下支撑架及胸部挡板中呈三角形的腋下支撑架适应各种不同体型的被转移者,向上的力从腋下支撑被转移者的大臂,而胸部挡板则放置于人的胸前,保证人在前倾时,支撑住人的前胸;胸部挡板的软包则更好的提高被转移者的使用感,保证被转移者在整个搬运过程中的舒适感。

使用时,先将被转移者扶起呈坐姿状态,接着将该移动换位器推至被转移者的前方,锁紧万向轮的刹车,将被转移者的脚部放置底座的搁脚板上,被转移者的手臂腋下放置于腋下支撑架外侧,被转移者握持住把手;搬运者下压支撑杆及把手的同时,按压手刹,松开棘轮爪,并且用力踩踏脚踏板,趴在腋下支撑架及胸部挡板上的被转移者即可被翘起并抬升脱离座位;松开手刹,棘轮爪与棘轮啮合,趴在腋下支撑架及胸部挡板上的被转移者状态保持,松开万向轮的刹车,推动该移动换位器,该移动换位器上的被转移者即可与该移动换位器一起移动。到达轮椅或床位目的地后,反向操作该移动换位器,被转移者即可被放置于新的目的地。

根据上述结构和使用特点,亦可在连杆上方的胸支撑杆及把手设置锁紧套,胸支撑杆及把手的管件通过锁紧套与连杆连接,便于胸支撑杆及把手和腋下支撑架及胸部挡板的高度调节;脚踏板的传动杆处底部设有缓冲支脚,缓冲支脚包括缓冲杆和缓冲胶套,便于脚踏板的进一步限位和缓冲;胸支撑杆及把手的顶部设有扶手,扶手呈t字形,扶手插入胸支撑杆及把手的胸支撑杆,连接处设有锁紧螺丝,便于被转移者握持该移动换位器和扶手调节;腋下支撑架及胸部挡板的胸部挡板设有胸部绑带,腋下支撑架及胸部挡板的下方设有腿部支撑架,腿部支撑架设有腰部绑带和腿部绑带,便于被转移者绑定于该移动换位器。

综上所述,该移动换位器是一个帮助护理者转移下肢不便的被转移者的装置,特别是下肢有疾病的老人;其具体特点如下:1、属于纯机械结构,且结构简单;2、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3、通过该装置,降低护理人员在移动老人过程中的工作强度;4、简化机械结构,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5、符合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国情与趋势;6、适用于医院、家庭、养老院以及其他需求环境,极大方便老人,节约了人力;7、注重人机要素,提高被转移者的舒适感。并且,该移动换位器总体尺寸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适应各种条件,场地通过性好,运动自由度佳;满足被转移者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在运行过程中实现被照顾者方便的移动、更换场地,省时省力。腋下支撑的软包,实现作品的舒适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